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莫莉与莎莎》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6-24 09:12:14

  《莫莉与莎莎》是一部由Vardit Bilu / Dalia Hager执导,Neama Shendar / Smadar Saya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莉与莎莎》观后感(一):女兵的倔强

  在中央图书馆的电影室挑选要看的碟片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被封面那两个看起来独立帅气的以色列女兵吸引了。

  以色列是一个不管男女都要全部服兵役的地方,是一个女性抽烟率比男性还要高的地方,是一个阿拉伯人的恐怖袭击经常发生的地方。叛逆的莫莉和乖乖女莎莎就在着个环境下认识了。

  身为新兵的她们被分在了同一组,莫莉看不惯莎莎的言听计从,莎莎看不惯莫莉的胡乱闯祸,两个人的友谊在不断磨合中朝着暧昧的方向发展着---最后成为好朋友肯定是每个人都能猜到的。或许你要说她是剧情老掉牙的电影,可是放在那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你又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有他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部讲述女性反抗的电影。说实在话,她们反抗的戏份不多,但反抗两个字却渗透在每一个演员的身上。我喜欢这部电影里女兵们的眼睛,线条分明,美丽又强硬。电影里出现的所有女性,哪怕是乖乖女莎莎,你看着他的时候,也能从她的眼睛里读出独立和倔强。我爱死她们叛逆的行为,爱死她们在街头点烟的样子,爱死她们走路时的傲慢和不屑,爱死她们凌乱的头发和不整的军服……

  她们是弱势的,身为女兵的她们,甚至没有办法顺利检查一个高大的男性路人。可是她们的眼里有过气愤,有过不满,却从来没有过一丝胆怯。在乱世中成长的女儿们,没有娇滴滴的声音,没有柔弱的身条,她们敢爱敢恨,活得潇洒自由。

  我爱她们。你不知道她们带着绿色贝雷帽、脚踩短靴的样子,有多帅气!

  《first breath after coma》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听着这首歌,我想起了电影最后莫莉和莎莎两个人骑着车的长镜头,眼里含着泪光,看向前方的眼神包含了那么多不满和愤怒。这首歌在控诉,每个节奏都像是一个从火焰中站起来的女战士。

  我好奇,那时候的以色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危险之中的她们真正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

  《莫莉与莎莎》观后感(二):两个女孩,一场战争

  逼仄的空间、繁琐的动作、美艳的容颜、笨重的军装、厌倦的表情……几乎在影片开始,我立刻就被一连串战争电影里罕见的特写镜头所吸引,直觉告诉我:这绝不会是一部大手笔描摹战争的影片,导演对“人”本身的关注在影片短短几分钟的开场中就已经表露无遗。果然不出意料,紧接着的一个小高潮立刻就把冲突推到了眼前:一个叫Dian的率性女子因为不愿服从长官命令替一个过境的阿拉伯老胖女人脱衣检查而在边境检查站闹事。结果当然毫无疑问,她因此被送到了军事监狱。导演于是借女长官的口告诉所有女兵,也告诉所有观众一个事实:在边境,放走任何一个人的后果都等同于放走一个恐怖分子候选人。 一阵喧嚣,归于平静。主角开始浮出水面。直到此时,观众终于看清了本片的主角Mirit与Smadar,这两张年轻而漂亮的脸。主角于群像中慢慢兀现——实足欧洲艺术片的做法。为这份姗姗来迟的别致,我心里为导演喝彩。

  故事发生在全民皆兵、随时备战的以色列耶路撒冷。因为是仅有的两名新兵,Mirit与Smadar于是很“不巧”地被分在了同一个“巡逻小组”。她们的工作就是拦住路上的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要求看他们的身份证并登记资料。Mirit做事认真塌实,从不敢偷懒。叛逆的Smadar却处处想着反抗这些无聊的工作。于是,自然而然地,在一成不变的巡逻生活中,Mirit看不惯Smadar总是不服从命令我行我素,Smadar也受不了Mirit墨守成规缺乏主见。这让她们关系非常的紧绷,甚至无法和平相处。

  直到那天,她们的巡逻区发生恐怖爆炸。Smadar亲眼看到了倒在地上双颊沾血的Mirit,帮她找回来了她在慌乱中遗失的背包,两人才真正地开始了解对方,她们对双方的关系有一层新的体验。Mirit知道了Smadar的父母不在身边,一个人很孤独。而Smadar发现Mirit偷偷喜欢上了一个爆炸中救过她的抽骆驼牌柔和型香烟的男人。在对彼此的理解,她们从怨恨到理解,直到成为挚友,一起在巡逻时偷逛街、偷吃东西、偷偷和情人约会。

  在以色列钢铁军纪的环境中,两个女孩的美好情谊,显出了比战争抵抗,比国家荣誉更动人的青春的,放肆的力量。

  仔细想来,即时抽离战争背景,Mirit与Smadar遇到的问题也是任何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个和你性格不和,处处与你为敌,你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可你却必须与她合作的同事。然而却也正是因为战争这一特殊的故事背景,这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才是如此快就能化解。对这两个以色列的18岁少女而言,比起个性的不和,她们深切的共鸣才是更加重要的。

  年轻美丽的两个人都有着不安驿动的心,渴望自由,渴望爱情,向往时尚,向往流行,然而她们却都不幸地生在了这场随时面对爆炸和恐怖袭击的战争里。不得不面对严厉的军纪,不得不背负原本不该她们承担也承担不起的责任。

  战争从来不是女人想要打的,但女人却必定要为它付出代价。《莫莫和莎莎》让我想到那部我也很喜欢的《这里黎明静悄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面对不同的敌人,但牺牲的青春却是同样让人扼腕。想象着这两个比我们尚年轻的天真女孩,渴望随心所欲,渴望自在快乐,却不能不去背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担,于心何忍。都说悲剧就是把世间最美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即便导演不撕,观众的心却已碎。 导演除了用柔性的镜头语言为女大兵们发出反战之声之外,也拍出许多人生命中无助迷惘、却充满生命力的青春记忆,透过银幕,让遥不可及的以色列瞬间亲近许多。

  影像的感动处最在细节。印象最深有三处。一是在爆炸发生后,Smadar去Mirit家去还包,得知Smadar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后,Mirit一家留Smadar过夜。Mirit从Smadar房间走出的那一个,脸上洋溢出的幸福的表情,让人从心底替她感到甜美。二是Mirit为了见那个爆炸中救过他的性感男子一面,去了他常去的咖啡店。然而男子却对她全无印象。导演接着给了一个很长的镜头,拍Mirit在卫生间换衣服的动作。我这才注意到,她为了见这个男子特意把全部的军装都换下了!三是Diana这个女子的第二次出现。影片的最初,Dian是因为Mirit的高发而进军事监狱的,而此时,Mirit与Diana在军事监狱的相逢,却只是相视一笑,因为理解而宽容,彼此原谅。 很喜欢导演在最后声画错位的运用。画外是因为Mirit和Smadar的查询而被街头混混暴打的阿拉伯人的呻吟,配合着音乐,画内,她们两人共乘一部车时迷茫看着远方的眼神, 导演一切一切的吶喊与控诉和思考都在这里做了个完美的总结,让人不禁有股淡淡的叹息。

  http://stellaly08.blogbus.com/logs/7641887.html

  《莫莉与莎莎》观后感(三):穿越时空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吧,方寸之间,时空穿越,虽然只是通过电影和屏幕,也起码能一瞥那个隐秘的国度,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街头,餐桌。。。近似的情节在不同的天空下演绎。起初叛逆不合作的少女,蛋糕的甜蜜还在嘴角,指尖的香烟才刚刚点燃,一声巨响,她才回到了现实中,泪流满面地寻找刚刚还恨得要死的同伴,手上机械乏味的工作,也从此有了存在的意义。是青春的共同成长,也是人生中一段短暂的经历,却因为时空所限,有了别样的内涵。欢快的如两只小青蛙一样尾随帅气的男人,说着自己编导的谎话,气鼓鼓的在理发店斗嘴,忍不住和陌生男人去跳支舞,居然被关了一周监狱,就连街头简简单单的登记证件,也最终引发了大事件,看似平淡如别处的事情,瞬间就会告诉你----不,不一样,这里是以色列,这里和别处不同。

  《莫莉与莎莎》观后感(四):军装下的少女

  以色列电影《莫莉与莎莎》讲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家庭背景、性格气质、生活环境迥异的两名少女在军营中相识并成为拍档,在经历了种种的矛盾、误会、波折之后终冰释前嫌,成为了好友。影片的内涵似乎要比它的情节来得丰富一些。

  我脑中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影片最后的一个镜头:Samder驾驶着摩托,后座上坐着的是Mirit,她们头上顶着钢盔,漫无目的地游走在城市的大街上,脸上写着的都是青春的迷惘与无助。这是一个长镜头,两人身旁隐约可见的景物在不断地变换更迭着,很长的一段距离,镜头却始终只是对着她们的脸部,给了一个特写,她们就只是沉默着,不发一言,任凭迎面吹拂的风吹乱了她们的发和脸庞,却也面无表情,也没有交谈没有言语……影片的最后,就定格在了她们骑着摩托的那个瞬间。看完片子以后我才发现,原来电影的海报和封套也用的是这个两个小女生戴着头盔骑着摩托的画面。那个场景里,她们都穿着戎装,但你却丝毫看不出来现役士兵的样子,只是单纯地觉得这是两个小姑娘,有点迷茫有点忧郁有点不知所措。她们的表情酷酷的,但可以想见她们那时一定不快乐。她们都还只是十八岁的孩子,谁又能对着两个刚刚步入成年世界的孩子说什么呢?

  在以色列,不论男女但凡年满十八周岁都要进入军营服役,役期一般二至三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施行全民强制兵役制度的国家。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你的意愿如何,只要你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公民,你就必须进军营服役。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人挺能打仗的,可对那些真正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来说,特别是他们国家的女性而言,这未尝不是残酷的。才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花儿一般的年华,却要与那毫无情调可言,毫无生气可言的军装绿终日为伴,忍受着乏味缺乏安全感的生活,对她们来说,未来是什么,前途又在哪里?一切都看起来都不那么乐观。而她们的榜样,那些比她们年龄大的老兵,要么精神崩溃行为出格被送进了监狱;要么退了役却再也无法治愈自己心灵的创伤而远离这个国家再也不要回来……仿佛这就是她们的未来。军队,对她们而言也就意味着地狱。

  amder和Mirit每天执行的任务在我看来非常地像我们这儿人民警察每天干的工作,比如巡逻啦,出入境检查啦,等等的事情都好象不那么难办,不用上前线,不用当炮灰。但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处在战火纷扰中的多事的国家,还要提防恐怖主义,在这样的国家当警察巡逻戒备其实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相反危险系数倒是居高不下,随时都可能为国捐躯了。唯一可能有点意思的是,她们的当兵也是有上班下班的,每天一早报到,傍晚收工,还有工资什么的,并不是严格的军事化封闭管理,也就是说,她们每天至少还有一点点的私人空间私人时间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但这也是可怜的小小的自由。这点小小的自由和她们失去的青春,失去的价值观,失去的人生目标比起来,实在是太过地微不足道了。

  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无休无止地盯着面前出现的任何一个阿拉伯人或者伊斯兰教徒(而不仅仅只是可疑人员,因为她们的长官认为,每一个阿拉伯裔都是可疑的恐怖分子),检查他们的证件,做详细的情况登记;或者在边境的检查站的小隔间里,对面前的阿拉伯妇女进行严格的搜身,不放过她们任何细小的随身物品,甚至于食物,都不允许带入以色列境内。每当面对那些怨毒的目光的时候,我作为观众也是不寒而栗,可她们要无数次地经历这样的场景。不仅如此,她们还要忍受本国公民的抱怨,他们觉得军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安全感。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幸福又在哪里呢?

  amder和Mirit真的都只是孩子。当Mirit的父母早上开车送她去兵营的时候,她执意不肯在兵营的门口下车因为怕被她的同事们看见而嘲笑她那么大了还要父母送;Samder执意要那个Mirit一见倾心的男子跟她去兵营看望Mirit仅仅只是因为Mirit暗恋着他而根本不管那个男人从来都不认识Mirit且还有妻室;她们在大街上遇到不肯交出证件的男性无可奈何,当他被周围路过的一群男人暴打的时候也依然无可奈何……她们每天在应付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对她们而言,最可宝贵的或许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的制度下她们最终接纳了彼此,总算在一大堆晦暗无边繁杂糟糕的事件中看到了一点点的光明的希望。虽然,这个希望是那样的微弱,和她们周围的那种种黑色比起来是如此渺小如此似有若无——

  人道主义者常说,战争应该让妇女和儿童走开。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最乱的中东,我们确看不到一点这样的人道主义。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