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东归英雄传》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3-05 03:15:13

  《东归英雄传》是一部由塞夫 / 麦丽丝执导,哈斯高娃 / 于承惠 / 叶晖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归英雄传》观后感(一):很伟大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片,讲述的是"18世纪最伟大的长征"--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族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归故土的故事。这是一部国产片,拍于1993年,却没有大部分类似题材的国产片那种教科书式的官样表述。激情与柔情交织、绝望与希望共生、群体命运与个体命运的冲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切的一切,都回归了人性的本来面目。 这是一部好看的片,广袤雄浑的大漠荒原、粗犷血性的汉子、狂野妩媚的女人、震耳发聩的马蹄声与嘶鸣、萧杀的长剑……其中有一个在万马奔腾中厮杀的场面,成千上万匹棕红色与棕黑色骏马在草原上排山倒海般地肆意狂奔,你会感到这些马群跑进了你的血管里,让你的每个细胞都变得狂野起来。

  《东归英雄传》观后感(二):梦回理想

  ……

  再次看完这部电影,我竟然已经热泪盈眶。

  不为别的,在这个理想荒芜、英雄不在、雄性渐失的年代,这部电影还可以唤起我心中仅存的那一点可怜的豪情,就算是梦回理想,它也需要一个载体。

  梦回理想的不只是观者,还有这种英武善战的蒙古游牧民族文化,今天的蒙古人,就像是被关进了笼子里的狮子,铮铮的马蹄声或许已经在他们祖先的血液里成为了绝响。这个英雄的民族昔日的辉煌已经远去,也许要再等到下一个轮回吧?也许将要永远地消逝……成为后人亚特兰蒂斯式的怀想。

  而我们怀想的唯一途径,也许就是电影了。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片,讲述的是"18世纪最伟大的长征"--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族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归故土的故事。这是一部国产片,拍于1993年,却没有大部分类似题材的国产片那种教科书式的官样表述。

  激情与柔情交织、绝望与希望共生、群体命运与个体命运的冲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切的一切,都回归了人性的本来面目。

  这是一部好看的片,广袤雄浑的大漠荒原、粗犷血性的汉子、狂野妩媚的女人、震耳发聩的马蹄声与嘶鸣、萧杀的长剑……其中有一个在万马奔腾中厮杀的场面,成千上万匹棕红色与棕黑色骏马在草原上排山倒海般地肆意狂奔,你会感到这些马群跑进了你的血管里,让你的每个细胞都变得狂野起来。

  ……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laomiao.org/node/403

  《东归英雄传》观后感(三):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

  初次观看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前些日无意在某网站看到有资源,遂下载下来,为<电影频道>录制节目:MKV格式,466M大小,704*528分辨率。时长78分钟。这次是重温。

  结尾,画外音给“东归”定性: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

  面对如何反映这一重大事件,影片以探寻东归路线为切人点,很巧妙。五个人,中间加入一奸细和一个卖艺女人。

  开篇,把孩子留在战场上就让人为之动容。

  影片大部分故事是在马背上发生的。追赶、厮杀,尤其是后面出现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很是大气磅礴。

  武打场面差点就赶上同时期的香港武打片了。回旋刀、长鞭都很厉害嘛。

  老家伙既然知道奸细目的,为何不早点告诉女儿。

  结尾那场戏,颇似《新龙门客栈》最后那场戏。坏人是绝顶高手,好人以众敌寡仍不胜,甚至猴子也脱了皮毛装现出真身,和坏人缠斗,被抓住往地上狂摔。最后凭借奸细偷袭,坏人才中剑死。可,奸细早先明明被刀插中胸口,竟然一见坏人就飞跃而起,战力很强嘛。

  草原上那九曲十八弯的河流因其白色水面特别显眼。

  真实历史: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为了躲避势力日益强大的准噶尔部的威胁,蒙古土尔扈特人西迁至俄国境内伏尔加河流域游牧。伏尔加草原土肥水美,远离战争,使饱经战火洗礼的牧民们终于找到了安静和平之地。

  但谁也没料到他们很快又坠入俄国沙皇的恐怖统治之下,因为此时正值俄国历史上的横征暴敛的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当权的年代,她推翻丈夫彼得三世沙皇上台,对外大肆侵略扩张,最后女沙皇竟然强迫土尔扈特部落的牧民们参加侵略土耳其的战争。

  然而这时一个注定未来引领土尔扈特牧民们逃出沙皇魔掌的英雄人物--渥巴锡诞生了。176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敦罗卜喇什去世,他的这位19岁的儿子渥巴锡继承汗位。10年间,沙俄更变本加厉地奴役和控制土尔扈特人,缩小他们的牧场,征调大批土尔扈特兵与土耳其人进行战争,使数万土尔扈特人丧生战场。俄国沙皇不仅迫使他们称臣,还直接干预其内部事务,在部落内推行东正教,禁信佛教。

  苦难深重的土尔扈特人民热切盼望早日摆脱沙皇的统治,在这民族生死存亡之秋, 年轻勇敢的渥巴锡决心率领全民族人民起义抗俄,回归祖国。他率领二十四万族人,踏上了艰难险阻的东归旅途,俄罗斯女皇闻讯后立即派兵数万进行追击和阻截。

  在前有各部落人马堵截,后有俄军穷追不舍的严重形势下,渥巴锡和他的族人们历尽艰险,跋涉万里,喋血苦战,历九死而不悔,出发时的十七万族人,到达伊犁者竟不足七万。经过为期七个月一万多里的长途跋涉与征战之后,土尔扈特人终于回到了故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悲壮的民族大迁徙。

  《东归英雄传》观后感(四):《东归英雄传》中的民族话语探讨

  这是这个学期北大通选课<中国电影史(民族篇)>的一个小论文作业...n年不写作文自己都觉得文笔生涩幼稚呃啊啊啊啊...轻喷= =

  ----------------------------

  在看到这部电影模糊的海报时,我在想,这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我在脑海中构想着——该是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粗犷的人物,还有马背上的刀光剑影。还会有什么呢?我已经完全想象不出来了。总之,我抱着并不大的期待开始看这部电影。

  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远超我的想象。草原千里闪着金光,风沙呼啸过大漠,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出塞曲》中那些苍凉而恢宏的画面,还有对故土、对民族那样一种光荣的梦想都可以在这部电影中感受到。不单单是这些塞外的迷人风情,还有蒙古儿女那种刚毅的性格,亦让人印象深刻。

  更为“技术”地分析本片,也不得不让人佩服——首先来说,本片并没有讲述东归的整个历程,而是将丰富的剧情加在了几个具有特色的人物上,将情景设置在东归前的“探路之行”。这是非常成功的切入口选择,更有利于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感情丰富。这种题材很容易让人认为故事主线在于塑造一个威猛高大、充满光荣的梦想的英雄形象,配以悲壮苍凉的音乐和画面,大肆煽情一番。然而这部电影不仅情节丰富,且并没有局限于个人英雄这种会让人有做作感和不真实感的塑造上,而是在这些人物中加入了对故乡和民族的强烈认同之情、民族同胞情、亲情和爱情。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人物也显得更加立体饱满了。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之一就是莎吉尔玛得知自己深爱的桑格尔是沙俄女皇派来的奸细时,举起匕首狠狠地刺在了他的胸膛。那一刻她一定是痛苦万分的,她爱她的民族,爱这个男人,可这个男人却如此对待她的同胞。她挥舞匕首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蒙古女人爱憎分明的一面,那该是蒙古人血液中流淌的一种特质,是蒙古文化深深的烙印。在我看来,一部电影若要被称为好电影,画面、配乐等等技术上的东西都不是关键,情节的跌宕起伏种种也不然,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形象的饱满以及故事和人物性格背后的文化。纵观如今多少大片,确实可见有许多导演想在“中国文化”上加大力度,但文化绝不仅仅是服饰这些表面元素就能体现出来的,是在人物的举手投足中不加刻意地表现出来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民族电影真的是有许多佳作!在观影过程中我无数次地想,这是多么棒的故事,如果现在用更好的技术来重新拍摄,绝对是史诗级别的经典大作。(anyway,有了更好的技术人总是容易沉迷其中,能hold住故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部片子也有一些缺点,生涩的画面和配乐什么的,但并无大碍。而茨冈女人和小猴子一直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或许只是为了增加一点异域风情和戏剧看点?还有就是,对历史背景的交代太过缺乏,让人并不能很好地体会里面的复杂情感。虽然这部电影感情很丰富,但是感情并不够感人至深。或许加上更多背景的交代,更多人物的内心刻画的镜头,会将这宝贵的“文化”性格元素更好地展现。

  罗嗦了一堆,下面终于要谈谈我对“民族话语”的一些思考了。这部电影是蒙古导演的作品,编剧是在蒙古有长期生活经历的知青。虽说演员说的是普通话,但还是算得上比较原汁原味的蒙古片。早期的民族电影因为政治、时代等等原因主要是汉族导演、演员来制作,因此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不过是放到了异域风情中穿着民族服装的人身上(也许有些绝对)。课上有同学提到过:以前的电影是我们在看他们,现在逐渐变成了他们跟我们讲他们。而就之前看过的《冰山上的来客》等三部电影,我的感觉是,这些电影甚至谈不上我们“看”他们,因为在这些电影中甚少有对民族文化的深层解读。而《东归英雄传》从选材上就可以看出,民族的话语权在加强,蒙古人在用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祖先的故事,用自己的讲述方式给人们讲述自己的历史。

  由于我的观影经历有限,我暂时还不能分析对于同一个故事或素材(当然不包括那些太多政治色彩的内容),少数民族人民和长期占有话语权的汉族人在处理方式上会有怎样的不同。但在我看来,在当下,“话语暴力”也许不只存在于外族人身上,也许本族人也有?也就是说,汉族在解读的时候或许很片面,或者无意地歪曲,但这一代地少数民族青年人们就一定没有么?

  上周我去听了陆川和魏德圣的讲座,他们都拍摄过别的民族题材的电影,有一个同学也问到了话语暴力的问题。当时两位导演的回答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大致就是,这些历史是容易被人忽略和遗忘的,而做这些题材的电影则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仅仅这一点是很有价值的。后来,导演们谈到深入当地人生活的行为,让我想起了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一部讲述鄂温克人百年历史的小说。她曾提到她在写作前走到山里面和那些老人沟通,听他们讲故事,听他们笑听他们哭。我就在想,那些少数民族的青年人们所了解的事物,不也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么。要说这些汉族的文艺工作者和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的不同点,大概则是生活习惯上的不同,至于这一点能带来多大的差别,我真的不好说。

  当我在这样思考的时候,我开始设想,如果我的一个外国朋友想要写中国的故事,并为此跑来中国生活一年,我会对他的作品怎么想呢?不得不说,我还是对他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性格的解读有点担心的。我不知道他能不能从中国人现在的生活状况中看到长久以来的影响,比如说,他能不能真的体会到我们对高考、高三的复杂情感?我想,只有一个人对另外一种文化有足够强大的热情和足够长的接触,才可能创造出含有这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东西,比如像龚琳娜的老公老锣。当然,把汉族人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关系与中国与外国做类比可能并不靠谱,这个问题嘛越来越不好说了。期待在课上和交流板上能有新的启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