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加沙地带》影评10篇
《撤离加沙地带》是一部由阿莫斯·吉泰执导,朱丽叶·比诺什 / 让娜·莫罗 / 李伦·勒夫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撤离加沙地带》影评(一):隔离网左右的两个疏离世界
影片接近结尾时,出现一个三分钟的运动长镜头。高高架在隔离网之上的摄像机随着茱丽叶·比诺什的运动,表现了隔离网两边的为各自原因而愤怒的巴以群众。
隔离网那边,巴勒斯坦老头对着比诺什扮演的安娜,叫着她完全听不懂的阿拉伯语,“离开我们的土地,你们有武器,我们有血,带着你们的武器和我们的血离开。”隔离网这边,正在撤离加沙的以色列军队开始拉走那些顽固的犹太钉子户并拆除他们的简易定居点。居民和军队争吵着的也是她陌生的希伯来语。但对她来说,这些陌生都意味着迷茫和愤怒。
镜头刚从阿拉伯抗议者那边摇开,旋即跟着安娜进入一个精致的花房,曾被她遗弃多年的女儿在这里准备带走最爱的植物。花房安静而美好,似乎步步迫近的推土机与它无关。花房的另一边,愤怒中的拆除正在以军队控制的节奏进行着。
安静与混乱,就在这么一个运动长镜头里被并置了。安静属于这对“初次相见”的母女,混乱属于加沙地带的日常。似乎因为这次重聚,地理上的流离失所、命运上的颠沛流离、摧毁亲情的流离家族,可以和他们无关,至少此刻在心灵上,母女俩重新架构了一座血脉之桥。
安娜和女儿在长镜头的注目下,穿越喧嚣的人群、对抗的军民,走向即将被起重机悬空的居所——临时定居点。起重机一抬手,亲情这座花了20多年才架设起的血脉之桥随即断裂,女儿在挣扎中被以军带走,而指挥官竟是她自己的叔叔——安娜同父异母的弟弟。
这是荒诞而现实的,是导演阿莫斯对家族、民族脆弱身份的集中“扫射”。电影开头,火车上,导演就让安娜的以色列弟弟在欧陆列车上,邂逅了一位持荷兰护照的来自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女子,“我几乎没在荷兰住过,也不会说尼德兰语。”而安娜这边的家族同样离散而身份难辨,父亲在以色列留下了一个儿子(其国际法教授的身份也颇具含义),而后坚决回到法国,并不让安娜学习希伯来语。安娜在以军中服役的弟弟更炫耀着自己四种以上的血统,为显这种“国际化身份”,他来到法国阿维尼翁时,不住才过时父亲留下的大城堡,而选择以各国难民栖居肮脏地下世界。
这些复杂身份的主人公,若丢给戈达尔,则或许成为《我们的音乐》中的一次相遇和辩驳;若丢给肯洛区,或许将给他们加入多重的现实矛盾,以利于社会标本观察;若丢给好莱坞,或许有了一段精彩的结合着个人成长的家族发现史。但在阿莫斯这,他将这段满布戏剧感的家族史丢给让娜.莫罗扮演的遗产分配委托人,寥寥数语就告诉安娜,你父亲怎么样过,你得把一部分遗产带给你留在加沙的女儿。随后将更多的笔墨,留在法国消费社会的此处(青春不再的安娜赤裸着追求“懒惰”和“可爱”的古堡)以及加沙冲突社会的彼处(因语言障碍而迷茫落寞的犹太定居点),从而观察历史政治和社会现实是如何作用于人、作用于家庭。
《撤离加沙地带》影评(二):【分离DISENGAGEMENT】断裂在生命中的痕迹。
这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破碎组成的故事。破碎的地点,主动或被动断裂的关系,以及战争。
导演的蒙太奇体现在影片截然不同的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暧昧、静谧,安娜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尤里为参加父亲的葬礼在法国重逢,轻浮艳情的安娜让姐弟关系,朦胧地变成一对正常男女的欣赏,她享受其中、欢愉其中。弟弟尤里相对则显得内敛而游刃有余。他不承认这个父亲、父亲带来的国籍、和他混乱的家庭,但还是从以色列驻加沙军队赶回法国处理葬礼和遗产分配。在遗产宣读中,姐弟俩意外地获知父亲另外的安排——将一部分财产给安娜年少时在以色列生产并抛弃的女儿。
前半部分运用大量长镜头,舒缓、安静的氛围下,有一种静默的压力。在躺着遗体的空旷的房里,安娜对父亲与丈夫这两个角色的轻薄暴露无遗,她慵懒地处理感情,仿佛只关心钱,父亲的死造成了分离,不管她在乎与否,并且她即将与丈夫离婚,这些分离看似是安娜一心期待的,但在夜深时她还是会哭泣,一种让人无措的脆弱,总是被夜的隐忍牵扯出来,屋外席地睡着一地难民,在深浅不一的呼吸中,暗藏着不安——脆弱引发的不安。尤里躺在他们之中,这却是他的一个静夜。
后半部分还是由分离开始。安娜在空阔的院落中给弟弟剪头发,粗暴的,在“咔嚓咔嚓”中,带着分离的隐喻。这一幕是温情的,怀旧的,算是他们在法国的最后的时刻。短发的尤里英气十足,而安娜褪去红唇浓妆与黑丝睡裙,留下只是同阳光般洁白的肌肤和一脸岁月沧桑。姐弟两在入境处被迫分开,尤里回到军营,安娜被尤里的朋友丹尼接走,帮助她寻找女儿。
在加沙地带,故事的气氛紧张起来。不断出现的军队,妩媚的安娜目中是大块的迷惘,一贯沉稳的尤里也为了父亲遗物的损坏,一辆车,大发雷霆,凶神恶煞的士官,军事撤退演习……导演阿莫斯扮演了丹尼的形象,在短短的出场中,他借丹尼的口又叙述了他个人在战时遇到导弹袭击的经历,正如他所说,“战争是对生命的巨大浪费。”而那部被尤里千辛万苦从法国运回的汽车,也是阿莫斯电影里一种关于“放逐”“流离”“迁徙”“模糊国界”的符号,正如本片另一个译名:流离家族。父亲遗留的这部车,隐喻着这个家族:父亲过世、儿子是法籍以色列人,女儿未曾谋面的女儿在加沙。
随着以军的撤退,在加沙地带的以色列移民也被军队强制撤出。安娜与女儿在这场部队与居民的对峙中,又一次分离,并且似乎意味着永别。话语空白,直到女儿被抬上车子,车子扬长而去,始终迷惘的安娜仿佛才清醒过来,她追随在尘土中消失的汽车,片刻后又怒气冲冲地返回。弟弟尤里是撤退军队的长官,在他的拥抱里,安娜的悲伤终于发泄出来,她哭喊着“Leave me! leave me!(别管我!)”,她可以轻易地恨尤里,但尤里已经是她全部所有了,在这一切的分离之后,她还能拥有的,不正是这个怀抱吗。
自然带来的分离(死亡),战争带来的分离,人情变幻带来的分离,阿莫斯除了通过故事来解释,还运用语言的功效来说明。安娜说英语、法语;尤里说带有希伯来语口音的英语以及希伯来语,他会法语却拒绝与安娜说法语;安娜的女儿生长在加沙,同样说希伯来语、和生硬的英语。当安娜在沙漠的居住区中终于找到女儿时,她们可以紧密、忘情的拥抱,语言却成了不明显却让人不舒服的障碍。一个母亲,一个女儿,本应是最亲密的人,分享最多的相似,而眼前这对母女,不论气质、容貌、语言,都形同陌路。一个拥抱又能弥补什么呢,分离的硬伤将横亘于亲情之间,这是永恒。
安娜是剧中唯一一个说纯正英语的角色,这让主角的她,一定程度上又成了一个游离在这一圈以色列人、阿拉伯人之外的旁观者。整部影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安娜的变化,以及安娜眼中的事态发展展开的,有一种悲从中来的平凡朴实。朱丽叶?比诺什(安娜)的表演依旧细致,从最初的轻浮女人,到最后担负着交杂的离别的伤心女子,她本可以养尊处优的人生,在加沙地带被打成一地碎片。这其中战争是诱因,它危害的辐射是出人意料的。
阿莫斯是有“乌托邦”情节的。影片开始,尤里这个法国籍以色列人,和一个荷兰籍巴基斯坦人在火车上的调情正是他理想主义的表现。这是种现实的理想主义,在让观众看到了种种坚硬现实后,留有憧憬与期待,正是阿莫斯对国家、种族、宗教等问题的人文关怀。
《撤离加沙地带》影评(三):撤离善恶分明地带
在北大百年讲堂看的。去之前在网上做功课时,发现很多人说闷,就抱着中途提前回家的低期望值去了。结果发现实在是一个惊喜!虽然我们前后还是有很多人早早离场(左右没有因为都是自己人),但其实这是部特别紧凑浓缩的影片,一句废话都没有。比如很多背景在对话中交代,但翻译不太好,以至于漏过一两句就看不懂了。
导演Amos Gitai以长镜头闻名,网上褒贬不一。实际一看,果然长镜头一个接一个,可我真是喜欢这个手法。每个镜头都是特别明确完整的意义段落,使整部电影整洁极了,镜头之间的干脆利落甚至凛冽突兀都反而很好地烘托了影片的氛围。
另外,《撤离加沙地带》的题材我也不陌生。这种民族之间的误会和隔阂,我在几次出入藏区的经历中体会得很多。看着银幕上的巴以冲突,我联想到的一直是汉藏之间的微妙关系,那总是不能简单地用谁善谁恶来概括的。每每想到这里,心里就堵得慌——有太多种多样的复杂情况和情感纠结成团,一言难尽啊……
《撤离加沙地带》影评(四):《流离家族》:长镜头里的以色列
文艺片专业户茱丽叶·比诺什在近两年有多部片子,分别是侯孝贤的《红气球之旅》、阿萨亚斯的《夏日时光》、塞德里克·克拉皮斯的《巴黎》、阿巴斯《生命》以及阿莫斯·吉泰的这部,唯一不那么文艺的是美国片《亲亲老爸》。
========================================================
■文艺补白
最新文艺片推荐
《流离家族》
导演:阿莫斯·吉泰
演员:茱丽叶·比诺什
影片具有顶级的技术水准,内里的情感与外部的修饰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活力平衡。 ——《综艺》 Ronnie Scheib
比诺什又一次精彩的演出贡献,通过她的角色观察折射出巴以冲突的面貌。——《首映》 Karl Rozemeyer
阿莫斯·吉泰持续性地关注现代以色列的历史,并到达一个不可避免的敏感点,这是一个讲述人类在一场更大的游戏中被当成抵押品的故事。——《每日银幕》 Dan Fainaru
阿莫斯·吉泰的作品多次进入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他在电影中表现以色列人的生活状态,长期关注这片纷争不断的土地。他的新片《流离家族》同样也是如此。
阿莫斯·吉泰(Amos Gitai)的作品多次进入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他在电影中表现以色列人的生活状态,长期关注这片纷争不断的土地,带给观众启迪。他出片速度很快,多数影片与政治紧密结合,使得他在整个世界影坛显得相当独特。阿莫斯·吉泰的电影常常包含着此类主题:不论旅程的起点在何方,终点往往要回到以色列;人物可能会表现出行动或者内心层面的自我放逐,但往往会出现回归。
新片《流离家族》(Disengagement)同样具有以上特征,影片以2005年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单方面撤离犹太人定居点为引子,带出一个流离家庭的分合悲喜。安娜和尤里的父亲行将就木,这对同父异母的姐弟得以在法国重逢。不料父亲的遗嘱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命运将两人带回了正在进行中的加沙撤离行动,直面这个国家的又一次撕裂与伤痛。
《流离家族》有着前后截然不同的两段故事。前半段有着少许暧昧,安娜这个人物多少显得轻浮,相反尤里心事重重,下火车后看指南针的小细节值得一提。不过影片在后半段很快作出相关解答,离开安逸悠闲的法国后,形成环境、人物、情感等多重对比。在法国部分,配角人物看起来都比较安静,像那位记者以及律师等人;以色列部分却有着紧张不安的气氛,尤里本人或是那个闹离婚的朋友更有怒气冲冲的时候。
影片包含大量的长镜头,动辄五六分钟。阿莫斯·吉泰从不忌讳别人对他的镜头评头论足,《9·11短片集》里的一镜到底,《自由地带》(Free Zone)开头十分钟的长镜头,都容易被视作是在彰显其作者电影的气质。《流离家族》有多处人物众多、混乱冲突的场合,像以军士兵的两次行动和结尾的拆迁高潮,拍摄难度均是不小。然而摄像机的移动、人物的走位,都显示了导演良好的驾驭能力。不断变化的视点最后落在了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扮演的安娜身上,她一下子成了真实的受害者。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53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