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真相》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1-23 05:14:25

  《真相》是一部由金基德执导,朱镇模 / Jin-ah Kim / Min-seok Son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相》影评(一):结局

  其实,到了最结尾,有些被那一句cut 给震住了,也许导演要给我们的就是这种故事里、故事外的反差。

  但是,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判断,究竟cut之后每个人的表现是真实的,还是在电影圈套里面的又一个。。。

  《真相》影评(二):内心的一种屈辱的见证

  那个拿着摄影机的女人就是那主角内心的观察者,最后,他把自己内心的观察者也杀了。

  那个拿着摄影机的女人代表者男主角内心的一种屈辱的见证,最后,他杀了这个女人

  那个拿着摄影机的女人是男主角自我审视,以及行动的内在驱动力,最后,他杀人太多,以至于反感、厌倦、毁灭了内心的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尊、清醒、、、、、、

  《真相》影评(三):年轻金基德

  电影比较粗糙,低成本制作。如果拿去金基德的名字,这也许是个还不错的电影,但是以金基德为标准来说,就差了点。前期的作品都不是很喜欢,剧情编的比较牵强,处女作《鳄鱼》倒是不错。

  金基德是以编剧起家的,他的电影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大制作,都是以剧本为根基拍成。

  全部的金基德电影看下来,能看到金一部一部地从愤怒,控诉,到自我封闭,到最后的放下,把所有欲望用一把放在佛像下的刀干脆地割断。

  对于金基德而言,拍电影最大的目的,其实是给他自己看。你总说他拍来拍去就那么几样,江郎才尽了,可是人一辈子想来想去,不也就是那么几件事吗?

  《真相》影评(四):仅仅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部是失败的作品

  不好看啊,但是可以看到朱镇模(???)2000年的样子,好年轻好帅啊。朱镇模的影片不多,这部是早期的,我看过他参演的《快乐到死》,是全度妍的情夫,还有中国拍摄的《武士》中高傲的朝鲜军官。近期两部影片让他火到半边天了,《美女的烦恼》(丑女大翻身)和《霜花店》,但我还没看。现在继续说本部影片。本片的中文片名是错误的,应该是“实况”。可能野心太大了,表达出来的反而令我不是很喜欢。一部好的反应内心的影片,会令观众感同身受,这部影片形式大于内容,所以不免令人生厌。老金这个作品最大的失败点就是过程过于直接,表现形式一目了然,反而令人失去了表层的思考,只有在片尾结束的时候,给了大家进一步深层思考的空间,但有些突兀了。留下回味的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个作品,金迷必看,反正老金的作品又不多,不在乎这一部。其他人,我不推荐了,就算是为了看朱镇模,也没必要看这部。

  《真相》影评(五):仅仅是电影

  很多文艺片都会让人觉得闷,让人难以理解,但金基德真地把握得很好,这让他的电影不仅可以做边缘的文艺片而且还可以做大众电影,不管是用什么角度在看,他的电影总是能让我想很多。

  最后的一声NG让我们醒悟一切的一切仅仅是电影,但是对观众也仅仅是电影吗?

  如果不用负责,我们会干出多少坏事呢?“我”复仇前,都对复仇的对象有所交待,他们都有值得同情或者可爱的一面,每个坏人都是相对不同的人来说的,所以我选择不要去完全的否定一个人,太过偏激只能让人不开心,我宁可相信这个人得不好只是对我,虽让我还是会不快。

  每次考完试在开心过后总会有一段时间感觉空虚,在这段时间我多数会选择看电影,今天也不例外。弹琴时感到困,本打算睡觉的,但是能看片子什么都能忍,我想我是真的爱电影的吧〉

  《真相》影评(六):另一个我

  面对不公是隐忍还是毁灭,你只有杀死了自己才能杀死别人,而这个自己就是你的个性,是一个老实人。定义老实人莫过于循规蹈矩,面对不公采取隐忍,这是第一反应,但是当这个隐忍达到一定极限就是毁灭,学艺术的一般不会太坏,比如我,因为对美有自己的见解,而凡人只觉得这是个垃圾,所以画家杀死所有烂人后,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画室,善良的女生为他拉上窗帘盖上薄毯,这是个宁静的世界,没有杂种没有恶。世界就是这么奇妙,熙熙攘攘的凡人侵占了有灵魂的人,并使之堕落。为一个穷画家如果你只是你自己在画。那画室的光是温暖的,可画家已经不再属于那里,他赤身裸体蹲在桥上,肉体就是一个庸俗的产物。电影取名为真相,我觉得就是指世间的真相,你羞辱我我是弱者,但不一定我不会杀你,最后导演一声卡,真相结束,画家不再是主角,而是众多演员中的一员,主角是那个卖毛绒玩具的,身份比画家还低微,但是他勇敢的拿起了刀,刺向那个羞辱他的人。老实人身份低微的人,拿起武器。

  《真相》影评(七):real fiction

  神秘的女子和神秘的男子都是不存在的,他们是为了说明男主角进入另外一个状态而设计的角色。

  我觉得电影所说的并不是男主角的一个梦,而是在讲述被长期欺负的人长期忍受一切不公的人的必然状态。 在结尾我们看到一切杀人都不是事实,但是难道就没有真的爆发的那一刻吗...为什么买玩具的把流氓刺倒,男主角一点反应都没有呢,因为这是众多生活对他的不公中的一个源而已,反抗了流氓,流氓的死去,并不会改变到什么。而买玩具的人的这一举动,恰好说明了有很多人都在承受不公的生活,而他们心中都有反抗的本能 或者说爆发的一天。

  我对摄像头的理解并不是一面镜子。举个例:如果有镜头对着你,你会想自己是否穿戴整齐,会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产生。镜头使男主角有了自我意识,比起之前的麻木的忍耐,这是他在长期的麻木后的爆发的预示,是带出情节的表现手法

  这种爆发 是过头的 又是可以理解的。不公 悲痛 隐忍 于是又是一种循环 又有了新的受害者,比如屠夫的女人....

  还是那句 金基得的电影 我们不能改变 甚至不能自省 只能感受

  《真相》影评(八):好早之前的片子

  看到男主角不说话画画的时候,我就想,这不就金基德自己吗?再看到男主角在舞台上和那个男人对话,并且自己摸了摸脖子上的伤疤时,我又想到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里玩的分裂。

  绘画、海军服役,都是金基德的经历。

  我不相信一个人能写出完全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东西,那种完全与生活脱节的东西,就算写出来,也没有生命力。或者说,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呕心沥血之作。

  一个人要写自己,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村上的不二法门。

  中间的杀人啊难过的眼神啊让我看得好累。女上位后来在[呼吸]里面不是吗?

  绘画啊女体摄影啊,久久萦绕在金导演的电影中。

  对了,刚开始那个耳机窃听电话亭很有趣哦。

  结尾很棒。中年大叔,在公园卖廉价玩具,被流氓抢劫,忍无可忍之下杀了人。我喜欢这样的信仰,即所有人都会爆发,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好演员。

  最后的“CUT”梗,使我想起香港演艺学院的学生作品[行僧]。我不大喜欢这种高调的处理方法。相较于[空房间]的梦幻与现实合一,本片这种处理方法还是略显稚嫩吧。有些事情是不能说得太清楚的。

  《真相》影评(九):真真假假

  Real fiction

  街头画像,被高大上人士说不像女友给一半钱,被小混混收保护费,被平民说花得鼻孔太大不给钱,被各种欺负…监听旁边的电话亭?

  女孩在旁边一直拿摄像机录,强迫观众抽离?不要陷在里面跟男主一起感受周围,而是上帝视角观察这一切,有所想。

  女孩把画家引到剧台上?有个男人特别象征性隐喻地欺负他诱使他反抗。提他过往,使他开口。他俩脖子上伤疤一样?他俩各自回忆爱的人被伤害,痛恨富人,开枪。

  剧场海报是另一个你。

  问他你想和这个女孩子做爱吗?不敢回答是,嗫嚅着说不出口。被压抑的欲望和需求,被压抑的人之本性,贫民不再是完整的人。

  女人都交了钱了,把画像撕了。男的觉得不尊重他的作品追去把女人捅死了?还是找弱者施暴,女人,都给他画像的报酬了。

  剧场里开枪杀人了出来身上没血,这次是真有血了。被诱发的人性和戾气?

  做爱,女的决定什么时候开始,男的决定什么时候结束。就像女的决定做不做爱,男的决定结不结婚。

  花店花上做爱,蛇进出口公司原来都是真的。

  前女友的前夫不像坏人啊,不说谎,还见他劝慰他,业绩差的可怜人。他已经一己私欲好恶乱杀人了。

  有多处摄像机的切换,是女孩跟拍,跟拍各种杀人。竟然把拿摄像机拍他的女孩用砖头拍死了,我操,有点把观众拍死或者把导演拍死的感觉,逃出升天不受束缚,彻底没原则没限制了。

  到一个女的那儿睡了一觉,醒来,又是那个黑衣女的让他画像?没死?一切都是想像?

  卖娃娃的暴走了,就说他一定有戏,一直有他的叫卖声。画画的没暴走,卖娃娃的暴走了,总有人忍受不了的。

  这次竟然是拍电影…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已经迷惑了。现实和虚幻分不清,电影和现实分不清。

  这电影能让人有这感觉也算牛逼了。反映的小人物的悲剧和反抗倒是次要的了。

  《真相》影评(十):生活的真相

  一个落魄的街头画家。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欺辱他,无论是街头地痞,还是男顾客女顾客。直到一个手持DV的神秘的女子出现。她的DV跟随着他潜意识的脚步,监视他的每一个想法,拍下纪录。她领着画家来到了一出舞台剧《另一个我》的现场。舞台上的那个男人说出了画家的经历和他受到过的屈辱,他被这个男人唤醒,他终于发觉了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扭曲与令人发狂,在男人的怂恿下,愤怒的画家杀了他。趔趔趄趄的他展开了对得罪过自己的人的连环报复行动:曾经抢过前女友的男人、对自己的画作不屑一顾的顾客、和男人鬼混的现任女友,最后甚至是那个神秘的DV女郎。每个复仇的对象都曾在他的人生中给他留下过不可磨灭的阴影,虽然他一次次隐忍,却从未曾忘却。现在,爆发的时刻来临了,外表懦弱的他借着这‘另一个我’的身份一次次的举起了刀,痛快淋漓,毫不犹豫。

  主人公画家基本上都是呆呆的木讷的无动于衷的样子,即使他刚杀完一个人。他的生活中没有朋友,只有欺骗和屈辱。他深爱的前女友,那个开了一间小小的漫画店的女人的生活也是无聊而沉闷,间或还被一个流氓欺负。开了杀戒的他疲惫不堪地走到这里,见到女人后他真情流露,和她百感交集地相拥,这段镜头是整个电影里惟一的温情戏了。但当镜头一转,画家从小店走出来并带上了门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女人也被他抹掉了,从这个世界上,从他的心里。金基德的世界就是如此的冷酷。

  在经过一段意识之旅后,画家回到现实,才发觉环境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改变。一切仿佛在倒带,画家又被送到他摆摊的那个公园,那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还是那个面无表情的女顾客端坐在椅子上。对这一切,金基德的解释是:“电影不会改变现实,只会改变个体的意识型态。”

  金基德小时候就具有绘画的天赋,而且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个人经历有关联。《真相》里的男主角画家身上恐怕就能看到金基德的影子。而金基德的主人公, 从来都是少而静。《真相》是他的第五部作品,已经显露出了这个趋势。三个主人公沉默寡言,其它的背景演员更是没有什么台词。他的这个爱好在他后来的《空房间》里达到了极致,全片没有一句对白。

  拍摄于2000年的《真相》是金基德的一部试验影片,同时也是他自己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据说当年金基德仅仅用了18台摄像机,花费了200多分钟就完成了影片的全部拍摄,并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还声称要把多重主人公身份的手法用到日后自己的每一部电影当中。

  总的说,这次观影并不舒服,别扭且郁闷。但我猜这就是金基德想要的效果。

  那个能够如此冷酷的,在梦中你无数次恨不得亲手毁了它,醒来后却不自觉地回到原处,泰然自若接受它,对它的千疮百孔视若无睹的,就是我们叫做“生活”的家伙。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