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公瑾千秋垂名
古代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即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
当时,刘备一万个不同意,认为诸葛亮只身前往,凶多吉少,无异于以羊投狼群。事实上,刘备的担心不无道理,东吴上下一直认为是诸葛亮气死了周瑜,所以三军将士恨不能生吞活剥诸葛亮。当他们听说诸葛亮胆敢前来吊孝的消息后,认为诸葛亮简直是吃了豹子胆,全然不把东吴人放在眼里,因此,个个都剑拔弩张,虎视眈眈地等候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无视这一切。在他看来,吊孝之事事关重大,关系到吴蜀联盟大局,关系到蜀国的兴衰成败。联吴抗曹本来是诸葛亮于隆中时就已替刘备谋划好的战略决策,经过赤壁鏖战,好不容易瓦解了曹操强大的军事实力,为“三国鼎力”创造了得之不易的政治条件,更为扶汉安刘的政治目标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对于吴国而言,“三国鼎力”是最好的立国之基,与蜀国斗争的结局只能是唇亡齿寒。然而在既得利益面前,各方表现得浮躁不安,围绕荆州这一战略要地,周瑜作为东吴大都督,表现得更为急躁,与诸葛亮明争暗斗不息的同时,不断挑起事端,眼见两国联盟岌岌可危,诸葛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最初的谋划者,深知个中的利害关系,他始终为此捏着一把汗。周瑜在世时曾经麻烦不断,现在周瑜死了,同样有麻烦,弄不好会成为两国联盟决裂的导火索,这其实是诸葛亮最不愿意看到的事,而让曹操梦寐以求和拊手称快的事就是吴蜀决裂。所以,诸葛亮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前往江东为周瑜吊孝,绝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人的哀思,而是为了蜀国的根本利益着想。这是一种对事业忠贞不渝的伟大的爱,是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做法是正确的,具有远大的意义。假如没有如此非凡的政治眼光和灼见的智慧是不可能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的。
诸葛亮到达东吴后,面对虎视眈眈的东吴官兵和杀机四伏、阴森恐怖的周瑜灵堂,从容镇定,朗声开读祭文,首先高度评价了周瑜的生平事迹,让东吴人听得如醉如痴,感到诸葛亮是真诚的,替大家表达了对周瑜的思念之情,因而忘却了敌意,转而感激诸葛亮;然后说明联吴抗曹的目的,“亮亦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扶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生若灭,何虑何忧。”至此,大家听出了联吴抗曹的伟大意义其实也是为东吴着想的,因而看到了诸葛亮那坦荡磊落的胸怀,与之相比,惋惜周瑜心胸太狭窄了。当诸葛亮祭奠完毕后,即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致使东吴新任大都督鲁肃身受感染,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后人有诗叹曰:“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从当时的历史现实看,吴国最大的对手始终是曹魏,而非蜀国。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虽然没有讨到寸土便宜,然而,寇患已削,外部环境最起码得以暂时的安定,这就是政治上的最大胜利。因为,曹操本来的目标是首先消灭东吴,与刘备比,孙权首当其冲要面临灭顶之灾。所以,赤壁大战之后东吴的敌人,始终应当是曹魏,而非刘备。可以说曹操不灭,东吴不安。至于刘备,乃汉家帝室之胄,扶汉安刘普天之共识,名正言顺。孙权与刘备对敌,实在是取败之道。
据《三国演义》记载: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