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策马入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9-15 14:07:35

  《策马入林》是一部由王童执导,马如风 / 张盈真 / 邓丙辰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策马入林》观后感(一):5﹣

  策馬入林 ﹣ 王童 [台灣|1984] (5-)

  不高談闊論廉價的俠義英雄主義,甚麼盗亦有道!大家都係想live a better life, 而現實又好物競天擇。 Characterisation很好,主次分明,不over ambitious, 加埋恰到好的中近景同panning, 好capture到角色(與角色間)的dynamics, 場雨又用得好,就係人在屋簷下, 形勢比人強。個結局我都好中意,真係一個tragic hero的典範!

  《策马入林》观后感(二):策马入林:草寇的宿命

  王童的这一部《策马入林》在年代上较「台湾三部曲」更早,1984年,对岸尚未解严但文艺已开始复兴的年份。中影公司已启用一批新人导演,1982年《光阴的故事》、1983年《儿子的大玩偶》《小毕的故事》标致着台湾新浪潮的兴起。《策马入林》是这股浪潮中的较为特别的一部。

  1985版公映版海报

  《策马入林》观后感(三):策马入林

  电影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困局:崩析分离的乱世,土匪只能难为同为苦难的平民;张盈真被土匪劫持,作为换粮的筹码,被二头目马如风侮辱,却因此免受其他匪徒的蹂躏,又爱又恨之余,要不是遇上父母委托寻找自己的剑客,她也想着随他归隐田园,反正回家后又是另一番窘境,苟且偷生之余,那顾得上寻找幸福?

  土匪的困局,是欺善怕恶被官兵埋伏后遇上连绵的阴雨,山穷水尽的困兽斗,十足新藤兼人的光影,或丧于官兵的屠杀,或丧于剑客的埋伏,抑或死于疾病饥饿,鲁莽或残暴,都无法改变殊途同归的命运。

  镜头调度的功力令人惊叹,夕阳下策马奔驰的剪影,匪窝中阁楼惊鸿瞥过的惶恐,张盈真的侧影,被侮辱时纠缠的躯体,还有马如风的优柔便是归宿羁绊的宿命,最后谁也无法拯救。哪有仗义的屠狗辈,何来忠胆的绿林豪杰,想要随波逐流,最后只能委身漩涡。

  《策马入林》观后感(四):你见过这么温顺的草寇土匪?

  《策马入林》其实往深层解读能解读出一个颠倒错乱的社会。

  村民、土匪草寇、官兵、弹珠、大侠吃,官兵和大侠竟站到了一个阵营里面,他们都得感谢土匪劫走弹珠,让他们可以在土匪和村民之间从中渔利。这是这部片不同一般武侠片的要害所在。

  原著小说塑造的是一个从土匪手中救走弹珠的一个大侠形象,而影片的改编却着墨于土匪而淡化了大侠。影片中的大侠是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主儿,只要能把村长女儿带回去,是死是活价钱都一样。这哪是一个侠者该说出来的话。再看这个大侠杀死草寇何南的手段“背后偷袭”一木枪,哪里像个大侠,和宵小的行径无二。

  影片中的土匪,一个个傻的要死,以至于中了官兵的埋伏,劫官银也是横冲直撞送死,不讲谋略。这哪是一个有纪律的土匪组织干出来的事儿? 这些土匪不会烧杀抢掠村民,傻到用一个人质去交换粮食,甚至去喝花酒找乐子也要付银子。哪里像土匪了,根本不是土匪好么,他们的命运比村民惨多了。村民都知道要花银子收买孝敬官兵,而这群土匪还那么讲信用,说十天后交换粮食还真赶去送死。即便老大死了,说是要杀了人质为老大报仇,也只是嘴上说说。

  唯一还有一点像土匪一样的行径就是凌辱了人质,但无非也就是这个草寇喜欢这个女人占有她而已,还为此要打算娶她为妻子为她负责。呃,这个土匪太不合格了啊,简直给土匪们丢脸啊!

  可以说这部影片中就没有一个像样的侠客,根本不配叫做武侠片,而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部武侠片所能承载的。再加上美术设计、服装设计、李屏宾的摄影那就太给力了!

  《策马入林》观后感(五):台湾武侠片掘墓者

  今天上海电影节,突然想到了这部“策马入林”和去年上映的“刺客聂隐娘”,看台湾电影票房统计数据,2000年前后市场占有率不到1%,心中感慨。

  策马入林这部电影很有名,台湾新浪潮导演王童的作品,还有编剧蔡明亮,在国际上拿了奖,海报上写了大大的“新写实武侠大片”以及“亚洲黑泽明第二”字样。当年影响力和票房不知知道,只知道自从王童搞了这部新写实武侠电影之后,不仅新武侠没有发展起来,连老式武侠片也绝迹了,可作为台湾武侠片掘墓者。

  在王童的一篇文章里说到“为了拍这部新写实武侠,我让马如风和一些群众演员拿着真刀真枪互相砍杀,为的就是突出真实性”。这是标准的瞎胡闹,也许某些影评人和电影节评委会喜欢这种胡闹,但大多数观众肯定是不买账的,因为难看。

  2015年,侯孝贤也有一部新武侠电影“刺客聂隐娘”上映,同样得到国际大奖和专业影评人赞赏,侯孝贤在采访中说到“我不喜欢那些嘿嘿哈哈的武侠片,我要拍自己的”,据说武指排了不少动作设计,然后被侯导无情的剪掉了,因为不符合他的武侠审美。聂隐娘有优点,但只适合安排到艺术片院线或者侯导家的大客厅播放。

  这两位都有一个特点,喜欢自嗨,而不顾及市场和观众。奖是拿了,名气也有了,可是整个台湾电影工业却完蛋了。市场占有率不到1%,和零蛋也差不多了

  《策马入林》观后感(六):他在台湾导演里排不上第一,却是不可不看的那位1

  文 | 西西缪

  首发于 MOViE木卫

  2017-6-26

  影片以唐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小人物在战乱年代的社会生活。并且以土匪与村长女儿的爱情纠葛为线索,深入展现了土匪在那个年代的实际生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旨在揭示:“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让这群人成为土匪?”的问题。

  电影画面所展现的环境非常粗狂,而这种真实性则是对时代社会的一种还原。

  浓厚的生活化气息也许向来是导演电影风格包含的乡土化特征,而在这部电影中,王童导演用“写实”替代了以往古装剧中令人惊心动魄的打斗效果与典型的暴力场景,反而以朴素写实的美学构建了一种另类的武侠片概念。

影片中为数不多的 打斗群戏

  更值得注意的便是电影中背景音效的营造。除去自然声外,尤其令人欣喜的便是电影慢节奏中对弦乐器与鼓乐器的使用。

  在男主人公土匪二当家何南策马入林去追寻女主人公弹珠的两次场景,放慢的脚步伴随背景音效同步的传递,密林之中一种本就有的神秘情绪逐渐升高。

  而这开始与结尾的两次入林,其人物内心不同的心态传达的便是不同层面的危机,于是在以密林构成的同一个空间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童镜头下的女主人公都有着相似的特征

  如果说第一次的密林危机是以少女失贞作为两者之间情感萌生的作用;那么结尾的密林危机,慢节奏当中是少女亲眼见证所爱之人的死亡,密林转而又成为了情感灭亡之地,其功能的变化上正如同两个人的命运一般不可测。

  想来,策马入林虽以武侠为主要类型,但令人更为动容的依然是那段在危机年代不易存活的爱情(PS:这部电影的编剧是蔡明亮)!

  《策马入林》观后感(七):《策马入林》的古典性与现代性

  在成为导演之前,王童做了约10年的美术指导,当导演之后,他偶尔会担任自己的影片的美术指导,有时候也给别的导演做美术指导。作为美术指导的王童,获得过数座金马奖——他是华语电影界最好的美术指导之一。自然,在他所导演的影片中,美术设计都会成为一大亮点,而《策马入林》可以说是“王童美学”的代表作。

  王童曾参与过胡金铨多部作品的美术设计工作,在《策马入林》中,他虽然采用了与胡金铨的“文人趣味”有所不同的美术风格,但他仍然从胡金铨那里吸收了不少“养分”,比如影片中客栈的设计。此外,在美术上,在叙事上,在人物塑造上,《策马入林》应该也参考了黑泽明的经典之作《七武士》。尽管有传承,有借鉴,但王童在《策马入林》中的“电影美学”绝对是独具一格的。

  《策马入林》的故事发生在唐末乱世,但影片并没有明确告诉观众故事的时代背景,王童完全是用“美术”来表现那个时代的,场景、道具、服装等构成了唐末乱世之一隅。和一般古装片在美术设计上追求精致、华美不同,《策马入林》走的是“写实路线”,影片中的场景简陋、破败,人物大多穿得破破烂烂、土里土气,而人们的面貌大部分时候也是灰头土脸的。王童力图拍摄一部真正的真实的“古装片”,最大限度还原乱世之下人们卑微的生存。看多了浮夸、粉饰的古装片,我一直期待能够看到充满想象力的“写实的古装片”,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古装片是唐书璇的《董夫人》,第二次便是这部《策马入林》。

  “日常生活”一向是古装片中比较欠缺的部分,因为观众追求的一般是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剧情,对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怎么感冒。《策马入林》中却又不少“日常生活”的场景,做饭、用餐、洗衣、过节、嬉闹等,王童都“不厌其烦”地以较大的篇幅来呈现,甚至影片中的那场暴雨,王童也没有简单处理为“过场”,而是给足了各个角度的镜头。可以说,王童拍的不只是一部“剧情片”,他还拍出了古人的“生活细节”。

  影片中比较有“唐朝气象”的东西是“匪窝”里的几具陈旧、破损的佛像。有唐一朝,礼佛至上,佛也是盛世之象征,如今“佛身难保”,唐朝也气数已尽了。《策马入林》拍的是人的困境,佛尚如此,人何以堪。

  《策马入林》的“写实”,是其古典性的体现,也是其现代性的体现——实际上,它挑战了观众一贯以来形成的“古典审美”。不过,更能体现《策马入林》的现代性的是它的剧情和人设。

  弹珠被掳为人质后,在与何南的相处中,逐渐对他产生了一种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在她被他“强暴”之后,又进一步强化了。这其实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得知何南将被谋杀,弹珠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更是歇斯底里般爆发了。影片改编自陈雨航同名短篇小说,因为无缘看到小说,我不知道影片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表现,更多是来自小说本身还是两位编剧的“二次创作”。不管怎样,王童通过影像,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切,从而凸显了影片的现代性。

  人设方面,何南的狂野、不羁,弹珠的隐忍、纠结,都让他们和一般古装片中的人物有所不同,而他们之间的情感是能够让当下的观众有认同感的。一众土匪,诸多村民,也各有性格,大多塑造得有血有肉,很容易带给观众亲切感。虽然是唐末的故事,但影片的现代视角和当下介入还是非常明显的——古代,是还原(借助史料、文物),是想象,也是当代的映射。而一部古装片如果没有现代性,其意义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在《策马入林》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传统的王童,也看到了富有新意的王童。

  作为导演,王童“出道”的时间与“台湾新电影”主力干将是差不多的,他的影片在当年也颇具“新意”,所以,他也被忝列为“台湾新电影”的一员干将。但实际上,他和侯孝贤、杨德昌、张毅、柯一正、万仁、陶德辰、陈坤厚、张毅等人的交集是很少的。当年,“新”导演们会一起聚会,在创作上相互激发、帮忙,但王童都没有参与这些。在某种意义上,他是“台湾新电影”的“局外人”。他和“台湾新电影”的“互动”是间接的,比如,《策马入林》的编剧是“台湾新电影”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小野和蔡明亮(彼时蔡明亮还没有开始真正发力),而该片的第二摄影指导李屏宾是侯孝贤的御用摄影师。

  不管是做美术指导还是导演,王童参与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古装片或年代戏,而“台湾新电影”的许多导演是非常关注当下的,这也是他成为“局外人”的另一个原因吧。虽然是“局外人”,但王童拍出了“台湾近代史三部曲”(《稻草人》(1987)、《香蕉天堂》(1989)、《无言的山丘》(1992))等经典之作,他的电影成就不亚于“台湾新电影”的任何一位干将。可惜的是,他的作品未能像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人的作品那样扬威国际。王童的“电影美学”从传统中来,中国人看了会很“带感”,但比较难获得老外的青睐,特别是有胡金铨等人的作品珠玉在前的情况下。此外,王童的“电影语言”也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不像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人那样勇于尝试,敢于自我革新。

  如果说侯孝贤、杨德昌等人是“台湾新电影”的“主流”,那么,王童就是“台湾新电影”的“支流”。但正因为有王童这样如此重要如此丰沛的“支流”,“台湾新电影”才会更富饶,成为当代华语电影史的基石之一。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