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荒野生存》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1 14:00:30

  《荒野生存》是一部由西恩·潘执导,埃米尔·赫施 / 马西娅·盖伊·哈登 / 威廉·赫特主演的一部冒险 / 传记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野生存》观后感(一):The right thing to do

  看Into the Wild之前并没有仔细看剧情简介,只是想着把它当成风光电影来看,感受一下自然的壮阔和人类的渺小,再加上里面还有冬天的景,夏天看肯定很凉快。看完前半部分,觉得Alex真的很励志,而故事远不止这样。

  Alex疯狂而洒脱,但他的内心始终平静如湖水。思考的过程是快乐的。行走在路上,遇见不同的人,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不同的生活方式。身处荒野之中,感受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直观而简单。

  人们习惯于基于社会普遍的价值观,订立一套准则,然后决定那些事情是正确的、值得做的、有前途的。参杂了过多的虚荣与抱怨之后,生活便不再是生活了。在对生活感到厌倦以后,Alex选择改变。没有人是完美的。也许Alex的冒险,很像是一种对社会的逃避,但他的勇气和执着,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世界观不一样,就不一样好了,不用尝试说服,也不必被动接受。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向着自己向往的方向,才会感到幸福与满足。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极致的理想主义,美得像一个梦。诚实面对自己,勿忘初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改变世界。重要的不是最后到达哪里,而是实现梦想的决心,和为之所付出的努力。

  quot;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

  孤独更像是一种平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思想是自由的。享受孤独,并自得其乐。也正因为孤独,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如果我觉得遗憾,那一定是因为我还没有见到你。

  《荒野生存》观后感(二):into the wild

  能让心灵自由的,是一无所有。

  你不用给我一张身份证,证明我的存在;不用给我几个亲人,提醒我要负的责任;不要用钱来压我,告诉我离不开这点物质垃圾;你***更不要用社会来拘禁我,因为你困不住我渴望的自由。

  上路,我要逃跑。我不是要离开,不是充满遗憾或者伤心欲绝地离开这个不需要我的社会,我是要逃跑,逃脱这个无处安放我对这个社会厌恶的鬼地方。我走了,便不会回来。

  每一次,只要看到这些没有尽头的公路,我就知道,他们是为我所铺。我无数次听见大自然对我的呼唤,像对朋友那样的温暖。其实我逃跑,只是想去个没有人的地方。

  但我不是讨厌人,我只不过是厌恶这个社会,我只想和我的灵魂生活在一起。这一路上,我结识了很多好人,真的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人。他们或许也讨厌这个社会,无法安身立命,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无所适从一点也不会比我少。但是上路的,只有我一个人,而他们有的只不过是把我当作知己一样劝我留下,或者要我回去。我不是嬉皮士,随处漂泊,不会因为找到了好的家庭,好的生活方式,便决定留在这个社会。每个人一生下来,他们的使命都不同。这些命运最开始不是由这个社会所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我是超级流浪家,我去过了许多美丽的地方,结交了许多友善的人,但唯一留住我的只有阿拉斯加森林里那辆开不动的巴士。最后带走我的,才是死亡。

  如果我发狂地羡慕你的自由,崇拜你勇敢的方式,那么,也只能是加深我的自卑而已。你将灵魂撒在阿拉斯加的荒野上,让他们与无家的野草一起生根发芽,任凭大自然处置身体这个躯壳。在这个无人野境中,你终于停下脚步,千山万水,只为了安息灵魂。

  涉过无数条小河,留下无数个湿润的脚印,爬过无数的山头。当早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梭罗的字里行间时,时间被永远保存在这橘黄的光芒中。

  死亡来临,整个大自然大声宣布,你自由了。

  《荒野生存》观后感(三):生吞孤独,反被活剥.

  《荒野生存》改编自著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Jon Krakauer)的中篇小说,是一个真实事件。1992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一个废弃公交车车厢里,人们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尸体,经调查,证实这位死者的全名叫克里斯多福.强森.麦克肯多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是个出身于美国东岸富裕家庭的年轻男子,他在1990年大学毕业后,即与家人失去联系。 向往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活,克里斯多福改名换姓,烧掉现金,放弃车子和大部分财产,从此在北美大陆漂泊,充满强烈理想性的克里斯多福企亟追寻超越人类物质的经验,这件事经过披露后,在美国社会引起震撼。尤其是结束克里斯多福生命的阿拉斯加之行,人们的看法褒贬各有之,有人感佩克里斯多福的勇气; 有人却认为克里斯多福太轻忽自然,藐视大自然,竟然没有作充分准备便草率进入美国最不毛、环境最恶劣的阿拉斯加独自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二十出头、大学刚毕业、家境优渥的年轻人抛弃一切,而投入一个所谓的自杀式之旅呢?这是所有人都在问的。

  无径之林,常有情趣;

  无人之岸,几多惊喜;

  世外桃源,何处寻觅,

  聆听涛乐,须在海里:

  爱我爱你,更爱自然...

  -拜伦伯爵

  There is a pleasure in the pathless woods;

  There is a rapture on the lonely shore;

  There is socity, where none intrudes,

  y the deep sea, and music in its roar:

  I love not man the less, but Nature more...

  -Lord Byron

  有些人认为他们注定得不到爱

  ome people feel like they don’t deserve love.

  他们静静的走向没有感情的未来

  They walk away quietly into empty spaces,

  试图断绝和过去所有的联系

  Trying to close the gaps to the past.

  大海唯一可以给我们的就是无情的海浪

  the sea’s only gifts are harsh blows,

  有时,还使人感受力量

  and, occasionally, the chance to feel strong.

  现在 我对大海知之甚少

  ow, 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e sea,

  但我知道这就是它所存在的方式

  ut I do know thatthat’s the way it ishere.

  我还知道 活着是多么的重要

  and I also know how important it is in life

  不必真的很强壮 却要觉得自己强壮

  ot necessarily to be strong, but to feel strong,

  Into the Wild

  Into the Wild

  data-layout="right" 哪怕只有一次 也要去证明自己

  to measure yourself at least once,

  哪怕只有一次 也要最原生态中去发现自我

  to find yourself at least once in the most ancient of human conditions,

  独自一人面对冰冷的石头

  facing the blind, deaf stone alone

  只靠你的双手和大脑

  with nothing to help you but your hands and your own head."

  你还年轻 不能一直游戏于血与火之中

  You’re a young guy! can’t be juggling blood and fire all the time!

  你知道吗 这就是最真实的

  You know, this is nature.

  我决定要这样一直走下去

  i’ve decided i’m going to live this life for some time to come.

  自由和单纯的美太美好而匆匆流逝

  the freedom and simple beauty is just too good to pass up...

  有些人会问 为什么现在行动 为什么不等等呢

  ome may ask, "why act now? why not wait?"

  回答很明了 世界不会等你

  The answer is clear. the world could wait no longer.

  我曾经历了许许多多

  have lived through much,

  现在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and now I think I have found what is needed for happiness.

  在乡下恬静的隐居

  a quiet secluded life in the country,

  尽可能对人们做些简单而有用的善事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useful to people to whom it is easy to do good,

  尽管那些人们并不习惯我为他们做了这些

  and who are not accustomed to have it done to them.

  做一份真正有用的工作

  and work which one hopes may be of some use.

  最后休息 享受大自然 读书 听音乐

  hen rest, nature, books, music,

  爱戴周围的人

  love for one’s neighbor.

  这就是我对幸福的诠释

  uch is my idea of happiness.

  但只有你学会原谅

  你才能去爱

  只有你去爱了

  上帝的光芒才会照耀在你身上

  引自百科

  《荒野生存》观后感(四):对于那些不认同的人说的话,我只能说你们没有看懂这部影片,我为你们感到了一种恶心

  有些人说,他们不认同alex的做法,我表示没有不认同过alex,比起不认同来,我更是一种怀疑,我没有过不认同他,只是一直在一步步中怀疑,怀疑他当时所凭借的价值观,所凭借的真理是不是真的,现实一步步让那个梦想破灭。我开始怀疑他,你猜怎么着?你对这个社会唯心没有任何用!该伤害你的还是伤害,即使你从心中一点一点改变又能如何?我只能慢慢的在心中报复,报复这个社会中那些我所相信的人对我造成的伤害,在我看来,alex从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纯洁的天使,只是一步步被逼到这条路上,你难道没有看到,只有alex在离开了那个家之后,家人才会怀念他,为之前所做的而感到忏悔。在他的家人为他感到后悔的那一瞬间,我感到了一种恶心,如果alex没有踏出那一步,那么他的家庭就不会有任何改变,alex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忍受不了,却又怕被这种现实改变,所以选择了逃避,起码alex没有选择自杀来逃避,而是选择了一个更有意义的方式。知道为什么alex最后写出了“分享”这个词么?在经历过那么久之后的流浪之后,他早已看透人性,并且心中非常清楚,如果他妥协了,最终会被这无声的现实所折磨至死,所以最终他不得不逃往阿拉斯加,即使是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温暖之后……他一直没有回家,他只是一步步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跑到阿拉斯加,最后的分享是他对这个世界最真诚的祝福!他纯洁得像一个天使,即使是在社会对他造成这么多伤害之后,即使是自然将他推向深渊之后,他依然能在心中发起一道真诚的祝福,只可惜我已经做不到了……说真的,扪心自问一句,你如果是他,你有多少勇气?你敢前往阿拉斯加么?我相信,你只不过会把阿拉斯加这个意图当做是一个梦,一个幻想而已,什么狗屁太极端,什么狗屁太自私,说这些的那些人,只会在现实中一步一步妥协,一步步向现实投降,而作不出任何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这一点,alex只是做出了他的选择,并且实实在在的迈出了那一步。alex已经近乎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神,他有足够的勇气,智慧,才华,在一个美好的前途面前,他毅然选择放弃这些浮夸的东西,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有多少人能在权力与诱惑面前找到自我?又有多少人还能够发现自己厌恶什么,逃避什么。他不是没有缺点,但是在这伟大的使命面前,我们有什么权利去评价alex的缺点?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毕业生,却有着如此坚定的内心,在这深刻的思想面前,我颤抖了,一种由心底而发的感动,他道出了我的心声,在alex踏往阿拉斯加之前,谁又看到过他在选择时的迷茫?谁又看到过那些人伤害过他后的哭泣?又有谁看到过在他赢得了大学学位时,那些人为他鼓掌,他眼中的那一丝深深地蔑视?他为了这个事情想了绝非一点半点,计划了绝非一两年,在那人们的鼓掌声中,我想、alex只是期望能在生活中看到一点真的东西,真实的,充满着真诚的爱的,只是alex在生活中看不到,所以他迫不得已,只能走向那条路,难道想到这些的时候,心中没有一丝颤抖?心中没有一丝对于他的怜悯?我想,心中没有怜悯的那些人,只是被世俗观念和嫉妒心所占据了吧。

  《荒野生存》观后感(五):莫要让极端的争论毁了这部电影

  看到好多评论,看到好多能言善辩的人说出自己的观点,尖锐地、急迫地……我的第一感觉不是生气,而是伤心,甚至,我感觉 这部电影不应该由身处世俗的我们来评论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赞同影片传达出的观点,并不是看过影片后有出走和回归自然的冲动或是什么,相反,我更加清楚了自己没有这份勇气。

  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我只是被深深地打动了。就这么简单。

  电影传达的观念,关于人生的复杂讨论,我不想说的太多。人生究竟该呈现出什么样子?自私的为自己活着,还是压抑地为别人活着,关于这个宏大的命题,渺小的我们不可能讨论出一个结果,就这么放着吧。

  我只想单纯地喜欢电影的本身,至少我的心是真的被打动了。

  《荒野生存》观后感(六):《荒野生存》影评

  《荒野生存》是由乔恩·克拉考尔写的一篇散文改变而成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写的是一位叫做克里斯多弗的人,在大学毕业后,依然丢起了自己所有的财产,进入阿拉斯加的荒野体验生存。四个月后,人们在一辆废旧的巴士中找到了他的尸体。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和超现实主义者克里斯多弗·强森·麦坎得勒斯因为厌倦了现代城市社会中的生活,在茫茫的荒野中流浪,最后得到生命之智慧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多弗,在进入荒野之前,撇开了自己的家庭,抛舍了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快速运行的轿车,焚烧掉了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作用的金钱。让他离家出走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矛盾:父母之间无休止的争吵,企图离婚。这样的选择与行为,是大多数正常人无法接受的。而克里斯多弗为这次“流浪”已计划了4年,他想摆脱世人的生活方式,进入大自然,融入自然。 这部影片看似平淡,场景变换无常,但内容丰富。虽然是一部类似于纪录片的叙事电影,可依然给我们带来很多人生哲理。克里斯多弗舍下家庭出门流浪,从其父母的角度看,人们之间不应吵架,家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在教育方面,家长要给孩子们多一些的自由,多一些关爱与陪伴。在影片最后一个章节中,克里斯多弗已失联两年多,家人们也有很大的变化,不再吵架,很少说话,对主人公的思念令他们痛苦。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亲情是可贵的,要懂得珍惜。切莫当其失去后,才后悔当初。从主人公的角度来看,多年在外流浪而完全不顾家人,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尽管他试着与妹妹联系,可对父母却持着不管不顾的态度。这一点,我是不能接受的。 在克里斯多弗的流浪经历中,我明白了人若要完全自由,就要离开法律的束缚,不必理睬那些不合适的法律,别多想,想做什么,就去做。一路上,克里斯多弗遇到了许多好人,愿意让他搭车;也在流浪生涯中,结识了许多好友,他们志同道合,一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友谊是不可少的,是可贵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失去的。 克里斯多弗在流浪旅途中,使用的一直是假名:“亚里斯”、“超浪人”……这一点细节,我认为很重要。使用假名,是为了有一个全新的自己,抛去自己不自由的过去,远离尘世,更好的融入自然。他的朋友们也清楚地知道他使用的并非自己真实的姓名,却毫不介意。我认为,因为他们的内心也了解这其中的用意。 电影的最后,描绘到克里斯多弗在数月的体验生存之后,要离开阿拉斯加的荒野,可是残酷的自然阻挡了他。春天大量的融雪造成的洪水使他被困,使他挨饿,直至死去……这让我体会到:你选择了,就不能放弃;而且,你要为你作出的决定付出代价。我也有疑问:电影结束时,克里斯多弗在死前所刻的文字下,用回了自己真实的名字,意义何在?

  《荒野生存》观后感(七):在哪里死其实也差不多

  作为开心同学的第一部影片,很认真的看完了。当然,也因为片子本身不错。

  一开豆瓣就看见多少人在下面留言:“傻逼历险记”“假如不用供养父母”“有钱人闲的蛋疼”······

  并不能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去批评别人。出走、留下、经历抑或安定,这只是个人选择的方式,我并不觉得在背负着无形的压力在都市里存活比在荒郊野外跟自然作战就舒服来着。每一种经历都有它的味道。

  他要的到底是什么,出走是为了什么,而出走后获得的是什么,然而,“获得”又该如何判定?

  父母破裂的婚姻,现实的阿谀我诈,文明虚伪之下的侵蚀,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牵绊、掌控···这何止是Alex的人生,这是是我、是我们、是每个人生活存在的绝大部分。如果把出走当作意气之下的行为解读,这电影应该叫青春热血类,而与自由、自我无关。

  临死前,他颤抖地写下:快乐只存在于分享。这也算是遗言,应该也是他经历了荒野之后领悟到的、他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来自哪里。

  来自人与人的牵绊?来自金钱地位物欲的满足?来自差别对比得来的快感?来自对自己对别人的至高的掌控?来自空而无物的世外之道?

  只能感觉自己的欲求像个无底洞,在满足了A选项之后,B跟C接着蜂拥而来,之后还有更多更多无法遇见的黑洞等待填满。并且在填补的过程中,边际效用递减,快感也变成了空虚,逐渐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无数的、无法填补的疑问。

  我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存在的意义是?曾经写作教科书上空而大的人生问题,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一切实的落在身上。不是痛不是不是痒,而是一种让人瞬间失去力量和方向的无力,让你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否定。

  Alex最后死了,但生命的终结已经不是电影的结局,因为这并不是一部仇杀片或者阴谋片。只能说如果生命重来的话,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学业放弃优渥的条件来到荒野之中。荒野带来的自由,大自然给他的最真实最原始最本质的作为人的感觉,重回制度生活的恐惧。

  有时候,杀死人的未必是饥荒、野兽、恶劣的自然气候,在制度里,在文明无声的渗透中,自己每天给自己灌下的慢性毒药,才让人死得痛苦。当然,这是在知道的情况下。

  从我懵懂到有所感觉已经几年了,而这几年下来,我除了浑浑噩噩的得过且过,毫无作为的顺应天命,至今都没有看清任何东西。渐渐感觉,生活其实可以不用想那么多,又或者,别想得太复杂。只有经历,切实的经历了,才有机会去选择。否则,所有的感知都只能作为一种空而存在。

  许多事情不明了其实是最最幸福的,而当你有了想要掀开的念头而又不敢伸手的时候,折磨才一点点的开始。你会怀疑自己,怀疑过去,怀疑现在,甚至害怕将来。就像自己把自己瓦解了一般,意识已经无法存活,那躯壳也只能逐渐消逝。

  但是,很多东西只能存在于思想里。

  电影,只能让我感觉他的感觉,而并不能真的像他一样活着。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付出电影人生里的代价。

  无论荒野也好,都市也罢,在变化的世界中留着一份不变的坚定,才是存活,不然到最后也只是死亡方式不同而已,你并没有获得更多。

  《荒野生存》观后感(八):如果有来生,请记得带上我

  Alexander·Supertramp 不记得他的本名,只记得这放浪形骸的名字——对自己无法选择的人生深深的自嘲

  INTO THE WILD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传奇,一个流浪的故事。

  Alex家境优渥,是亚特兰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优等生,前程似锦。但是,他从学校毕业后,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给慈善机构,去阿拉斯加寻找自我。在家人的劝阻声中,他踏上了回归自然的慢慢长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浪者。

  一路上,他遇到不少人,也数次遭受野外生存的挑战,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他以坚韧的毅力,实践着寻找自我的梦想……

  最终,他以生命换回永恒的自由

  实现对无法选择的荒谬人生的报复

  我不曾有过如此极端的选择,甚至怀疑我是否有过出于自己真正的选择,看似令人羡艳的坦途铺满的是我的放弃与妥协。

  “我想那么年轻,干净,那么寂寞地生活着。直到自己可以毫无防备的突然失踪在马路上的那一天。”

  这曾经也是我的愿望,一个人干净的活着,或是在最绚烂的一刻离开,年轻得,美好得刺眼,像阿拉斯加澄净的天。

  不说话,因为不需要语言,感到孤单了,自己和自己聊天,或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木板上刻下属于我的文字。

  用虔诚的心去狩猎,对为果腹而伤害的动物心存感激,披着他们温暖的皮毛替他们坚强的活下去。

  不再卑微,因为我是这里的王。

  我会恐惧,不为虚无的鬼神,而是最最原始真实的恐惧,惧怕黑夜和寒冷,惧怕饥饿和孤单,惧怕温柔的大自然偶尔不友好的爆发。

  我会绝望,因绝望而生的无力,会让我想起你,很多话想告诉你,

  因为曾经想要狠狠地证明自己,选择消失,选择远离人群,选择忘记给予我爱的你

  而我终不能像阿拉斯加的风雪一样无情,冷冷地离去,不留痕迹

  请让我在脑海中最后的一帧留下你的印记,直到我永远融化在阿拉斯加春暖花开的土地。

  Alex 如果有来生,如果来生的世界还有阿拉斯加纯净的天,请记得带上我。。。

  《荒野生存》观后感(九):《荒野生存》:离家出走,你准备好了吗?

  家境富裕,并且刚刚大学毕业的优等生克里斯托弗,本应该在迎接他锦绣前程之际,却做了个出人意料的选择。决定远离文明社会和亲人,孤身一人到荒蛮之地寻找人生真谛。也许是由于长期经受在家暴之中不能自我,又或许是对碌碌俗事深恶痛绝,以为凡尘之外必有世外桃源,从而找回完整的真我。不顾父母抚恤亲情之恩,就算途中遇见一对吉普赛情人的善意开导,与玉米农民的激情辩论,迟暮老人的好言相劝,也没能让理想小伙儿回心转意迷途知返。最后,终因误食了有毒植物,无法让自己脱离困境,过早的结束了自己的勃勃生命。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事迹,经过导演西恩·潘十年的苦等,真情打动主人公家族的许可,才使得影片得以被搬上银幕与世人面见。整片观赏下来,生存历险的桥段不是很多,没有正宗商业片那么多的惊险刺激和险象环生,大段大段的对聊成为对这种出走行为的思索,深刻反思不幸家庭造就的不完整人格年轻人的悲惨境遇。其实,把克里斯托弗的这种荒野生存行为完全归结为家庭原因有失偏颇。子女离家出走,这是每个和谐与不和谐家庭都会遭遇到的问题。但出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玩荒野,这是衡量一个正常人的标准。

  当历尽磨难之后还是死不悔改,就算最后在痛苦的迎接死亡时,挤出眼泪幻想回到家中与父母相拥,那都是悔之晚矣何必当初的无用念想了。也许,这个桥段只是导演和编剧比较人性化的处理,或者是有意在引导观众往家庭伦理方面思考。对于真正的主人公来讲,他有很多次回头的机会,却都被他错失,或者是故意放弃。这就不是我们大众能够理解得了的,权且把这样的悲剧一股脑的归结为失败的家庭教育也未必是件坏事,但我们应该客观的明白,这样失败的荒野救赎属于孤立事件,并不仅仅只是家庭教育所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其中还包括更多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因素。至少此片提醒了我们,在我们下次离家出走之前,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和周遭环境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评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间惨剧。

  《荒野生存》观后感(十):八年前的一些碎碎念

  居然在自己垃圾堆里翻到这样一篇,八年后看,尤其最后一部分,竟然还是很合心境。

  into the wild

  2008-10-05 01:38

  狗发来短信说,她在煲这张碟。想起一些。

  春节前把片子下下来了,一直没看,没敢看。我知道那个真实的故事,那些日记,那个结局。据说sean penn拍得很用心, emile hirsch最近人气很旺。我看过那张142巴士前的照片。但我一直不敢看,因为怕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很矫情,我知道。

  理想主义者的想法很容易理解,自然主义,嬉皮,流浪者,极限运动爱好者他们的想法通通都很好理解,唯独这个Christopher McCandless,很匪夷所思。

  追求ultimate freedom的人很多,但只有他做得最决绝。

  他抛下所有,去阿拉斯加。他大学毕业,离开家,扔掉车,烧掉钱,改掉名字,一路走去阿拉斯加。到达目的地后,他甚至连基本的野外生活用具都没带备。然后死在那里。 sean penn一直试图去解释他的行为,从父母到社会,文明世界的无限丑恶被批判得丝丝入扣,刻意得近乎可笑。但这,不是答案。

  我把电影load到MP4上,在去内蒙以前。这是一次不好不坏的旅行,在最后一站——中俄边境上一个叫临江的小村庄里,我终于决定要把它看了。观毕,半夜两点心里堵得慌,但又很释然。

  chris只是有勇气。荒野于他,并非sean Penn 所理解并阐述的——梦想,他挣脱文明世界,不是为了追求荒野,而是为了证明人可以按照本原的样子活下去。他大概认为,抱着梭罗,托尔斯泰和杰克伦敦,就能找到救赎,就能找到ultimate freedom,就能活下去。当然,电影还拉拉扯扯一堆宗教隐喻,我没兴趣。却想想自己与这几年来在路上认识的朋友。各走各路,大部分面目已模糊,但这个群体的想法其实很单一,我们都没有chris的勇气,但我想我们,至少是他们,更有智慧,知其可,知其不可。

  看过一个很好玩的评论,说chris读的书里缺少了老庄,否则他就懂得大隐隐于市。放声大笑,太好玩了,但又的确如此。

  去年完全被一切不幸冲垮,今年外部世界是一片混乱,但自己竟奇迹般的过得有条不紊,真的,二十多年来从没如此踏实过。不想纠缠是非,不愿争辩流言。在这个世上,除了父亲,我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他在想办法活下去。我也是。就这么简单吧。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