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的人伦情怀探究
一、陶诗中人伦情怀产生的原因
东晋以后,老庄玄理大为兴盛,其蓬勃发展之势对当时的诗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玄言诗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就使得诗歌创作因陷入老庄思想的怪圈而缺乏艺术性特征,陶渊明的出现恰恰弥补了此种不足,为诗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创作内容从老庄玄理的刻板阐释转向注重描写现实中自然朴实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此外,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据文献记载:“在陶渊明的诗文,至少有中三十三题共六十八处明显打上了《论语》的印记。”并且他“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儒家思想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无一不影响了他。至于“治国”与“平天下”,他在深切体会到官场的黑暗腐朽之后决定全身而退,但是心中那济世救国的信念始终不可动摇,最终因远离官场淡泊名利并未在政治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而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饱受推崇,他将生活扎根于人伦关系的丰沃土壤,从日常小事中感受人伦情怀,生存之乐。
1、时代大潮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与南朝宋初之交,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其祖父三代为官,曾祖父陶侃曾任长沙郡公和晋朝大司马,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太守,八岁时父亲去世,家道日渐中落。究其时代原因,弱冠之年陶渊明出仕做官,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在此埋下。而立之年,陶渊明入职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时局动荡,战火纷飞。进入职场,陶渊明才发现自己已经深陷泥潭,为官三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守丧,在此期间,篡权夺位,政局几经变革。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一路南下追击到浔阳在此展开殊死搏斗,一年之间桓玄被灭,其残余势力依旧猖狂,历经六年之久,桓氏势力才被刘裕讨伐杀尽。上层官宦在一次次争权夺势中经历大起大落,平民百姓在一场场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让浔阳人陶潜愤懑不平,对时局渐渐绝望,对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深切同情。经历过生死之后幸存下来的人,总有种超脱物外的豁达精神,动乱无情,人却有义,在战争面前,人伦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在这个年代唯一能带来温暖的。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无法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一丝一毫快感,却可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怀恋人伦情怀。陶渊明面对政治上的失意,又经历百般折磨,格外对人伦之情产生别样的体会,格外对人伦情怀念念不忘。
2、思想渊源
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将陶渊明归为儒家学派,儒学中的“仁”、“仁爱”思想在其诗文中的体现有如:“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七首》之四)当时儒释道思想盛行,陶渊明自幼修习儒道思想:“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李剑锋认为:通观陶渊明的诗文,我们认为陶渊明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其重心,更确切地说是将之化入生命血液的主要不是儒家的政治学说,而是伦理道德学说。”儒学对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伦道德的重视成为陶渊明诗文创作的思想渊源。
二、陶诗中人伦情怀的表现
陶渊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关于陶渊明的诗文作品,现代学者主要将其分为五大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许多人认为,既然已经将其称为文化符号,那么其作品必然是体现一个时代精神和一个国家情怀的,所以有关陶渊明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他“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的田园之情,是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二十首》其五)的闲适淡泊,是他“我醉欲眠卿可去”直率坦诚,是他“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傲骨,是他对菊花和酒热爱中显露出来的高洁情操。但是,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其诗中浓烈的家国情怀和人伦情怀。那是一种没有将其神化的自然流露出来的普通人的情感,那种柔软细腻的温情在字里行间轻轻地流淌着,化作一汪清泉滋润久经风霜的心田。
1、祖孙之情
陶渊明八岁丧父,相对于父亲,祖辈对他的影响更为深刻。陶渊明自幼生活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孟嘉出身名门,学识渊博,家中藏书颇多,这对陶渊明的成长启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者逮钦立说:“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因此陶渊明在生活脾性方面深受其外祖父影响,同时他的诗文中又流露出对外祖父的敬爱与怀念。“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在陶渊明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外祖父和成年之后的陶渊明如出一辙,嗜酒成性,悠然自得,在这种豁达的精神之中,外祖父颐养天年,陶渊明乐享其中,两代人的情感逐渐紧密升华,共享天伦之乐。
2、亲子之情
陶渊明在《咏贫士七首》(其七)中写道:“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一位士人辞官归乡后的生活清贫困苦,妻儿饱受饥饿的折磨,志士虽然有骨气啊,但是难免不为儿女担心。古所谓大丈夫应该将眼光置于国事天下事,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表现了对儿女生活的挂念。另外,他还写了《命子》、《责子》、《与子俨等疏》来表达对儿子的关怀之情,黄庭坚曾评价陶渊明说:“观渊明此诗,想见其人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耳。”我们将陶渊明视为旷达之人,古时观念中,旷达之人似乎不可为家事儿女情长这类俗世中的情感牵肠挂肚,但是又何尝不是这份醇厚而浓烈的感情才塑造了陶渊明有血有肉的饱满形象,生而为人,七情六欲,圣人又何尝不可享受人伦之乐,陶渊明作品中的人伦关怀是一种“有情的淡泊,而非无情的淡漠”。
3、手足之情
程氏妹、从弟敬远的离去让陶渊明悲痛万分,《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饱含深情,催人泪下。“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慈妣早逝,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虽是异母,陶渊明依然对其妹妹有着深厚的情感,如同亲手足。两人共同生活、一起玩闹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如今世异事异,人已阴阳两隔,他辞官还乡,想要送妹妹最后一程。在生死诀别中,堂堂七尺男儿细腻的情感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那么自然,那么诚挚,打动人心。浓浓的兄妹情化作凛冽寒冬里飘落的白雪,在这大地上悄无声息渗入黄土,绵延万里。“惟我与尔,非但友亲,父则同生,母则从母。”一句话表达了自己与从弟的亲密无间。相同的出身,相似的经历,穷苦日子里共同分担,相互勉励,闲暇时举杯共饮,寄身自然,两人之间颇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奈何人生难料,往事难追,从弟先走一步,留下了陶潜孤单落寞的身影。这种情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从此以后再难续这份兄弟手足之情,唯有眷恋和怀念。
4、朋友之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陶渊明的诗中,朋友之情成为他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未言心先相醉,不再接杯酒。”旷达之士之间的交往是一种让双方都感到舒服的关系,既不过分亲密,也不会生疏,互相懂得彼此,只看一眼就有吸引对方的魅力。在《停云并序》中陶渊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在这世上我并不是没有他人相伴,实是念君,然而思念却难以想见,心中遗憾又能如何!寥寥几句,将陶渊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出来,希望能同他交谈畅饮的迫切心情可见一斑。
结语
陶渊明是中华文化的符号象征,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它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姿态给予人类生存指导。市场经济冲击的浪潮下,利益至上的腐朽价值观主导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需要有一湾荡涤灵魂的清泉注入,改变这部分人的价值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学会安然地度过艰难困苦,感受幸福。人际关系日渐疏远的今天,更需要学习探索陶渊明诗文中浓烈的情感,亲人间血浓于水的拳拳之情,朋友间同甘共苦的深厚之谊,以及人间大爱,在和谐亲密的关系中享受人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