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柯》影评10篇
《塞尔柯》是一部由Jo?l Farges执导,阿雷克西·查多夫 / 雅克·冈布兰 / Marina Kim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塞尔柯》影评(一):简单的幸福
迪米特里是个执著的小伙子
有冲劲,有正义感,很可爱,也有点急躁
为了一个保护家乡马匹的目的,骑着Serko这匹灰色皮毛的小马就冲出去了,沙皇是他遥远的目标
在路上他遇到不少好心人,也遇到好多奇怪的人.
不过虽然别人的运气不一定好,但是他得到了一个好结局
得到小沙皇的夸奖,得到一个美丽的妻子.而他心爱的小马也和他的小母马以及他们的孩子私奔回了家乡
真是一个童话般的结局.
这就是简单的幸福
《塞尔柯》影评(二):传播参与事件
一人一马西行9000公里,100多天,见到沙皇,完成夙愿。
马,信念,多元化,内陆帝国,除了这些关键词以外,最让我意外的是本片的叙述方式。
他不是一个人。
法国皮影艺人在英雄艰难跋涉过程中,用皮影戏的方式将该事件进行了积极且夸大的跟踪报道,以至于在英雄完成使命以前,其光辉事迹就在俄罗斯大陆,包括目的地圣彼得堡,进行了完美的传播过程,甚至在在危难关头用利益交换了英雄的死亡。此次传播效应积极地反作用于英雄的努力,以至于在沙皇见到英雄前,舆论导向与公众关注度出面鼎力相助,扫除掉诸多可能导致英雄失败的关键障碍,并最终导致了英雄与艺人的双赢。
相对于预言,传播当属于后发效应。但两者都可以参与事件。前者比如《蜘蛛巢城》,后者则成功的体现于此片。
本片与其说是少年与马的意志事件的成功,更不如说是传播学基于事件发展的伟大胜利。
正所谓:不忽悠不英雄。
我才疏学浅,也就能说到这里,期待传播学大人们的深度解读。
《塞尔柯》影评(三):冒险历程与文学讲述
这是一个由法国人导演的在俄罗斯发生的故事。就像法国人拍摄的其他域外题材一样(例如《印度夜想曲》),本片也含纳了浓厚的文学趣味。如果单看故事框架,我们也许只能看到一个稍有猎奇色彩的沙皇俄国时代的上访故事,而假如深入到电影的叙事安排及故事内容上,你就会彻底被它迷住——因为这部片子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叙事方法,给故事蒙以朦胧的虚构界限,并让观者深深沉浸在似真似幻的剧情当中。
这种应当现实无比的素材具有法国式的浪漫——男主人公与爱马塞尔柯的遭遇无疑是生动有趣的。再加上北国迷人的风光,各北方民族的一一登场——满人、俄罗斯人、蒙古人……无疑又给本片增色不少。而另外一点令人佩服的是——关于皮影戏这门艺术法国也不过是在两三年前从陕西这里学习过去,而很快到了2006年,它居然就出现在《塞尔柯》这部影片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故事道具!!不得不说法国人在艺术方面的热情及大胆运用实在令人钦佩(另外连蒙古人的HOOMEI也出现在这部片子里了),而本片也就是这样一部精雕细作的艺术品。说了这么多,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部影片呢?快找来看看吧,喜欢文艺温馨作品的人一定不要错过,本片自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感动之处。
《塞尔柯》影评(四):一个首都上访的哥萨克
懦弱的小伙子是阿穆尔河畔基层地方官的儿子,沙皇让修欧亚大铁路,征用马匹,与地方的少数民族起冲突,杀死了马,死了人。
懦弱小伙挺身而出,决定去圣彼得堡找沙皇反映情况。他穿越1万公里的冬季西伯利亚,翻越乌拉尔山脉,在结冰的伏尔加河上行走(这个挺美的),头61天找到什么吃什么,洞穴杀熊之类。
不过演得太假,什么都不吃又白又精神,所有年轻女人都着迷,还在路上捡到了媳妇。
幸亏是一个法国皮影戏班救了他,把他的故事在俄罗斯全境广为传播,这才避免了家乡大公的暗箭,让小沙皇借见了他。期间,阿穆尔河畔的大公为了消除坏影响,不惜要毒杀他的马匹seko,不惜要枪杀或暗杀——当然这都是传说,看着那么眼熟啊。
那位小沙皇知道是谁嘛?就是在1917年7月16-17日被枪杀的尼古拉二世,他提到的父亲就是亚历山大三世。这个故事就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差不多是西伯利亚理发师之前的年代——检阅士官生的老沙皇,同一个人嘛。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灏煎彜鎷変簩涓&variant=zh-cn
这样非联邦制的中央集权帝国,看来上访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塞尔柯》影评(五):万里冰原的英雄之旅
2006年拍摄的法国电影《赛尔柯》,讲述沙皇俄国时期不惧艰险、跨越万里的小伙子迪米特里上访沙皇的英雄事迹。为修建铁路,沙皇派属下四处征用马匹。期间,阿慕儿河畔的大公不顾百姓生活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激烈冲突,抢走马儿,并开枪打死了迪米特里的好朋友。正义感十足的中尉的小儿子迪米特里决定独自一人到首都圣彼得堡向沙皇反映情况。他要跨越一万多公里的遥远征程,穿越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和伏尔加河。他带着一匹漂亮的小灰马赛尔柯,信心满满地出发了。沿途跋山涉水、险象环生,迪米特里在冰雪荒原的严寒中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始终没有放弃拜见沙皇替民申冤的想法,他凭着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坚持,当然还有搭载他、陪伴他许多个孤独日夜的忠诚小马赛尔柯。他的事迹经由一组搞皮影戏的说书人在戏院精彩生动地表演,加以渲染和称颂,由此迅速传播到俄国各处,迪米特里的行动感染了沿途百姓,一时间成为了传奇的英雄。 这部电影由法国拍摄,取材背景都在异域俄罗斯拍摄,故事中唯一的法国人是那个戏班子的主角,他是搞皮影戏的,全世界各地演出。巧舌如簧的本事使他把迪米特里乘马上访的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这个创意其实是他周围两个蒙古姑娘的想法。她俩对这个勇敢可爱的小伙子心生爱慕,在舞台上临时更换了主题,一下转到英勇的哥萨克人跨越冰原拜见沙皇的故事。法国说书人只好在戏台上继续她们对迪米特里的崇拜,凭借他的口若悬河,迪米特里的故事得到广泛的传扬,在小沙皇接见迪米特里之前,从舆论上给这个小伙子营造了民众的支持。戏班子的马车倒在雪地中,是哥萨克人迪米特里的大力气帮助他们把马车抬起。然后大家一起上路,途中迪米特里受伤倒下马了,说书人却不管不顾,后来给迪米特里医治的费用他也舍不得拿出来,都是两个蒙古女孩儿关心爱护迪米特里,坚持给他买药,最后出钱从治安官那里把小伙子保释出来了。说书人起初一副自私享乐的冷漠油滑面孔,后来他逐渐佩服迪米特里的英勇举动,并鼎力相助宣传他的故事。说书人自己身上的正义感和良心也逐渐得到彰显。这个幽默感十足的滑稽人物作为叙述者很好地起到了故事的开端和收尾的作用,像戏院帘幕一样一瞬间拉开,开启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两小时后又完满地合上了,是戏中戏的安排。观众欣赏完影片之后有种畅快过瘾的感觉,剧情紧凑、紧张,人物各具特色,结局完美幸福。 俊秀的美少年迪米特里为了正义必胜的信念,带着乡亲的希望和祝福,孤身一人骑着马儿,意气风发地向目的地驶去。这是一部洋溢着崇高英雄主义和浪漫骑士精神的历险记。他穿行在冰雪、大漠、高山、峡谷,什么也不能阻挡他,是的,他是勇敢的哥萨克人,真诚而不强硬,正直而不粗暴,公正而不卑劣。他相信“沙皇还得服从上帝 ”,正义一定能够得到伸张。沿途的风景壮丽纯净,西伯利亚的皑皑雪山,马蹄踏过明亮结冰的湖面上咔咔的清脆响声,暖暖的红太阳透过高高的松林照在洁白空旷的冰原上,好一派北极圈纯美静谧的风光。路上热心的通古斯人帮迪米特里拉起了跌下山崖的好马赛尔柯。迪米特里勇斗黑熊,并与他日后的妻子——活泼大方的蒙古姑娘相遇了,他得到蒙古人的款待和尊敬,蒙古特有的马头琴和呼麦一起加入到宴饮祝福声中。他在惊愕地发现被群狼吃掉双脚的中国官员后,费力将冻僵的官员安葬在大树上。他在好心的俄罗斯妇女那里吃饱喝足后继续骑马前行。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积雪封冻的西伯利亚冰原上,草尽粮绝,迪米特里对饥寒交迫的赛尔柯拳头相向,破口大骂。后来他悔恨不一已,对心爱的马儿安慰问候。在极端的生存环境下,内心的矛盾和焦灼,这里得到很突出的展现。 最后说一下本片的音乐,小提琴、马头琴、二胡,还有一些拨旋乐器的使用,每段都极富民族特色,优美静谧,具有东方民族淡泊悠远的美学意味。这些风格各异又与影片主题连贯一致的唯美曲调,结合沿途每段自然风光,以及各民族的文化风情,选曲配乐非常成功精到。当然每段音乐悠然响起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北国英雄迪米特里勇往直前、飘然骑行在骏马之上的形象是如此地清晰明朗。音乐的绝佳运用有效地烘托出影片浪漫诗意的英雄冒险精神,仿佛让观众也生发出这样的遐想:做个勇敢正义的哥萨克骑士,乘着骏马驰骋在壮美辽阔的冰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