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正常》的影评10篇
《几乎正常》是一部由Marc Moody执导,J·安德鲁·凯奇 / 琼·劳克纳 / 蒂姆·汉莫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几乎正常》影评(一):换位思考电影的杰出代表
首先要感谢这个电影为我营造了一个我幻想已久的社会,那就是如果全世界都以同性恋为主那该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看到却感觉有点雷囧)。我想不同的人们看这部电影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部关于gay变直人的故事(有看到豆瓣标签提到这一点的),另一些人也许觉得这是一部反思同性恋权利的影片,虽然我觉得后者拥有的意义确实很重要,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通过换位思考来让那些所谓的“几乎正常”的人认识自我,承认自我的主题电影。
片子里面的gay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了一个他一直以来梦想的同性爱世界,这一切都是他曾经梦寐以求的,他不在是人们眼中的异类,曾经暗恋许久的人也向他抛出爱的橄榄枝,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真的很美好囧),但是麻烦来了,主人公发现自己竟然慢慢的爱上了一个异性(看到这的时候我直骂他是贱骨头,汗),后来在那个本事他向往的世界里,他又变成了被人歧视的异类。这一切的一切让他明白,虽然他生来所谓”异类“,但是他需要做的并不是改变自己的属性,而是去正视它。就像电影里面讲的:当你可以接受自己时,你就变得正常了。
虽然这部片子有少部分情节有些不太“适宜”有些影响整部片子的连贯性,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部很有想法的电影。在情节上尤其在作为结尾时与旧爱重逢的喜悦感,一下子把电影末尾那种正视自我的自豪感推向了生活终成正果的大喜之悦,不得不说是让人看得很受鼓舞而且非常舒服的一部好电影。
《几乎正常》影评(二):正视你的与众不同
《巫言》中,朱天文假设光谱左右两边分别是人类的不社会化与社会化,身在神秘“巫途”的“巫人”一路向左至最左边站立,挣扎想象再左一步跨过临界点会是怎样,却折身向右;义无反顾留在左边世界并越行越远,多半如她另一部书《荒人手记》里染上AIDS的“同志巫人”阿尧般,凄惨死去。如果世上真有上述光谱,普罗大众恐怕要在梦中才能找准位置,但清晨闹铃会令多数人继续如昨日般,排队站在右边——即便非正常的gay人群中,阿尧也是异类。本片中的中年gay男布莱德,便夜夜期盼翌日醒来,能成为右边队伍中的一员。
不过正因“巫途”一切未知,异者执意或无意跨过临界点,所见未尝不是“美丽新世界”。渴望被人关注却只能活在沮丧中的布莱德车祸过后,并没进入[女巫布莱特]中的可怖世界,相反不光外表年轻20岁重回高中校园,更进入加曼临死前梦幻的“男孩只爱男孩、女孩只爱女孩”,人们玩拼字游戏若拼到“straight”,会尴尬地嘲讽一笑的“天堂”。当逐渐肯定自己在彼世界中所遭遇的种种尴尬在此绝无发生的可能时,他坦然与暗恋多年但自觉压根不为对方所知,如今反对他一见钟情的又壮又帅的体育猛男戴维斯牵手拥抱甚至谈婚论嫁,接受其他人的艳羡与祝福。
影片自始幽默元素不断,但莫错以为这是部专为彩虹人群拍的乌托邦喜剧。那些在布莱德原来生活的世界中,再正常不过的贪恋女人翘臀、男人胸肌的异性恋男女,在此并非仅以不和谐音符点缀存在,不被承认遭人憎恨的他们身份一旦暴露,命运便沉重如彼世界中的他甚至[男孩不哭]里的布兰顿。导演如此反转地球,实希冀异性恋者能看者有心,换位感受同志成长中有过的无法言说的痛苦和自我认同的艰难,其后布莱德性向亦反转再次成为异类时,类似被母亲责难、同学嘲讽的画面,正是他及许多同志一辈子都难释怀的过往剪影。
40岁的脑袋牵着20岁的身体走路的布莱德在“天堂”变成异性恋的诱因,是在重走人生路再遇曾与他成双如对出入校园,最终嫁他兄长的茱莉后,恍然醒悟对方一直将他深爱,而自己能活到今天,多半也因对方无私给予爱及谅解。因此,他改变性向听命的并非身体本能,为的是弥补那些原本可能永远不会想到的,因自己怯懦对茱莉造成的伤害,继而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与众不同。抓住机会让茱莉明晓他的愧疚及感激,远重要于得到戴维斯的爱。他早已习惯孤独。
与茱莉现身秘密潜藏在城市角落的异性恋酒吧一事被父母、同学知晓后,同彼世界中因自己性向与母亲争辩时相比,他的言辞尽管依然激烈,却不再在理不屈辞已穷的情况下负气离家,反努力试图说服母亲相信自己是正常的人,只不过恰好喜欢女孩,母亲态度固然基本无任何改变,他自己经过短暂沮丧却更加坚定地牵起茱莉的手,并带她走进两人在彼世界中都曾梦想却无勇气进入的“The Blue Jean Ball”(“天堂”里该舞会拒绝异性恋者入内)。劝说茱莉重新定义正常直至对方答应与他共赴舞会一刻,他弥补对她伤害的方式,亦从身体结合式安慰转移到精神上的鼓舞相惜,后者才是对方更在意的。
紧接,影片中最令人感动场面出现。当两人在舞会里被人恶语攻击,布莱德想换种方式与茱莉共舞时,她坚决说不,却要和布莱德身处进退维谷。仍深爱布莱德的戴维斯见此,主动邀请异性跳舞,在场诸多男女亦纷纷拉起异性的手,告诉对方我原本钟情于你,原来,若梦即人生,光谱左右两边人数很难说清孰多孰少。与此相比,布莱德心满意足走出舞会时被偏执狂(原是他最好的朋友,彼世界得知他是gay后不再与他答话)痛打变得无足轻重,之前的数分钟他己将自己的反转人生推至最高潮,之后的动情演说不过是这高潮余音,而这若单靠他一己之力,显然是不可能完成任务。
布莱德所经历的反转奇遇记当然可以看作他车祸住在医院时所做的幻梦,在他醒来,这个世界没做任何改变,茱莉依旧在为自己的婚姻痛苦,极端者依旧想将gay赶尽杀绝。可告安慰的,除了茱莉已感应到他的所思所想,尚有上帝将他这位异者怜爱:影片开始布莱德会错意误以为学生史蒂文对自己有情(布莱德是位教书匠),殊不知对方是要介绍中途更改性向的老爸给他认识,尾声当他登山巧遇史蒂文父子,才知那位老爸,原是戴维斯,而其实,在他青春期为戴维斯发疯时,对方并非如他所想般从不将他正眼相看。
可以想象,若处在光谱右边的观者不够敏感或者根本不愿设身处地去看身在左边经常要作痛苦挣扎的异者,诸多不乏心酸意味的幽默场景在他们眼中该会是无趣、无聊甚至无耻,这从某网站该片评分便可知一二。但我个人是多么多么喜爱这部电影。布莱德初在“天堂”看到一位异性恋男生被同窗咒骂因感同深受流露复杂神情时,我至少以为不管你是否同志,都能想起年少时因为太胖、太弱或者过早戴上近视眼镜、学习成绩太差等等被他人嘲笑的沮丧模样;假如时光倒流到那刻,我想肯定会有个你不知道的小伙伴远远站在一旁,如布莱德般对你投去怜爱目光,他最终没有勇气站出向你伸出援手,是因他是你的同类,非常清楚与你相认要付出怎样代价。“巫人”在青春年少时,已一脸沧桑。
《几乎正常》影评(三):到底能有多不同?
一个40岁的单身老同志拉开了这出戏的序幕。总而言之,是看上去有点灰色,还有些粘滞的生活。大学历史教授,重复着无聊的教学生活;一把年纪了还仍有父母issues,中学时代的好朋友Julie成了自己的sister-in-law,被同事安排的相亲活动弄得狼狈不堪,无以为自己的学生Steven对自己有意思结果发现人家是替他的gay老爹牵红线的。
对,我们的Brad真的是一塌糊涂。他gay得很straight,他认为他和大多数人都不同,他和大多数同志也不同。
所以老天“给”了他一次和大多数的人相同的一次机会。在一次车祸里他莫名奇妙地回到了青春期,美妙的事情不止如此,除了逝去的光阴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补贴回来之外,这个世界突然变成了一个gay world。这个世界的正常人和同性相爱,选择满意的异性进行繁殖,他不在那么不同了,他甚至可以大方地告诉父亲他喜欢男人。
他觉得这个世界大概疯掉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他40岁那个正常的世界去,当然也没有那么迫不及待。因为在这个新世界里,他曾经在高中时代暗恋的篮球队队长罗兰对他发起了猛烈的爱的攻势,于是他可以大大方方地和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开始一场甜蜜的校园恋爱,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并且约定要一起去wild cat hill。是不是这就叫美梦成真?别急,影片到这里还剩一大半。
我们的Brad就是这么与众不同,他怎么能安心地在gay world里当同志呢?他在学校图书馆里遇了“曾经”的好友Julie,并且更加莫名其妙地和她相爱了,他们做爱,去Straight bar,一起去学校的蓝色牛仔裤舞会,然后被正常的同志人群再一次歧视和排挤。
回到正常的世界的方法原来不过就是从医院的病床上醒来,毕竟梦总是要醒的。梦里的高中生活不过是自己真实高中生活的镜像而已。所以在Gay world里,我们的Brad自然就成了straight,依旧与众不同。
那到底能有多不同呢?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因为有一个普通的名字而挤破脑袋想出所谓的与众不同的网名结果发现网名相同的还是一票一票,因为想看起来与众不同而订制的couture难免遭遇上撞衫甚至是高仿A货,我们想要与众不同的时候反而沦落成大多数。而想要真正融入大多数时,却发现自己成了那不幸的5%。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玩笑,你可以不同于别人,但最好不要太与众不同。
可是我们的Brad也毕竟没有免俗,和大多数同志一样,他的生命中拥有一个他喜欢的同性朋友和一个喜欢他的异性朋友。恶俗就是很恶很俗很经常发生的桥段。不过我们的Brad还是要比大多数同志幸运,因为,他终于去了wild cat hill,并且遇到了他的学生Steven和他的Gay老爸罗兰。
虽然剧情终究有些模糊,但是从wild cat hill相遇来看,当年Brad和罗兰应该是有过这样的约定吧,也许少年的他们,都不敢成为那所谓的与众不同吧。
不管怎样,从40岁开始爱,也是幸运的,不是么?
《几乎正常》影评(四):注定的与众不同
片子客观评价一切都乏善可陈。
可一点都不影响我给他5颗星的力荐。
或许每个同志都会有过这样的挣扎,觉得自己是“正常人”多好。可发现自己无法改变自己时,就会天真的想,假如这个世界上同性恋才是正常多好。
于是,这部电影给了我们这样的一场梦。
虽然,剧情真的有点经不起推敲,很多逻辑上的硬伤。
可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就是当你正视自己的时候,一切都正常了。
所幸,我早已过了认为自己“不正常”的阶段。我只承认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许当我到了那样的一个世界,我也会变成一个异性恋者。呵呵
真的是很有想法的片子,值得一看。
《几乎正常》影评(五):如果你真的能够体会
尽管影片的剪辑和表演都还欠火候,但如果你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并且真的能够体会片中许多细节的深意和浓厚的情绪,你会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不仅仅是梦境,那其实是主人公曾经有过的青春、痛苦和自我认同的经历,只不过一切都换了位而已。当他的母亲责难他的时候,当他的同学对他投向鄙夷的目光时,都不是梦境,都是他曾经有过、现在仍无法忘怀的心中的痛。
就像他对朱莉说的那句话:“没有谁比你给了我更多的爱和理解。”
就像那些逝去的青春和失去的亲人,还有那条你曾经至爱的小狗。
《几乎正常》影评(六):好片与烂片
每当我们看到一部片子,我们总是会用老饕的眼光去审视,对一部片子片头论足是观看者的义务,也算是基本能力,但是什么样的片子算得上是好片,什么样的片子又算是烂片。
这是一个讲述到底什么是正常的片子,内容像标题一样的切题,整个故事都在围绕着主题转,虽然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梦想,但是却总是耐人回味。整个片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怎么来到梦想的伊甸园,而是导演换了一个角度让他出柜,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点,在他梦想的舞会上,他所选择的道路是他在年轻时并没有选择的,有没有和喜欢的篮球队员一起跳舞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勇敢的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不管是不是‘正常’,只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你就‘正常’了。当他勇敢的作出了选择后,所有人都出了柜,如果所有人都不‘正常’了,那是不是这个世界就又恢复了正常?
往往我们都需要一个衡量的标准,到底这个标准在哪儿,我们并不能准确的知道,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的信仰使我们有了最初的准则,宗教的道德标准,法律的修订更是人类发展的痕迹,但是如何判断是非对错,如何划清正常异类,这个标准可能没有一盘卷尺那么简单。
转了一大圈,这部片子让很多人觉得演员一般,剧情俗套,这里差哪里不好,但是导演准确的用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他想要感染我们的思想,这样来说到底又算不算是烂片呢?
《几乎正常》影评(七):结局很巧妙
可能是每个同性恋者都会有的内心经历,想让自己变直,当车祸之后,就算来到了一个同性恋的世界,内心还是会有想自己是异性恋的倾向,所以一旦自己对异性有了感觉,便想证明给大家看,自己是正常的。。。
开头部分,学生笑凑合自己的老师与老爸,可是主角没有给予机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结局的部分,交待了原来学生的老爸就是自己当年暗恋的对象,他们会否走到一起?一句:这是承诺。。。该做的事就已经告诉大家了,他们会在一起的。。。
电影里面的那句:我想你成为我的朋友,你却成为了我的女朋友;我想你成为我的男朋友,你去成为了我的朋友。也告诉了我们命运是安排好的,就算是自己造就的梦,最终结局还会是按照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