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剃刀开道》的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6-04 11:27:41

  《剃刀开道》是一部由Dave Moore执导,雷·温斯顿 / Essie Davis / 大卫·沃纳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剃刀开道》观后感(一):阴差阳错

  本来想看Tim Burton版本的《理发师陶德》,结果下了这个本版,怎么看怎么觉得不是Tim Burton的风格,狐疑老T是不是突变了。

  不过本片也不让人失望,只是看后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情绪,更确切的讲应该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情绪。

  矛盾,或许唯一可以用来形容内心感受的词汇吧。

  记得在中学的某堂美术课上,老师介绍过,人在观察圆形的时候,找不到视觉中心,视点会不断的在圆的边缘游荡。

  这个电影的就是一个圆,内心感受就是视点。

  在觉得陶德和那荡妇恶性、可恶同时,又不得不对他们心生怜悯,但又想想,有什么可以去同情的呢?让人纠结……

  看完电影最大的收货--刮胡子心理障碍症。

  《剃刀开道》观后感(二):At last, my arm is complete again.

  3D般的标致轮廓,灰黑错落的伦敦天空,错觉般地以为自己回到了FF的世界。(满心期待着再来几个白花花的闪电……)

  直到进了馅饼店,才确定这不是动画片。(可见画面塑造得多精致)

  标题那句At last, my arm is complete again.是我最喜欢的,以及配合着的那把刀,那个人,那个天窗,那片云,那个定格让我觉得很有感觉;然后我们进入了一个老套的情节中,人肉叉烧包,开膛手杰克,罗密欧与朱丽叶,很多很多熟悉的片段堆叠在一起,最后故事的结局一系列天意般的安排让人唏嘘不已。

  没觉得很压抑。只是每次Todd杀不同人的时候,我会后怕地想着自己剔须时的情景,同时内心万分感谢吉列公司,有了锋速3和刮胡泡,才不至于我们的脖子必须暴露在其他人的刀子下……

  《剃刀开道》观后感(三):温情 惊悚 思考

  一部温情的惊悚片?

  其实一直不太明白“惊悚”为何,也许因为自己胆大,又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够敏感,“神经大条”?看这部片,虽然是犯罪题材的剧情片,虽然影片开始时的镜头颇具震撼力,但影片进行中却不乏温情,不乏细节,不乏思考——人们在意的不是人,而是钱——陶德的罪行似乎是因钱财而暴露。倘若没有那串珍珠项链,一切都会继续?然而临近结局的老警察刮脸时的场景与对白,似乎让一切都付出水面,似乎是为了让观众读到陶德内心的悔悟?因为年轻警察?

  有人说电影里充斥的暴力与色情,能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与色情的忍受程度大大提高。也就是说,容易变得麻木,容易混淆戏剧与生活的角色扮演。人不能永远活在噩梦里,也不能活在现实与戏剧的混沌里……

  《剃刀开道》观后感(四):这是不能超越的快感

  我想我已经过了能看着血么哗啦的画面依然津津有味的年纪

  我是按着快进一点一点熬着时间过的

  “陶德”和香水很像

  我看到了最后 是个奇迹

  如果说 陶德杀的第一个人——狱卒 是一个意外的话

  那么后来死掉的所有人都是必然

  举个例子

  当第一次被人欺负 你说:讨厌!

  心中觉得很爽

  第二次被欺负的时候 你骂了句傻逼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

  那句讨厌是那样的软绵绵 没有力度 不能痛快的发泄心中的愤怒

  第三次 你抽了对方一个大嘴巴

  你发现 那句傻逼已经不再是你报复的最好武器

  以此类推

  当陶德杀了第一个人后 虽然他心中恐惧 扭乱

  但是依然不能阻挡在他心中形成的那份畅快淋漓的快感

  以至于

  再也没有什么能超越

  他已经不能再骂人 打人 那些对于陶德来说

  是微不足道的

  他第一次出售就如此登峰造极 后面刹不住车也是正常的

  片看完了 除了看得恶心难受外

  这是我想说的唯一一点

  《剃刀开道》观后感(五):理发师陶德

  假发之下是伦敦手艺最好的理发师,外科医生,一个拯救者。镜子里的光头,怎么看都是一个屠夫。

  第一刀,给童年扭曲黑暗的记忆一个宣泄口,血喷出来,热的血,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热的血。第一刀,从此不能回头。

  守护爱情,是他给自己的一个理由,纵然双手浸透鲜血,依然坚定良心是清白的。这是爱情吗?他成就了她,也毁灭了她。又或者,是她毁灭了他。原本想相依着走得,结果,两个人注定下坠地更快。她本来就只是一个普通女子,有情欲,有贪念,软弱骄傲。一串项链,让他看清自己一直苦苦守护的其实也不过如此。明明不想,不得不做,已经由不得你了,当刀捅进那个年轻的身体,死去的,是陶德,血已经冷了,眼泪是热的。所以要一个全尸,一个葬礼,给良心。

  一碗馅饼,出于善意和感激。到了人肉馅饼,依旧鲜美,你以为呢。

  那些食我同类的,麻木不仁,都是凶手。

  世界上本来没有地狱,除非我们造一个。人心自筑的地狱,最恐怖。

  最后一刀,解脱。

  陶德后悔过吗?不得而知。

  《剃刀开道》观后感(六):没有地狱,除非我们在这世界创造一个

  当陶德杀掉一个人时,锋利的刀刃那么轻松就划过肌肤,血就汩汩的流了出来,那么鲜红,那么刺眼。

  与此同时,我手里正端着一大碗西红柿煎蛋面,同样红艳艳的汤水,还冒着热气,看看画面,又看看碗,还是决定继续吃下去。一边看陶德痛快的杀人,看鲜血四溢,一边兴致高涨的吃我的面,喝我红艳艳的、热气腾腾的面汤。

  同样是因为Deep才发现这部电影,不过,坦白的说,还是不错

  如果说Tim Burton的是偏文艺的话,这部就是绝对的写实风格。

  没有任何噱头,老老实实的交待时间、背景、人物、故事发展,甚至对陶德的杀人动机以及其对父,对拉维特,对托拜西的表现,乃至最终结局都在意料之中,没有悬念和惊喜。

  就此,对于我这种超喜欢玩悬念的人的而言,就成了缺憾。

  不过,演员的表演还是很到位的,无论是陶德还是拉维特。不过,我好像还是比较喜欢马修,影片想借他来突出,在外人眼中陶德表象和本质的差别之大。不过,演的确实很一般。只是年轻可爱而已。

  片中,陶德杀人的片段还真是直接。手法娴熟,动作干净利落。青灰色的画面,称着鲜红的血,触目惊心。手起刀落,就只听到鲜血汩汩流出的声音。

  尤其是结尾处,陶德自杀是意料中的。刮完面,那么流畅的一刀,美丽的弧线出现在光洁的脖颈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解脱。

  没有地狱,除非我们在这世界创造一个

  《剃刀开道》观后感(七):黑色与浪漫铺陈的爱情故事。

  18世纪伦敦的连环杀手案,成为百老汇经典歌剧。

  搬上银幕,更成为黑色与浪漫铺陈的爱情故事。

  音乐极美,是有着优美细节的提琴,叹咏。

  只是没有任何感情,冷眼道出一段毁灭。

  锋利的剃刀在柔软的皮肤上掠过。

  坚硬毛发和着细腻浓稠的泡沫被刮在一旁。

  银光一闪,喉咙被幽雅的划断。

  鲜血汹涌发出流水一般的声音。

  18世纪的伦敦,戴假发,穿马甲,小腿绑得极紧。

  街上充斥着垃圾和妓女,还有散发腐烂气味的雾。

  他连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凶残成性,

  来自他人性的极端洁癖。

  所以那些希区柯克般的惊悚,维多利亚式的华丽。

  一下子上升到布莱希特式的社会批判史。

  而他对于这个女人,说不清是救赎还是毁灭。

  他在手术时结束她丈夫的生命,带她脱离苦海。

  然,他对女人的爱是无法玷污的。因此他无法与之做爱。

  却凿开墙壁夜夜偷窥她,将与其做爱的男人一一杀死在理发椅上。

  割下他们的肉,用牛皮纸包扎。

  送给她烹饪。

  女人在滥交时染上梅毒,皮肤开始溃烂。

  他在拯救女人的同时亦告诉她真相。

  在他细心照料下,居然保住生命。

  只是毁了容貌,掉了秀发,留下千疮百孔的痕迹。

  女人没有离开他。因为已习惯依赖。

  就算是地狱也没关系,只要自己可以变成恶魔。

  女人亦开始利用陶德杀死嘲笑自己容貌的人。

  当女人为了一串珍珠而利用他杀人后。

  陶德内心的洁癖开始折磨他所谓的良心。

  他只是害命,却从未谋财。

  他无法和女人一起逃离,只因内心挣扎不定。

  罪孽深重,原本以为杀人可以救赎更多的人。

  到最后却连自己也无法原谅。

  最终让女人死在他的怀里,到死也要拥有她。

  在执行死刑前,他请求为自己理最后一次发。

  剃刀掠过皮肤,最终割断自己的喉咙。

  这是他唯一对自己救赎的方式

  《剃刀开道》观后感(八):爱你爱到忘记你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忽然又有重操旧业的冲动。于是终于挣扎着爬上来写评论。

  很久以前就有想法说想把他的照片贴在网络上面,因为哪怕有一天看不到了,茫茫的世界里有一个角落还会有痕迹留下。有些情感就是如此,像拉锯一样,你来我往,一眼也望不到头。关于那些人物的情感,你总是以为,我爱你,我这辈子除了你再也不会爱其他人了。你自己都不知道,在很久以后,那些过往,就像尘土一样的飘散,那些刻骨铭心的心动,那个你为之无数次把枕巾打湿的人。就让他留在记忆里好了,停顿在某一刻,然后再也不要去知道后来。

  很多人在说为什么你爱的那个人忽然向你求爱的时候你却退缩了?就像陶德一样。我也不知道,就像我无数次地去怀疑,那个人是不是爱我,有时候傻到真的就想数花瓣什么的。我总是怀疑他爱我只是我给自己的心理暗示,然后把所有他对我做的行为在潜意思里理解为——他是爱我的。所以当他忽然面对我说:我爱你,就会觉得震撼!有些时候暗恋或者是一种默契的暧昧一旦被打破,就会不知所措。所以,还是回到原来的位置,好像你也没有向我表白,我们还和原来的一样。

  问题是回不去了,用了一贯的方法,故意的漠视,但是总是让旁人感觉很刻意,刻意到自己都觉得做作。只有在单独相处的时候才能够恢复正常,但是,还是和以前不一样,无法一样了。

  我晚上躺在床上,把从相识到现在的细节都回忆了一遍。不知道还有多久,多少的可供回忆的内容可以被放进去。就像等待东窗事发的陶德们。那个可以署名为我们的记忆片段可以有多长,之后……想不到之后,以前很害怕自己的生活里面没有了你怎么办,后来渐渐的平复了,爱的至深好像不是爱你爱到杀死你的占有,而是相忘于江湖的放手,无论曾经你的气息如空气般弥漫于四周,总有一日,记忆会把它冲淡。

  看一个很丑的人久了,后来就不会像第一次那么震撼了,甚至慢慢的习惯,时间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啊。

  《剃刀开道》观后感(九):连环杀手

  看了两部sweeney todd 一部是这个bbc的版本,一个是depp的音乐剧。音乐剧单薄了点,bbc的版本人物刻画的比较深入,雾天杀人和他割喉肢解的手法让我想起了伦敦另一个连环杀手Jack The Ripper。介绍上说todd是18世纪的连环杀手,jack是19世纪的呢,他比todd有名的多,可能是他更神秘点吧,谁也不知道他从哪来他是谁他为何消失。

  神秘感总是让人产生敬畏和好奇。我最好奇的是,伦敦哪来那么多变态杀手啊哈哈。

  weeney Todd的故事早已成为一个大人用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的传奇,很多人不知是确有其人抑或是彻头彻尾的杜撰。真正的Sweeney Todd确实存在于18世纪末的伦敦,他所杀的人不计其数,被害者的肉被剔除下来送到当时伦敦著名的Lovett夫人的肉饼店卖给伦敦人,仍然新鲜的骨骼被抛弃在陈旧的教堂St. Dunstan的地下室被人遗忘的墓室之中,骨骼之多,能从地板一直堆到墓室穹隆,骨头上剩余的肉散发出来的令人作呕腐臭弥漫整座教堂,使得做礼拜的人们不得不自始至终用手帕捂住鼻子。Sweeney Todd和黑寡妇Lovett,将人类最深层的恐惧——对他人示以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时被杀;以及刚刚品尝过的美味居然是同类的尸体。

  在19世纪之前伦敦实际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警察体系,直到1829年苏格兰场才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市的警察系统,同时伦敦也成为了欧洲最好的城市之一。随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异常繁荣,伦敦更是被誉为世界上的“首善之都”。但是凡是有阳光就会有阴暗,伴随着繁荣的同时,就是下层市民的贫困,不公和混乱。在伦敦尤以东区为甚(East End),这里是伦敦市区中当时最大平民区,充斥着困苦的工人,潦倒的流浪汉,初来乍到的东欧犹太难民,当然也少不了数不尽的地痞流氓和穷凶极恶的罪犯。同时东区也是伦敦妓女们的集聚地。妇女们在失业后,往往就不得不流落此地靠着出卖肉体得以勉强为生,最高时有6万之多。1888年8月31日至11月9日,接连有5名妓女在伦敦的怀特查佩尔区被杀害。在雾气沉沉的夜晚作案的这个凶手自称是“杰克——开膛者”。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曾经震惊英伦的历史疑案引起许多犯罪学家、警察、政治人士和作家的极大兴趣,他们为寻找真正的罪犯煞费了苦心。

  连环杀手top10

  http://www.douban.com/note/15566502/

  《剃刀开道》观后感(十):理发师陶德

  对某事或某人过于执着,就容易上当。

  这部电影,即是一个例子。我喜欢Johnny Depp,听说他主演了《理发师陶德》,便兴冲冲地去找。结果,碰到了眼前的片子。由于简介中打印着Johnny Depp主演,所以,尽管画片上既没有他的名字也没有他的图像,凸显着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我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钻进了圈套。

  原来,它是2006年的BBC版,Ray Winstone扮演历史上确有其人的连环杀手。平日里,这种非常直接的血淋淋的恐怖片,对我来说,除了耽误饭量没啥别的作用。可是,看完几天后的某个中午,我梦到了非常写实的人吃人。

  就算观者不相信周公解梦,非得整出点儿阴影也不应该呀!那个下午,我有些小郁闷。

  说实话,Ray Winstone的诠释还是挺不错的。他的陶德,看起来MS忠厚善良,说话做事想问题,都比别人慢半拍,杀人的时候,却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就一抹。那对比,太强烈太刺激。

  杀了人后,陶德会把肉剔下来,送到寡妇Lovett夫人的店铺里,让她做成肉饼出售。许多人吃过,还夸好。英国人的肉饼,不靠谱儿地大,基本相当于20寸的生日蛋糕。有人在店里掰着吃,有人端着盘子啃着吃,面带灿烂的笑容。正是这些,成就了我的恶心,脆弱点儿,就催吐了。

  唉!

  我等,我等,我等,等Johnny Depp的演绎,以医治受伤的精神与内脏。

  成为文艺作品后的“理发师陶德”,本是史蒂芬·桑坦的经典音乐剧。恰巧,Johnny Depp的最初的美国梦,就是做个摇滚歌手。这回,他要在怪才导演蒂姆·波顿的指点下,杀杀人唱唱歌,想想都流口水。

  秀念说:“我美女看多容易悲观。”

  我回:“俺看那多帅哥都不悲观。”

  我这师兄,理屈词穷的时候,就会用俩字打发人——“幼稚”。

  切。在我幼稚的年代里,从来都不喜欢帅哥。老了老了,才聊发的少年狂。

  此时此刻,我只有一个念头——男人如果不帅,真是一点共同语言都没有啊!譬如Ray Winstone的陶德。即便五星级的演技,在我眼中,依旧俩字(2这个数字,太好了)——屠夫,不想“二”的话,那就是——杀猪的。

  更何况,编剧还非要给陶德的恶行找出腐朽黑暗冷酷的社会使然的理由。哭死。难道,他不晓得,这个星球上,有一大撮人是在所谓的社会主义原理和政治常识的洗脑下长大的么?

  .S.

  我不厚道。

  事实上,BBC版,蛮好。

  只是,可是,但是,为啥非骗俺是Johnny Depp呢?为啥俺就弱智了呢?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