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10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由Robert Markowitz执导,米拉·索维诺 / 托比·斯蒂芬斯 / 保罗·路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一):朴实而浪漫的一个版本
和13年版本相比这个版本更加忠于原著,虽然省略了很多地方,但是个人认为比最新版交代得好些。
开头进入主题的速度非常快,感觉是一头撞进故事里的。主人公Nick感觉十分木讷,Tom给人感觉太绅士,少了运动员的粗野。此版本的Daisy令人十分满意,至少比新版的短发萝莉更贴近原著的感觉,例如她俏皮而不过分的轻佻言语以及在老公倒水的间隙旁若无人地跟Gatsby拥吻。可是,那份所谓上流社会的俗气和拜金却有所欠缺,很可能是因为Gatsby的豪宅太寒碜,毫无亮点,唯一令她两眼放光的只有当年她送的那两颗扣子。令人惊艳的角色是Gatsby。看完小李子的屌丝版,这一版绝对是高富帅,眼神流露出自信,笑容可亲,还不会情绪失控。我绝对相信这一版的Gatsby是靠个人魅力和雄心壮志闯出一番天地,而小李子恐怕运气多些。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5年前他们相识的片段。原著中并未提到。这段太浪漫了,Daisy的车开过满地飞舞的黄叶,问Gatsby叫什么,他说叫jay gatz;等她的车绕了一圈回来,凭着记忆问是否叫Gatsby,他竟然就这么答应了,从那之后一直沿用Gatsby这个名字。真是个天生情种。
最好看完了这部再去看新版,因为和新版一比较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乡下版。当真浮华褪尽只能看情节比演技。总的来说这一版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引用了大量原著原文。菲茨杰拉德的文字精炼华美,当听见旁白或者对话引用了原文会感到异常亲切。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二):盖茨比和合伙人
前两天在银河看了连场电影,先后是《中国合伙人》和The Great Gatsby。
去看这两部有两方面的原因,首要原因,呃,因为不用自己掏钱;第二,就第一部电影,我在学生时代,真的上过新东方,我对陈可辛执导这部纯内地元素的电影感到好奇(或者说是怀疑);就第二部电影,朋友跟我不啦不啦了从原著到导演到卡斯的盛况,我没读过小说,却看过红磨坊和小李,于是,欣然前往。
我以为第一部是开胃前菜,却在影片开始后不久,猝不及防地哭了,不是静静流泪的那种文艺范儿,而是抽抽搭搭的俗气哭法。当年啊,友情啊,三角地啊,怀念啊,森森地自责啊,可怜辜负好韶光啊,人跟人滴差距咋那么大啊。。。各种忧桑中,内牛满面的我还闪念了一下,前两年新东方被查的时候,该逢低吸纳啊。。。
我对第二部严阵以待,虽然没读过小说,却知道它的盛名。一上来就被开场的悬疑气氛抓住,想当然地以为必有爆点在后,上世纪的文学经典哎。。。拍红磨坊的大导哎。。。小李哎。。。在自己庸俗的思路中不断期待。。。Give me a surprise!后来,旁边有观众走了;后来,我摘下了3D眼镜;后来,影片结束,灯光亮起。This is it?他没有靠山啊?他没有计划啊?开场的那个Mr. Plan,根本就是Mr. No Plan!就象坐过山车突然停电,而且就停在上坡处,然后告诉你,下来吧,自己爬下来吧!
看完后,立即向朋友大举推荐《合伙人》,立即向朋友大肆吐槽gatsby。可不知怎的,还是下意识地找来原著。开篇就看到这句话,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这句话在电影开头就被一字不差地复述过,却被我,在对莫名其妙的爆点的莫名其妙的期待中瞬间遗忘了。这分明是Fitzgerald对所有吐槽者的警句啊。
于是,开始猛读。于是,我觉得《合伙人》是一只洋葱。于是,我感谢《大亨小传》,至少,它让许久不读书的我又读书了。
Gatsby让我想说两句话,第一句是,性格决定命运;第二句是,求真难,难于上青天。
Gastby是个谎报身世的下等人,是个专干非法勾当的歹徒,但他的坑蒙拐骗是不彻底、不统一的。人生总在选择,选择就得排序,名,利,权,情。。。对Gatsby们来说,他们的顺序是坚定而不变的,真情永远排第一,且与第二相距万里。坑蒙拐骗永远只会出现在第二及之后的领域。他真在何处?就真在他反复要求Daisy,他的女神,说出这句话,“Just tell him the truth—that you never loved him—and it’s all wiped out forever.”如果不是因为执着于这句话,他差点儿就逆袭成功。是他较真的性格,毁掉了原本唾手可得的圆满结局。可这只是我们这些世俗人们的想法,那原本唾手可得的结局,因为不真,而根本不会被他放在眼里。
Gatsby让我想到另一个特别求真的人,林黛玉,宝玉让她放心,可她老是不放心,不是不放心宝玉,而是不放心这世界。因为求真的性格,两人同样被人世和世人抛弃,也同样至死不渝。这类人即使肉身消灭,也会精神永存。他们的存在原本是人性的光亮和希望,是人类在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前,上帝递下来的那棵大葱。
真善美,无真,哪来善和美;假丑恶,一假,丑和恶便接踵而至。但一真难求,人们需要真,人们害怕真,人们践踏真。赵高说,那是马,说是鹿的人就成了死人;皇帝说,我穿着漂亮的衣服,说他光着身子的只能是个未谙世事的孩子。
因为比不上而咒骂,因为做不到而践踏。坏人从来都不恨坏人。没有好人的世界,也就没有了坏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三):尊重盖茨比的那些梦。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人们看待盖茨比的爱情,都认为是一出荒诞的悲剧。
人们耻笑盖茨比太天真了,那些上流阶层的虚伪、糜烂;那些黛西的调情和薄情,他似乎都看不到也听不到。但其实你们都错了,我始终相信,在夜深人静的某一时刻,他一定比任何人都无比清楚地感受到那种疼痛。
那些在他举办的盛大宴会上翩翩起舞的宾客,那些用财富和地位勾勒出的精雕细琢的礼服、微笑、饮品……盖茨比显然了解金钱的好处,但也请你们了解这颗心背后那点微小甚至卑微的愿望:他愿倾其所有,只为奋力去追回她的黛西、也是他的梦。
他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才来到这里,等到这一天。这份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执着,令我无比动容。这不是傻,而是宁愿在这混沌的世界里保留自己的初心和追求,不在日复一日的蹉跎里让心逐渐迟钝、生锈。
为了黛西,他宁愿模仿如过去般偶然相遇的际遇,其实谁都看得出他的紧张和不安;为了黛西,他在车祸那夜静默地候在她的窗前,看她一切安好才如释重负地离去;为了黛西,他带着破碎的梦连同失去生命的痛苦去往天国。我不能说无怨无悔,但至少他得到了答案。他努力过、挣扎过,而不是如一滩死水般任凭年岁流逝而不自知。
在这里我不想评论盖茨比之外的那些某某。虽然这个故事又似乎让我们觉得印证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美好爱情和乌托邦的梦总会在物质的沉沦里触壁,即使最初开出了最美丽的花,留到最后也只是枯萎。
但我爱盖茨比这个人物,他带着自己的心灵追求,在拨不开的迷雾里缓缓驾着自己的小船,努力靠近心中的彼岸;就算对岸已经时过境迁,但他的光辉还是真真切切地洒在了我们的心中。
最终让我们动情的、伤神的人物,除了他,别无他人,而这恰恰证明了我们都宁愿相信他还是得到了他的所想,无怨无悔,而这不也是我们每个人心里一定有过的念想吗?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四):纽约之梦
在电影里看到的都是 纸醉金迷,还有穿着华丽的gentlemen和lady。盖茨比出现的时候我曾经以为是主角的第二饰演,后来又觉得他会是一个又老又丑的老头儿。在最后他对尼克说话的时候我吓了一跳,文雅有礼的举止以及神秘的出身。本来开头的乏味都因为这一些而让我坚持下去,两个小时长的电影对我来说已经是极限了,一场很好的视觉效应,看下去也是值得的,唯一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够去影院看。
废话说的很多似乎不关电影情节。
在电影里面,最精彩的一部分无非就是后面tom遇见盖茨比的时候,到最后盖茨比要求他心爱的女人和他一起离开之间的争执以及最后黛西的失控撞人。tom是爱着黛西的,我会这么想。因为总觉得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厌倦了一个女人的话他会选择离开的,然而他并没有,最后还是坚持和出了轨的她一起离开纽约。可是这让我觉得tom又是自私的,他不该这样对待黛西。至少,生下帕米的时候tom应该在黛西身边。话说到盖茨比,盖茨比的爱一直是沉默的,到最后突然的大爆发,他试图想要让一切回复到以前的样子,可是最后也是功亏一篑换来自己的死亡。身为旁观者的尼克观察了这一切,到最后的厌倦。
在电影里,盖茨比说他要让黛西等到他有一切成就的时候给他一个庞大的婚礼,人的欲望,人的贪婪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做。很难看懂的一部电影,却又有点懵懂。每个人都怀着一举成名的梦想来到纽约,最后却是如此厌倦这个地方。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还是说成功之路被阻碍,又或者是自己的成功根本不适合这样的地方呢?无止境的渴望,无止境的丑闻,还有建立在贪婪之上的爱以及纽约人的冷漠。
要说从这里面收获什么,我想说,就是不要对美国抱有太高的梦想,过多的贪婪只会让自己崩溃。不止美国,全世界亦是如此。成功取之有道,爱情也要取之有道。
个人观点
y 小样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五):黛西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黛西这个女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一段艰难的日子让她变得很世故,很复杂,诚然,她真的很复杂,让人难以理解。但是仔细想想,也并非无法理解。五年前,从电影里可以看出,她是真的深爱着盖茨比,但是因为家境与战事,让她们分开了。那个时候的黛西可能是少不更事,还是一位懵懂的少女,没有让爱情与金钱挂钩。盖茨比去了欧洲参加了战争,与黛西失去了音讯,黛西在苦苦等待之后还是选择嫁给了富家子弟汤姆。对于汤姆这个人,我并无好感,他就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二世祖,除了钱,专横,霸道,好像很难找出其他什么优点。在黛西嫁给汤姆之后,他们的婚姻也并不和谐,汤姆总爱在外拈花惹草,甚至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妇。的确,这样的生活并不快乐,但是并没有破裂,直到盖茨比的归来。黛西在盖茨比心中就是一位女神,他对她爱慕,近乎痴迷,盖茨比为了让黛西回到身边,拼命的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成为一名有钱人,最后他成功了,他成为了百万富翁,并且得到了黛西,他们开始了地下恋情,并幻想着有朝一日,他们能真的在一起。这时候的问题就是,黛西这时候已经不是以前的黛西,已经不再是那个纯情的少女了,已经充满了物质与金钱的气息,而且她与汤姆已经有了孩子。我觉得黛西选择和盖茨比一起,是因为黛西为了报复汤姆的出轨,同时也因为盖茨比的魅力,也许,黛西也爱着盖茨比,虽然也建立在金钱之上。但是不可否认,她也爱着汤姆,还有了孩子,很难说她会选择离开汤姆,特别是在她知道盖茨比是做非法买卖得来财富之后。可能很多人都会去批拍黛西的行为,她的世故,她的无情,但是仔细想想,作为一个母亲,有一个稳固的家庭,会为了一份少女时期的一份感情而放弃吗?肯定不会的。看到电影最后,看到好像爱着尼克的乔丹,也嫁给了一个有钱人,这时候我会觉得可能当年的黛西就和乔丹一样吧,感情并没有盖茨比想象中的那么难舍难分,可能一切都是他心中的那份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六):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杰克到杰伊
了不起的盖茨比
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因为他的罗斯早随泰坦尼克号坠入深沉的大西洋底。坠入深底的那刻他终于懂得,生命,不过是一场终究归于平淡的喧嚣游戏。他一路以梦为马披荆斩棘,只是为了那抹黑暗中的莹莹绿光,那淡绿的微弱光芒,像极了黛西家门前港口的灯光,也像罗斯失神凝望的大西洋上的那片星光。
---------题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看的不多,就看了两部,一部《泰坦尼克》,另一部就是最近刚上映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盗梦空间》也演的不错,据说是一部无比深奥的心理学电影,一般人看个五六遍才懂,我只好作罢。16年前他还是风流倜傥,痞气十足的帅小伙杰克,靠赌博赢得去美国的船票,在船上邂逅白富美罗斯,上演了一场贫民窟穷小子与上层厌倦奢靡浮华贵族生活的富家女之间的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俗套却被自称世界之王的卡梅隆导演的深入人心.以至于杰克一角,成为风靡一时的大众情人.在我看来,莱奥纳多是和周杰伦一样帅的人物,我床头的海报,一张他的,一张Jaychow的。所以在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时,就像期待自己旧时的恋人一样。结果足足等了半个小时,29分56秒才看到莱奥纳多的出现。不过他的出场让我感到惊喜的同时,也深深的震撼:曾经让罗斯痴迷的狂放不羁的杰克消失了,16年过去了,盛大的宴会中站着一个饱经沧桑世故的背影,时光在他身上烘烤,氤氲着太多成熟和风尘的味道。影片中尼克到处寻找的盖茨比,他自信而绅士地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杯酒,那一刻我想到泰坦尼克里罗斯邀请杰克去上流宴会赴宴时,在一群权贵中,他穿着不习惯的燕尾服,假装淡定的要求Waiter往酒杯里加点酒。而十几年过去后,在另一部影片里,他站在整个盛大奢华的派对中央,举起他的双手,烟花和星光点燃了夜晚,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那刻,我无比怀念,在泰坦尼克船头,年轻的杰克张开双臂,迎着大西洋上的海风,向着自由女神的方向,叫嚣着“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夕阳温暖的光辉照在他身上。他是众多泰坦迷心中永恒的年轻的杰克,而我不得不接受他站在舞台中央,成了一位中年大叔,自信从容笑着说“I am Gatsby”的事实,就像喜欢了很多年很多年的白衣少年,突然在一瞬间,发现长大的他再也不是当年你喜欢的模样。那是一种被时光撕裂的无法言说的殇。就像影片中的经典台词一样“All the bright precious things fade so fast...and they don’t come back.“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敌不过时间,并且一去不复返。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中最为璀璨的烟花,在绽放无与伦比的美丽后,夜空再次恢复了黑暗与喑哑,那个被菲茨杰拉德称为奇迹的、自由的、挥金如土、充满嘲讽的爵士时代宣告终结,20年代的美国梦破灭。不知道你是否听过爵士乐,那由萨克斯和贝斯吹奏的悠扬婉转而又浮华飘渺的旋律,如同一场浪漫奢华的梦,让人沈迷其中,纵情享受却倍感空虚无奈。记得大二的一个下午,我来到学校图书馆一楼被我们视为极富小资情调的Lavender咖啡店,店里各种温馨的小书架,书架上各种不知名的小清新的外国书籍,放着爵士乐。点了一杯cappuccino,翻了翻书架上的书发现看不懂后,无比屌丝的从包里拿出六级题来做。我当时在一个小角落,对面是一对情侣,估计是大四的。因为学长模样的男生深情款款的凝望着他的女神,说“下个月我就去荷兰留学了,你一定要保重,我会在伦敦的泰晤士河边等你。“而我右边的两位估计是教授级余秋雨般的人物,正在大谈特谈让我听不懂的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古希腊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这一切,就像虚浮飘渺的爵士乐。而我此等屌丝实在消受不起,喝完咖啡后,立即走人,回到被考研生挤的人满为患的自习室后,一声长叹,这儿才是真实的人间。在影片中的盖茨比,是一名年轻的军官,依然风流倜傥,也是在一场宴会中邂逅美丽的富家女黛西。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像极了杰克遇到罗斯。可惜黛西并不是罗斯,当时的他还不是富甲一方的盖茨比,而是捉襟见肘的穷军官杰伊。尽管黛西在嫁给富豪汤姆的早上,在收到杰伊的信后想起了遗失的爱情,崩溃哭喊着“Tell them that Daisy has changed her mind!“然而晚上她却收拾好破旧的心情,高高兴兴的和汤姆拍了婚纱照,抛弃了她的爱情。同样是出身名门的富家大小姐,罗斯却选择了离开拥有救生船的富豪未婚夫卡尔,去寻找当时被视为窃贼关押在船舱的她的杰克。五年后,经过战场枪林弹雨的洗礼和商场腥风血雨的冲刷,他回来了,从一穷二白的年轻军官,摇身一变成了拥有豪车,别墅可以与情敌汤姆卡尔们匹敌的富翁。他天真而热切的认为,他的黛西像罗斯一样,一直爱着他。黛西是他的梦想,他一直靠着思念她的爱恋支撑着自己,直到感觉自己强大到可以重温旧梦,挽回旧时的恋人。黛西很美,梦,很美。
五年后,归来的盖茨比在黛西家门的对面建起无与伦比的庄园,夜夜笙歌,觥筹交错,各种奢华浪漫的聚会派对,只为引起黛西的注意。每个夜晚,他凝望着对面黛西家门前闪烁的莹莹绿光,眼神极尽痴狂与迷恋。当黛西来到时,他紧张的冲进雨幕中淋的浑身湿透,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孩,终于找回自己心爱的玩具。当盖茨比欣喜的领着戴西在豪宅中嬉戏,纵情欢笑,背景里爵士乐Lana Del Ray的声线苍凉而天真,一遍遍的追问“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哀而不伤,美不胜收。
电影的导演巴兹?鲁赫曼一厢情愿的抽掉了所有展现盖茨比与戴西重逢后失望梦碎的细节,让他在爱情美梦中一往情深到底。而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原著里,盖茨比早已洞悉了关于戴西的一切,他并不是泰坦尼克号上没有溺水而死的杰克,他比任何人都清醒。小说中,菲茨杰拉德写道,“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梦幻,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以及在去城里消暑之前,盖茨比的一句“Her voice is filled with money。”足以挑明一切。影片的最后,巴兹?鲁赫曼圆了自己作为读者的梦,却是对原著小说本身的辜负。电影的结局,盖茨比中枪之前,电话铃响起,他误以为是戴西打来的,就这样满怀希望的在慢镜头中仰跌进华丽的碧蓝泳池里,嘴角幸福含笑,导演给了他一个死得其所。而小说里中明确的刺破了虚幻的泡泡,“盖茨比不相信黛西会打电话来,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一定会觉得他已经失去了那个旧日的温暖的世界,为了抱着一个梦太久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也许盖茨比的了不起,就体现在这里------勇敢看着自己曾信赖和仰望的梦想在时光流转中被撕成碎片。枪声和电话铃声一同响起,子弹还带着左胸腔心脏的温度,他含笑跌进深蓝色泳池,就像16年前,罗斯悲伤的唱着“Come Josephine, In my flying machine, Going up she goes, Up she goes"放开杰克的手,他冻僵的身体像一座雕像,沉入冰冷的大西洋底。让人唏嘘感慨。
我想,电影中呈现的所谓美国梦,就是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过得更好。自诩为上帝之子的盖茨比,坚信自己命里有非凡的安排。当他第一次吻上黄金女郎戴西的唇,生命中所有与美好相关的想象都凝结成了一个美丽的梦。只要明天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膊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可以触碰得到彼岸那盏荧荧绿光。盖茨比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就像钟晓阳《最爱》的歌词那般“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自古空余恨的是他,千金换一笑的也是他。”他是真正以梦为马一路披荆斩棘的人,他当然了不起。莱奥纳多不再是那个让我们痴迷的帅小伙,而是为梦豁出一切的中年大叔。是的,我们都会变老。老到不再是年轻的模样,老到忘了自己曾爱过的人。他们,也是我的黛西。美丽而空洞,曾深深让我迷恋,却早已不再是我深爱的模样。等到我们足够强大,足够的了不起,回过头来看让我们曾有动力奔跑却早已破碎不堪的梦,是怎样的唏嘘感慨呢?Only Time Kowns…
.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七):最后一位南方女郎
了不起的盖茨比 看完电影,把大学时代买的那本英文原著找了出来,泛黄的除了这本书外,是不是也有自己的青春?
依然记得在那年在图书馆里一句一句地读原著的那个夏天。窗外阳光灿烂,有人在楼下喊我的名字,声音像洁白的鸽子斜斜地飞到窗台上。
如果说杜琪峰的电影文雀是写给六十年代香港的一封情书,那么这部小说就 更是菲茨杰拉德写给他的南方女郎的心事重重的挽歌。巫宁坤的中文拖泥带水,原著的诗意盎然,翻译后变成一段段纠缠不清的赘句。
电影中的盖茨比一番奋斗后终于功成名就,却仍然没有赢回爱情。为了微乎其微的希望,他赌上了他的所有的财富,包括他的青春和生命。最终依然输的一败涂地,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病人。
现实中的那个年轻人退伍后,离开南方,在一间廉价的咖啡馆里埋头写作,三个月后靠《天堂的这一边》一夜成名,终于重拾爱情,带着新婚的妻子开始在舞会彻夜狂欢花天酒地。二十年代的巴黎,那是爵士时代,鸡尾酒和时髦女郎的时代。但他和她都知道,有些东西再也回不来了,这是他在一篇小说the sensible thing 写的最后一句话。 他还活着,是因为电影里的盖茨比已经替他死去了。
数年后,在另一个异乡的城市,我读完了菲茨杰拉德的所有英文著作。我的人生也几经起落,电影中的镜头都那么似曾相识,在不经意的时刻,穿胸而入,让人痛彻心扉。
多年后,中年的他壮志未酬,没有实现少年的梦想,开始酗酒度日。他不再是那个时代的桂冠诗人。爱情也早已灰飞烟灭,妻子珊尔达写完最后的华尔兹后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
这是另一个版本的泰坦尼克号。结局却是一样。
看着莱昂纳多孤注一掷地向爱情走去,自己年少时的身影一闪而逝。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 我看到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正死于疯狂。艾伦·金斯堡 在《嚎叫》里写。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理智的,事实上我们都在追逐着一个巨大而疯狂的梦想。心理学家埃文斯盖棺论定地说,无人幸免。
在这个时代里, 真正的病人是盖茨比,还是我们?
“你不可能走回从前”(You can’ t repeat the past)
“不可能走回从前?为什么?当然可以!我会让一切回到原来的样子!她(Daisy)会看到的!”(Can’t repeat the past? Why of course you can! I’m going to fix everything just the way it was before. She’ ll see)。
最后的华尔兹
电影里一闪而逝的镜头,莱昂纳多 年轻的脸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八):金钱社会中爱情梦的破灭
以前学美国文学的时候,只知道这是一个美国梦的破灭。
这次看了电影,又有了新的角度。
Gatsby为了赢得旧日恋人Daisy的注意,努力地获得财富和名声。
他成功了,在他的豪华别墅里,已为人妇的Daisy再一次投入他的怀抱。
好景不长,在Daisy的丈夫发现后,Daisy在慌乱中开车撞死了他丈夫的情妇。
Gatsby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罪名,为Daisy开脱。
最后,Gatsby被车祸中死者的丈夫开枪击毙。
这是一个美国梦的破灭,也是一个爱情梦的破灭。
在Gatsby阔绰富有之时,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而最后,出席他葬礼的只有寥寥三人。
那个Gatsby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Daisy,已在和丈夫享受欧洲之旅。
对于Gatsby而言,爱情就是幻觉。
在他的幻觉中,他的Daisy是美丽纯洁的化身。
然而现实中,Daisy选择嫁给了富有的Tom,
虽然她曾再次回到Gatsby的怀抱,
但是,当她发现Gatsby的财富不可靠后,她再一次选择了Tom.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成就了多少的豪门新贵,
人们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似乎金钱能换来一切。
这又何尝不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的写照?
女人是现实的。
在充满金钱气息的社会里,爱情貌似成为了理想主义者的虚幻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