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昆》经典影评集
《麦昆》是一部由伊恩·邦霍特 / 皮特·艾德盖执导,亚历山大·麦昆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昆》影评(一):Alexander McQueen (双鱼座,1969 - 2010)
2016年,时尚圈就已经盛传Alexander McQueen的个人记录片开始筹拍。这也是追忆Amy Winehouse的纪录片《Amy》获得成功后让人翘首以盼的一个新项目。当时比较广泛的报道是这部电影将围绕Alexander McQueen和Isabella Blow之间的友谊展开,还曾热烈讨论谁能扮演Alexander McQueen。
这两位时尚界的传奇都是以自杀的方式先后告别McQueen过世后小报曾挖边角料,其中不乏McQueen被金钱迷惑、叛离一手挖掘他导师Blow的辛辣秘史。随着预告片释出,谜底正式揭晓:这将是一部Alexander McQueen本人出镜的记录片。脚本由Peter Ettedgui撰写,他的父亲是Joseph创办人,和McQueen交情很好。
McQueen本人是唯一主角。
***
在3岁时,那时还叫本名Lee McQueen的小男孩便有了做时装设计师的梦想。Lee的童年并不快乐,东伦敦长大,在学校里被人叫做McQueer,做出租车司机的父亲希望他长大了成为一名电工。
1986年,17岁的McQueen在电视新闻里听到英国男装订制起源的Savile Row短缺学徒,他便去了当时已有80年历史的老店Anderson & Sheppard应聘。Anderson & Sheppard的客户包括皇室成员,在成为学徒后,为衣服缝标签成为他的活儿。
他曾偷偷在一件给查尔斯王子的外套里缝进一句写有脏话的小纸条。
McQueen在时装界的叛逆,从那时就有了。
编辑、时装藏家Isabella Blow曾一手栽培了Manolo Blahnik, John Galliano,Julien Macdonald和Jeremy Scott。此外,Alexander McQueen也是她的挖掘。
在得到Blow赏识之前,McQueen不过是中央圣马丁的一名普通学生,最潦倒的时候曾经因为家里没有储藏作品的空间、做好的一套衣服在展出后又塞进了King's Cross的垃圾桶里。
1992年McQueen从圣马丁硕士毕业,毕业作品的灵感出自维多利亚时期的暗黑传说:人们热衷向妓女们购买她们的头发,卷起来送给自己的情人。于是McQueen也把头发缝入血红的衬里内。Blow在毕业生作品展时看到McQueen作品时整个人就燃烧了起来,她发疯一般打电话到学校再到McQueen家中,提出要购买他的全套设计。McQueen狮子大开口:5000英镑,一分不少。
后来McQueen坦诚,当时自己根本想不到自己设计的这些裙子会有人要,刚好自己急迫地需要现金,没想到坐地起价也有人要。
low本人其实人生大起大落,虽然她出生名门,当时又嫁了贵族老公,5000英镑仍是一个大的数目,她不得不与McQueen协商能否每周100英镑来分期付款。
Alexander McQueen毕业设计摄影师、中央圣马丁的老师Gary Wallis写过一篇报道,有次他随同McQueen前往Blow夫妇的庄园里过周末。Gary Wallis写到:“Isabella见谁都给人介绍McQueen,兴奋极了。不管是在加油站、还是在面包房,她都夸个不停。而面包房的小弟分明只关心‘这位太太您究竟是要白面包还是棕面包?’。”
McQueen成了Blow的教子,并给他重新起了名字Alexander。在他穷得开不起工作室的时候,Blow将自己伦敦的公寓借给他工作,并指导McQueen的创作。
Blow在西伦敦的公寓,她平时和老公住在乡村里的大宅毕业几年后,McQueen便荣升Givenchy的创意总监,去了巴黎。
出任Givenchy创意总监最初并不成功,快言快语的他也得罪了不少巴黎同行,老佛爷更是直言他“更接近Damien Hirst,而不是Givenchy”,与法国的高级订制背道而驰。
这些争议一直到1999年春夏系列的发布:在时装秀的最后,身穿蛋糕裙的模特站在舞台中间被两台机器人喷绘,即刻创造出一条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裙子!
这是McQueen职业生涯最光辉的时刻之一,近乎艺术般的创作又融合科技,让他一夜被全世界瞩目。
后来的故事都很熟知,回到伦敦自立门户的McQueen开始了个人品牌的创作并大获成功。
Working Process: Photographs by Nick WaplingtonMcQueen站在Blow乡下庄园的墙外,这座庄园的内外影响着两人的创作灵感。2000年起是McQueen创作的巅峰,他为Bjork设计了一条由2000块石英片串成的裙子,配以鸵鸟毛裙摆;2001年当Bjork在英国皇家音乐剧院赤脚穿着这条裙子又唱又跳,配以现场乐队和石英片相互碰撞的声响,裙子俨然一成为这场音乐会上的一个打击乐器!
美国鬼才摄影师David LaChapelle X (McQueen Blow)2003年,McQueen获得女王授勋,他也在同一年获得英国时尚大奖的“世界最佳设计师”大奖。
McQueen是苏格兰人,所以他身穿苏格兰服饰授勋。
2006年Blow被确诊身患癌症,随后14个月里她陷入难以自拔的抑郁症,并有过7次自杀未遂——第8次,她穿上一条30年代银色古董裙服下毒药。
low成功杀死了自己。
low身穿McQueen躺在棺木里,合上之前,McQueen摘取了一截Blow的头发,做进了戒指里。
出席葬礼的McQueen英国作家、演员、Blow生前好友Rupert Everett在她的葬礼上发言:You were a one-off, a genius friend, your own creation in a world of copycats.
low自杀后,下一季的McQueen发布会邀请函是以Blow为形象。打造成化身布狄卡(英格兰地区古代爱西尼部落的王后和女王)的Blow,驾着带翅膀的马车。
这一季作品全部以Blow为灵感缪斯,每一件头饰都来自她的另一个爱徒Philip Treacy。
2010年,为偿还债务,Blow家的姐妹将Blow的遗物送去拍卖行。超过200件的遗物中包含90件McQueen的作品,佳士得登报广告了这场拍卖,还用了Oscar Wilde的一首十四行诗作为标题:有感于济慈情书被拍卖。(On the Sale by Auction of Keats’ Love Letters)
英国诗人Keats写给邻居Fanny Brown的一封情书,在伦敦Bonham's拍卖行被拍卖,尽管当时有很多人反对这种把私人书信公开并当成商品的行为。1886年奥斯卡·王尔德写了一首十四行诗描绘拍卖对艺术的玷污,把参与拍卖者比作那些掷着骰子决定谁能得到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衣衫的罗马士兵。
这件事很快被Daphne Guinness得知。爱尔兰名门Guinness家族的Daphne Guinness和Blow早在80年代就已相识,对时装和艺术共同的爱好让两人友谊颇深。Daphne得这场拍卖后,从纽约杀去伦敦佳士得。看到Blow生前的衣服被塞进的几个箱子,Daphne痛心疾首大手一挥,“老娘全要了。”
藏品里Daphne自己最爱的是这件,出自McQueen在1996年的Dante系列。
2011年,Lady Gaga在接受Vogue采访时说:Ifelt embraced by this London cultural movement, the McQueen, Isabella Blow, Daphne Guinness wing of the English crowd.
2012年2月,McQueen在伦敦上吊自杀。
葬礼在东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当时刚好正值伦敦时装周。
Kate Moss,Sarah Jessica Parker,Naomi Campbell及Stella McCartneyAnna WintourDaphne GuinnessMcQueen的墓碑安放在苏格兰的天空岛(Isle of Skye),几乎在英国的最西北边上。
岛上几乎就是一个无人之境。
多年前在英国念过书的学生因为喜欢过McQueen,会去岛上看看他下葬的地方。
而在2013年,McQueen留下的个人品牌还真和老佛爷提到的Damien Hirst合作了。结合两人标志性的骷髅和蝴蝶,推出限量款的丝巾。
生前McQueen的个人生活一直远离大众。性、药物、抑郁症……并且有报道他死前其实已经得知自己是HIV阳性。
在2015年,McQueen的姐姐首次披露比自己年幼15岁的弟弟曾被她第一任丈夫性侵,当时McQueen只有9岁,而自己是在几十年后才知道这件事。为此她一直活在自责当中。
姐姐在第一段婚姻中也遭到家庭暴力,忽然就理解了为什么McQueen的设计充满黑色与戏剧张力,且他总嚷嚷要打造“男人害怕穿McQueen的女人”。
尚不确定这些是否会呈现于纪录片里,但报载姐姐提前看过电影后泣不成声。
McQueen与姐姐Janet这部纪录片已在加拿大和纽约的两个电影节上映,目前在IMDB评分惊人。
McQueen离世至今已有六年,Blow自杀至今更是超过十年。他们生前共事的伙伴和爱过的亲友,正在将他俩留下的传奇续写。
***
Daphne Guinness
2008到2012期间全球经济不好,所有大企业最先停止赞助的都是艺术家和艺术展。收了一大堆衣服、帽子和鞋的Daphne,想要创立一笔慈善基金来赞助艺术。此时McQueen的旧作放到市场上皆价值连城,那么如何一件件把这两百件裙子卖出去?她琢磨着。
就在这时候纽约致敬McQueen的“Savage Beauty”展出来问她借衣服——Daphne有了主意:让这些衣服展示出去!Isabella Blow Foundation就此诞生。
Isabella Blow's Work of Art in Toronto, 2014纽约过后,这些McQueen的裙子先后去了多伦多、伦敦和悉尼。这个基金会致力于赞助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习艺术的学生,包括时装、摄影和设计。
arah Burton
Alexander McQueen品牌的接班人是Sarah Burton,也是和Phoebe Philo一样低调的主。她从McQueen的助手做起,McQueen离世后她被任命创意总监至今,但极少露面更是从不参加业内活动。Savage Beauty的策划人曾邀请Sarah Burton加盟,作品和McQueen的一起展示,Sarah婉言谢绝。
年复一年,除了2013年养蜂人那个系列,Sarah BurtonforAlexander McQueen已经很久没有给人惊喜。但Sarah Burton每年有两个客户值得瞩目。
首先她的订制作品至今依然被皇室尤其是凯特王妃所爱,凯特王妃的婚纱是她的作品,每年凯特王妃参加重大活动,包括今年哈里王子的婚礼,早晚两套都是选择Sarah Burton。
女魔头Anna Wintour的女儿Bee Shaffer没那心思进时尚圈,但每次露面都选择Sarah Burton而且效果出奇的好。
Kate Moss
两人的友谊从90年代就建立起来,Kate已经不记得第一次为McQueen走秀是什么时候,但她最McQueen最初的印象是一次在纽约的发布,人潮汹涌,她朝着McQueen大喊:“你快去把Anna Wintour先请进来!”
2006年Kate Moss曾因嗑药被封杀,McQueen在T台谢幕时刻意身穿“We love you, Kate”的T恤谢幕。
因为她被禁止上天桥,McQueen就为她录好了视频在秀场上播放。视频里的Kate Moss没有声音,如幽灵一般起舞三分钟,又渐渐消失在黑幕中成为两人职业生涯里最浪漫的一幕。
最后一次见McQueen是2009年的圣诞节,Kate还记得McQueen送了她超级多的礼物,“包括一条黑色的裙子和一条皮草,直到去参加他葬礼前我打开衣橱看到它们——仿佛冥冥之中这是他的安排。”
McQueen逝世一年后,Kate Moss决定穿上他的旧作缅怀他,“我每天都思念着McQueen。”
Kate Moss登过《Vogue》封面次数记录无人能及。继自立门户当起了女老板后,Kate Moss最新的一份职位是:《Vogue UK》的作客编辑。
Detmar Blow
王朔说“体面就是不大惊小怪”,这个体面贴切地描绘了Blow家族。面对小报写的妻子和McQueen,尤其是两人闹翻脸的部分,Detmar Blow在采访和书里都做出了澄清:McQueen就像他们家亲属一般。
其余的,他都不太说了。
Detmar Blow已经远离伦敦的浮华场很多年。这座祖上传下来的大宅,几经悲欢,现在正式作为Venue出租,是Cotswolds里热门的婚礼举办地、电视和杂志取景地。
包括Gucci的2017男装Campaign。
2018年9月,Detmar将和导演Martha Fiennes结婚。
hilip Treacy
iers Atkinson,Stephen Jones以及Philip Treacy是伦敦最知名的三位帽子设计师。
因为Blow搭桥,McQueen和Philip Treacy无论是工作和私下都交集甚多,连时装发布会谢幕都是牵手走上T台。
若比宾客数量,Philip Treacy就遥遥领先另外两位设计师了。他的几乎包办了过去两场皇室婚礼上所有女宾的帽子,更别提一年一度的MET Ball、大小电影的首映式红毯。
***
因为“初代网红”毒药,直到2006年McQueen才在中国有了知名度。在伦敦念设计的留学生打破头也是想要去他的工作室实习的,McQueen也很喜欢中国实习生:勤奋、有天赋、不计较薪水。
在伦敦,给设计师做实习的学生没有酬劳是常态,更别提那些名气更小的设计师,不是抠门,是真的给不出。McQueen死后工作室甚至还被报端点名批评,指责他们不给实习生薪水。给McQueen本人都是在拿性命工作的,听过最惊吓的故事是,有实习生在他的工作室用仪器烫一个细节,燃烧着的装饰物差点飞到眼睛里。
2015年夏天在Victoria & Albert Museum看完Savage Beauty后我写不出什么评价来,那种沾满实习生双手鲜血换来的时装震撼得我词穷。
那种震撼,已经很多年不再看得到了。
电影或许还将讨论McQueen自杀的原因,精神疾病已成为现代人的杀手之一。
这个夏天,McQueen与你有约。
(完)
《麦昆》影评(二):你走了以后 我更加孤独了
后来我明白那是一种骨子里的孤独 与生俱来 世俗是没法拉住他的 就算开心 之后也无法留住他 他要的是凌驾在世俗之上的东西 终其一生也在寻找的place 连深邃海底幻彩也不完全是 他没有找到那个地方 没有留住他 他要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 如果以后有了 我多希望他能看看 这片子不在于看的时候有多痛 是看完以后 有多痛 有的没反应 有的哭的难受 在于人带着自己之前的情感去看他的 八年了 走了八年了 一个纪录片不会像情感片让你哭 它就在那里静静讲给你听 但是你的心里会波涛汹涌是因为他在你心里 最后变为他喜爱的骷髅 在过很久很久 就会化为尘 在苏格兰的天空岛 字幕结尾的钢琴曲 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就好像在你面前黑白电影胶片播放 他在你的对面回头 人来来往往 他被狠狠伤害 他穿米奇毛衣谢幕
《麦昆》影评(三):天才留下了一片惊艳的脚印后,转身走远。
亚历山大·麦昆纪录片。虽然有私心但必须五星推荐。他是真正的天才。纪录片制作的非常唯美,主意象是麦昆的经典骷髅头,以他各个时期的风格姿态展现他的人生阶段。一个伦敦东区出租车司机的儿子,从中学开始就喜欢在课本上画服装设计图,一步步从西装店学徒变成了整个世界追捧的明星,直到最后在母亲葬礼前夜自尽。电影展现了工作中的他,初次造访巴黎的他,第一次自我品牌的走秀过程,入驻纪梵希首席的初期,以及之后每一年每一年打破常规把爆裂的美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的秀。过程用他的朋友亲人的采访串联,有欢乐有遗憾有痛苦有悲伤。毋庸置疑的是他的天赋他所创造的美。那个看起来笑的傻呼呼的男孩,用自己的灵魂燃烧出灵感的火焰,把时尚真正的艺术化,前卫又惊艳,那不是单纯的装饰,而是他的情感他的故事在迸发。那些爱!热情!痛苦!迷茫!愤怒!都在作品里,透过秀场和服装,扑到你面前。直到烧完了一切只剩下空虚。于是故事就走到了结尾。
A very touching documentary. It went through his life, demonstrated his talent, his clothes, his work, his show & his pain. The shows are the flames burning on his soul, until there is nothing left, except emptiness, so it is the end. But those shows, no matter when you watch them again & again, you can feel the strong liveness in it. The love, the passion, the creatures and himself, throwing to you in the most amazing but most beautiful way, and you will never forget that type of beauty exists on the earth.
《麦昆》影评(四):末场表演
让人心碎的《麦昆》。
他的天赋是比他人丰沛几十倍的情感,他真的知道他是谁 他要什么 他想做什么样的衣服 他想表达什么。他在这个令人悲伤的世界中尽情表达着愤怒又创造了美丽,人们在他一场接着一场的秀中唏嘘感慨 但没有人真的理解他 他的眼睛是孤独而不快乐的。
近乎偏执的专注和热爱 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如果他当时真的在最后一场秀时自杀 也许才是他人生最完美的谢幕表演。
电影拍的非常好 纪录片形式 穿插了一些他生前的视频 好友及同僚的访谈 以及重要的几场秀的回顾,配乐和剪辑以及后期制作都满分。从纪梵希那场秀我就完全控制不住感情了,到最后他totally insane感觉整个影厅都是崩溃的声音。结束大家沉默地离场 每个人都是一张过度悲伤的脸,看见不少人拖着行李箱 也许和我一样特意来伦敦看。谢谢Curzon放映这部电影。
以后可能反而不想买这个牌子了 我想他的本意就是极度严肃的艺术,把什么骷髅戴在身上却不了解其中的含义真的太愚蠢。
洗了个澡情绪缓和了点 解释下我写的最后几句话:一、Lee本人并不希望有人在他死后继续他的品牌。二、Lee的设计非常严肃 具有强烈的故事性 而我们现在穿戴无论AM还是McQ都只是符号化了他用过的一些元素 比如骷髅首饰大家觉得很酷 但是他的作品和“酷“真的没什么关系 更多是直入人心的思考。三、Lee说这个世界让他很难受 但他短暂的一生没有一刻不在创造美给这个世界 实在太让人心碎了 当今的“时尚”或者“潮流”可能根本无法承担他的作品的分量。不judge别人至少我自己以后会对这个牌子充满复杂感情…
转自瑞秋的评论:“艺术家的不幸就是艺术的大幸”,最后的感谢列表演完屏幕一片猩红的时候我就在想,有些天才带着伤痛走过短暂的一生,在悲伤中创造出这些奇迹般美丽的事物,然而对于他们而言,哪怕是短暂的幸福也不曾拥有过。就像麦昆那位妆发设计的朋友说的一样,他本应拥有更多幸福,而他没有。
《麦昆》影评(五):黑色不暗
纪录片的主观性成就了本片完整而无趣的故事线,模糊了麦昆生活中感情经历与私人记忆。故事由麦昆的五个不同秀场的名字组成,奠定了整个片子以他的工作为主的故事情节。有些遗憾,观影初衷是希望有更多关于他情感生活的画面。
总体来说,怪才的形象刻画的很到位。他的经典惊艳而不浮夸,带给人真实的黑暗性却毫无悲观。正因为此,他是属于黑色的,因为他看到人性的黑暗面并能够真挚而精准的表达出来。而这些亮黑色却反射的如此有质感,以至于那层与生俱来的、幽暗的伤感不自觉地脱落了,只剩下这耀眼的纯黑色,直逼人心。
影片结束时身边的老奶奶吸了吸鼻子,黯然泪下。麦昆自杀了, 或许正如高更一样,他们把这世上的琐事经历,完全的将灵魂输出,便迫不及待的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追寻新的精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