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灰色花园》的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8-02 02:08:34

  《灰色花园》是一部由迈克尔·苏克西执导,德鲁·巴里摩尔 / 杰西卡·兰格 / 珍妮·特里普里霍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色花园》影评(一):一岁一枯荣

  09年的《灰色花园》改编自Maysles(梅索思)兄弟拍摄于1976年的纪录片,采用戏中戏的双套式结构。

  灰色花园本来是杰奎琳·肯尼迪的远亲Edie母女的,亦即主角的,家宅名,看完电影,发觉正好是概括了小Edie人生的恰当意象:如“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花园固然灰色,阴霾天下杂草丛生,但小Edie依然野草般兀自疯长,长过了青春。

  她毕生想离开灰色花园:一次是去纽约寻梦,岂料梦未实现先被已婚政客伤透了心返回家园寻求慰藉;一次是父亲逝世,她赞成兄弟的意见,卖掉灰色花园搬到没有寒冬的岛屿,以为可以逃避枯萎,可母亲的反对使她留下过一成不变的苦日子。母女相依为命度过一个又一个严冬,颓然萎谢。她再次回到纽约是参加《灰色花园》的首映,参演并作为主角的唯一电影,耗尽大半生命炼成的剧本,扮演自己的人生。

  小Edie埋怨母亲耽误了她一生,耽误她逐梦的机会。母亲反驳,没人能把别人拴在一个地方,只有被自己拴住;只要她想走随时能走,没人能拦住。其实小Edie是因情伤从此不敢再闯纽约抑或是多疑的母亲把她留在身边我觉得不能简单定言,二者的相互影响和纠缠就像她们的母女关系般吵吵闹闹又始终不离不弃。

  惊喜地发现今年34岁的德鲁·巴里摩尔演技获得一个层次的提高,从以往的爱情喜剧片中傻里傻气的定型角色蜕变出来,或许她个人的人生经历也能让她很好地体会角色:生于著名演艺世家巴里摩尔家族,从《E·T》的小妹妹角色开始童星生涯,像大部分美国童星那样在花季时期染上毒品,事业由盛转衰,如Edie家族的没落阶段;之后成功戒除,接拍爱情喜剧,开始新的演艺生涯。尝尽过中滋味的德鲁是可以演好有相似之处的小Edie的。

  导演擅长渲染荒凉、颓废的气氛。千疮百孔、成群出没的动物栖居的老宅,人高的枯黄野草,低沉的天空作为电影主要背景。Edith少妇时期的肖像画,旧日一脸光鲜,反复出现对比今昔的潦倒落泊。小Edie裹着雍容的皮草走动在凋败的老宅,格格不入,表现内心对让她情感和前途一蹶不振的送衣人耿耿于怀。母女分享黑糊糊的食品,养大群猫,积累跳蚤,经常沉醉在能把她们带回绮丽旧梦的“Tea of Two”里自得其乐。老宅越是脏乱臭的,母女二人越是死命保护,就越弥漫着悲凉,心境就像观看小丑竭尽所能地出尽洋相逗人大笑而生的同情。电影结束,字幕过尽,终于能在新年登台的小Edie回到舞台中央,曲终人散,孤灯孑影,红衣包裹的花甲老妪回顾几乎从未有过即转瞬即逝的繁华。

  《灰色花园》影评(二):母女情深

  纪录片似的电影,讲述一对母女相互扶持一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断电断水,房子像一个垃圾场,没有足够的钱买食物了,但是传奇性地活了下来,他们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整个影片画面感很强,色调也很严厉饱满,屋子里堆放的垃圾也很恐怖。

  其实这座Grey Garden既是牢笼,又是牵绊,女儿因为母亲体弱,也因为自己秃头,而不敢走出去,母女俩争吵不断,但最后都能平静下来,又继续生活在一起,其实两人还是蛮乐观,所谓的性情中人吧。其实还有很多要讲的。

  《灰色花园》影评(三):当戏剧化处理遇上真实

  我严重地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片。

  这部翻拍70年代著名的《灰色花园》的片子不出意外地、像大多数吃力不讨好的翻拍片一样获得了“根本没有翻拍必要”这种评论;但这样的评论用在这片子身上,并不仅仅代表了普遍的“翻拍经典不如经典”的论调,而是有了更复杂的意义。因为它——一部剧情片——翻拍的是一部纪录片。

  原版纪录片放在纪录片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70年代美国纪录片的“直接电影”运动的代表作。“直接电影”,简单来讲,就是导演(摄影机)通过尽量减少对被摄物的干预,让被摄物自己做着最自然最能代表他们自己的表现,从而达到客观纪录、捕捉真实的目的。《灰色花园》便是“直接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梅索斯兄弟的作品。影片是关于一对曾经处于上流社会但如今无限落魄的母女的日常生活,事无巨细地纪录了她们每天的琐事如争吵、喂猫、晒日光浴等,可以说十分地生活流,加上导演“尽量少介入”的原则,整部片呈现出一种很纯很原生态的感觉。

  其实这样一部片子被主流电影公司看中并被翻拍,某方面来说是不出意外的,原因在于此母女十分传奇的经历,毕竟上流社会人家衰落到如今这样窘迫的地步,当中肯定蕴含了巨大的角色弧度以及母与女、母女与时代环境的冲突,加上“肯尼迪亲戚”的噱头,可以说这样的真实事件本身就是能改编成戏剧电影的好料子,不被盯上才怪。于是,由主流公司制作出来的本片,很自然地成为一部充满戏剧冲突以及反映时代变迁的剧情片。

  翻拍肯定免不了会被好事者拿去与原版作对比,但由于原版的性质,这样的距离更显示出一种遥远感:翻拍是一部充满戏剧性的主流剧情片,而原版则是一部尽量减少观赏性的“直接电影”。两者恰恰是处于水火难容般的对立面。这其实也算了,毕竟现在观看主流电影的观众大多数都没有接触过原版。但问题是,主创人员恰好是原版纪录片的忠实粉丝。于是在翻拍版中,除了那段跨度40年的戏说叙事外,竟然还见缝插针地塞入梅索斯兄弟拍摄那部经典纪录片的过程。乍一看很好玩很巧妙:首先,由演员扮演的梅索斯兄弟的登场很有致敬意味;其次,由两位演员扮演的母女俩有了惟妙惟肖模仿真实人物的机会,自然会让她们的演出锦上添花;最后,借助纪录片手法的“真实再现”,让人物和时代的沧桑感更具感染力。但这种做法对此剧情片本身有一种巨大的伤害,那就是主动地让此片和纪录片进行了比较。

  这样的矛盾最直接地体现在表演上。可以说杰西卡兰格和德鲁巴里摩尔都演得很努力,毕竟要完成“跨度40年”的表演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她们无论在年龄还是角色转变上都令人信服(两人分别获得艾美奖和金球奖)。但当来到纪录片制作的戏份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本来说,这里的演出是既相对容易又讨好:相对容易是因为有原版纪录片这个最直接的影像作为参考,讨好是因为,在普遍的评判演技的标准中,只要与原型的吻合度高就会迎来赞誉。于是面对着丰富的影像材料,她们只需做着高度模仿(这里没有贬低她们演技的意思,毕竟高度模仿也需要十足的努力)。但这样一来,这里的戏份便与剧情片的戏份产生的裂痕:大部分时间里她们做着标准好莱坞剧情片里的那种演出,爆发、欢笑、释怀等戏份都很到位,但一到了纪录片部分她们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演绎着平淡生活中的无所事事和家长里短的抱怨,感觉好像是在看一部片子时正片花絮混合着来看。可以对比着纪录片中的任意一段争吵和剧情片戏份里梅索斯兄弟走后母女俩的那段争吵:从对视的眼神、争吵的声调、语调和情绪的变化幅度处理等观察,我们看到后者的表现是多么戏剧化(并且我们也有幸看到了演员对角色的揣摩以及角色本身之间的微妙差别)。

  当然,这种戏剧化的感觉还“有赖”于影片的其他方面,比如剪辑节奏的加快和减慢,摄影构图和光影,以及音乐的适时响起。剧本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对比起来,我们就会感到后者中那些诸如“如果你被拴住了,那也是因为你自己”、“这全是我的错”的台词还有“幸运”地找到失踪猫咪这种剧情跟纪录片中那些日常行为和对话有多么不符。这些冲突与不协调恰恰是因为主创人员对原版的爱而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但在放下简单对这部影片进行好与坏的评判后,我们会发现,正是这种矛盾和不协调造就了影片的价值,让我们产生了对剧情片模式和纪录片模式最直接的对比。尤其难得是在于,这样的对比是存在于一部片子里,矛盾的两者拥有一致的故事背景,以及两者是互相对立的极端,分别是戏剧矛盾明显、人物弧线大、追求感染力的剧情片部分以及追求自然客观原生态、减少主观情绪波动和影响的纪录片部分。

  这就是我强力推荐大家去看此片的原因。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直接电影”、或者广义纪录片中被摄物的表现很久前就已经被质疑了:他们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这样一来他们的表现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可能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所以,关于此片中演出的讨论可以上升至“剧情片表演”和“纪录片表演”的角度。在此仅作抛砖引玉。

  (附带简短的采访花絮:http://www.imdb.com/video/imdb/vi205587225/ http://www.imdb.com/video/imdb/vi4215276313/)

  《灰色花园》影评(四):tragic thing

  我想家庭对于子女而言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映照出可能的人生,诸多个可能,但当我去追寻的时候永远逃不出自我,是自我将我封闭,我受限于这面镜子,尽管有诸多的可能,我没法去一一探清,去实现那个最让我骄傲的自我。我设法做到,但我不够努力,我活在过去活在抱怨和假设。活在自己的过去里,永远走不出来。房子越来越旧,越来越脏,不是不愿去打扫不是穷困,而是麻木于生活,没有了变化的生活白天黑夜又有什么区别。画像是往日的自我,而现实中的人已非往日,不想改变的已然改变,拒绝接受那就逃避,躲进自我的灰色花园,直到和其一同腐朽没落。现实还不至于如此残忍,也许是故事的善良,最后房子里外翻新修理一遍,总有了一些变化,最终对于生活而言还是有了新的契机。也许生活就是由我们想象建造的,自己改变想法,生活也会改变。要知道自我可以在下一秒摒弃,只要你有了这个决定。

  《灰色花园》影评(五):天上所有的星,怎能与你比

  你有没有最闪亮的时刻?

  在成为流星后即将坠落的那一刻,神问你。

  有,当然,持久的恒星耀眼得有些乏味,面对银河,在那些光鲜亮丽的星辰相互拼着各自的光鲜亮丽,而我燃尽自己的身体,在天空常常的一划,耗费掉我所有的魅力。那是流星,那是不安分守己的小心情,在我最美的时刻,不顾下场地挥霍掉我余生的资本,仅此而已。

  Edie说,我的美丽仅仅成为1937年晒太阳时英俊的乡下小子可望不可及的艳羡,手中还稚气的杰奎琳还没成为肯尼迪夫人,她心想什么时候可以跟我一样美丽,至于几年前后她遇到的夫君肯尼迪,在那场聚会里,他只是连搭讪都没有机会的路人乙。

  说着这些的时候,Edie依然挺直了她的腰杆。

  拍纪录片,好啊,可不可以不要在合同中限制我在别的电影演出,即使你们眼里有嘲笑的意思,即使我成为外星人装扮一样的女子,在内心依旧无可救药的骄傲,这和云发环绕、手里拽着众多好运的美丽富家女的时运,没有太大分别。

  并不是所有萌芽状态中的传奇都有亦舒小说里那样女子的好运,偶然风雨,总有一个叫家明的男子骑着白马,把你从一座宫殿抱到另外一座城堡去,中间的插曲就跟做噩梦一样,你醒来后只要开着灯继续睡觉就可以继续过瘾下去。

  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小说里的子君姜喜宝蒋南孙朱锁锁的好运,苍白得只能附着於流行小说。

  可是,你们把命运托付给那些在灰色花园一样粉尘中,仍然能蹦出的强大生命力哟!

  1与妈妈分享这个夏天能买得起的最后一盒巧克力,在成为肯尼迪遗孀的杰奎琳到来后,就可以忘记刚刚的那点辛酸的凉快。

  2妈妈变着女佣的强调接电话:是的,我让夫人接电话,维持自己似乎仍然是那个风情万种的贵妇的自尊,唯恐在侄女的丈夫肯尼迪葬礼上有些失态,即使在垃圾山一样的床上,仍然穿戴整齐对镜贴花黄——哦,夫人,世人早已忘记你,你所谓的葬礼紧紧是垃圾床上听着陈旧的广播,故作姿态,临水照花人啊,你在给自己

  3在偷拍的狗崽的摄像机面前,对着不知你曾经拥有那么盛大的美丽的小男生说,我这样坐着好看吗?仿佛身后的垃圾堆早已灰飞烟灭,回到过去的繁华中。

  4在成为传奇——真正的传奇,无法磨灭的永恒完美女人的杰奎琳表妹面前,我是一个怪物,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但我仍然斤斤计较,我的过去一直是焦点,连你的丈夫也无法忘记。

  5即使灰色花园已经成为9只猫和一只浣熊的乐园,年久失修,悲惨已经懒得将标签贴在母女面前,面对镜头,两个人身上的衣服依然棱角分明(请看1976年梅索斯兄弟拍摄的纪录片,胶片的质感也无法掩盖的颜色)

  每一个看电影的你,你和电影里这个连生机都无法维持的曾经风华的老妇、依靠在灰色花园里的老姑娘EDIE,没什么区别,你手心里看似永恒的繁华流走后,你就是她,你就是edie。

  可是你能维持住这个梦想吗,灰色花园就是你的梦想,即使头发随着美貌凋落,仍然珍惜一生中只有一次,曾经以为会很快来临却永远到不了的首映礼上,接过鲜花,像女王一样将花洒落众人,登上舞台,唱着跑调的情歌,挪动并不光彩的身躯,仿佛无人般自己歌舞,仿佛美丽依旧永存一般。

  我不会,我不敢,我怕是早就在那些悲惨的生活边角里,与灰色花园一样发霉,羞于见人了。

  而事实是什么?

  老Edie1977年死在Grey Gardens。女儿2002年独自死在佛罗里达,五天后才被人发现。

  靠,真TMD地带劲儿,你们跟命运死磕,连最后的死亡都带有愚弄上帝的幽默感,而那源源不尽的骄傲与生命力,跨越了死亡,透着胶片,犹如Grey Gardens的杂乱植物一样,沧海桑田一般永垂不朽。

  Edie,你一生的确比杰奎琳之流带劲儿多了,天上所有的星,闪耀不过你。

  《灰色花园》影评(六):论世上最好的母女关系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艾?弗洛姆

  灰色花园在哪里?

  它在美国纽约,东汉普顿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

  它是一幢豪宅,靠近海,据说当年知名的建筑师设计了它。女主人风华绝貌,曾是位女歌手,杰奎琳?肯尼迪是她家的表亲。

  让灰色花园被人记住的并不是它的豪华,也并不是它曾多么美丽,也不是因为杰奎琳。而是灰色花园里曾经住着一对母女,她们自从某一天起再没有从这幢屋子中走出,她们拒绝做饭,靠外卖维生,她们一直住,一直住,拒绝走出,拒绝打扫,一直住至房间倒塌,世界大战结束,美人变成肥肿的衰妇,房子被卫生部门评定为“连动物都不适合居住”,到处是猫、浣熊、跳蚤,满地垃圾大便、腐烂食物和霉斑,她们都没有离开。

  儿子曾力劝母亲从这幢屋中搬出,女主人没落了却还执拗倔强地坚持风韵,死磕一句:My name is grey garden.

  是的,她就是灰色花园,和她的女儿。后来这幢几十年没有打扫的屋子令她们成了那个年代的一桩奇闻,新闻记者纷至沓来,梅索斯兄弟将她们的生活拍成了一部纪录片《灰色花园》,因“直接电影”(Real Movie)闻名于世,此作亦成为纪录片史的一个里程碑,西方人被这样一对奇母女惊得目瞪口呆。

  【史上最强宅女】

  母亲叫大艾迪,女儿叫小艾迪,我们借由导演迈克尔?苏克西在2009年重新翻拍的《灰色花园》一片中,得以回忆起这桩旧故事更为隐秘的情绪。

  老戏骨杰西卡?兰格真是太适合这个角色,她总是能把半老徐娘演得腰肢曼妙、风韵犹存,明明已经走向衰亡,却不可遏制地用更加欢乐的纵情去掩饰恐惧的样子,和大艾迪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简直如出一辙。德鲁?巴里摩尔在这里饰演她的女儿,小艾迪。

  女儿继承了妈妈的名字,那真是种奇妙的感觉,唤着自己女儿的名字,也是在一遍遍地唤着自己。对于大艾迪这样生性欢快、拥有美貌、喜爱纵情生活的人来说,生活就要像一场盛宴一样永不结束才好,一直有钱,有爱,有歌唱,有美景,一直享受着上天的宠爱,好似一切都理所应该,而这样的女人,大概最害怕的就是盛宴的结束,如果她不是一位内心真正笃定之人。

  可是她确实不是这样的内心笃定之人。

  当大艾迪的丈夫与她感情日渐疏离,直至分家,她没有争吵,我们看到她依旧身着华服,和情人终日在灰色花园唱歌跳舞,感叹着:“这里是不是很美?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了。”晒着太阳,吹着风,穿着漂亮的衣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样子沉溺着。她总是会把“这个是不是很美”,“那个是不是很美”这样的话挂在口头上,描述她的灰色花园,描述她的女儿,描述她自己的生活。可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的生活其实已经开始千疮百孔了。

  当把所有的积蓄挥霍一空,情人最终离开了大艾迪,看着情人收拾整齐下定决心的样子,她也依旧没有挣扎着挽回,大概她内心是知道的,挽回也并没有什么用。整个屋子因为资金短缺,所有的仆人都已辞退,偌大的豪宅只剩下她一个人,灰色花园从生机勃勃的假象开始露出它真实的衰败,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然后她就把小艾迪叫了回来,强行干涉和结束了小艾迪想在纽约追寻的演艺梦想,对于一个习惯于沉溺在“欢愉”的生命感中的人,生命怎么可以接受空白,停滞,面对真实的自己?于是我们在《灰色花园》这个荒唐而真确的故事里,看到了这样一对最终拒绝走出家门,停止做一切收拾整理,靠着不断缅怀过去,相依为命的母女,从美的雍容华贵的风华正茂,变成与浣熊和跳蚤为伍的如同乞丐的生活。

  小艾迪错失了自己成为演员的梦想,也错失了结婚的机会,最终也没有从灰色花园走出,从一个美貌少女变成了一个全身长满橘皮组织、臃肿而走形的中年妇女,她的头发几乎掉光,以至于二十多年来一直包着各种各样的头巾,用一个胸针扎着,然后把一件裙子套在短裤外,像一个可笑而滑稽的潜水运动员,由于她喜欢蹦蹦跳跳,唠唠叨叨,自恋而夸张地沉浸在自己的“美丽”、“能歌善舞”的自恋情绪中不可自拔,这个形象使她成为了美国版的芙蓉姐姐。她在自己的表妹杰奎琳?肯尼迪听闻这桩震惊的新闻后来拜访她们时,露出极大的醋意和怨恨,对着杰奎琳说,自己早年约会过最有可能成为那时候总统的小约瑟夫?肯尼迪,如果不是因为小约瑟夫战死沙场,这里根本没有杰奎琳的事。

  而那样的事,也都是她幻想出来的。

  可是这样醋意十足,让观者看得唾弃的怨恨里,我们分明可以感受那种隐藏在急躁不安的情绪下,酸酸的委屈:没有再继续自己的梦想,没有成功地嫁一个好人家,然后和自己的母亲像被人遗弃的垃圾一样任由在这灰色花园里自生自灭,直至烂掉。那都不是小艾迪愿意的,如果她意志足够坚定,也许她可以走出这里,带着她的母亲,可是她也竟然留了下了。所以人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是这样的恨,是从何而起的呢?

  是怪她有这样一个母亲吗?可是大艾迪的丈夫,一个富商,总是在叨叨,喝令自己的妻子不准唱歌跳舞,放弃她钟爱的唱歌生涯,告诉她“给你女儿找个好人家嫁掉,这是你的任务,是你唯一的责任”的人,不需要大艾迪成为她自己,而是让她成为“妻子”。大艾迪在中止了自己作为歌唱者的“自我身份”角色后,面对无尽空乏、大量无味的家庭生活后,选择了用歌舞升平的沉溺来逃避自我的缺失,就像许多人会做的那样,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到底掩盖了什么,即使是焦虑地知道,也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这件事。无论是能意识到,还是不能意识到,一种无法自控的沉溺,短暂地被欢乐的宠爱包围着,好似永远不会失去和结束,这一刻连着下一刻,自己欺骗着自己。

  可当歌舞升平的“享乐”从大艾迪的生命中被强行地“移除”之时,所有空乏的真相赤裸裸地袒露在她的面前,所以这一次,她用女儿来抵挡。

  【成人婴儿以及爱的绑架】

  大艾迪和小艾迪,两个人都像“未长大成人”的成人,养尊处优的生活如同襁褓一样喂养着她们,从来不缺钱花,被家庭供养着的习性,令生活的困难接踵而至时,她们想到的并不是如何去改善,而是任由处之,也许潜意识里一直保有的概念是,“总会有人来买单的”,“因为我的一生都是如此”……整整一座大豪宅,她们俩的活动地带逐渐缩减至两个乱七八糟的房间,最终缩到两张并置的单人床,像两个大婴儿一样畏缩在被窝里,也像婴儿一样失去了料理自己的能力。身边堆积如山的垃圾,扔的到处都是,几乎令人寸步难行。

  小艾迪曾经有多次机会从灰色花园中走出,可是她也最终没有走出,垃圾越堆越高,直至把她埋没。很难想象,曾经用自己的名字为女儿命名的母亲,如今看着老态龙钟、一生未嫁的小艾迪会是种什么样的心情,她是否真的清醒?

  也许这个自己也未真正成长的母亲,一辈子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对自己的女儿做了什么。由于自己生命的匮乏,把孩子拿来当做自己内心填补坑洞的事情,在西方并不多见,这大概也是这桩事情会成为奇闻的一个理由,由于西方社会惯常的个体意识,强硬地让孩子去接受自己的期望生活并不常见,这样的事情更多地发生在东方。

  在东方,父母要求孩子去成为某一种他们在年轻时未曾成为的模样,去替他们自己完成自己未曾完成的梦想,是非常司空常见的事。

  我们有很多用爱的借口包装起来的恐惧,由于自己未达成的欲望,希望由下一代的孩子来完成。父母们甚至常常意识不到,这可能并不是在爱他们的孩子,而是替自己“补洞”。当父母非常自然而然地说出“我觉得你必须得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还需要做到这个,你还需要做到那个”而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他们往往剥夺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他自己,以及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的机会。

  大艾迪在片中对着镜头说:“我独居至少30年了,我不介意的。独居必须非常独立,你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

  “一个真正的个体”,这是多么的反讽。

  一个真正的个体并不是指有离群索居的能力,当然不,真正的个体决然不是与承担孤寂划上等号,真正的个体意味着能够你能够承受生命会出现的一切可能,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坏到糟糕至极。

  大艾迪认为自己并没有去依赖自己的婚姻,而当婚姻留给她的最后一点信托基金用完时,也没有依赖自己娘家,她把这种“不依赖”等同成为了“独立”,然后拉着自己的女儿一起往逃避里沉溺,不仅毁掉了自己生命重新开始的可能性,也毁掉了女儿去过上她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艾迪,那里没有这里得不到的东西,就算走遍全世界,也不会找到这儿这么美的地方了。事情总是在没做之前是最美的,真的做到了,就不想要了。”母亲对着女儿说。

  永远不要去做尝试,永远不要去冒险经历,回来吧,和我在家里一起安全的呆着,如果永远不去做,那也永远不会失败。为了再次体验到人生的那种“失败感”,不如永远都不要去开启它。

  【何为真正的母亲】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著名的《爱的艺术》中谈到母爱,提到过“乳汁”与“蜂蜜”的关系,他认为大部分的母亲都有能力给予孩子“乳汁”,但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给予“蜂蜜”。

  乳汁指代着生理上养育孩子的能力,而蜂蜜则更多的代表的是在心理上给予孩子的精神滋养。“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恐惧都具有传染性”,一个热爱生活并自信的母亲能将自己面对世界的勇气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使其具备独立承担事物的能力,而一个充满时刻充满焦虑、愁云密布的母亲,则很有可能同样产出一个极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她)对同样的压力可能会感到分外敏感和难以克服。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焦虑时常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由于他们是我们学习如何应对焦虑的榜样。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母亲?

  “那些热爱丈夫,热爱其他的孩子,热爱陌生人和人类的妇女才能成为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能力爱的妇女当她们的孩子幼小时,可以是一个很娇惯孩子的母亲,但永远成不了爱孩子的母亲。检验这一点的试金石是看一个母亲愿意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能不能继续爱孩子。”

  大艾迪或许给予了小艾迪乳汁,但她远远没有给予小艾迪蜂蜜——那种鼓励孩子走向这个美与丑、善与恶、困境与喜悦并置的世界的勇气。包括她自身,她自己都一直依赖着一种孩子气的任性的生活,这一点使她尽管在生理上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却直至老年都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母亲。一名真正的母亲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无关物质,而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丰沛。即使是一名处于清贫之境的家庭,如果父母不为自己的处境持有自卑,有足够的自尊和独立的价值观,相信这个世界正是由它的丰富多样性而存在,孩子都不会被外界种种世俗的价值观所绑持。

  “生活的甘美”是由一位母亲身上流淌至她的孩童身上的,这种蜂蜜般的富足,与金钱无关,它却可以滋养一个个体一生,使他(她)与家庭分离时,完全拥有自己处理好人生中每一件困窘之事的自信。

  而一位真正的母亲,也永远不会害怕她与孩子有一天的“分离”,也许会有一点点小小的伤心,但那绝对不是焦虑,她能够豁达地接受生命中会出现的任何一种必然与偶然,而这种大度会将是孩子这一生最好的礼物。

  而如果再衍伸开来,一位真正的母亲,绝不仅仅爱的是自己的孩子,她充沛的活力使她的爱能漫延,一种超越于普罗大众的广阔的爱、同情,会使她走到哪儿,都能将这这种爱分享到哪儿,别人家的孩子、陌生的乞丐、需要帮助的弱者、任何一个需要爱的人……她都能将爱给予他人,不狭隘、不市井、不嫉妒、不担心,因为这种爱的能量,取之不尽。而孩子会在这样一位母亲的照耀之下,同样获取爱世界的能力。

  【心房】

  回到开头,大艾迪对于小艾迪的“爱”,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对方好似是为了填补自己的坑洞而存在。即使是母与女这样不讲求利益的关系,母亲还是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精神虚无的填补品

  大艾迪确实脱离了单纯依赖于婚姻关系,但是她却转向了依赖于与情人之间的“爱情”,当这种所谓的“爱情”失去到时候,她又转而去依赖自己的“亲情”,让一个人来陪自己,因为我自己接受不了孤寂的噪音,那种面对自我的空白产生的无声而巨大的噪声,令我几近崩溃,而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崩溃,还是让我去找到一个人,去忘掉真正的问题吧——这就是现代人常见的逃避手段。

  灰色花园在哪里?

  它其实并不在东汉普顿,也不在梅索斯的电影,它在每一个人的心,当你的心充沛,它也充沛,当你的心成为废墟,它亦会变成废墟。不要去害怕世界,要永远去相信它,真正的力量之泉永在你心,只要你相信,它永不枯竭。

  ----------------------------------------------------------------------------------------------------------------------

  此文为微信公众号山茶花camelia的“情绪电影”专栏,转载请联系山茶花camelia。

  《灰色花园》影评(七):时间坍塌 只剩彼此

  我们常常抱怨着 这个世界这么大 却没有我们一个容身之处。

  之后,又会是信誓旦旦的话,或是抱怨。

  这些话仅仅属于夜晚的呓语,淘气可爱,如同是做了个梦,在梦里面悄悄种了一株岌岌可危的花,梦醒了之后,花开花落仅仅成了你心里面另一个无声的失落。有些人的失落来自于现实,他们的泪淌进梦里,而最可悲的是,更多人的失落来自于自己的梦,泪滴落,斑驳的却是自己曾经最坚持的另一张面孔。

  所以,我们即使想要告别这个世界,但是无处告别。。

  我们是细小的水珠,殊途同归。

  我们永远无法做到时间坍塌 只剩彼此。

  灰色花园 与其说是 黑色幽默片,更不如说,如果你自己抛弃了这个世界,那世界也会一点点摧毁你。

  人生 与其说是 圆满,不如说 是 打磨。

  只有被各种痛苦淘洗洗涤,被各种回忆浸泡,你才可以真正的长大,真正的读懂 人生 这本书。

  母亲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

  她制造着各种假象,

  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伟大的事业。。。

  其实,她一无所有,只剩下了 灰色花园 一个唯一的空壳,以及 她脑中无边虚幻的恐惧虚幻。

  女儿是这场悲剧的妥协者。

  她在还没有看清楚这个世界之前,就被母亲推进了灰色花园。

  她是如此美好,

  美貌 事业 男人 金钱,

  任何事情 对她来说唾手可得,

  她也曾经想要逃离灰色花园,可是在一次失败后,便在自己的心里面建筑起了高高的墙。

  从此,这对母女相依为命,过了三十年。

  在灰色花园,时间坍塌,彼此相拥。

  可是,时间并没有让这对母女的感情完美无缺,反而是紧紧地禁锢着这对母女。

  时间是流沙。

  感情是流沙,如果不好好爱护。

  这对母女之间没有爱吗?

  不是的,妈妈爱着自己的女儿,她只有这一件宝物了。

  可是,女儿了??

  她和她的青春全部如流沙般溜走了。。

  《灰色花园》影评(八):史上最彪悍的宅女

  电影看了近两千,很少有电影让我不敢再看一遍,我从不怕看惊悚鬼怪恐怖片,往往是一些探讨人性的电影,一幕幕敲打你的内心,考验你的承受力,让你看的时候痛心,想起来揪心,所以,不敢也是“不忍”的意思,《Grey Gardens》就是这样的一部,我在7月看完,整整过了2个月,才敢于直面来说说这部电影。

  电影是导演Michael Sucsy根据梅索斯兄弟七个月贴身拍摄的纪录片改编而成,按惯常来说,看完类似的传记片,我肯定会去找来真实的纪录片一睹为快,可惜我怕我还是不敢面对,毕竟电影只是表演的人生,离真实的世界还有一定距离,而纪录片就完完全全的是live show了。

  两个女人都叫伊迪,老伊迪是杰奎琳肯尼迪的姨妈,曾是一位歌唱演员,丈夫为她买下纽约州东汉普顿的别墅——也就是“灰色花园”之后,就此定居,直到她死那天都没有再离开过,因与丈夫长期分居后来离婚。女儿热爱歌舞,做过模特,幻想成为好莱坞女主角,在经历一次与有妇之夫的失败恋爱后,失去社交意愿,退避此舍,惶惶度日,终生未婚。

  两个女人,又是母女,相依为命,但别以为这其中有多少母爱,多少温情,她们拥有各自的小宇宙,一脉相承的自私、自恋、冷漠、冷血,互相讽刺、指责、争吵,偶尔的交情也是一晃而过。她们在这所破宅生活了几十年,到了后来断电断水,也不肯离开,老伊迪已然年迈,她几乎不起床,周围是成堆的报纸、衣服和脏盘子。小伊迪也从花季少女变成满脸皱纹的老妇,她总是穿着不合时宜的衣物,裹着一头几乎秃完的头发,在镜头前欢腾起舞,自恋成癖。

  与普通的芸芸众生相比,她们是病态的,在她们的精神世界里,只有她们自己,不需他人的点缀,因此才得以如此这般地孤立和乖张。同时,她们身上也有很多的矛盾性,她们也曾幻想,尤其小伊迪,渴望表演做女星,嫁个有钱富商,但与现实社会交往受挫后,又蜕变为这种与世隔绝、极端幽闭的方式,愈期望愈失望,愈畏惧愈闭塞,愈孤绝愈乖戾。很多有此类心理问题的人也是如此。

  记得刚看完的那晚,我一闭眼就是女儿Edie披着貂皮大衣化着奇怪的妆容站在Grey Garden前面那幅照片,眉毛上挑,戾气尽显,眼里充满对外界社会的敌意。这张照片作为纪录片的海报,太合适不过了。

  后记:

  在电影频道观看了61届艾美奖颁奖晚会,此片荣获最佳电视电影,老伊迪的扮演者Jessica Lange获得最佳女主角,父亲的扮演者Ken Howard最佳男配角。

  《灰色花园》影评(九):当梦想照进现实

  无法想象,如果这部影片之前没有先看那部纪录片原型,作为一部独立的电影,我会做出如何的评价.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76329/

  但问题是我先看了纪录片,这个假设于我已经不可能成立了.

  而两位女主人公原型给我的印象之深,乃至在这部电影版观看过程中不断地在我脑子里纠缠,互相印证,互相补充.

  从这点上来讲,两位女主角对原型人物的诠释是成功的.

  在这里,电影的各种技术表现不是重点,也无需太多计较.正如原型纪录片所坚持的,人物是你唯一的关注.

  大部分,我会同意,好莱坞电影是一个造梦的工厂.梦想与现实永远是那样的若即若离.

  但这部片子,(原谅我又一次把原型纪录片纠缠进来,我已经无法抹去真实人物的影子.)却分明的给了你一个比生活更真实,比电影更表演的故事.

  最伟大的演员就在你身边.梦想与现实,热情与冷酷,傲慢与卑微,永远交融在一起,流淌在每一根血管里.

  i don’t think you see yourself the others see....

  不要怀疑,没有夸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grey gardens.每个人都能成为edith母女的注脚.

  《灰色花园》影评(十):周六电影

  周六空闲的下午看到腾讯视频首页推荐,主演我喜欢,于是就看了。

  最近在看的《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电影“工厂女孩”,都是关于1950,60的美国,真是奇幻的年代。像是现在的中国。

  物质生活喷发,信息爆炸,有线电话和电视开始普及,传统社会仍旧主导价值观,而新的职业如电影明星却更强势得占据大众视野,名人成为一种身份并且带来商业价值,个人不再妥协家庭,女性开始经济独立,社会更加包容异己,年轻人开放得吓人,而家庭成员的关系也不再那么紧密。

  那个年代女性为了家庭和安稳的生活而放弃事业与自我价值,是一条光明大道,正如小伊迪的父亲对她母亲说的”你唯一的职责就是给女儿找一个稳定的丈夫“。我估计现在没有人会说这句话了,在美国。

  而在中国,这句话还得说上一段时期。

  有时候一件事情是喜剧或是悲剧完全依据你如何看它。有时候,喜剧才是最悲壮的喜剧。

  所以我觉得,在大部分年代,大部分国家,女性都是受挤压最严重的群体。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