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大风暴》影评10篇
《诺曼底大风暴》是一部由罗伯特·哈蒙 Robert Harmon执导,汤姆·塞立克 / 蒂莫西·博顿斯 / 詹姆斯·瑞马尔主演的一部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曼底大风暴》影评(一):艾克之于我
如果说诺曼底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演出,那么它的总导演必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导演。人们津津乐道于D日当天那些传奇的英雄故事,却总是忽略了那些幕后英雄,那些幕后的故事。
应当感谢本片的导演,他以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这场60年前的经典战役,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在这部影片中,艾森豪威尔等历史人物上再是以往史诗片里那种神话了的形象。他们也是人,和普通的士兵、军官一样,是有血有肉,有各种欲望、私心与私生活的人。但是他们的责任,却是足以被神话了的。一个普通人担负起了上平常的任务,他就成为了一个上平常的人。如果成功,他就成了一位上朽的人。这也就是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区别。
毫无疑问,指挥三百多万大军攻向西欧,特别是在一天内指挥十几万大军攻上一段窄窄的海滩;同时要协调好陆海空三军特别是处于三军交汇处的海军陆战队、空降兵、海军航空兵的行动;以及打理好英美法加等多国部队的关系。这样的重任无论谁都上敢轻易接下,即使是总管全局、运筹帷幄的马歇尔,布鲁克。艾克在得到任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邱吉尔,要求得到英方的全力支持。在与邱吉尔一番交涉后,首相大人作出了让步,并郑重地告诫艾克:“将军,你现在所要求的权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亚历山大大帝没有,恺撒亦没有。”
获得上级的授权只是第一步,还需有下级的拥戴与朊从。对乱说话但有实力的巴顿,他有打有用:为了盟军团结将他冷藏,为了拓展登陆场由于被将他用于登陆后的行动;对酒后失言且能力平平的亨利·米勒中将(此公是艾森豪威尔在西点军校的室友),他铁面无私,硬是把米勒调回国内。赢得了他的参谋班子的集体信任。
此外,还有难缠的戴高乐,为了赢得他手下法军以及法国人民(别以为法国人民真的做好了欢迎老美)的支持,艾克作为最高统帅,上得上作出相当大的让步,为的,就是赢得这整场战役的胜利。
虽然说天时上如地利,地利上如人和。但是现代战争重视对人的生命的最大限度的保护。能少死人就尽量少死人。所以对天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吉利海峡的天气之差是出了名的。为了凑到一个好的时机,艾克和他的将军、参谋们把D日H时一再延后,当到了6月5日时,恶劣的天气再次降临。此时如果再延期,就要延后三个礼拜,那样希特勒发现盟军意图的几率又将高出许多。打,还是上打?这成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毕竟关乎十几万人的生命啊!当盟军首席气象官史塔格上校报告天气在6日将有短暂好转时,艾克当机立断:进攻!恶劣的天气影响了盟军,自然也迷惑了德军。于是就有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前些日子一直在忙双语晚会的事,忙里偷闲看了这部片子。心里感触颇深,联想到当时自己的situation。当时已是考试始过,晚会迫在眉睫然诸多节目八字未有一撇。双语前一日及当日,诸多事务亟待处理,多方关系千头万绪,需一条条理清、协调,正如艾克在D日前后的情形。所以有了经历再重看电影就有了上同体验。
当然,我自然是上敢以豪门名将自比的。艾克及其班子的伟绩,当是永载史册的,让我历数他们的名字,献以我最深的敬意。(使用的是他们的最高军衔)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D Eisenhower)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盟军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
伯纳德 蒙哥马利(Bernard Montgomory)英国帝国元帅 诺曼底登陆地面部队总指挥
亚瑟 威廉 特德(Arthur William Tedder)英国皇家空军元帅 盟军欧洲远征军最高副司令兼战略空军总指挥
伯特伦 拉姆齐(Bertram Ramsay)英国皇家海军上将 诺曼底登陆行动海军总指挥。1945年因空难不幸殉职。
特拉福德 利—马洛里(Trafford Leigh-Mallory)英国皇家空军上将 诺曼底登陆行动战术空军总指挥。1944年11月在前往缅甸赴任途中因空难殉职。
奥马尔 布雷德利(Omar Bradley)美国陆军陆军五星上将 美第一集团军司令。
小乔治 史密斯 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美国陆军上将 美“第一集团军”司令。登陆后任美第三集团军司令。
《诺曼底大风暴》影评(二):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军人
军人服从命令,不管是蒙哥马里,还是巴顿。你可以气焰嚣张,但不能自做主张。任凭你再怎么横,艾森豪威尔的话还是一定要听得。
这就是为什么,对付游行示威的民众要使用军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人性,冷血无情,而是因为他们存在的本质就决定了它们的功能。
美国人不光将军人送往伊拉克拼命,也派军人镇压黑人民权运动,屠杀印地安人的事好像也不是他人所为吧。
大胡子的很多观点我都不是很赞同,但他老人家说国家和军队是统治阶级的工具,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以后,他们就没戏了,这点我坚信。
《诺曼底大风暴》影评(三):决策危险
生活中我们面临着无数的“决定”,这些决定的正确与否,在决策之前难以判断;对他人或个人影响有多大,是随着你所处社会位置而决定的。一个普通人,可能会把决策更多的用在衣食住行、择业、教育等方面,其涉及的因素比较单纯,易于把握。这时的决策绝无半点危险可言。但当你成为军队的指挥官,政府的高层,企业的主人时,你的决策还会那么简单吗?权力是迷人的,但权力背后的义务是沉重的。
去年夏天看了部片子,《诺曼底大风暴》。这部发行日期为2004年的电影着实是因为中文译名太烂而让我错过。发生在诺曼底的大事有多少,我不知道,但二战时,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向欧洲进军。仅是这一件大事,就有理由让我们不能忘记这块法国土壤——诺曼底。
既然是和二战有关,这部电影理所应当是部战争片。但这部片长一百多分钟的另类战争片没有一个战斗镜头。导演聪明的把视角切回至艾森豪威尔的指挥部,让观众了解史实背后的真相,体验登陆成功背后,艾森豪威尔将军决策的艰难和痛苦。“历史上没有人拥有过你所要求的权力,凯撒与亚历山大大帝都没有,从来没有。”电影开篇时,丘吉尔对艾森豪威尔说。盟军的海陆空所有兵马归艾森豪威尔调遣,英军的蒙哥马利将军,美军的巴顿将军都属其统帅。历史在这一刻选择了艾森豪威尔,将前所未有的权利赋予了他,也将前所未有的压力扔给了他。丘吉尔首相和罗斯福总统的质疑、蒙哥马利将军的不服、巴顿将军的桀骜、戴高乐总统的傲慢、对手隆美尔的狡猾、十几位部下纷杂的意见和无休止的争吵、一位好友酒后泄密,再加上阴晴莫测的鬼天气,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因素构成了艾的决策难度——他要决定盟军何时登陆诺曼底。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都在向艾推销自己的一套,在这个庞杂的系统中,所谓的集体意见其实就是集体无意见,最后还得艾来拍板决定,艾森豪威尔是最终负责的,不仅是对登陆的成败负责,更是对十几万士兵的生命负责。人是感性的动物,在重压之下,软弱的人趋于崩溃,从而做出不符理性的决策。而决策行为偏偏是项科学活动,其准确程度是与决策人的感性成分成反比的。影片最后关头,气氛是悲壮的。艾森豪威尔抛弃了自然人的属性,靠着坚强的意志、对自己团队的充分信任做出了最终的决策。
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体悟很多,联想到企业、政治,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经营企业最终是在经营人。经济学里有“理性人”的假设,这也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准则。你自己想要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人,不想和别人双赢的,最终可能会双输。可悲的是,很多组织的部门间都处于“双输”的状态,进行恶性竞争,最终鱼死网破。高层做决策的难度之一便来自利益的平衡。利益看似是一个很肮脏的词汇,但却是一个逃避不开的事实。不是所有人都是雷锋,靠利益驱动不是坏事。另一个难度我觉得是来自内里,做决定往往是自我博弈的过程。一个人要有多么长远的目光才能放弃触手可得的利益,带领企业走向该去的地方;一个人要有多么坚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败局中看到胜利的曙光,带领军队走出失败的泥潭;一个人要有多么宽广的胸怀才能抵御别人的不解和攻击,带领国家走上复兴之路。有很多诱惑、威胁都会对决策过程造成威胁。只有分得清哪些是长久的利益哪些是暂时的利益,抵御威胁,同时又敢于承担决策失败后果的人才配走上权力的顶峰。从这个角度讲,决策,是危险的。
欧阳东老师讲过一句话:企业只能存在于领导人的思维空间。其实国家和军队也是这样。对于组织而言,领导人的天花板就是它的天花板。你走到哪里,你的国家、军队、企业就会追随到哪里。斗敢给个小公式:准确的决策=清晰而远大的愿景 专业而优秀的团队 合理的利益分配 富有宏观视野、能聚拢人气、敢摔板凳骂娘、头脑清晰、无比理性、敢于承担责任的boss。我没说决策是正确的,是因为没人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没人知道,诺曼底登陆发生在另外一天就是否会一定失败。历史无法重新来过,决策过后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做不到正确,就尽量做到准确吧!
《诺曼底大风暴》影评(四):战争,应该被这样叙说
作为中国人,即使身处和平年代,对战争也并不陌生。自从孩童时代起,各种各样的战争就环绕在我们的耳边。打开《三国演义》,战争;打开《封神演义》,战争;打开《水浒传》,战争;打开历史教科书,放眼望去,最重要的历史事件,绝大多数都是战争。
每当想起战争,我们的脑子里会是什么?
让我有些吃惊的是,描写诗史般诺战的《诺曼底风暴》竟然没有轰雷吼炮、机群临空、万舰齐发、冲锋陷阵的场面,原本期望得到的视觉冲击竟然一概没有——甚至整个电影连个开枪的镜头都没有。然而很快的,我就发现了比视觉冲击更有意思的镜头:艾森豪威尔将军凝重的沉思、丘吉尔首相粗大的雪茄、蒙哥马利元帅好笑的洁癖、巴顿将军惹眼的钢盔......一切仿佛都回到了40年代:军服、办公室、酒杯、车子。二战时期的“时代精神”充溢其间。这是一种叙说战争的方式吗?整个电影几乎是从特定情境下,挖掘艾帅的内心世界来不断展开的,貌似平静,实际上却很壮阔。
还是那个问题:每当想起战争,我们的脑子里会是什么?
是尸山血海、家破人亡、千万生命顷刻间破碎的惨不忍睹的悲凉画面;还是手刃仇人,实现“历史正义”的豪迈组歌?
遗憾的是,我们的历史叙述当中,后者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前者。只要打起了“一统江山”、“替天行道”、“社会正义”、“历史进步”的旗帜,人似乎就自然而然的应该被拿过来充当这些词汇的垫脚石。作为这些词汇代言人的政治和军事首长,也似乎总是忘记那些“兵”和他们自己一样,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思想、有朋友、有温馨的家庭。我想到了著名的电视剧《亮剑》里面,楚云飞有句经典台词:“个人情感,也只能让位于政治了!”
这是“气魄豪迈”的“亮剑精神”吗?真是无知者无畏。或者说,满脑子知识的笨蛋,很可畏。
恩格斯说过“那些创造革命的人,在革命的第二天总是发现,他们的革命根本不是他们所想要的那个样子。”(大意)领袖腐败了、王朝垮台了、主义流产了、理想破灭了。当初呐喊着、热血沸腾着献出自己生命的人,不知会对这些景象说什么?
但是,难题在于:我们要么被轻易的洗脑,爱上那些虚幻的大词,从而失去了自己,走向乌托邦;要么我们就拒绝相信一切东西,走向孤独、抑郁和迷惘的种种“现代性焦虑”的境地。对于热爱思想的人来说,两种极端之间的转换总是最方便快捷的,难的是脚踏实地、取法中道、负责担当,把原则落实到细节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艾帅展现了异乎寻常的魅力。艾帅对巴顿将军的批评让人印象深刻:反对法西斯靠的是什么?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优越感和秩序吗?绝不是!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价值同等地珍惜、尊重;是保卫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的自由权利!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大词”遮蔽我们的双眼。我们切身的感受、我们的朋友、爱人和家庭就是一切。
整个片子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艾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无比尊重。在战争这个吞噬生命的绞肉机当中,这是一般的将领绝难做到的。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中低层指战员兽性大发、“杀红了眼”;高层将领则把士兵生命当儿戏,往往轻易下达置千万年轻人性命于火坑的作战计划。顶多事后再给他们戴一些光荣伟大的高帽子,或者像勃列日涅夫在《小地》里,写上“怜悯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以示无奈。艾帅则不同。他和他的将军们在领导诺曼底战争的每一个细节:指挥、协调、策划、保密、动员,每一个时刻都在想着如何能让士兵减少伤亡、减少伤亡、再减少伤亡!士兵对他来说绝不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棋子,而是和他一样的兄弟、朋友。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为何艾帅这位盟军最高指挥官在影片最后到伞兵部队视察之时,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说鼓动,没有气势威严的站队检阅,有的只是聊天、抽烟、说笑——因为士兵们和艾帅一样,明白为什么而战,这个为之战斗的理由绝不是什么大词,所以不需要多说什么,大家也都明白。
艾帅身居高位,但始终不曾忘记战争对一个个个人、一个个家庭的可怕。他的家书毫不客气的将战争描绘为“残酷”,而不是“伟大”——不管这场战争是如何的改变战局。他说“把那么多年轻人送去对抗希特勒的大西洋长城,令我感到心痛”——不管这场战争是不是所谓的“正义”!艾帅念兹在兹,是士兵牺牲对于他们家庭、亲人的巨大痛苦。
重温一下艾帅在影片最后说的话吧:“二成的伤亡率比起七成好太多了。但即使只丧失英勇部队的一员,也是全体人类的损失。何况,如果牺牲者是自己或者心爱的人,那么损失率便是百分之百。这些伟大的战士明白这一点,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我们将再也不会见到像他们一样的人了......”
我不想用什么大词来夸赞艾帅或者是这部电影。我只是想说,民主国家的士兵们有艾帅这样的将领,对于国家和士兵,都是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