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读史札记——连环杀

发布时间:2022-05-30 14:11:05

  

  

/无卒

近日读史,突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线索,从前到后近百年,一个人杀另一个人,然后又被另一个人所杀,串连下来竟有七人之多。真是印证了《圣经》上说的话:“动刀的必死于刀下”。

第一位上场的人物是清朝人柏葰。柏葰(?—1859),原名松葰(道光十年改为柏葰),字静涛,巴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生年不详。历侍道光、咸丰两朝,历任热河都统,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科场主考等。1859年(咸丰十一年)因“戊午科场案”在肃顺等极力主持下被咸丰帝判“斩立决”。

第二位上场的是肃顺。爱新觉罗•肃顺(1816年-1861年),字雨亭,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镶蓝旗人,郑献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爱新觉罗•乌尔恭阿第六子,庶出,母是回族,其同父异母兄爱新觉罗•端华袭郑亲王爵。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爱新觉罗•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是同治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因推行严刑峻法,得罪不少人,后被慈禧太后在“辛酉政变”中斩首于菜市口。终年45岁。时人有谚道:祺祥坐了两月半,一个葫芦两蜡杆!意思是说,咸丰帝为儿子载淳拟定的年号“祺祥”只用了两月半,结果就有三个人被处死了,肃顺被砍了头,即“葫芦”,怡亲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勒令自缢,即“两蜡杆”是也。

第三位上场的是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生于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人称清朝“无冕女皇”,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之乱外,还饱受外国侵略,中国国力日渐衰败。国事糜烂,引无数革命志士痛心疾首,必欲将慈禧除之而后快,于是在1900年和1902年,有个叫陶成章的年轻人两次密谋刺杀慈禧,但均为成功。

第四位出场的便是陶成章,陶成章(1878-1912),汉族,字焕卿,号陶耳山人,浙江会稽陶堰(今绍兴县陶堰)人,民主革命家,光复会创立者之一。少有志向,以排满反清为已任,曾两次赴京刺杀慈禧太后未果,后只身东渡日本学习陆军。翌年回国后,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破衣敝屣奔走革命,“四至杭州而不归”,奔走于浙、闽、皖各地联络革命志士。后因与陈其美意见不合,为陈派人刺杀,终年35岁(刺客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蒋委员长!)

第五位上场人物是陈其美,陈其美(1878-1916),汉族,字英士,浙江湖州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弟陈其采,字蔼士。兄陈其业,字勤士(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被袁世凯授意张宗昌安排人刺杀,终年39岁。

第六位上场人物是张宗昌,张宗昌(1881~1932.9.3),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宗昌曾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安排人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终年42岁。

第七位上场人物是韩复榘,韩复榘(1890-1938),字向方,中国近代史上军阀之一,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声震西北、华北、中原各地,曾叱咤风云一时,后投靠蒋介石,官至国民党陆军上将。在抗日战争中,因其不战而放弃济南并密谋反蒋,蒋设计诱至郑州召开军事联席会议,被捕,是夜押送至武汉,被蒋介石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处决。

以上七位历史人物中,除两位最高当权者慈禧与蒋委员长均得善终外,余皆死于非命,可见江湖险恶,政治舞台尤甚啊!

2011年12月6日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