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计》影评精选10篇
《三生计》是一部由弗里茨·朗执导,丽尔·达戈沃 / 沃尔特·扬森 / 伯恩哈德·格茨克主演的一部奇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生计》影评(一):短评写不下了放长评
iff2017@新天地ume影城 和悦悦hry一起来的,因为分别买票,分坐了两个座位,在她的感情下打算换座位,未果。三段故事都是与世俗抗争的真爱。作为一个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居然有这么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内核。交错的十字架形成夜空中的阴影,黑屋窗口翻出的火舌,面无表情的死神,注定的死亡结局倒是撑起了表现主义的风格。隐喻处处可见,新娘带来三只猫,地狱的信使,回到桌前爱人就已被带走。死神站在高墙前的中景,第一个故事,卡里发妹妹窝藏异教徒爱人的宫殿就是那堵死神建造的高墙“不许人出来,但任何人都可进来“。最后一个故事竟有宿命论的伏笔包袱,死神化身的箭手骑着阿西为了拯救情侣变出的灵马杀死了男人。令人惊喜的是灵活的叙事结构,化生三个时空的女子与死神搏斗失败后,现实中的女主手中的毒药被夺了下来。配乐佳,死神放下金币的动作与音节同步。遗憾的是四个故事都讲得略显生硬。最后女主态度的转变缺乏说服力。到最后一节一直有笑场,不知道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右右边的情侣,男人一直在mansplain,观影体验是感觉有些受挫。应该是今年最后一场了,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天山的那两场没有茶话会气氛,如此难买,类型偏的场次都洋溢着校园观影的气氛。
《三生计》影评(二):三生计
3.31看了弗朗茨·朗的《三生计》(又名《疲倦的死亡》)这是一部早期表现主义电影,放在20年代相当前卫和有趣。
这部电影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轩辕剑三[笑cry]女主角为了从死神手中拯救阳寿将尽的男友,要守护三束烛光,至少要保证其中一束不灭。而每束烛光都象征着一个世界,分别是阿拉伯、欧洲以及中国…
阿拉伯的故事中女主生活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哥哥好像很有势力…但是他们不能容忍异教徒的存在,男友因为是外国来的异教徒而被追杀。女主虽想暗中庇护他然而不幸被发现,最后男友被活埋。
欧洲故事中,女主被迫嫁给一个凶暴且讨厌的男人(似乎是个王?)而男友则是个小小的护卫(骑士?)两人身份差异悬殊。最后进行决斗时女主本想用毒刃杀害男人没想到反被男人暗算,自己亲手杀死了男友。
中国部分在中国人看来真是挺无语的…充满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人物形象基本照搬满清的辫子头、士兵都是清兵的形象,然而衣服十分诡异…像是女主的衣服一大堆破布条肯定不是清朝的衣服…室内布局也不对,清朝时的中国人哪还席地而坐跪着啊…而且皇帝十个指头全都带着巨长的护甲套!一瞬间穿越到鬼妈妈和剪刀手爱德华…太TM吓人和恶心了好吗!哪有皇帝带护甲套的啊啊啊!仙人手里的玉如意原来在外国人眼里就是魔法棒啊[笑cry]反正皇帝想要女主女主死也不从最后男友还是被刮了…
最后死神给女主最后一个拯救男友的机会,以一条阳寿未尽的命换男友的命,女主在吓跑了一堆人后发生了火灾。一个婴儿被困在火海中,急了眼的女主冲进火海抱起婴儿想要献给死神。就在这时她反悔了,保护了婴儿牺牲了自己,最后灵魂与男友相见了。啊,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辉。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电影中多次出现半透明的幽灵的形象,是采用了叠印(多重曝光)的手法来展现的。虽然手法拙劣但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很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中国以及全世界影片后来都有受此影响。另外音乐着实加分了不少,虽然是20年代的电影但是音乐质量很高很有煽动性。还有一点匠心独具的就是字体的变换,从故事最初的哥特体、阿拉伯式的英文字体、英文标准体到中国书法风格的英文体完全契合剧情的表现方式,特别有心(就是我读着太费劲…好多字母根本认不出来OTZ)。
另外看外国人演中国满满的违和感不过电影早期发展的过程中非白人的演员都没地位根本演不了主角。好像外国人也不是很在乎角色的人种或肤色符不符合角色,但我看着好难受啊OTZ
总体而言是一部质量相当高的早期电影,故事内容新奇有趣。现在看是有些俗套啦,但绝对能吸引人看下去。再加上表现主义傍身,导演特别有想法个人风格明显。
《三生计》影评(三):失去和死亡 谁让我们更绝望
我们总有一种习惯,在某个时期里,总是习惯于追逐看不见的东西,沉溺在感性的事物之中,沦陷的越来越深,内在需求就会消失的越来越快。而后,又把关注点重新转向为看得见的事物。我一度认为,这是一个倾听的时代,在沉默中倾听,在黑夜中对话。死神的传说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从最初的定义到具体的形态展示,死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被搁置的看不见的词语而是某个隐藏在黑暗中生命机体。在弗里茨.朗的电影《三生计》中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死神的冷酷,而是个体生命在和命运的对抗。然而,在强大的命运之下,又有谁有足够的把握能够与之抗衡并且胜利?
爱情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当爱情和死神相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纵观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爱情始终是一种美好的愿景的表征,然而大多数伟大的爱情都是与悲剧收场,埃及艳后和马克.安东尼,海洛薇兹与阿伯拉德,沙贾汗与慕塔芝.玛哈,伊内丝.德.卡斯特罗与佩德罗王子等等。在电影《三生计》这部电影中,小人物的爱情和强大的死神进行对抗,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看完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因为电影中人物的爱情悲剧而唏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命运的敬畏。
我并不是宿命论者,但是,有些事情很难不让人和宿命联想到一起。其实,从某个方面来看,人的命运早已被上天注定,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是谁来写定了我们的命运,上帝抑或是死神。死亡,有时候一种诅咒,是一种无解的诅咒。
《三生计》这部电影其实一个传说和童话相结合的电影,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和她的恋人遇见死神,死神带走了她的恋人,为了挽救她的恋人,她不得不在死神的安排之下进入三个轮回之中。故事的主要背景是德国,然而其中穿插了意大利,中国和波斯。发生的意大利的故事有一种悲剧性的浪漫,发生的中国的故事更像是一场充满魔幻元素的闹剧,发生在波斯的故事其实就是一场天方夜谭。不同的国家对于命运都有不同的解释和意向的表征,弗里茨.朗让女孩来回在穿梭在不同的国家其实就是为了让她明白命运的不可抗拒性。这部电影的悲剧性不是所谓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而是给我们提供不同的命运形式以及唯一的结果,而这个唯一的结果就是死亡,是我们常说的悲剧的最终章。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整部电影采用的是手持拍摄的方式,由于在夜间的拍摄没办法顺利的完成,所以在背景的搭建已经灯光的应用上更是煞费苦心。令人惊叹的影像魅力让这部电影成为影史上不朽的丰碑。剧情的残酷性表现的十分明显,而导演在进行影像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把这种残酷性随之放大,而是采用了一种比较仁慈的方式,死神小心翼翼的点燃一支蜡烛,轻轻的把孩子的灵魂和身体分开,这些柔软而暧昧的细节且让我们对死神强大的力量肃然起敬。原来,生命的消逝仅仅是这么容易的一瞬间。对死亡人性化的处理其实更能表现出命运的不可逆转性。
1914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爆发,然而这次战争并没有给德意志帝国带来任何好处。1919年《凡尔赛合约》的签订,让德国纳粹主义开始兴起。虽然在战后成立了以和平,民主,自由为宗旨的魏玛共和国,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魏玛共和国也随之覆灭,取而代之的是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上台。弗里茨.朗的很多电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这让《三生计》这部电影也蒙上一层政治预言的外衣,不管纳粹多么强大,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藩篱。
现实和虚幻,爱情和死亡,政治和预言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弗里茨.朗就像一位顶级建筑师,用这些细碎的元素构筑出一个倒映在现实中的影像世界。
《三生计》影评(四):导演说
朗格的早期影片大多是些历险影片,正如他自己所述:“我那时年轻,喜欢一切具有异国情调的题材。此外,我试图在拍这种影片时把我在周游世界时买的不少纪念品用上。”
1921年,朗格拍出他的著名影片《疲倦的死神》。这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神秘色彩的电影民谣。朗格在影片里通过一种“戏中戏”的结构,借助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几个非现实的场面,试图说明人最终是无法逃脱死神的摆布的。朗格受战争与画家埃贡·希勒绘画的影响,死亡曾经是贯穿他早期影片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从他最初的剧本《希尔德·瓦伦与死神》、《死神之舞》(1919)、《佛罗伦萨的瘟疫》(1917),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混血儿》直到《疲倦的死神》,其内容无一不与死有关,而且影片主人公——绝大多数为一个姑娘或一个妇人——总是与死神有着某种密约的关系。自从朗格与哈布合作剧本后,“哈布便把朗格引入德国的浪漫派,它使朗格能够从神秘主义与天主教教义的关系中去看待死神与姑娘这一题材,并因此还增添了令人神迷心醉的拯救内容”。
《疲倦的死神》不仅在内容是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是一部植根于浪漫派作家想象世界里的,讲述忠贞的爱情与死神进行搏斗的动人的民间童话,而且在影片风格上亦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为这部影片担任美工师的罗伯特·赫尔思、瓦尔特·吕利希、赫尔曼·伐尔姆,此前,这三位深受表现主义画风影响的画家曾经成功地为德国著名的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设计过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布景。然而在《疲倦的死神》这部影片里,曾经是个画家并且通晓建筑的朗格,却没有照搬《卡里加里博士》的模式,而是借助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具有真正空间感的巨型建筑物,以图克服表现主义布景的平面性。因此,影片中没有超出摄影机视野范围的、无限远的画面,这是与影片所要阐释的“无法逃脱的命运”的主题相一致的。如环绕死神蛰伏的墓地的那堵既无门又无窗、高不可测的围墙,不仅象征着死神的主宰力量,而且喻示姑娘没有生还出路的处境。在影片中,朗格除了利用静穆的、缺乏动感的画面构图与缓慢的节奏增强建筑物的高大、神秘的延伸感外,还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照明与细腻的光影的运用,制造空间感和气氛。如:用仰射光塑造威胁感;用暗光为古旧的药房设置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用摇曳不定的烛光象征短暂存留的生命……这些都为影片画面增添了一种联想力,正如德国著名电影史家洛特.H.艾斯纳指出的:“……光为表现主义电影赋予了灵魂。”除此之外,朗格在这部影片里还创造性地使用了一些特技镜头,如古代中国的那场戏里出现的那匹振翅高飞的神马、一支由侏儒组成的军队以及飞毯等。这些特技镜头当时不仅对德国,而且对美国的电影导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美国导演道格拉斯·范朋克于1924年拍摄《巴格达窃贼》使用的很多特技,便是从朗格的这部影片抄袭而来的;此外,这部影片中出现的死神角色,对1950年由法国导演让·谷克多拍摄的著名影片《奥尔菲》亦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疲倦的死神》是朗格的第一部成名作,它的成功不仅引起了国内影评界的注视与好评,使朗格跻身于与恩斯特·刘别谦、乔依·梅并驾齐驱的德国名导演之列,而且给朗格带来国际性声誉。德国著名影评家库尔特·品图斯观看影片后曾经写道:“《疲倦的死神》是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因为它使一个伟大的有才华的导演亮了相。”这部影片在法国放映时获得巨大的成功,法国导演乔治·弗朗吉把朗格看作“一个象征主义者,一个用他的电影第一次提出世界平衡问题的地球外的权威”。而西班牙著名电影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亦曾说过:“朗格的《疲倦的死神》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了电影诗样的表达力……”
《三生计》影评(五):爱比死亡更强烈吗?
默片与其说是电影,更像是一场恢宏而多场景的歌剧,这种秉性使默片往往有一种天生的高贵,有种外冷内热的气质。由于没有巧妙的剪辑,导演更加关注于故事本身,关注于人物,关注于画面。这不禁让我想到Marcus Aurelius的告诫:避免华丽的词藻,避免巧妙的构思。而现代的许多电影都以眩目的画面,华丽的剪辑,颠倒的叙事法,来给观众一种要么视听盛宴,要么一种智力挑战,比方说指环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低俗小说。关于两种不同侧重点电影的比较,我想过一段时间,但没有找到很能说服我的结论,所以,很抱歉,没有办法以飨读者。
回到Destiny这部电影,电影情节并不复杂,而且也是最基础的顺序叙事法。
讲的是一对年轻情侣来到一个小镇,未婚夫由于阳寿已尽,被死神带走了,未婚妻悲痛不已,来到死神的处所要求死神归还她的挚爱。死神摆出三盏蜡烛,要求未婚妻用心,用爱保持蜡烛的燃烧,证明爱是可以比死亡更强烈的,即使三盏蜡烛有一盏能够延续,她就可以得到她的爱人。
三盏蜡烛分别给了未婚妻三段不同的爱情历险。
第一盏蜡烛带来的故事:未婚妻转世为一座全民信教的城市邦主的女儿,她深爱着一个男人(外形和她未婚夫一样),但是他是异教徒,不属于这种城市,于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偷偷摸摸。在这座城市,任何异教徒都要被杀死,于是她的男人东躲西藏。她悄悄让她的丫环将他带进城堡,本着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的想法。谁料到,邦主得知了她主意,步下天罗地网,只等他投网。果然,没有费多大力气,未婚夫被抓住,并被活埋,等未婚妻前来解救已经为时已晚。冷酷的园丁慢慢显露原形:死神。第一盏蜡烛熄灭。
第二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同样,女主角转世为公主,可她爱的是一介平民,她被许配给了一个有权势的男人,这个男人阴险、狡诈、邪恶,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婚姻只不过是权力的交易。这个有权势的男人将这个平民与自己未来“妻子”的传情看得一清二楚,他明白的告诉她,他要在狂欢节那天干掉这个小丑。公主想了个主意,她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她心爱的人的,内容是告诫他在狂欢节那天千万不要惹是生非,不要纠缠任何纷争;另一封是给她的许配对象的,内容是诱惑他到她内殿一聚,她希望能和他独处,同时,公主安排刺客在帘后,准备给他致命一击。可惜,这个有权势的男人将两封信都拦截到了,他将本寄给他的信,让他的手下转交给了那个平民。于是,可以猜想的悲剧发生了,满心欢喜的他,带着公主“给他”的面具,来到城堡,被刺客当场刺死。等公主发现其真实身份,为时已晚。第二盏蜡烛熄灭。
第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中国人来看会很滑稽。这次女主角转世为了一个中国法师(太上老君)的女儿,她有一个相爱的男孩。这天,皇帝(玉皇大帝)过生日,法师等前去拜寿,再展示了进贡的寿礼后,玉皇大帝说,你的礼物非常美丽,但是展示礼物的这位姑娘也非常美丽,我要得到你的礼物以及这位姑娘。这下法师,姑娘,以及她的男友都慌了,百般求情,试图用举世无双的骏马来交换,但玉皇大帝非常贪心,收了骏马,仍然要姑娘。无奈,女主角抢了她爸爸的法器,一个玉如意,和她男友仓皇出逃。可惜,最后男友还是被天兵天将所射杀。这个故事里,人物的造型非常诙谐,外国人扮演的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很搞笑。这样,第三盏蜡烛灭。
回到现实,经不住她的百般哀求,死神给她最后一个机会:在一小时内找到一条未到期的生命,供奉上来,交换她的未婚夫。
女人发疯了似的在镇上讨要生命,乞丐,老人,病人,但是没有人可能给她生命。此时,发生了一起火灾,一位妇女在被解救出来后惊呼她的婴儿还在里面。已经接近偏执的她,不顾他人的阻拦冲进了熊熊烈火。很快,她就找到了婴儿,此时,死神出现在她身旁,伸出了双手。她将婴儿递给了死神,可马上,她又夺了回来,在她眼里闪烁着光辉,是人性的光辉。没有再犹豫,她用窗帘做成绳子将婴儿放了下去。
死神似乎也被她感动了,让她扶在她未婚夫的身体旁,轻轻的带走了她的生命,此时火光冲天,房屋坍塌,外面得救的人纷纷跪倒哭泣这一逝去的高贵的灵魂。
两位相互依偎的灵魂走了,在西方上演的“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爱能比死亡更强烈吗?片中女子用她的行动肯定的回答了:能
另外,这是我标记的第1400部,我很高兴这第1400是部非常优美的故事。
《三生计》影评(六):疲倦的死亡——三生记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第一部观看的影片就是这部《三生记》,选择这部电影的理由之一是因为本片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弗里兹朗的代表性作品,同时它也是一部默片,这在我的大银幕观影体验中是不曾有过的。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对相爱的男女在一次旅行中,男主被死神夺走了生命,女主找到死神恳求其复活心爱之人。死神给她在三次生命的消逝中完成救赎的机会,最终女主在献出自己的生命之后才得到爱情的归属。
单从简单的故事梗概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本片主要围绕着“生命”和“爱情”两个主题来讨论。影片着重在叙事结构、画面烘托以及场面调度等几个重要特点中表现了人类对爱情的渴望而对生命的奴役。
导演弗里兹朗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在1920年代早期,他出品一系列的犯罪题材影片,开启了世界电影的新风貌。1930年代,电影进入有声黑白电影后,他也编导了如《M》的精采剧作。之后,他屡屡尝试新的电影剧种,如有机器人剧情首部出现于电影银幕,就是他在1927年的作品《大都会》。战后,他仍持续编导许多作品,并从事电影宣导工作。因其贡献而常与希区柯克、卓别林等人并列于电影百人之列,被认为是电影史上影响最大的导演之一。
在电影研究中,德国表现主义是指一种特定的电影风格,它于1919至1924年间出现在德国,联系着世界电影史的一个时期,即1920年代的“魏玛德国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之应用于电影,类似于二十世纪早期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运动,其目的在于要表达人类情感和性爱的力量。“表现主义”一词的意思是“挤出”,触及了可见的人和事物的内在本质;它的主题是反抗、自我分析、疯狂、野蛮原始的性爱。
表现主义是一个具有反资产阶级意图的美学运动,爱德华?蒙克(Edward Munch)和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是其中的先驱人物,蒙克的《呐喊》(The Scream)是表现主义的标志性作品。
事实上,你在网络上搜索“三生记”这个关键词并不能得到有关这部电影的太多信息,原因是因为“三生记”这个名字只是译者根据故事得到的翻译版本,与直译的“疲倦的死亡”并不相同。
在死神安排女主的三次命运中,第一次的生命是发生在九世纪的阿拉伯国家巴格达 ,女主爱上了一位异教徒,而女主的哥哥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家族中,于是就派人杀死男主。
第二次的命运故事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女主不接受被指派的爱情,计划在庆典中杀死未婚夫结果却不幸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心爱之人。
第三次的命运发生在神秘的古代中国。贪婪的皇帝看上了法师手下的女主,想要将美丽的女主据为己有,女主被逼之下带着法杖玉如意和爱人逃跑,而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将军追杀,最后女主将自己变成石像,将男主变成老虎,而将军顺手就猎杀了老虎。
三次拯救生命的机会女主都没有取得成功,央求再三下死神告诉她可以用一次新生生命的消逝换来心爱之人的复活,但女主还是不忍心看着刚出世的婴儿被大火烧死,最终冲入火场将婴儿救出来。
影片的结尾,女主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换得爱人的重生,整个生命更换的过程看似表现了爱情的伟大,但也确实充满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悲凉与无奈。
三段小故事互不相干,却又相辅相成,跨越了不同地域与时间关系,妄想用爱情的力量挽救脆弱的生命,失败的结果让人唏嘘不已;生命被死亡所控制,无论人类多么努力都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爱情与生命的主题非常具有普适性,这部在20世纪初的电影即便在今天看来,表达的内容都是完全能够得到共鸣的,采用章节性的大胆的叙事结构也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一种高度风格化的电影类型,热衷于使用明暗对比强烈的布光,并在 1910年代的德国电影中付诸实践,这部分受到了当时丹麦电影用光实践的影响,在本片中你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表现。其风格特征为:倾斜的摄影机拍摄角度,扭曲变形的身体外形,哥特式的奇形怪状和极不协调的场景,用光也高度风格化,使用明暗对比强烈的灯光,形成引人注目的阴影。电影题材也同样是超现实和充满哥特色彩的,主要处理变态行为或非自然的社会,将人物的主观世界、通常是疯狂状态,投射到银幕上。
昏暗的画面、充满压迫的镜头语言还有光怪陆离的布景都让人亲身感受到不可名状的不安。这一切的安排都放大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故事刚开始的时候,银幕前的观众跟随着影片的女主一起为挽救生命作斗争,我们希望女主可以对抗死亡,坚信爱情的力量完全可以复活心爱的人,但渐渐发现,现实中的我们又那么无力,看着心爱人的被活埋、亲手将爱人杀死以及间接性的夺取爱人的生命,我们也不忍心用他人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私欲。我们慢慢失去了斗志,慢慢得觉得无力,慢慢得我们就自愿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成为了死神手下的奴隶。这样的情感变化正是导演所精心安排的,我们渴望生命、追求爱情,但到最后却发现就连死亡都变得如此的让人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