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输家和赢家》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2 12:50:45

  《输家和赢家》是一部由乌尔瑞科·弗兰科 / 迈克尔·劳肯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输家和赢家》观后感(一):我最近愤青么?

  获过多个大奖的纪录片。结果看完后感觉一般。我给打了三星。很多人对标题进行讨论,其实,有必要么。首先,片子本身压根儿就没怎么反应这个主题。其次了,说句俗的,哪部有点冲突的电影不能叫这个名字,本来就很俗,还非得从里面挖掘深意么。

  主要的内容就是工地的拆了,感觉有些拖沓。穿插的一些东西其实不错,德国人的留恋,中国领导的百无一用的官腔,中国工人的朴实,还有两国在工作方法上(其实是文化上)的冲突等等。我觉得如果把这些冲突作为主题可能更好一些,还更贴切电影名字了,可是这些分明都是点缀啊,电影是以工地为主的。领导在路上开车,居然也有着么长时间,导演你想听红歌你自己在家听就是了嘛,老外们可能觉得新鲜,我是觉得太拖沓了。

  话说到这儿,其实说到了角度的问题。很显然,西方想了解中国,但不是全部的中国。他们要了解的,是中国作为国家在迅速崛起,在威胁西方的地位;中国的富人,官的生活;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惨”生活。这些点,其实这个片子都涉及了。大概因为这样,所以在西方获得这么高得评价吧。如果放到中国来,那可能还真不算个什么。因为片子的拍摄剪辑,包括音乐(音乐我觉得真傻,单听音乐就知道是老外拍得片子),似乎都一般。

  《输家和赢家》观后感(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2003年的时候,德国的一家焦炭厂被一家中国公司收购,除了全部的技术资料之外,还包括整个工厂。所以有400名中国人从中国来到德国,花了几年时间,将整个工厂生产线拆卸搬回中国。

  这些中国工人每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一个月赚400欧元,相当于年薪50000人民币。这在2003年的中国来说,还是相当多的。

  德国工人和中国工人的区别自不必多说,就特点上来说,跟10多年后的现在比也差不多。他们比中国工人工作时间少,收入是他们的10倍,他们注重施工安全,他们的生活多元而不只是工作。

  我想讲一个我以前公司的八卦。我刚到公司的时候,有个同学跟我说,以前公司最早期的时候,开发有两个人,客服一个人。有一次升级服务器,三个人搞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才基本搞定。

  因为开发任务特别紧张,所以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有不少隐藏的 bug。半夜上线之后,客服电话一直响,客服的同学接到用户报告 bug,开发人员在旁边重现,然后两个开发中的一人说,我认领。修改,提交,部署。一个晚上下来 git 有好几十个提交。

  后来性能功能稳定了之后,半年升级一次版本,再后来,一年升级一次。也有了充分测试,专业运维,等等等等。一切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很美好。

  所以整体上来说,我对中国还是很乐观的。我相信,这个过程肯定会朝着大家期望的那个方向上发展。但可能会慢得多,痛苦得多了。单从工人待遇上来说,10年前年薪5万差不多是最好的收入。现在年薪5万应该挺普遍的吧,虽然购买力下降,肯定还是大大提高了的。

  这里的工人的愿望或者梦想都很简单,有的人想挣钱回家结婚,有的人想让孩子多念几年书,有的人要还钱看病。有个工人说,我本来也想念个书什么的,现在没时间呀,也没那个心力了。当你特别忙碌,就没有心思做判断和思考了。工地上也出了一次事故,有工人严重受伤。这叫毁灭式发展。

  这就好比,某个篮球运动员,在场上受伤了,还是要坚持比赛,这很可能导致他伤势严重,以后再也不能比赛了。但另一方面,成功的运动员,特别需要不服输的精神,假如他立即退场了,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功。这个中国工人也一样,但他说,我努力挣钱,希望我的儿子可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起码当个白领。现在有个特别时髦的词叫产业升级。这是以20年一代人为单位的产业升级。

  但最叫我惊讶的是那个领导莫书记。有人受伤了,他说,毛主席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工作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嘛。对呀,包括大跃进,大革命,大饥荒,都是不可避免的。

  他用一种老套得令人发指,几近直接的宣传方式跟工人们做思想工作。嗯,今天也差不多。他们就是要骗你,他们也知道你知道他们骗了你,你想怎么样呀。出了事故以后,永远是最底层的工人的责任,真无耻呀。

  我是理科生,小时候虽然喜欢看一些课外书,但基本的政治素养几乎没有。小时候学政治课的时候,我心说,我知道不是这样的,你们不要骗我。现在偶然的一个机会,有时间多看了这方面的内容,补充一下基本的知识。我非常惊诧,有些东西还真的是潜移默化,谎言听多了就会变成真理。如果不是因为见到其他的真理,恐怕还意识不到。另外,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我也挺惊诧。:-)

  我还是心怀希望的。比起我的祖辈和父辈,我在各个方面都比他们有巨大的提高。我也相信,我的孩子肯定比我过得好。但同时也挺伤感的,那些在渗油的井下工作牺牲的挖煤人,那些在德国受重伤的工人,他们原本能过更好的生活。

  《输家和赢家》观后感(三):纪录片内容整理(非启示用)

  首先,纪录片提到了德国的严谨按章程办事的工程师与讲究速度效率的中国工人之间的工作矛盾。

  其次,展现了辛苦工作7天12小时工作制的中国工人如何在短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炼焦炉工厂自欧洲到中国的整体搬迁。

  第三,德国人不能接受炼焦炉厂这样的工作(因此导致该厂无人工作被中国买走。)和中国人愿意持股耐劳是否是中国德国经

  济地位变化的一个原因。

  其实该片隐藏的一点是经济日益发展的中国在全世界范围的一个扩张及其带给其他国家的影响。

  引用主持人的话:中国迁走炼焦炉厂之后产出了大量精制兖矿,而德国面对日益曾长的世界原料需求不得不扩建了国内数个炼

  焦炉厂。但是中国人在国外漂泊辛苦,原理故土家人,而被问到对于未来的憧憬却一篇渺茫。而德国人了,关闭了祖辈相传的

  矿井和工作一生的工厂,内心的苦闷同样令人难以言表。中德两国,谁输谁赢,见仁见智。(主持人说的真好。)

  最后我还看到的但不足列为重点的是:兖矿集团高事故率、违规操作多。

  《输家和赢家》观后感(四):友邦何须惊诧

  西方人坚信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国人认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西方人崇拜理性,中国人念叨难得糊涂;西方人信奉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中国人常说咱俩谁跟谁呀;西方古代的皇帝里有玄妙的哲学家(如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中国古代的皇帝里则有一流的画家、诗人(如宋徽宗、李后主)。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误读与隔膜,待到面对面的交流、合作,误读就成了冲突。

  两种偏执、难分轩轾

  德国的多特蒙德有一座世界最先进的炼焦厂,但德国人发现进口焦煤比在本国自产焦煤花费更少,于是把厂卖掉。有着深深的发展饥渴的中国公司生冷不忌,买下了德国炼焦厂,并将它整体搬迁到国内。在搬迁中,德国人不断杯葛中国人的做法。中德的分歧有多个层面。比如,对待劳动的态度。说到中国人,勤劳勇敢四个字就会条件反射的跳出来。勤劳是中国人的第一标签。《二十四城记》里那位下岗女工说:人有事做,老得慢一点。这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人对待劳动的朴素态度:吃苦当吃补。《输家赢家》里,那些中国工人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一周工作七天,超负荷运转,一位老工人甚至每天做梦都梦到拆高炉。而德国人在工作上则不会穷追猛打、忘我付出,他们抱怨中国人做事太过积极进取、太赶了,带得他们都不得悠闲,他们严守八小时工作制,下班比中国工人早,对要增加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很是不满。中国人紧盯工程进度,德国人在意人的舒适度。对待规则的态度,则中德更是有云泥之别。德国人来讲规则,中国人打哈哈,以一招太极云手应之。德国人总是说中国工程队这个不“work”那个不“work”,但事情到了中国人手里,一切都“ok”。中国人自己改装宿舍电路,很管用,而德国人却很在意这不是由电力工程师弄好的。对使用焊枪,德国人纠缠于填表格申请等规范性事务,在会上和中国人争论,中国人随口敷衍,德国人的G点甚至都不是中国人的敏感带。德国工程师恶作剧的把架得不安全的梯子扳倒,他对安全规则保持高度虔诚,而中国人的做法简直是胡闹,他的小小破坏是聊胜于无的惩罚。后来中方还确实发生了安全事故,一个工人摔成了重伤。后来又发生漏油事件,德国工程师拒绝开工,中方指责德国人在浪费时间,德国工程师说至少工人们活着。一边是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边是人命大于天。中德两方,各有偏执,德国人始终更注重个人的自由舒适、安全健康,而有着发展滞后焦虑症的中国人则专注于集体成果、集体狂欢(看春晚、看飞船上天),把自身的苦乐放在一边。这两种偏执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中都合情合理,一相交错就火花四溅,德国人的人道主义没有错,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也没有错,只是各自的发展阶段不同,对应的企业文化也各异,双方只能各自保留意见。

  两种疯狂、各擅胜场

  电影《刮痧》表现了中美文化冲突,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我们习以为常,美国人惊诧莫名,我们说是治病,他们认为是虐待。中美两拨人,站在一条文化鸿沟两边互相观望,最终一个美国人鼓起勇气吃螃蟹,走了过来,于是误会消除。同样的文化鸿沟也横亘在中国和德国之间。《输家赢家》中,无论是安全规范、质量规范还是技术规范,德国人都主张严格恪守、切实履行,而中国人则我行我素、自立章法,德国人阻止、劝告、抗议都无效,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人最终还是用中国式的高歌猛进提前完成了任务。在与中方的交涉中,德国工程师们惊诧、扼腕,乃至郁闷、无奈。那些规则至上的德国人,看到中国人不管不顾的大跃进,不止一次说到中国人的做法是发疯。而中国人对德国人的坚持也很是不解,总认为这多大点事嘛,何必斤斤计较、喋喋不休呢。有一个笑话说,德国人如果掉了一根针在地毯上,他们为了找到这根针会清空房间内所有家具,给地毯打上密密的格子,然后拿着放大镜逐格找。按照德国人的死板性情,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的。另外据说,德国人钓鱼的时候,规定一个人只能用一根钓鱼竿,还要配备一把尺子,每钓上一条鱼都要仔细量一遍,达到规定的尺寸才能放入桶子里,否则要扔回河里。在中国人看来,德国人这种神经质强迫症式的精细讲究又何尝不是发疯呢。中国人对规则漠视,弹性十足,但工作高效。德国人刻板,但刻板也结出了硕果。众所周知,德国车子性能最可靠,正是德国人刻板精神的结晶。两种文化在发疯之余,都还挺管用。

  输家赢家、不是冤家

  条条大路通罗马,德国人坚信自己到达罗马的道路才是最安全稳妥的,风景这边独好,于是不遗余力向中国人力荐德国线路,但中国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来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二来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中国工人收入低、企业现代化程度低,德国没有这些问题,但是德国工人失业率不低(片中一个德国工人夫妻双双下岗了)、德国经济活力在衰退,中德各有各的问题,打个平手。在焦化厂的拆迁中,德国人伤感落寞,中国人豪情满怀(幻想拆空中客车厂回国),中国人有钱赚,赢得市场,当然昂扬,不过德国人看似输家,却成功减少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其实在战略上赢了一着。

  《输家赢家》保持了可贵的客观视角,没有对中国人进行妖魔化、污名化,对德国人也没有刻意美化。不过,导演还是有他们的倾向性,在两位导演看来,经济博弈中中国是获胜者,而在文化冲突中无疑德国略胜一筹。文化冲突向来是一件好事,在冲突中双方往往能增进了解、互通有无,和异质文化碰撞、融合是各国文化保持活力的不二法门。文化冲突,不存在输家、赢家,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中国、德国互为友邦,中国作为德国的友邦,不必惊诧,德国作为中国的友邦,无需惊诧,双方都应奉行拿来主义,放下惊诧,放开眼光,擭取有利自身的营养,观念的壁垒,应该如炼焦厂一样被夷平。

  (已刊,勿转)

  《输家和赢家》观后感(五):不喜欢起标题

  故事是这样的,德国多特蒙德(听那个发音貌似是这里)一个工业区里面有一个牛逼的生产焦炭的工厂。片子里面那个德国人说这里生产着德国还是欧洲最牛逼的焦炭。可是你知道那个落寞啊,这么牛逼的一个大工厂,被中国人买了下来。在王经理的带领下,中国的四百来号蓝领工人们,昂首挺胸驻进这个工厂。开始切割、拆卸、装箱,运回中国,让中国也有最牛逼的焦炭场。

  额。。上面的简介貌似国家情节以及误导的倾向比较多,不客观!不客观!在电影结束之后的交流会上,电影学院的很多同学们都提出来主观、客观的问题。恩,客观,客观!

  然后。。。我也不知道介绍点儿啥,我对于剧情这玩意儿懒得写,社会有啥变革更没兴趣。大概要流露出来的那个意思可能是说,德国或者欧洲把很多工业基地关掉,转而进口能源。可是现在能源越来越贵,他们又觉得把自己国内的工厂关掉不合适。影片里面有点儿透露出来那么个意思。我当时想到的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别的也没啥。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王经理,牛逼哄哄的一个人。但是牛逼的很有道理。耗时一年半左右的一个大项目,把德国这么牛逼的国家的牛逼的焦炭场给丫拆了,运到中国,成为中国最牛逼的焦炭场。有那么一段儿场景是王经理开车带着助手(男的),跟摄像。在那个城市转悠,一边儿转悠一边儿对着夸德国一些“进步”的地方(加引号不是为了讽刺,是我觉得未必是真正的进步),进了一家卖奔驰的店,找了款啥车来着我不认识。拍几下,说“very good”,有点儿那个我牛逼我把你们丫这个店的车都给买下来的气势。这段儿我很喜欢,外国人的那种所谓的谦逊、合作、双赢,或者他们装逼和为了突出个性的所谓独立性,到了王经理这儿都是扯淡。老王的这种气势才是真正的气势啊,一点儿没装、一点儿不做作。我就这么牛逼,哈哈。

  后来交流的时候,那个导演说,说一开始电影里面谁赢谁输看起来好像很分明,可是又有很多值得细细思考的东西,说什么究竟谁真的赢了谁真的输了不一定。在欧美一些国家放映好像还比较成功。 很装很装。外国人可真不是好东西。到底有什么深入的含义或者德国哪儿占了便宜或者赢了什么丫又不说。

  这个片子很讨巧啊,现在全球的经济形式,中国所谓的社会主义跟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能源,社会,等等。丫还说纪录片就是要忠于自己的个性,不用考虑太多别的。我能相信他麽?

  《输家和赢家》观后感(六):输赢已见分晓

  工业题材是我比较喜欢的纪录片题材之一,一部反映外国工厂拆迁的片子更使我充满期待。可以很轻松地想象到,经过一场关于财富转移的拆迁,如《输家赢家》这个片名所指的“比赛”或曰“较量”会有输赢见分晓。然而,事实上需要比拼的细微项目远超人们所想象,这个输赢也就绝非人们眼中那么容易分出来。钢铁的拆卸和运输,背后不只是资金、信息、技术、习俗乃至道德潜意识的流动,有时甚至是事关未来的某种信号的流动。

  片子要反映的事情是,中国兖州煤矿集团出资买下了德国多特蒙德的凯泽斯图尔焦化厂。这个1992年建成的工厂,运转了8年后因为市场原因而停产,但其设备和技术对中国工业仍具吸引力,其7.63米高的焦炉会将中国炼焦行业拖出6米焦炉的时代,所以中国人将其全部买下,并派遣数百名工人驻扎进厂,拆卸所有设备后转运回中国。

  首先我们就看到两种感情同时流淌在这片工业的土地上:五十几名留守的德国工程师饱含深情地捍卫着土地和设备,他们不能忍受中国人以不够安全、不够环保、过度疲劳的工作方式将设备拆走;领导着四百工人的中国领导班子,则自认为睿智地与德国人的刻板周旋着,且无处不对工作灌注着诗意盎然的工业式热情,偶尔还对德国的发达表示一定程度的羡慕。

  在片中,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关系并不好。德国人一直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不按规矩办事,因此他们不仅不信任中国人,也很不配合。中国人则早有准备,而且人数上有绝对优势,语言这时候也成为阻挡德国人的抗议的门槛。对中国拆迁团队来说,速度是第一位的追求,这是片中很重要的角色——中方团队领导者的真实欲求。德方的领导者则一直在从各个角度念叨自己对工厂的依依不舍。

  导演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中国工人,团队领导、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厨师,无论身处什么角色,中国人总是能把目的放在第一位,任何手段都是为了服务这个最终目的。同时,他们也非常熟悉整个脑子里只有工作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勤劳令德国人惊讶。我们也看到,德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经济总体状态和就业并不满意,他们也经常暗暗地羡慕中国人的干劲。

  大篇幅的中国工人劳动场面,与连续出现的愤愤不平的单个德国人的镜头有趣地彼此相对存在。这里的力量对比无疑是不均衡的,双方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难怪中方领导者曾说,在德国日耳曼民族身上学习到了“三点很重要的精神”:第一,他们对植被非常维护,搬运时宁可绕道也不破坏绿色植物;第二,他们非常喜欢坚持身体锻炼,每个人都积极投入体育运动;第三,他们非常爱护小动物。毫无疑问,德国人一直坚持的按规矩办事,无论是安全规范、质量规范还是技术规范,在中国人眼中都是多余的,而且是明显不合时宜的。拆迁团队本来就没打算按照什么“使用气割需先填设备使用申请表”这样的条框办事,他们不是在与德国人较劲,而是在和自己比赛,例如能不能守住“工人千分之七事故受伤率”。

  中国人是在跟自己比赛,永远追求超越,焉能成为输家?

  导演在片子的末尾耐人寻味地配上了两个屏幕的字幕:2006年,焦化厂在兖州煤矿安装完毕并投产,很快在中国其他地方也建起了两个同样的焦化厂;煤炭价格从当年的50美元一吨上涨到500美元一吨,德国已经开始重新考虑是否还需要煤炭炼焦行业。

  放映厅全场爆发出一阵哄笑。

  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捍卫了对幻想的追求,某时甚至显示出不计成本的勇猛。这不能为西方人所理解,而且双方的确处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中国人是以输家的身份进入比赛的,唯一的目标只是成为赢家。本来拥有赢家身份的西方人,脑子里就只剩下可能变成输家的恐慌。两种文明的博弈在起点上就不具备比赛的条件,因此,它们只能各自同自己比赛,没有了所谓的输家赢家可言。

  中国人上演了工业奇迹,物质文明变得丰富,他们是赢家;中国总是处在产业升级的落后一端,劳动者待遇和技术精细程度存在硬伤,更遑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在此一直是输家。德国人的工厂被中国人占有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劳动精神和工业梦想已经在中国人的身上和脑子里扎根,在此他们是输家;德国人能更早知晓什么产业不再适合存在于国土上,并能以较好的价钱卖给想要的国家,他们做了不亏的生意,生活环境也并未过多改变,从此看来他们也是赢家。

  能做到扬长避短,惩前毖后,则未来是赢家。否则,无论中国人还是德国人,未来都会变成输家。

  关注纪录片,思考生活。请关注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UME新天地国际影城联袂推出的“真实中国·影院计划”。

  http://dc.smg.cn/film-083.html

  原文博客链接:http://st1984pinglun.blogbus.com/logs/30230953.html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