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小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波特小姐》是一部由克里斯·努安执导,蕾妮·齐薇格 / 伊万·麦克格雷格 / 艾米丽·沃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特小姐》观后感(一):画童话的波特小姐的童话般的人生
真喜欢蕾妮?齐薇格,虽然她年纪有些大,体形偏胖,激动的时候总象是在哭。但是她是那么可爱的女子。看《BJ单身日记》喜欢上她,她令人确信女人因可爱而美丽。
波特小姐的童年充满形形色色奇妙幻想,小波特将这些幻想变成了比得兔、鸭妈妈、小胖猪,她称它们为朋友,也变成了32岁依然未婚,没有朋友的人生。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与父亲充满理解的爱,令波特小姐的人生完美无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她可以在32岁的年纪依然理直气壮的对父亲说,你认为我会为了寻找有钱的依靠而嫁吗?做这样的女子是需要底气的,自身强大的内心世界精神力量以及自父母处得到的安全无虞的爱,令人艳羡。波特与出版商韦恩遭遇初恋,这个男人热爱她的画,而她也爱上爱她的画的男人,他们都曾拒绝婚姻,但没人能拒绝爱情,它该来的时候就算再迟还是会来。前三分之二的电影美好得令人觉得天堂也不过如此。可是现实生活总要令人失望,阳光般的日子突然消失,韦恩因病早逝。失去挚爱后痛不欲生的波特无法再创作,离开伦敦的父母只身前往坎布里亚郡的湖区,她在这里找回了自己重新开始创作并偶遇童年时的知音,喜欢听她讲故事的希里斯。8年后波特嫁给了希里斯。为了让美丽的坎布里亚湖免遭“开发”的厄运,她将高价买下的4000亩土地悉数捐赠她的国家。 除了“美好”,我无法再想到用另外一个更恰当的词来形容这样的人生。美好如斯。
整部电影美丽得象一幅春天的油画。波特小姐穿着纯色的衬衣布裙,握着画笔的手美丽之极。那只穿着蓝外套的兔子是那么与众不同,充满神秘感。波特小姐与韦恩的爱情清淡得只是火车蒸汽笼罩下的最后那个吻却有入骨入髓之美。波特的父亲风趣浪漫,虽然母亲固执保守,但美妙的是母亲事事听从父亲。还有那个整天沉默严肃的老管家站在书店橱窗外看到波特的新书时突然笑得象个孩子。
渴望温暖、爱、梦想、宁静时刻推荐观看此片。
顺便说一句,我喜欢那只兔子,穿着外套神气活现的兔子。
《波特小姐》观后感(二):珍惜生活的温柔
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女主角有些失望。她不是魅力四射的美人,也不是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感觉波特小姐很紧张,下半张脸非常紧绷,似乎有些社交恐惧,也没有朋友。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小姐,似乎和周围总是有一些不协调。但是看到她因为自己的书稿被接收时那种欣喜若狂的 表现,立刻就打动了我。突然间觉得,女主角不是那个格格不入的怪小姐,她就是生活在周围的普通人,有着让自己沉迷的爱好,会因为成功而欣喜,更是因为自己的不成功而难过。但是,波特小姐坚持着自己,等到了事业的成功。
很开心她遇见和欣赏自己作品,也志趣相投的爱人,虽然爱人不是广义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们彼此尊重珍惜。求婚那晚两人分离时的情不自禁让人感动,爱情的美好就是如此了吧。不需要什么外在的物质条件,就是一颗真挚的心。两个人对视时,眼睛都在闪闪发光。
真是为他们的爱情开心~
《波特小姐》观后感(三):喜欢这样温情的电影
下载了好久,放着没看,因为感觉这会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感受的影片。
淡抹的颜色成为MISS POTTER 的第一色觉,那是非常喜欢的淡蓝色,看似随意的一抹再一抹,颜色笔放入水中,摇一摇,本来的淡蓝,晕开,更淡,又是一抹。
这或许就是导演的风格,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不管是单身的生活,爱情的高潮,还是悲伤的低落,都只是淡淡的一种思绪,没有看透人生的冷漠,没有天荒地老的誓言,也没有歇斯底里的痛彻心扉。单身是一种轻松,茶的味道;相爱是未曾有过的幸福,橘子的酸甜;失去很痛苦,却不刻意渲染。不是爱的不深,而是这样最好。
印象最深的景色有两处。
一是小时侯农庄度假的那个风景,山坡上,大树背后,成片的绿草,脚下是湖水,远处是群山,再远些,是蓝天白云,这些平常的自然景物,是永远看不厌的,更何况是如此安静和谐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
第二处是结尾处,山坡上,小数一棵,湖水一片,群山环绕。Miss Potter 的二次爱,只是很简单、很低调地用文字在画面安静的显示出来,读到的时候,心很宁静,为她的幸福心满意足。
“When you told me how to dance …” 悠悠的音乐,温情的一切。
《波特小姐》观后感(四):穿越童话的美好
对于彼得兔的认识模模糊糊,却觉得英国是除了丹麦之外第二个想去的童话之地,原来除了JK罗琳还有Miss Potter.
开场的温暖色调,洁净的工作台,粗细不一的画笔,看着她细腻温柔的削笔,打开色板,挑选钟意的蓝,一滴清水画出深深浅浅的蓝,纸上层次丰富,却都是单纯的蓝,如同她单纯的心,单纯的爱.
适合大龄宅女诸如我类学习观摩之片.
那样的年代,出身优越,无须为钱发愁,整天都是茶会,宴会,酒会,从谈天气开始.
20岁立誓决不嫁人,直到32岁遇见心爱男子,属于相当有缘加日久生情型.
画作顺利,有钱,有爱,有友情,一切和童话一样美好时,他的突然离去,让人措手不及.
今天心有些悲的,所以片中时就已经开始担忧.
自然给予新的力量,如她一直所说的:
There ’s something delicious about writing the first words of a story, You can never quite tell where they’ll take you.
故事便把她带回了湖区农场,遇见同样有着善良童心的儿时玩伴,相伴终老.
相对<梅兰芳>的大起大落的人物传记,
我没有Potter年纪大,也没有Potter会赚钱,可我依然有颗善良的童心,于是想来,总会遇见欣赏你的那个人,一样会美好.
还记得Potter绘声绘色地讲着小动物们的故事,她看得见那些跳动的小伙伴们.
otter和她的故事,她的爱情和农场的自然环境一样简单质朴,在这个风大的晚上,让人安心.
《波特小姐》观后感(五):迷恋Miss Potter:beauty is well worth preserving
对英格兰湖区有感情的,是从小看奥斯丁的书长大的,是奥斯丁的粉丝家族。我很记得,95版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纵身一跃,在彭伯里的湖里涤尽丽萃眼中曾经的尘埃,此改编让Colin Firth直接上升为Prince Charming的代言人,BJ单身日记的小说作者指定他演电影同名人物,还不忘在剧中加上台词一句,你纵身一跳,那湖区可美。偶像的时代,近在咫尺。
我们很少会有人在童年,看过这个诞生于上世纪初的彼得兔。把片子带回家的唯一理由,就是湖区啊湖区,波特小姐便是那个栖身湖区诉说心事的女子。
又是Renee Zellweger,她满脸雀斑相貌平平,甚至还有横肉,可心思远比外表细腻坚定。英国擅长拍这样的传记影片,Renee也是彷佛度身定做的演出自如。她年纪轻轻决心终身与画笔为伴,从工业革命中暴发横财的家族怎能允许。要走进上流社会,也要温良恭俭,更要远离铜臭。Potter不经意在而立之后,邂逅出版商Norman,两个都曾决定独身的人,擦出惊人爱情火花。
奥斯丁的画像洗刷不了惨淡感觉,那是因为,但凡出名的才女,哪曾远离挫败挣扎。Norman妹妹Millie的信不期而至,也赶不及Norman撒手而去。幸福倍至后的伤痛,显然更难承受。Millie是与Potter一般的独身主义,鼓励她勇敢投入之后,却也无从料到,一场湖区的例行旅行,不仅让两人生死两隔,Potter笔下的栩栩如生,也在刹那凋零。
她返回湖区十多年,还是收获了理想结局,还是少小青梅。但谁又能否认,她和Norman那种相互理解生发的情愫,在那个年代发自内心的激赏,不正是更刻骨铭心的吗……
两人邂逅的那一刻起,我就莫名地开始揪心。时而低沉的旋律,暗示着这并不会是坦途佳境。
otter冲入Norman家门的时刻,我突然记起京华烟云,是这样写曼娘的,似乎也是为Miss Potter而写。
“造物就是这样戏弄人”,就凭少女的一句低声细语,或细如柔荑的玉手的轻轻一按,就创造出人世一生的深情,而这种深情就引起重要的后果。有爱情有痛苦的一生是否不如无爱情无痛苦的一生,谁也不敢确言。在曼娘的情形上看来,我们倒易于相信有爱情与痛苦的一生,究竟是值得的。
因此,我还不禁要想,如果我会有小孩,呀呀学语时,要买成堆成堆的Potter画书与她,人生最幸福时刻的笔下,即使是小动物也会聪慧爱心兼得。只是,不要去学英音吧,不够自在。
----琐事的分割线----
.同喜欢该片的同事,最近在争取买Beatrix Potter的the complete tales,国内买起来很烦杂,网上bookdirect有,但连卡佛的书店中没有。即使托了熟人,整个采购过程,可能需要2个月。到手的话,我一定是欢喜的不得了的。
《波特小姐》观后感(六):I LOVE BJ NOT BLOW JOB
坚持自己...在维多利亚时期可不容易..特别是出生在上流社会的potter小姐...拒绝了妈妈介绍的很多门当户对的男人坚持画自己的小动物和编小故事尽管家人不认同....空窗期那么那么久,终于遇到情投意合的norman..._一个生意人)那种喜悦恐怕也只有蕾尼(请应许我叫她这么亲热)演得出来....约定去湖区度假回来就举行婚礼,每日通信诉说思念之情可是...信突然不来了..赶到伦敦时norman已经不在了on可怜的potter小姐.....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爱那我要很多很多钱...大家都晓得喜宝这句话..蕾尼可能没意识到...失去了唯一的爱人,她还有很多很多足以买下好几所房子的钱.....恩...没有了爱情在湖区度过余生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而且还遇到了儿时的好友而且他还懂并且喜欢我画的故事........
orman用他并不怎样的嗓音唱这首歌时。。。还是感动了。。
let me teach you how to dance
let me lead you to the floor
imply place you hand in mine
and then think of nothing more
let the music cast its spell
give the atmosphere a chance
imply follow where i lead
let me teach how to dance
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低潮期高潮期....我相信我也有...是的...就因为这个盼头我吃饭喝水睡觉盼望明天快快来....
《波特小姐》观后感(七):Renée把《波特小姐》给毁了
看这电影本该是一种享受,浪漫的人生故事,可爱的卡通人物,养眼的湖光山色,优美的音乐旋律,但是――但是女主角那像面发过了头又被烤硬了差不多不会动了的那张脸,生生地把这部电影给毁了!
我不知道那些夸赞Renée的影评人都是怎么看的, 有哪点可爱?我并没有期待波特小姐要找个美女来演,因为她显然不是凭脸蛋出名的。我对Renée也没有成见,原来我也喜欢她,即使是在她肥得不行的《BJ》时期,瘦得前心贴后心的《芝加哥》时期,我都挺欣赏她的演技。可是现在的Renée怎么这样了?表情怪异,夸张作做, 皮笑肉不笑,面部努力在动, 出来的效果却南辕北辙, 太不对劲了!
哦, 悲哀! 一个奥斯卡得主, 即使老了也不至于这样吧?老演员多了, 有的还越老越耐看呢. 恐怕Renée是肉毒素打多了,肌肉僵硬得不听使唤了。表演的基本硬件都不俱备,就别再努了,即使自己看着不难受, 也得替观众想想啊, 回家歇着吧Renée,要不就晚节不保了.
《波特小姐》观后感(八):那个人生不传奇
为了加紧对英伦口音的适应,最近一段要密切关注大不列颠的电影业。经一Ewan热力粉丝介绍看了这个06年的miss potter。里面都是我喜欢的演员,电影也是早有耳闻。早些时间看预告片时看到里面有不少相当超现实场景感到比较惹眼,田园风光也是相当怡人。宣传时说影片原型Beatrix Potter是19世纪的J.K.Rowing,基于本人除了对Rowing的currency之外的东西不太感冒的事实,并没有特别关注。这样的人物传记片每年都有那么几坨,对我这样的对世界非重大历史没有什么造诣的理科生着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
说影片本身吧,之前稍微 google了下Beatrix Potter的生平,电影中基本保持一致,并没多过多的夸张的修饰,只是将这位传奇女性的生平如实细腻的表现。Potter除了是个大龄未婚女性,从小到大喜欢画画编故事,抵抗家庭压力追求自己爱情应该是片中比较紧凑的线索。39岁那年和一直帮助自己的出版商Norman Warne(Ewan McGregor)订婚,在之后湖边避暑期间未婚夫在伦敦白血病逝世,痛定沉思之后依然用自己的版税在湖区的梭利村买下了“丘顶”(Hill Top)的农场。1913年,potter不顾父母的反对,与协助她买下湖区农场的律师William Heelis结婚。这就是影片的主要情节,当然这些对我来说不是重点,没有什么特别戏剧化的情节,重点是我喜欢演员。Renee和Ewan是自down with love之后的再次合作,自然得心应手。两个世界公认的演技派的表演自是没话说,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精彩,都是本本分分的出自己的力。另外还有 Emily Watson这样的戏骨,这样的剧情看起来还不算太过无趣。影片是英国公司制片,没有好莱坞一贯的奢侈豪迈画面,只是在一些画面上加了些手绘的动画增强 potter小姐的可爱。乡间风景十分漂亮,不过我还是更钟意新版pride and prejudice画面里的灵性。
传记片,始终是个人得奖的首选,这在历年Oscar最佳男女主角上就可见一斑,每年都有不少试图以此来得到肯定。不过,也有不少是“一生一个角色”的,就像今年的影帝。人们在重温历史的同时可以审视现在实况,使得美好的何不美好的记忆可以维持,来警惕激励自己,看上去不错。
《波特小姐》观后感(九):失去比获得更强势
被开场的宁静所打动了。温暖的光线中,我们看到洁净的手指,不落灰尘的笔筒,看到她挑选粗粗细细的画笔,利落地削,用一滴清水搅动蓝色的层次,饱满笔尖的蓝色在水中在白纸上反复划出线条……同一种蓝色的那么多层次,深深浅浅,便有如她单纯的情感。
在画画的这个英国女人一点儿也不算漂亮,名字是Beatrix Potter。在富裕的家中有一间自己的房,每天都要守规矩地吃早餐、喝下午茶、道晚安,但她是不安分的一个——衣裙上的颜料泄露着所有秘密。从小就喜欢照着小兔子画画,画掉所有时间和想象力,画出所有快乐和满足。这样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子,却有两个伟大的、任性的、不切实际的梦想:1,永不结婚;2,出版自己的图画书。
在那个时代,女人20岁不结婚就糟糕了,更何况年近30。她母亲为她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相亲,从军人到贵族,演够了粗鄙和庸俗,这种相亲只会让Miss Potter对男人更没兴趣。“一个女人没有婚姻,也可以过得很好。”如此这般,便和家人成了仇敌。
同样,在那个时代,不名一文的小女人画的乡间小动物,想要出版简直比不结婚还难。她有那个胆子,抱着大大画夹去出版社自荐。要不是有个愣头青在,她铁定没机会。愣头青是出版商世家的三公子,不谙世事,但他对她的小动物们一见钟情。他们在印刷厂里一版一版监督彩色的纯正度,一次一次贴近彼此分享面对美好作品的欣喜。当彼得兔成为畅销小书时,他和她早已心心相印。
32岁才有初恋的Miss Potter像少女一样准备了圣诞节礼物:一副美轮美奂、细致入微的兔子家团聚图。他呢,送给她一只八音盒,准备着两人独享的轻舞。两人原本都是铁杆单身族,但在确凿的爱情面前,没必要固守誓言。就做爱情的俘虏吧,也是任性,也是童真。
可他是商人,她是贵族,家长不认同这等伤风败俗的组合。她做好了和父母翻脸、和家族断绝关系的准备。有趣的是,这时候她去找会计师(那个年头,千金小姐几乎不需要去那种地方),后者看完帐面,惊讶地对她说,“波特小姐,其实你已经非常有钱了,买一栋房子根本不在话下。”区区小书几本,竟有如此大的存在意义,她吓得嘴巴都合不拢——原本只当是爱好、梦想呀,原来竟是财富。
单身女有了钱、有了爱,简直太好了!然而命运是喜欢捉弄人的。就在婚期将近、眼看着家里人也被他们的诚恳和执着打动时,准新郎却暴病而亡。刹那间,爱情占据了一切,确切地说,是爱情的骤亡断送了一切。她不能画画,不能笑,看到小动物们就好像看到了爱人。这时候,你不得不恐慌——爱太强势,而失去比获得更强势。
这时候,还好,有钱。Miss Potter决定要有新生活,既然已是单身,不如索性独身生活。她买下了儿时度夏的乡间小屋,面对宁静的湖,有足够小动物作伴,天然而宁静。她甚至因为有钱,可以买下整片地,避免工厂主破坏环境。金钱买不到爱情,至少能买来一片天地,供养独自的安乐。
在湖区风景中穿着布裙、坐在绿草山坡上安然作画,Miss Potter就宛如在天堂里。天堂里还有她笔下的小动物们,穿蓝色外套的彼得兔,戴柔灰色小帽的鸭妈妈……它们只在画中和她窃窃私语、或可爱地淘气。因为画画,她没有孤单。哪怕,在独自一人的家里,对着画中的小鸭子说,不要哭。
女人要么有心爱的事业、要么有心爱的男人、要么就得有点钱。但孤单时,女人最好还是改变环境。Miss Potter这样的女人不可能有一见钟情的美事,也不可能趋炎附势地盘上高枝,虽有一点被动,但她只愿意听从命运,只有爱上她的画的男人,才能爱上她,也才能被她爱上。一切之根源都在她从小到大的梦和爱。
在湖区的生活里,渐渐有了沉稳的律师男子相伴,曾是儿时的玩儿伴,曾一起编织童话,现在一起慢慢散步。世间的纷杂各自经历,两条交叉线在此汇到交点。20岁发誓单身,32岁初恋,47岁结婚。这电影正如她说的,“写下故事的第一句话是非常美好的,你永远无法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而我的故事把我带到了这里。”
故事讲到这里便完了。电影画面一如既往的温婉,波澜不惊。这是本年度我所看的最赏心悦目、最温柔的人物传记故事片,而且,很离奇的是,这样的故事竟会让人觉得安心——生活本该简单质朴,听从命运,不要奢望,也不该挣扎。
《波特小姐》观后感(十):芮妮的角色定位
因为这部弹幕又有人提芮妮的口音问题,尽管我知道她为了拍BJ特地苦练英式口音,还是跑去查了资料,原来当年选角遭到作者强烈抗议啊。但是这部波特小姐如果作者还在世应该会相当满意吧。和BJ一样又是个大龄未婚女的设定,不过她是几乎收获事业和爱情上的同时成功,跟一万一起终于找到知音和灵魂伴侣的神态非常打动人,我也并不是被感动哭了,只是感同身受觉得很高兴,,然而,和我之前想疯狂吐槽的《他们最好的一样》非要把男主写死么,虽说这部可能是遵循史实,但我还想看他们谈甜甜的恋爱啊。知己难求,这就是对他们爱情的最好诠释。当然这部传记片的重点不在于爱情,在于波特小姐始终带着童心善良坚定生活着,时代背景下的伟大女性更值得我们铭记。芮妮确实演技好但这种角色也非常适合她,怎么都不会让人讨厌,看BJ3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