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藏尸日记》影评10篇
《鳄鱼藏尸日记》是一部由金基德执导,Jae-hyeon Jo / Jae-hong Ah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一):《鳄鱼藏尸日记》:阴秽底下潜藏着的美好
《鳄鱼》(Ag-o):阴秽底下潜藏着的美好
(文:火神纪)
看一部也许应该算是稚嫩的电影;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大师的诞生。
——火神纪。题记。
我不知道金基德(Ki-duk Kim)作为编剧而获大奖的《画家与死囚》(A Painter and A Criminal Condemned to Death)、《二次暴光》(Double Exposure)和《非法穿越》(Jaywalking)是什么样的电影,但是研究作为导演的金基德,这几部电影和他后面自编自导的作品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研究金基德的电影,还是必须从他开始执导的《鳄鱼藏尸日记》(Ag-o)开始。
从电影的镜头语言来看,这也许算不上一部很好的电影作品;或者说,这是一部文本胜于镜头的电影。但在他执导这部电影的1996年那个时代来说,单单就编剧而言,金基德是非常成功的;而作为导演的第一次尝试,他对镜头的驾驭能力显然并不如他在编剧上那么娴熟。
好在他本身具有绘画的天赋,也曾在这方面下过苦功夫,所以这部电影在镜头的构图方面多少能预见在他成熟期作品唯美风格的端倪,纯粹只看这部电影的镜头,这个时期的金基德也许多少还有些力不从心的苍白。
这部电影很多时候让我想起了2008年由全宰洪(Jae-hong Jeon)执导,金基德编剧的那部《美丽》(Beautiful)。编剧的事情完成了,但是拍出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最后必须是看导演;好的剧本并不意味着那就最终能被拍成一部好的电影,左右电影最终质量的因素太多太多,导演才是电影的灵魂。
我记得王家卫的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那是一部非常接近于主流市场的电影,从主流电影的《旺角卡门》,到形成自己风格但依旧紧靠主流的《阿飞正传》,再到完全标榜自我彻底喃喃自语式的《东邪西毒》,王家卫一路走来的成长路途可谓清晰明了一步一个脚印。
金基德显然要比王家卫更具备冒险精神,这部电影在票房上也许不如《旺角卡门》成功,可是就在这部处女作的《鳄鱼藏尸日记》上,金基德已经在他的电影上打上了深深的铬印,他的个人风格已经非常明显了,在他以后的电影里所用到的种种技巧以及象征性的意象,都已经具备。
可以说,这也许并不是一部很成熟的电影,可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冒险和成功的尝试。我们都知道为什么王家卫会选择那样的一个过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如此直接地尝试以金基德的方式来开创一个时代——第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他的电影生涯最初的走向以及最终可能取得的成就。
金基德是如此桀骜不驯地开了始了。电影的镜头对准是社会最底层的流浪人群,用单调的镜头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遍地阴秽的肮脏画卷——悲凉的基调,唯美的构图,繁多的象征性意象,不圆满的悲壮故事,以及残酷的暴戾……所有的这一切组成了这个阴郁童话里那个不堪动人的悲悯故事。
“鳄鱼”(Ag-o)是一个名字,归属于某个中年男子,电影并没有过多的交待他的身世背景,似乎他生来就是这个模样;电影也没有给我们多少可探究的线索,不仅如此,电影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思索的空间。正如我们,我们只是知道接受现在的自己,从来都没想到我们究竟是如何成长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那不重要。
其实,鳄鱼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可以说,每个人的身上多少都带有鳄鱼的影子。当然,我们绝不会承认;因为鳄鱼不仅性格残暴、懒惰、嗜赌、残酷、见缝插针……而且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优点。可是如果深入到人性,每个人性格里或多或少的阴暗面,不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鳄鱼;只是这部电影集中强化地展现了这种阴暗而弱化了他在人性上光亮的部分,至少在电影的前半部分都是如此。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所讲的是人性的蜕变,以及人的两面性。鳄鱼和父亲的只言片语的对话里可以想见,他对父亲是不满的;在他的悲愤的怨天尤人中可以想见,他对现实也是不满的。所以,他对身边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无情,不过只是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他最深层的脆弱;如果不想被伤害,最无奈的方式也许就是不停地伤害那些关心我们的人。
对着父亲破口大骂,可是他依旧会给父亲买一个生日蛋糕,送给父亲一个新眼镜以换下那个破裂多时的眼镜;挣扎,从不曾停止过的挣扎,就算他总觉得命运不公,可是他依旧为了一个美好生活而挣扎过。人很多时候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给他一点希望,他就能开心上很久。
也许,我们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地想一想:究竟,我该为那些我所爱的以及爱我的人们做点什么,而我,又能做点什么。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也许并不重要,因为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总会发生。当一个男人遇上了一个女人,当这个男人以一种强迫的方式占有了那个女人;之后,这两个人依旧还呆在一起,情感就会开始产生。从一开始的好奇,到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然后就会有了怜悯和关心;命运就是这样把鳄鱼和他的女人捆绑在了一起。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也许看不到太多的美好,因为所有的美好都在冰凉的冷漠和暴跳如雷的叫嚣下深藏不露。污浊的河水下面隐藏着一个清澈而安静的世界,水上面的鳄鱼肮脏得让人反胃,水下面的鳄鱼却带着一个安详而幸福的笑容满脸祈盼。
喜欢潜水的人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这个世界的繁杂喧嚣快要把你逼疯了的时候,水底下也许是一个最好的避难之所。当你整个人都钻进到水里之后,你会觉得时间在这一刻彻底停止,所有的烦人的声响都在身边消失,没有人会打扰到你,你只有你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只要血液里还有可供你消耗的氧气,你也许永远也不想浮出水面。
鳄鱼的儿子和女人喜欢折着纸船放在河水里,让它承载着希望驶向那个也许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大海;鳄鱼却喜欢钻进水里,吹起一个膨胀的气球,让它在水底下四处乱窜。一条河水,其实已经把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了。
一层水面,隔开了现实与梦想;水面上漂浮着油污和垃圾,水面下潜藏着安静和幸福的向往;水上的鳄鱼也许如此让人难受,水下的鳄鱼却如此让人同情。他是孤独而敏感的,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他的情感。所以,只有当鳄鱼钻进了水里,他才能构建那个他所梦想的那个世界。
在水底下挂一幅颠倒的画,画面上是两个女人,一个头朝上,一个头朝下;画的中间被一道分明的界限分为两半。在画的座边摆上一张椅子,当他爱着的那个女人跳水自杀的时候,他也跳进水里,用一个涂满了蓝色的手铐把自己和她铐在一起,直到两个人一起死去。在他们尸体旁边的,是一只曾让他用同样的蓝色涂满了背壳的乌龟在悠然游弋。
这是电影的结局。看起来似乎都只有一片死寂了;在我看来,却是鳄鱼奔往了他梦想的那种生活。他曾经尝试过把自己以及身边的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些,只是,这个世界容不下他那种可称为奢望的梦想。
只有在这水底下,他有一个深受的女人,一幅他喜欢的画,一只涂满了梦想的乌龟以及一种对现实无声的抱怨与抗争。他也许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那种幸福,那个烦杂的世界再也不会惊扰到他的生活,他挣扎过却徒劳无功,所以他最后逃避到了他的假臆的那个梦想之所。
水面上的喧嚣和水面下的安静只是一线之隔;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当死亡和梦想一起出现的时候,金基德也许试着告诉我们——也许必须以死亡为代价,梦想也许并不遥远,只是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放弃那些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鳄鱼的命运是绝望并且让人同情的。可是电影最后所描绘的那个带着死亡气息却依旧能让人感觉美好的结局却终于给了我们一种解脱的快感。
金基德通过鳄鱼这样的一个人物最后无声的归宿来表达一种对现实最强烈的控诉,而让人感叹的是,这样的控诉往往悄无声息。如果问我说,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什么——一个被压抑了太久的金基德在诉说他的绝望。但是金基德或多或少还是怀揣着希望,在透过所有阴秽污浊的表象下,他还是给我们埋下了些许美好的祈盼。
那个叫嚣着的鳄鱼是一个烦躁的金基德;那个死寂的鳄鱼是一个渴望的前方。这也许不是金基德最成功的电影,却是在那个时代里最真实的金基德。
2009-3-7;己丑牛年丁卯二月辛亥十一。晨8:36。
--------------------------------------------------------------------------------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Ag-o》、《Crocodile》
■译名:《鳄鱼》、《鳄鱼藏尸日记》
■编导:金基德(Ki-duk Kim)
■主演:赵在铉(Jae-hyeon Jo)、安在河(Jae-hong Ahn)
■类型:剧情
■片长:100分钟
■产地:韩国
■语言:韩语
■色彩:彩色
■制作公司:Joyoung Films
■首映日期:1996年11月16日(韩国)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二):人渣也有柔情
也许是我恨透了鳄鱼这个角色,就像我讨厌《坏小子》里的亨吉一样,同一个演员,演得同样入木三分。虽然恨透了他,但又觉得他是最可怜、除去行为最值得同情的边缘人物。
至少老爷爷心里始终怀揣着善良,善良的人总是容易感受和给予温暖与美好。
至少小男孩有自己喜爱并且敢于去勇敢追求、去保护的东西,这样的人至少内心充满希望。就像他说的,这些纸船”至少有一只会流入海里“。
女人,当她知道一切真相时,生命已经毫无意义。女人本来就是感性动物,倘若有一个使之爱入骨髓的人出现在女人的生命里,她定细心呵护,捧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爱入骨髓的那个人竟亲手撕碎了这份美好,也亲手毁掉了她的美丽。绝望。。。绝望之后留给鳄鱼些许温情,然后再次纵身水底,如果说绝望了,生命就无所谓悲喜。我对某某和某某说:"我要是《坏小子》中的女主角,我一定拿刀子捅了自己"。某某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死,或许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你再也看不见美好。在此,我就想着也许鳄鱼早该死了,因为我看到他的世界里只有黑暗。
鳄鱼,真该用龌龊、暴力、下流、无耻来形容他。他靠收藏自杀者的尸体向死者亲友索要酬劳为生,以推销山寨版伟哥为生。为了生计,他无所不用其极。而拿到钱后,却在一阵吞云吐雾间豪赌用尽。他对小孩大打出手,见到女人就想占为己有。他救下女主角也只是出于想单纯的发泄生理欲望。好在女人慢慢软化了他,不然我觉得从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优点 。他不去计较男孩险些让他丧命于车祸。也许他早就习惯了鲜血。金基德电影里的人物都如钢筋水泥一般坚硬,虽然卑微、下贱,却有着超人的生命力。即使是这样如烂泥一般的人,仍然在特定的时间表现出自己的尊严和正义。他用抢来的手枪结束了女人的无耻下流、该千刀万剐的旧情人的生命。他让女人亲眼目睹了旧情人为了金钱找人轮奸她的录像带。他谋杀了女人,可也拯救了女人。女人第一次跳水自尽是出于羞耻和自卑,那么第二次就是绝望。可如若她始终不知真相,永远将无耻的旧情人奉为圣徒又几多可悲!谁能保证旧情人不会对她做出更无耻、更禽兽不如的事情呢?
鳄鱼讨厌小男孩放入水中的纸船。“见到这些纸船就让我想到我这猪狗不如的命运”他咆哮。我渴望导演告诉我人物的人生经历。或许知道人物背景,可以让我稍稍原谅他的所作所为,可是导演却没能如我所愿。幸福的人相差无几,不幸的人千姿百态。金基德的电影,没有家,没有温暖。再不幸的经历,也让观众去猜测,再唯美的画面也布满暴力与鲜血,于是再美的画面也让人焦躁不安。
女人跳下了水,鳄鱼也跟着往下跳。原来再烂的人渣也有柔情。当女人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他就开始变得不再如石头般坚硬。水面上是肮脏聒噪的世界,水下面是一个精神家园。这里宁静,暂别尘世,有他最喜欢的画、一张闲坐的椅子、还有一个爱人,这就够了。他用手铐将自己与女人联系在了一起,深情地吻着女人。
而金基德却不愿意把男人的浪漫情怀表现得那么纯粹。当死亡临近,女人异常平静,男人却试图摆脱手铐,表现出求生的本能。最终浪漫还是抵不过生命的渴求。是温情救了他,也是温情结束了他,任他再怎么想“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是枉然。
鳄鱼再没有浮出水面,留着小男孩在岸边呼喊。爷爷走了、姐姐走了、鳄鱼也走了,留下小男孩一个人怎么办?他会是下一个鳄鱼吗?这些边缘人物的命运无限轮回,永无休止。
顺便说一句,不打算看完金基德的全部影片了,我会崩溃的。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三):只有一个结局
知道这是金基德的电影,存在电脑D盘里许久,终于想起来翻出来看。之前看过其他的几部,感受就两个字看,压抑。我不明白他的创作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以至于他能用这种任何人都想但无从表达的极端的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做他的画面。这部处女作是因为想正儿八经的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导演。在我看来他是个天才,无论是拍片的速度,数量,以及总体的质量,甚至是说他给世人创造的人文价值,我都觉得他是个天才。接触的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坏小子》,当时还不懂电影(当然也不是说现在有多懂),纯粹是打听来私下里当色情片看的,人都有欲望。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便是被画面里所传达的信息吸引住了,没有丝毫遮掩,剧情如此露骨,窥视心理在膨胀,对人性弱点的窥视。我甚至想,金基德是不是有神经病,真做得出来,赵在铉的演技也很棒。一场观影下来,觉得内心潜意识里获得过一次释放,很少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心情有这样大的起伏,让人觉得轻松。以至于现在我也还是会拿出来再一遍一遍的看。我知道我跟金基德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次带着一探究竟的心情来观看这部传说中在电影产业之外低成本创造奇迹的独立电影。开始观其名以为是一部脑残的冒险动作片,处女作制作粗糙一点,剧情脑残一点应该不为怪,但我知道事实上必然没有那么简单。
看完之后,大概记得是这样一个故事,住在天桥下收废品的流浪汉爷爷死了,被流浪汉鳄鱼救上岸的自杀少女最后还是自杀了,鳄鱼呢,鳄鱼也死了。死亡总是带给人晦涩孤独阴暗忧郁,但我不会为他们的死感到悲恸,只是觉得,这就是结局,没有哪一种结果更适合他们,我无力做任何质疑。我看到了这个社会上必然存在的一种生活窘境,和无异于这种生活阴影下社会的畸变。
流浪汉鳄鱼是个性情暴戾的青年,他生活在桥下无拘无束,为所欲为,靠打捞河中的尸体挣钱,敲诈勒索,带着只有几岁的小流浪儿当街行骗,用身上所有的钱去赌博然后输光,对看中的女子任意侵犯,对老人和弱女子从不客气,不待见小流浪儿往河中放纸船,有一辆报废的摩托车,有一种畸变的自由。他自然是恨这个社会的,觉得社会容不下自己,也觉得自己的眼里容不下这个社会。他说,他恨眼前的这条河。
老流浪汉在故事里像极了一个乐安天命的乐天派,他似乎是孤独了一辈子的,从他眼里看到的小河曾是清澈的,但如今已经变成了漂浮着塑料垃圾的臭水沟。这里或许曾经是给人希望的,也有老人的希望在里面,而如今他不属于这里,他也不属于这个社会。他还是觉得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就像路边的零售机一样,哪怕已经坏死了,也依旧能为自己所用。他想除了救赎自己,他还想救赎无路可走的少女,他也想救赎鳄鱼,一直都想,像父亲对儿子那样,但命运始终如此不堪。他从来都只是个被救赎者,他是坐在零售机里带着希望死去的,也带走了鳄鱼仅剩的希望。鳄鱼只是知道,他对自己很重要。除了他,也不会再有谁了。也注定了桥下的这个小家庭的解散,结局是遥遥无期的。
我不明白少女自杀未遂被救后为什么会选择留下来,和桥下三个流浪汉一同居住,过着非人的生活,或许是因为她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弄明白,她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死,所以需要找个静静的地方,但她知道自己迟早是要离开的,她不属于这里,她对鳄鱼说,我是不可能跟你在一起的。她毫无疑问代表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无形的制度下被压迫强奸。她是性欲的诱因,是罪恶之源,让人看到自己内心的丑陋,那么无辜。鳄鱼爱上了她,鳄鱼说,你是第一个让我有感觉的人。因为她的到来,鳄鱼降服了内心那个顽暴的自己,渐渐地,开始试着表达尚存的温热的感情。鳄鱼想留住她,他在手铐上涂上蓝色的颜料,但手铐只能束缚她的双手,却束缚不了她的灵魂,蓝色是忧郁的,他在龟壳上涂上蓝色的颜料,在把乌龟放回河中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所有的凄凉与等待,他只是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去不了大海的纸船?还是一只背着忧郁的乌龟?鳄鱼为了得到她,千辛万苦地帮她找到了男友背叛她的真相,她曾执着的爱着这个男人,她愿意为他一死,那是她的希望,而当这个希望被残酷的枪声打碎之后,她还是选择赴死,但却不是为了鳄鱼。她是上天派来救赎鳄鱼的天使,她不知道她可以拯救鳄鱼,她决定着鳄鱼的生死。
故事中有个天真的小男孩,固然天真,却仿佛让我看到了很多年后的又一个鳄鱼。他的河从一开始就不清澈,他知道自己误杀了爷爷,他也恨这条河,也终究会恨那些去不了大海的纸船。
很喜欢河底的那一组镜头,当我看清了河底桥柱上挂着的画框和沙发的全景时,我是被怔住了,整齐的构图,多么像一个家呀,那是鳄鱼的希望,希望是忧郁的。墙上画框里的天使低头看着在水中端坐着的少女和鳄鱼。这便是他们的结局了,只有这样一个结局,无声无息。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四):关于鳄鱼的最后印象
鳄鱼大概有三十多岁了,眼睛深陷进眼窝,眉毛浓密,一脸的无所谓和无所畏。其实鳄鱼原本不叫这个名儿,只是因为水性好,并且在水边住着,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岸上与水下来回,加上面貌凶恶,久而久之,人们也便忘了他的真名。
鳄鱼跟爷爷和孩子住在一起,爷爷七十多,孩子七八岁,他们生活的来源基本上靠为别人指认他们投河轻生沉入水底的亲戚朋友们的尸体。这片水域范围广大,不负水性者们虽不是前赴后继,但每月一两单总是不成问题。这之外,爷爷拾荒,孩子在集市上卖给情侣们口香糖,鳄鱼则在牌桌上打发无聊的日子,寥寥的一些收入也就在吞云吐雾间不情愿地散尽。
鳄鱼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人物,只是总有人比自己更厉害。比如,他帮助一个女孩摆脱了一个小瘪三的纠缠,以为女孩必定感激涕零以身相许,但不成,于是他请女孩吃饭,借着酒劲霸王硬上弓,他硬上的时候总是说,你下面好紧,但总是不成,他刚探头进去,便被更喜欢见义勇为的那些人遇上,而那些人,总是比他更壮。
鳄鱼他在水底给自己建了一个家,不知何故胸中郁结时,他会把自己剥光了,投入水中,潜入水去。他在海水深处睁开眼睛,看近岸的墙壁渐渐生出斑驳,长起片片青苔。水底有微光,光影中,他把四处坑蒙拐骗搜集而来的物事悉心地安置在那里。在他做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之前,他为自己最后置备了最后一件装饰,那是一幅画,确切的地说,是一个画框,他把画框嵌在海水里砖墙的缝隙之中,然后看着它,得意地吐出一串泡泡。
鳄鱼救下那个在水底静静躺着的女人的时候,知道自己其实只是想干些什么,但是干过之后,他发现除了干,还有些东西在干中慢慢滋生,像水草一样缠住了他,最后,锁定他,吞噬他。
到死的时候,他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知道,只要跟她一起,他总会找到的。
于是鳄鱼如愿了。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五):《鳄鱼》:金基德的萌发
边缘、救赎、隐喻、残忍、本性、仪式等特点构成了金基德的作品,而他的处女作《鳄鱼》中这些特点初显,并贯穿于其后来的作品,并在韩国电影中成了独特的标识。
他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主题,并从此固守着重复的故事。
“1995年,我曾住在圣水大桥附近的城东区紫阳洞,因此散步时常常走过汉江大桥,得以观察到圣水桥周围以及第一汉江大桥下聚集生活着的流浪人群。
一天散步时,偶然在第一汉江大桥下面发现了那些投江自杀未遂者遗留下的胡乱划拉的遗书,看完后我决定立即着手搜集此类资料。同时,我还结识了一名靠打捞投江者尸体赚钱生存的“蛙人”。几乎在同一时期,新闻调查类的电视节目中报道了汉江流浪者群奸女子并在事后将其残忍杀害的消息。于是,以这些素材为背景,我开始深入调查他们的生活,并开始构思故事,创作剧本。其实在写作之初、我描画的是一个有关汉江的健康正面的故事,谁知写着写着,竟徐徐走出一位伪恶的主人公来。
剧本最初的名字是“汉江”,但我总对这个宽泛的题目有所不满,于是遂将其换成“无胜负”,意指这个是没有赢输的社会。但无论是那个宽泛的“汉江”还是这个寓意深沉的“无胜负”,于我而言似乎都有一丝遗憾,因为都不能传达出我的真正情感意图。一天,当我怔怔地望着汉江水时,脑海里忽然涌现出那种能自如来往于水陆的两栖动物——鳄鱼。对,鳄鱼的感觉正合我意,于是,旋即决定把它设定为剧本的题目。”
汉江桥下,名叫“鳄鱼”的男人,来历不明的老头和小孩,甚至是被抛弃的女人,在社会中,他们被主流所排斥所抛弃,他们都是边缘化的人。而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漂浮着垃圾的汉江。
名叫“鳄鱼”的男人靠打捞跳河自杀人的尸体来赚钱。他好赌博,几次在别人出老千的情况下输光钱财,当得知真相后反抗又被毒打。他好色,帮助被骚扰的女性赶跑骚扰者后却又色心大起,在救起自杀未遂的女人后却强奸了她。恃强凌弱,在同病相怜的四个人中处统治地位。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混混的人,却在孤独的时候潜进汉江底,那个独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在看到女人为他画的素描后改变了对她的态度。金基德赋给角色的不是非白即黑的性格,而是多面的。他想展现的是真正的“人”。因为是边缘人,不曾经历的观众很难体会,所以很难判断角色的选择。只能通过电影所呈现的逻辑去理解。金基德的电影逻辑与现世逻辑相悖,没有作死的逻辑,正常向的生活,从而造成一种奇妙的观影感。
无论是谁,在看金基德电影时,都会惊讶于那些带来残酷和恐怖的世间意象,并且不禁会采取某些措施进行自我防卫。然而就此评论总结他的电影为“无德、违背伦理、犯法和肆意暴力”,实际上就是把他的电影带进了司法的日常中,并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之进行构思。虽然他的电影看起来像一个正在崩溃、瓦解的世界,但事实上它却是一个静立的舞台。金基德在那个不能,亦无法进的夹缝舞台上犹豫着。金基德的电影中的逻辑与现世逻辑不符,所以此刻他在犹豫,终究是要从自我境界走出,融入到世界的秩序里,还是反过来把世界的秩序带回自己的境界中。这一选择的结局,终究是否定的。因为无论哪一个,他们的相互主观性都完全不可能成立。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总是先让自己堕落,然后进行救赎,最后降临仪式般的死亡。
金基德的舞台就在这里,他让舞台上和舞台下的语言看起来截然相反,站在舞台下的人自以为知之甚多,然而他们会陷入一种歇斯底里中,看不到那些可怜的男人正在走向破碎的女人们的幻想。而站在舞台上的人总是被某种不愿回答的强迫症所困惑。所以金基德代替了观众说出了那些无法述说的,或者不能说的东西。
“我电影中出现的那些人物不是“好人”或者“坏人”,他们都只是人。无论为善或从恶,都只是我以导演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塑造、安排的角色而已。我一直坚信,人们用话语可以表达出的,所谓亲历的某些“伤痛”,与痛彻人心的那种“痛”相比,程度要相对简单轻巧的多。那些真正经历苦痛的人,他们会选择在这块土地上默默结束生命或者真正悄无声息、麻木地存活下去。这样一想,原来既存的很多“委屈和不幸”似乎一瞬间都变得清淡且不值一提。就像我,中学时因工作而早早离开学校,丧失教育机会的那种绝望,之后在警察局里蒙受的不白之冤,以及入伍后在军队里遭受暴力侵害时的那些自怨自艾……到现在,我不是还好好活着,甚至能够用各种方法进行自我表现吗?”
“鳄鱼”在欺压别人的时候,也会被更恶的人欺压,在自己受伤的时候也会被感动,观众会先痛恨“鳄鱼”的罪,然后又同情“鳄鱼”的伤口,金基德不仅仅是让电影进行轮回,也夹带着观众一起,裹挟其情感来进行轮回的体验。与角色经历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面对强与弱的转换,自身有不同的应对,而这样,也是金基德用来对抗大众简单二元论的办法。
在金基德的电影中,相遇成了一种征兆。所以为了让我们对他的痛苦产生共鸣,金基德便采取了罗列事件的方式。然而这些事件总是残缺的,或者最终以缺失告终。
在此,金基德的电影中还有一点被观众所津津乐道,也是金基德之为金基德的重要一点。那就是“隐喻”。隐喻为金基德的电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这部电影里,汉江和蓝色作为了电影的一种“隐喻”。说来,“鳄鱼”的住处虽然是大桥下,但是类似于美术陈列馆,而他就像置身于其中的画家或收藏家。从汉江到他居住的生活空间里,都有各式各样的美术品陈列其中。由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金基德以前曾经在法国学过绘画,是导演个人经历的投射。同时,“鳄鱼”在片中也间接暗示了自己拥有画家或收藏家的潜质。“鳄鱼”暴打了同性恋后偷走了他的藏画。住处的那些艺术作品,自然也是类似的方法收集或自制。看到女人为他画的素描,奇迹般的,“鳄鱼”体内的那种暴虐性竟停滞了。“鳄鱼”在龟背和手考上涂抹蓝色的颜料时,终于有了画家的感觉。乌龟和手铐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手铐象征着外界的污染和暴力,而乌龟则象征着海底世界的宁静,而且具有纸船无法比拟的生命力(“鳄鱼”讨厌纸船,看见小孩在折纸船,他愤怒的说“看见那些该死的纸船就想到我这猪狗不如的生活”),它正是“鳄鱼”一心向往的那个世界的象征。他在龟背和手铐上涂抹蓝色颜料不仅与江水颜色相呼应,还与影片结尾的那个水中场景融为一体。
一句话说,金基德离不开水,在这部电影里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这也是开端。电影中汉江即水,是“鳄鱼”一件最重要的艺术片。可以说电影中描绘的水下世界是“鳄鱼”想象中的世界。汉江肮脏污浊,漂浮着垃圾,令人难以看到水的深处。然而影片中水下拍摄部分反映了的江水却是清澈见底(水中戏实际是在蚕室游泳馆内拍摄,而非汉江实景)。这样一个波光粼粼的水面,这样一个超现实的江水形象,正是“鳄鱼”的梦幻世界。水中只属于“鳄鱼”,每当他在岸上被人欺压时,他便把水下当做暂时的休憩地。对于水外的人而言,水中无疑意味着死亡,对于“鳄鱼”来说,这却是他唯一的自由空间。
影片最后,女人救赎了“鳄鱼”的灵魂,献身给了“鳄鱼”,原本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在金基德的电影中却可以变得异常残酷。女人对于世界的失望选择了投江自杀,“鳄鱼”陪伴心爱的女人在水下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把蓝色的手铐锁在自己和女人的手上,涂着蓝色背壳的乌龟从前面悠然游过,对于即将而来的死亡,他依然无法平静面对,“鳄鱼”因为氧气耗尽后悔,割破自己的手想挣脱,无果后“鳄鱼”两眼圆睁着与世告别。最后这一场强烈的仪式感并充满各式各样的讽刺和反语,它残酷的令人惊讶,同时又美丽得震撼人心。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六):不要想太多
看到电影的中文译名我以为会是个关于杀人藏尸的故事;看到爷爷说他小时候在那条河里游泳而现在却被扔满垃圾,我以为电影其实要讲环保;看到小孩说他要杀了男主并开始尝试的时候,我想这大概会是围绕小男孩展开的阴暗谋杀事件吧;看到女主不但不对男主复仇反而继续留下来生活,我又觉得可能是一段斯德哥尔摩式的爱情故事。
我想的都错了,这也说明了金基德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容易让人看穿的编剧和导演。反正每部他的片子我都存有大大小小的疑问,没有一部真正明白导演的意图和主旨,并且看完每部影片我的身体和精神都要经受拷问和历练,观影体验从来没有欢快这一说。
可就算这样我仍然把金基德当成神明供养,他的每部片子我都视若珍宝,一边说着“这人怎么这么阴暗残忍”,一边雀跃着“这人怎么这么厉害”。我大概是有斯德哥尔摩倾向……
说回这部电影。
看前半段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怎么会有男主这样的人渣,我恨不得杀了他。一个人真的可以坏到这样的程度吗?在我看来可以算是泯灭人性。金基德很爱拍恶人,都是那种让观众看了会恨得牙痒痒的人,主角配角都有。但这些恶之外又有美好的东西,这又让观众觉得哪怕是一点的美好也是有希望存在。
男主是个谜团:他的身世、他和老头、小孩的关系、他为什么会如此冷血恶毒,这些电影通通没告诉,所以我就一直想一直想。我的疑问太多了:男主到底是怎么渐渐变得像一个好人?是因为那个女人吗?他为什么要拿走那幅画然后放入河里?那个给小孩枪的人是谁?女主到底爱不爱男主?男主最后的挣扎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还是突然醒悟自己没有爱到可以为她去死的地步?男主挣扎时是割自己的手还是女主的?
观众本身就是被动的,顺着编剧和导演规划好的圈套一步步被引导。遇上金基德观众就彻底被控制了,不管我们再怎么聪明地去猜想,都走不出他所构造的迷宫般故事,找不到出口看不到光亮。
不知道这算不算好,有时候疑问太多会觉得莫名其妙,对影片的评价也会因为不明所以而减少好感,但也会觉得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非要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结果,每个人想法不同,就在金基德留白的那个空间里自由大胆地去想,反而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总之金基德教会给我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敢想,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有很多种可能性。电影不一定要讲得清清楚楚,但好作品一定会让人有思考,并且久久不能忘却那份感染力。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七):我们有爱,但心已死了·
折一些纸船,把它们放进河里,它们中总有一个会到达大海的。
“告诉你不要折这些纸船,它们让我想起我猪狗不如的命运。”鳄鱼恶狠狠地说。
鳄鱼痛恨自己,更痛恨这个社会。鳄鱼习惯了伤害别人,但同时被更凶残的人伤害。
世界上总是上演着同一出戏,只是主角不同。鳄鱼从河里救下的一个女人改变了鳄鱼,说到这里好像是一部爱情片,爱情--不是一个人的。导演的风格我熟悉,结束肯定不会出现圆满的局面,但是那一刻我几乎认为就是凄美的结局。
我爱你不是因为怜悯你,是因为你感动了我,
我爱过你了,我要走了。
看着你又一次坠入河里,生命渐渐消失,我没有救你,既然我们的心都死了,就让我们一起埋葬在河堤---我在河底已经建好了房子,让我们一起生活。
接着~血腥腥的现实浮出水面
美好的事物是存在的,我们是向往的,问题是能不能实现,怎样去实现。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八):鳄鱼,你的画也在上升
第二次看鳄鱼藏尸日记,终于能抛开视听的冲击力思考故事本身 人物本身,那个自称鳄鱼的老小孩,已在电影节大方光彩。
金基德对画画的执念被搬到了第一部作品,爱上了画画的女人,解脱不了自己就帮她解脱开来,熟不知落笔发现这个女人也是自己,何来解脱。欲望本体是纯真的,鳄鱼对女人的肉体渴望并不是错,错的是赌局上的不对等,错的是不满足权力就被诬陷的压制,错的是世界的荒诞无奈。不要给欲望和情感以道德约束,犹如家庭 婚姻的建立是感情,不是责任。鳄鱼在追求生存和欲望的途中不被理解,这个看似冷血残暴的人不过是在追逐一份尊重,渴求一类成功,想要选择个人的道路罢了,太多不同的阻挠困境来摧残这些无害的边缘人,爷爷的死 女人的绝望 即便是鳄鱼的海底理想国也是被排挤后所作出的下策,他挣扎,一直都在挣扎,就算最后解开手铐,也还是会像女人一样对世界心灰意冷,就像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结尾一样,我累了,所以我不在挣扎。
海底世界不是理想国,只是逃避开恶人的狗窝,这个狗窝没有坏人,也没有梦想,一幅画能代表成功吗,一张沙发就是快乐的投射吗,他不喜欢下沉的东西,只是上升的道路太没人性本善这一说罢了。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九):金基德风格的雏形
刚开始我听到鳄鱼藏尸日记时,还以为是说一个叫鳄鱼的人杀了人,然后把尸体藏了起来,然后再内心纠结,恐惧的故事,就像《罪与罚》一样。于是,在看的过程中,就一直等着他杀人......
这部电影是金基德的处女作,风格还不成熟,但已经足以让人知道这是金基德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描写了当时韩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但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部电影人物众多,但大多数人物仿佛可以深挖,但却是是昙花一现,没了下文。可能是金基德头脑中的东西太多,又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不能拍第二部电影,所以急于表达,有些顾此失彼了。
在这部电影中有许多的事物在前期出场时并不起眼,后来又别有安排,还有最后的那把椅子的安排令人拍案叫绝,最后鳄鱼要和女子一起跳进河里坐在椅子上殉情,鳄鱼将自己和女子拷在一起,后又由于求生的本能而挣扎,想逃跑,这样的表现不浪漫,但真实,合理,更震撼人心!
《鳄鱼藏尸日记》影评(十):金氏悲剧模糊的影子
金基德的荧幕处女座。
如同其他真正有个性的导演一样,金基德的第一部影片就明显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并闪现着之后作品所能追索到的踪迹。社会底层生灵,穷困的人们,最真实的内心,泛着美丽之光的象征,如画的氛围,骇人的故事结构等等,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可能唯一找不到的,是宗教。不知道是版本的原因还是因为金基德开拍这部作品时确实设备不行,该片过于模糊,但并不影响观瞻,尤其是在肮脏的汉江水面之下时,透射的阳光将水下的世界映照成天堂。鳄鱼和女孩安静的坐在那,就像做在温馨的家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但已温暖地让人心痛,让人难忘。片刻的温馨过后,是本能与现实,但鳄鱼自己选择了将手铐铐上,似乎是自己选择命运的隐喻,挣扎、自残过后,还是无法左右的结局,汩汩鲜血涌出,一切罪恶、遗憾、不甘、爱与恨,都沉入水底,统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