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巴黎》影评精选10篇
《解放军在巴黎》是一部由让·雅南执导,让·雅南 / 尼科尔·卡尔方 / 米歇尔·塞罗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一):法国人真轻松
他们要来了!7亿,7亿人啊!巴黎平民仓皇而逃,自相残杀血流成河,也有人趁着世界末日享受快乐……这是影片的开始。我隐约觉得骄傲,不是吗!中国人民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解放军解放巴黎,一片整齐的绿军装,方阵踏着《欢乐颂》的音乐走过街道,还有红宝书和不苟言笑的生活态度。假如把中国式政治置入法国人的观念和生活,会发生什么?一定很可乐吧?这片子只需要贩卖这个创作思路就可以赚取大把的银子了!这个片子正如我们所愿地对两种政治的荒谬都进行了嘲讽,却不觉得沉重,只觉得滑稽。
先说中国吧。黄包车取代汽车,人力长龙满怀信心地做着一切愚蠢的事,所有的人必须拥有统一一致的快乐,检举别人是维持社会的手段……那个年代的事情被许多文艺作品重现过之后,被基本定型成这个样子。
我最喜欢的是被改编成革命样板戏的《卡门》,哈哈哈!狂笑三声。法国的芭蕾就是比中国跳得好,演员的表情也更加苦大仇深,这说明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即使不是共产主义战士也会有深刻的仇恨。卡门是个亲美的小娘子,革命战士董存瑞想挽救她却被她跑掉了,后来战士在美军的战壕里找到她,毫不留情地亲手毙了她……掌声热烈地响起。法国的兄弟姐妹们满怀激情得跳了一段东方红,这个新编舞剧《卡门》才圆满地结束。说实话,看见舞艺精湛的法国艺术家演绎我们东方精神的作品我觉得非常亲切,我看到了我们技艺和编排上的差距,也看到了我们精神上的纯粹!我想像观众们一样起立,长时间鼓掌!
然后是法国,法国总统在发表完安民讲话后第一时间冲上避难的飞机,等到麻烦过去,他又第一时间出现,这个只会念稿子的大胖子!
在中国人统治期间,法国人内部也出现了“法奸”,他们拼命把自己和中国人拉上关系,以取得特权。有人因此真的改造了自己的思想,自认为“中国人”,成了一名“中国士兵”。当然也有人只是想不失时机地挣大钱。这些战争商人在中国人面前以协助统治之名赚钱,在战争过去之后又用这些财富收买落难回来的总统,他们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啊!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最后要退出法国呢?那是因为欲望。在政治风波渐渐平静之后,局面似乎已经被控制,这时那些压制了很久的人性滋长出来,很快沉浸在声色犬马中。影片用革命的最终失败传达了人性至上的观点。
回想一下,全片一直都有性的因素在暗地跳跃。影片开始时,街边的性用品商店挂出牌子:中国士兵7折。后来性用品店换了个杂碎店的牌子,店主无奈地说:他们显然不需要这个!在《卡门》中奋勇杀敌的红色娘子军打着的大旗上写着:男人们等着我们!
这是法国式的幽默,淡淡地笑笑,也许又会有点想哭了。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二):说不出的感触
搞笑分两种。一种是使人哈哈大笑,另一种则是使人想笑又笑不出来。这两种方法在周星驰的片子中都使用过。今天看了这部属于后者的电影。当然,如果我不是中国人,我可能也会开怀大笑。
导演的构思很绝。他将两个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做对比,呈现给大家。这远比任何其他方式更加清晰,也更有说服力。很是惊讶于导演对于中国的了解。包括演员的选择,道具的使用都令人赞叹。
其实,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深刻地了解影片讲述的不只是过去的中国,更是现在的中国。你仍可以从电影中找到当今中国的影子。
只是遗憾这样一部对于中国深刻描画的电影未能公映。但是,让我们假设当这部电影真的在电影院放映时,电影院中传出男女老少哈哈大笑的声音,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的最终结尾。。。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三):唐人街的愚人秀
不光是中国人喜欢关起门来自己玩,看来这是人类的共性。见多了好莱坞的各种假想,关于那些我不熟悉的国家的,总是觉得新鲜与好奇,呀,原来那个地方是那个样子的啊。只有当木乃伊到了中国的时候才发现有点不对劲,米国人臆想中的中国与我的印象有较大的出入,同时就会想,是否米国人关于其他地方的,泰国,越南,印度,埃及包括英,法那些的臆想通通都像他们想象的中国一样呢?都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本片也同样是如此,片中所展现的中国人形象只是源自他们自己的yy,片中的华人演员们,都是法语讲的比国语溜的,他们说的法语和国语,我都听不懂,舞狮,喷火,这些表演,放到解放军治下也显得相当不合时宜,这些不过是清末时法国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当地唐人街华侨们凭着久远的记忆而留传下来的习俗。他们以此为根据,创造出本片,然后放映给更多的法国观众看。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中国在法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是个什么形象了。
不光是调戏了解放军,本片还调戏了法国政府,当百万雄师入巴黎的时候,法国国防部的将领们一直在忙着找核打击的钥匙,最后还是解放军帮他们找到了,而法国总统前一刻发表讲话呼吁大家要齐心抗华,下一刻就逃到美国去了。
这里,导演注意把法国人分为两种,他们清楚地知道有些法国人也很无耻,一般都是政府官员。而在对待中国人的时候,不知是刻意为之,还是他们的印象中,中国人都是一样的,不具备这种二分法。按理说,法国既有爱国留学生,也有高等行健之流,法国人应该可以有一个全面的对于中国人的印象,而不是脸谱化的。
所以,我觉得这是导演的某种意图。在看本片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带讽刺意味的搞笑片,谁知这基本上是个严肃的电影,于是片中种种荒谬就显得不好笑了,只能反映出导演和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都喜欢关在家里玩自己。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四):法兰西病
西方有些文化人,生就一副资本主义的胃却阴差阳错地长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大脑。他们一边作为上层社会的一份子享受着丰富的物质财富,一边却鼓吹着苏联制度、人民作主这些他们自己都没有弄太明白的概念。西方国家中又尤法国这种思潮最盛。诸如萨特之类当时知名的学者都去前苏联、和文革时期的中国参观过,当然他们是对这种制度赞不绝口了。
这电影里的很多场面于我来说产生的笑果不亚于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特别是那个白毛女板的《卡门》,法国人还真能演得这么有板有眼。欧洲大陆可能也只有法国人能这么轻松的调侃自己,就如片中说的一样,法国是世界上最爱恶作剧的国家。如果德国人来拍这种题材,估计很难像法国人这样放开手脚嘲笑自己。
一开始我以为影片是文革后拍的,后来才知道拍摄于文革还未结束的1974年。很佩服导演能把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疯癫拿捏得这么准确。我们现在认为这是个喜剧,也许几十年前父辈们的生活与之差不了哪去。要知道珍宝岛冲突中,还有人举着毛主席语录挡苏联坦克说这个是“精神原子弹”,对比一下觉得现实还是要疯狂一些。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五):请抛开意识形态的立场,这只是法国人对“Mai 68”的思考
Jean Yanne在音乐和电影上的造诣始终不高且倍受争议。这部影片在公映之初就引起的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争论的已经不再是影片本身而在于对68年那场风暴的评价。
Yanne的观点还是比较中立的,影片一方面在讽刺法国政府的无能,另一方面,则将东方意识形态的特点进行了夸张和批判。这也或许是为什么影片会引来争议的原因,68年的弄潮儿尚未愈合的伤疤又一次被揭开,而反对者们也认为影片刺痛了高傲的法兰西民族。
很显然,Yanne对于中国近代历史是很了解的,样板戏、批斗和三面红旗屡屡出现在影片的片段中。只可惜,片中的解放军的扮演者都是日本人,最大的败笔莫过于在教授片中演员中文的时候,翻译还带上了某种很浓重的西南地区口音。。。
影片中的每一个片段似乎背后导演都暗示着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解放军横扫欧洲的背景设定几乎就来自于56年的布达佩斯事件和与五月风暴几乎同时布拉格之春。导演或许是在暗示东方的意识形态具有的某种侵略或者扩张的特性,只是将主角换成了中国。电影中,解放军在占领了巴黎之后对法国工业生产的重心进行了调整,几位领导人的对话体现出这整个过程中的无序、盲目和脱离实际。这多少也在暗指当时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早些年的“大跃进”。影片中一尘不变的样板戏和永远高举着的三面红旗也在暗指中国当时文化生活的乏味和政治活动的单一。另一方面,面对节节逼近的解放军,影片中的法国将军竟不知前线在何处,政客们依然在忙于勾心斗角,甚至对于服装的关心都胜过了前线的战局。以至于解放军进入了总统的办公室,法国人依旧没有找到至关重要的钥匙,而这个过程,解放军只用了2秒钟,这或许是Yanne在抨击戴高乐政府在应对“Mai 68”时出现的混乱和对形势彻底的估计错误,也或许是在暗指法国政府在二战中近乎弱智的表现。。。这样的细节还有太多太多,或许将影片设定为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巴黎、大量的市民不惜以中国人自居来讨好占领者这样的背景,本身就刺痛了高傲的法兰西民族最为阴暗的一面。
这是一部政治喜剧,荒诞的剧情和令人捧腹的台词背后蕴含着的思考却怎么样都不能令笔者发笑。导演毕竟是一个法国人,无论他对法国政府的抨击如果尖锐,将法兰西民族的劣根性批判的怎样地鲜血淋漓,最终,影片中的法国人还是在觉醒之后光复了巴黎。
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我们既可以将这部影片当成茶余饭后的甜点图个乐子,也可以静下心来跟着影片一起去思考一些问题。
导演将解放军“请”到了巴黎,如此尖锐的批判法国,这并不是因为他不热爱他的祖国,只是因为只有这样的做法才能刺痛一些尚未平复的人一起来客观的思考过去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或许,我们也要带着这样的胸襟去看待这部影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思考许久。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六):历史演进的必然性……
对这部片子的感触程度,取决于观者对文革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所谓人性化生活的关切度,还有在大环境掩盖下思想的麻木程度。
这很显然是人文主义在用人文的手法温和幽默的来表现犬儒主义变化中的中国,它对一些人来说只是一个玩笑,而对当时敏感的掌权者而言这就成了一种对其政权的讽刺和侮辱,于是这部片子曾经被恼羞成怒的人们勒令禁止。
时隔多年,距离那个遥远的年代本片在今天也只能成为一种“无害”的“消遣”才被解禁,而今天的消遣在那个时代又是什么呢?我想即使那个时候的国人看这部片子也许仅仅会认为片中是在歌颂,而禁止也是因为片中的情色情节吧……
不然怎么能说是每一代之间无法逾跃的鸿沟呢……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七):由这部影片和最近的事件联想到的三两事
最近西藏,奥运,各种暴乱闹的挺火爆的。各式愤青已经按捺不住,全国一片火热。本以为过去了就得了,没想到愈演愈烈。闹到国家问题上来了,丫法国人真不开眼,自己没事不好好的跟家浪漫,非参合中国的问题来。你当中国人都是傻子啊,不说别的,光是正当年的愤青就比你法国人口总数都多。闹吧,使劲折腾,看看谁笑到最后。
泄了愤以后还是要表明几个自己比较强烈的观点,不可否认在对事情的认知性上我们远不及国外,闹的天昏地暗的国外不实报道,国人可知我们的报道是否真实?多少年来,新闻假大空,报喜不报忧。沿袭和发展了文革时候那套,就连新闻联播结束后的天气预报都是这么的不可靠。我总是说,人都可以有自的观点,评论同一个事情的前提是,两个人对事情的了解和认知是要相同的。显然,我们对西藏了解的真实情况只是ZF想让我们了解的(原谅我用ZF两个字我实在不是反动者,更不是什么功的人,也害怕被什么引擎搜索到然后连我父母一起被株连。我就是要说一下我的观点,但怯生生的怕承担一些后果。)。依旧是属于片面的了解情况,所以不能妄自下结论。二要说,国外为什么一直抵触我们,为什么ZF一说些官方消息就让人很反感。国外不希望看到大中华的崛起,不希望中国人强大,怕冲击他们的市场云云,这是明摆着的。我们自己有错误么?20年前的事,闹的轰轰烈烈的,那个过程那个结果,为我们的国际形象抹了多少黑以至到现在都让我们无法抬头。别说外国人,年长者又有几个说起这事来不是义愤填膺的。可能你不知道我说的什么,又或者你对我说的东西道听途说了一些“真相”,这要谈回到第一个问题了,事情的认知。还能继续怪别人么?三呢,要说回来。我们自己确实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和毛病,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孩子好与不好,爸爸妈妈会打,会管教。别人用不着你插手,更还轮不到你个欧洲小国来管。你们说中国是被洗脑的人,好像还是把我们的思想和几十年前的个人崇拜的中国混为一谈,就像如今的朝鲜一样。殊不知,我们对zf的认知比你们臆想中的强烈得多。你们民主人权的闹了半天,是不是同样犯了我所谓的第一个错误,你们认识中国么,看过真正的中国人么,听过我们的想法么和态度么。别胡闹了,你法国现在就是出头鸟,要打的就是你。别说自己冤枉,让我泱泱大军开入你美丽浪漫的首都吧。第四要说是抵制家乐福,我知道家乐福卖的都是中国企业的产品,还为中国提供了无数岗位,解决了很大的就业问题,并且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带来了。抵制他不一定对我们有好处,如果家乐福倒塌了,我们的产业链也会出现问题。别说什么去别的超市还可以买到,那无数的下岗工人会导致很强大的很消极的经济后果。但是,一样要抵制他。为什么?我们挨了一拳头后,不会先想到打我的人家里有多大权利,事情的原委在何,跟对手战斗的胜率是多少,明天晚上吃什么饭等等等等。而是,还击,我们要愤怒的还击,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有血性的人要做的。所以我们要表明的是我们的态度,不屈服的态度,团结的态度!用应有的方式还击他!
再往后?如果还要泄愤,如果你怕一发不可收拾,放心,ZF不会让你继续的,因为我们的愤泄完了,ZF目的达到了,也成功的非官方的利用完了我们,一切便恢复正常。这岂不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完美结局?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八):Les.Chinois.A.Paris(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法国人民在即将要沦陷的国土之上惨败度日——总统让业已录好的“抚民”录像反复播送然后登上了逃亡的客机;国防部长愣是找不到保卫国家的“核力量”比杀钥匙;仓惶出逃的法国人民在堵塞的高速公路上大动干戈,番茄酱(太明显了)满地都是(群众演员们扮死扮得还真是像)……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法国人民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人民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地占领了法国巴黎。
顿时,红旗飘飘,欢乐颂荡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大放异彩。
这里面的中国人形象是令人发笑的。1974年在巴黎的中国人穿着军装,头顶一颗闪闪红星,排成队列神色呆滞地March March March;或是整齐码在大卡车上轮番对着路人弹红色气球。他们晚上办事但从来不必要光顾性用品店——“很显然,中国人晚上并不需要这些东西”;雍华的大教堂、广场或是皇宫均不入首领法眼,看到了百货大楼却是两眼发光。对于“团结”的最好诠释就是,一堆中国人排成一列,依次传递需要搬迁的物品,就连传达一个小小的文件,都要经由数十人的双手才到达首领手中(这样每个人就无需走路?)。人手一本小红本本,平时放在左边胸口口袋里,只要提及“中国中央委员会”,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抽取出来,单臂高擎,目光坚定,神色肃穆——并且有专门的训练以求姿势的规范达标。
“禁止饮酒,取缔色情业,没收所有的小汽车,出租全改成人力黄包车,让法国专门负责生产壁炉烟囱。”性、食物、生产,文化 甚至是人民的幸福……都可以用一种计划的方式使人获得。
后半部分的电影里有一场剧中剧。精彩。但是心酸。用法国演员优美的芭蕾舞姿演绎一种残酷的人性。演出完毕台下的热烈掌声,大家的极力奉扬赞赏(那些话语我们是多么熟悉啊!)。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5.jpg[/img]
而人民解放军最后还是抵挡不住糖衣炮弹,全线撤退。
整部片子的调子是十分诙谐、夸张的。法国式的幽默貌似善意的辛辣中仿佛隐隐的冷笑。结局,来自1974年的预言让一个身处2007的中国人心惊胆战。
当自由、理想情怀的法国人遇上1970年代的中国人,一些话语就有了可以生长的缝隙。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是一个荒诞的闹剧,虚假的幻象。
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有那样的行为(至少是没有那样的集体行为),我们觉得这些离得遥远,我们已经无从感知那个时代,那些滑稽令人发笑的行为也许可以被当作是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却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只是纯粹地发笑。在足够的理解之前,我们无法去评判甚至苛责那些令人发笑的行为。事实上,从前的我们的[color=Red]所有[/color]在今天已经被消解得七零八碎,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回首看看,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往事无法如烟。
因为,在伊比里亚半岛开端的大国崛起史里,在葡萄牙人于绝境中发动对海洋的挑战时,在瓦特蒸气机一声鸣响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如火如荼的民主追求中……泱泱的大中国,却彻底地失声了。
所以,有梁文道之言说,“要说2006年的关键词是什么?大国崛起。”
大国如何崛起?我们学习,我们借鉴,我们反思,而且我们知道,我们从来都无法抛弃过往。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50.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27.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49.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37.jpg[/img]
[color=Purple]链接观阅:《全民大闷锅》[/color]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九):不要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
为什么只要老外电影里一有非高大全的中国形象,就会认为这是在羡慕嫉妒恨下对中国的丑化呢,这分明是部自讽自嘲之作,没看见人家老法口口声声说“团结的中国”么,没看见法国的BOSS宣读完愚民口号后就落荒而逃么,没看见在法国边境时法国民夸张化的互相残杀死光光么;还有一个暗示就是出现在电影中不时被调侃到中国人口多,形成传物不用跑,传话不用喊的现象,但是我们却能很好的利用人多的优势,并且不费一兵一卒的占领巴黎,这些都是法国人自省人口稀少却不能团结的佐证。
个中片断拼凑的似乎有点乱,不那么连贯吧,但大致意思是表达出来了。中国队,哦不,是中国解放军败走麦城是必然的,对他国国情有误读,同时还采用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文化值入及思想的禁锢是很欠战略的。但是剩下的一小队反对派却是送去中国洗脑后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中国解放军灰溜溜的连夜逃走了,但是政治思想留了下来,造福后方。虽然看的不太仔细,但是个人认为电影就是在最后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也许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吧,这里说的是“经”够精贵,当时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之火一直燎原到了国外,即使在日本也有忠实的狂热分子追随,对中国着了魔的人儿是真心崇拜我们的。不要抱着“疑人偷斧”的思想,把赞扬当成贬损埋汰自个儿人,伤不起啊。
《解放军在巴黎》影评(十):法国“五月风暴”五十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全球造反年代,许多国家都爆发了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革命”,以中国文革为最,其次是发生在1968年的法国“五月风暴”。
以现在的眼光看起来,“五月风暴”更像一场闹剧,但这令部分人士兴奋异常。风暴期间,莫里斯·克拉维勒在《战斗》中写到:“我们必将永远一再强调这次革命首先是一次精神革命。精神正在报复,而且并非超前之举。……没有人死去,然而老旧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不可能了。”至今,他们依然十分兴奋,几十年后阿兰·巴丢认为,这场运动是一种“共产主义设想”,尽管运动没有获得任何想象中成果,但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否定性经验之后,经历了革命和1968年5月的那些充满歧义的教训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以另一种模式让共产主义设想成为现实,帮助它在新形式的政治经验中的得以实现。”
学者们说:“1968年5月和6月的事件确实难于把握,因为它们根本未曾被预见,也不可预知。”不仅运动的性质难以界定,甚至整个运动都无法使用一个确切的词语去总结:危机?罢工?反抗?革命?大学中的公社?还是内战?英文转译这一事件时,经常使用的是chienlit一词——乌七八糟。
事件的不确定性也展现出它内涵的宽泛性,法共、托洛茨基派、毛派等不同派系、观念的人都试图从自己的角度赋予它价值。思想家们也认识到事件的两重性,埃德加·莫兰说:“我们必须认识到的就是1968年5月是无限性,同时还有其无意义性。”——人类行为的盲动性可见一斑。
1
事起南泰尔
南泰尔大学原本是索邦大学的一个附属单位,1964年独立建校,即巴黎第十大学,因主校区在南泰尔,又被称为南泰尔大学,是一座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
1968年3月21日,一群左翼分子为抗议越南战争,占领了美国运通公司在巴黎的大楼,警方逮捕了六人,其中一人是南泰尔大学学生。
为回应警方行动,22日南泰尔大学学生在丹尼·科恩-邦迪的提议下占领了象征学校权力的教务大楼,被称为“三二二事件”。科恩-邦迪虽然是该校学生,却持有西德护照。
5月2日,南泰尔大学校方下令关闭学校,勒令科恩-邦迪等八名学生到索邦总部纪律委员会接受训斥。结果次日,大批学生涌到索邦大学集会抗议。校长让·罗什和教育部长阿兰·佩列菲特担心引发动荡,请警方进驻学校维持秩序——却违背了“警察不入学校”的法国大学传统。这一举动严重刺激了学生,引起教授和知识界同情。
下午,1600名警察冲进集会场所,逮捕了约五百名学生,并花了三个小时把他们装上警车。这个原本有点冒失的举动引起了围观者不满,人群中开始高呼口号“释放我们的同志!”“停止镇压!”还将警察称为“SS”——党卫军。
面对群众抗议,警察报以警棍和催泪瓦斯,学生和不断加入抗议的青年立即以石块加以反击,并在卢森堡宫建起了第一个街垒:“它们没有军事价值。开火放枪的警察无须借助坦克大炮就能在三十秒内将它们悉数拆除。”尽管没有实际作用,它的象征性在于——对抗产生了。
警方宣布将对3号前被逮捕的学生判刑,但缓期执行,3号以后再有学生被捕将不会获得缓刑。
法共不支持学生行动,还在机关报《人道报》发表文章谴责学生和其它左派。这样,全法学生联合会、全法中等和高等教师工会的两名领袖和科恩-邦迪就成为风暴中最有名的人物,他们发出全体罢课的号召。警方于6日将整个拉丁区包围。学生则提出释放被捕学生、重开索邦大学、警察从拉丁区撤离的要求。风暴开始升温、升级。
2
风暴升级
5月8日,著名知识分子、哲学家让-保尔·萨特签署声明,希望“所有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学生和教师发起的斗争”。同日,总统戴高乐发表讲话,表示“不能容忍街上的暴力,这决不是建立对话的方式。”
于是,警察与学生在街头大打出手,从断断续续的打斗发展到10号开始的大规模群殴,直到11日凌晨二时。警方拆除了街头堡垒,大约有一千人受伤、五百人被捕。
5月11日,法国总工会和学生联盟决定在13日举行游行。这天,在阿富汗访问长达11天的法国总理乔治·蓬皮杜傍晚回到法国,晚上发表电视讲话,作出缓和局势的姿态:释放学生,开放索邦校区。只是,这一姿态来得有些晚。13日,巴黎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学生联盟公布的数字是80万,但警方说:20万。
5月14日,局势向更加严峻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总统依然决定按计划访问罗马尼亚,并表示在24日之前他不会对法国人民作出任何解释。总统出访当日,企业工人也开始了行动,法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工人们占领厂房,并扣押部分高管。15日在诺曼底的雷诺汽车工厂也如法炮制。
16日,在巴黎附近布洛涅比扬古的雷诺总部也开始了罢工。当时法国有“雷诺厂打个喷嚏,法国就感冒”的说法,可见该公司的重要性。风暴中,雷诺总部被称为“工人的索邦”。鼓动该公司员工罢工的是一个叫“马列主义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的毛派组织。这时开始,五月风暴具有了夺权性质。法国国家大剧院、法国作家协会等许多机构被占领。当天,蓬皮杜再次发布电视讲话,认为缓和政策没有成功,表示要进行镇压指挥运动的“挑拨者”。夺权行动把法国部分富豪吓坏了,他们开始向瑞士逃窜并转移资产。
5月18日,法国公交系统、铁路、国营工厂、邮电、电视台相继罢工,整个巴黎彻底瘫痪。
21日,科恩-邦迪被驱逐出境。对科恩-邦迪的驱逐立刻引发次日更大规模抗议。法国国民议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辩论,部分议员认为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处理事务,要求议会代行政府职能,结果差11票未获通过。戴高乐政权岌岌可危。
3
演化为政治危机
24日,始终保持沉默的戴高乐发表讲话,表示要进行大学、经济与社会的改革,并要改革措施付诸全民公决。示威者的回答是“再见,戴高乐!”24日的示威也是最具暴力的一次,巴黎和里昂各有一人死亡。左派说示威者焚烧了股票交易大楼,实际是一次局部火灾。
戴高乐对局势深感力不从心,产生了辞职念头。
戴高乐,1968年2月
25日,蓬皮杜与年轻的国务秘书雅克·希拉克一同出席在格勒内尔街的劳动部与工会谈判,提出恢复40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标准从2.2法郎提高到3法郎等,并试图与工会签订协议。谈判从25日一直谈到27日晨7点15分。法共控制的工会打算接受协议,但工人们却坚决反对。
自27日,法国陷入严重政治危机,左派开始大联合,以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和弗朗索瓦·密特朗为首的职业政治家走上了前台,他们都是“社会主义者”、戴高乐的反对者。有意思的是,密特朗和希拉克后来都当选过法国总统。
密特朗于28日发布声明表示,法国已不再像一个国家了。他呼吁成立临时政府筹备新的总统选举,他将出任这个临时政府的领导——只是这个声明听起来不像是建议而更像直接夺权。密特朗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但所有左翼政党都要求戴高乐立刻辞职。
29日中午11时45分,戴高乐将军离开了爱丽舍宫与夫人登上直升飞机,不知所踪。直到次日凌晨2时,没有人知道总统在哪里。谣言随之而来,有人说总统自杀了,还有说总理要求总统辞职——蓬皮杜可是戴高乐一手栽培出来的。
在总统“失踪”当天,也是风暴最高峰的一天,一千万(一说九百万)法国工人罢工。这一天科恩-邦迪也潜回法国,据说是藏在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汽车行李箱偷越国境的。当他出现在群众集会上,爆发出热烈欢呼。这一天也是法国政府例会的日子,不过,官员们已经找不到总统了。还有人建议孟戴斯-弗朗斯组成新政府,他也答应了,但要求人们支持他的统一社会党。
曾经身经百战的戴高乐总统既没有失踪更没有自杀。他去了法国境外不远处,属于德国的巴登巴登。这是法国驻德国司令部所在地,司令官是马絮将军。此时戴高乐很脆弱,对法国局势深感绝望和无能为力。不过,戴高乐终究是可以排进“伟人”行列的人物,在马絮将军的劝慰和支持下,他迅速镇定下来。
4
形势逆转
30日中午,戴高乐回到巴黎并接见了总理蓬皮杜。下午16时30分,戴高乐在电台发表全国讲话:“我已作出了决定。在当前情况下,我不打算隐退。我受人民的委托,我将继续执行使命。我也不变更总理……”。语气粗暴且具有威胁性。他在讲话中宣布解散议会举行全国大选,呼吁全国发扬公民精神,支持民选政府,他指责“红色威胁”利用国民绝望情绪而夺取权力——将是极权的“共产主义强权”。表示,“如果这种事态继续下去,那么我不得不……采取全国直接选举之外的其它手段。”
戴高乐的讲话只有五分钟,但效果奇好。两小时后,支持总统的群众涌上街头,参加游行的群众多达百万,维持秩序的警察就有30万。
当然,风暴不会在一夜间消失,它一直持续到6月16日,并于10日发生一起死亡事件,一人为逃避警察追捕跳进河里溺水身亡。根据中国学者的资料,语焉不详地说“某地汽车公司工人拒绝复工,发生了激烈斗争,有8个警察被杀死了,政府没有公布”。在风暴的最后一天,示威组织解散,巴黎被戏剧性地装点成标语、口号、传单、红旗的海洋,颇有节日气氛,十分喜庆,以欢呼风暴的“精神胜利”。
其实,风暴在总统讲话后就已经结束。16日的狂欢不能不使人对风暴的性质产生疑问:席卷全国、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千万工人的罢工,1500万个工作日的损失就是为了最后的狂欢?
从6月10日开始的全国大选30日揭晓,戴高乐获46%的支持,戴高乐派在国会获得72%的席位,其中一百多个席位是从左派手中夺得的。而采取怀柔政策的蓬皮杜总理和教育部长阿兰·佩列菲特辞职。
5
没有理由的理由
五月风暴结束了,是在没有得到任何结果情况下结束的。事后,各路学者们不断进行各种分析,但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无法理出头绪。风暴是出现在法国经济持续增长时期,法国人对当时社会环境也无一致性的重大不满。于是学者们纷纷强调其文化意蕴,也未见得提供“五月风暴”如何必要的理由。
风暴固然涉及许多层面,但都不具有决定意义,几乎应验了萨特的那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从索邦大学门口的一张大字报即可看出:“当下这个革命不但质疑资本主义社会还要质疑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注定暴毙。将再也没有社会异化。我们正在发明一个原则性盎然的全新世界。想象力正在夺权。”——激情澎湃,空洞无物。缺乏本质属性的事物,看起来十分荒谬。如果能够从中归纳出一条可能近似的“本质”:这是法国左翼思潮长期发酵的结果,对法国和世界的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并在一个普通的社会冲突中酿成巨大风暴。
萨特对学生讲话
法国社会结构矛盾在于,一个右翼威权主义者统治着极为发达的左翼知识界。路易斯·阿拉贡、让-保尔·萨特、路易斯·阿尔都塞、以及福柯、德里达、罗兰·巴特、保罗·策兰等,这些六十年代声誉十分显赫的文人集团,是清一色左翼知识分子,虽然这些知识分子具体立场庞杂,但他们社会影响巨大,与五月风暴都有不同程度关联。此时的法国几乎就是德国魏玛时期的镜像:右翼社会、左派当家。
现代法国是以“民主”起家的共和国,民众的民主参与度反而不足:“既没有真正的领导,也没有真正的参与”。戴高乐鄙夷地说法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胡搞瞎搞的激情”,这位持右翼威权主义立场的总统很容易被责骂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式的法西斯领袖;而左翼则会被认为是极端的、激进的斯大林主义者。戴高乐肯定不是希特勒,而真正的极端左派为数也不算众多。法国政府和知识界在误解中相互敌视,在敌视中加深误解。
6
两位哲学家
有两位哲学家值得一说。
五十年代,萨特的左翼倾向和声望都达到顶峰,被视为共产党的同路人、甚至是苏共代言人。赫鲁晓夫上台,秘密报告的流传,斯大林的残酷引起人们对苏联的疑虑,也影响到萨特的感召力,六十年代他的影响有所下降。于是,他染上在各种宣言上签名的爱好。研究者统计了从1958年到1969年发表在《世界报》上的488份宣言,萨特有91个签名,名列第一,是排名第20位的31个签名的三倍。萨特的情人西蒙娜·德·波伏娃有72个签名,排名第三。另一位签名积极分子玛格丽特·杜拉斯,排名第15位,有37个签名。在风暴中,萨特当仁不让地参与了多个签名,除了8日,9日他也联署宣言:“向用一切手段摆脱异化秩序的学生们致敬!”5月10号出版的《世界报》第九页再次出现他的联署签名——只是不确定与9日的签名是否是同一个。5月15日他还跑到索邦大学明确表示对学生们的支持。5月20日索邦大学的海报上也有他的签名。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是“宁跟萨特错,不跟阿隆对”,可见狂热到已经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萨特对风暴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另一位是路易斯·阿尔都塞,他1948年加入法共,是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阿尔都塞没有参与五月风暴,对学生们的参与也持保留态度。但他对毛泽东主义在法国的传播关系密切,自1953年开始引用毛泽东思想,尤其对毛泽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认同感很高,强调“理论的实践”。为当时盛行以斯大林主义为正统的法国左翼寻找了一条新的认识途径。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坐落于乌尔姆街,阿尔都塞的学生们又被称为“乌尔姆社团”。1964年1月“社团决定接受北京的指示”。1965年2月1日出版理论文集《马列主义请愿书》。其它左翼社团认为他们“梦想掌控共产党内部,使其重新布尔什维克化,把它变成一个革命编队”。法国理论界出现了一个“阿尔都塞主义”。
1965年11月阿尔都塞出版文集《保卫马克思》,他的理论被认为,是将毛泽东主义“象征了法国马列主义刀刃,代表了回归(和迈向)阶级斗争的欲望。”
1966年5月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12月《马列主义请愿书》出版第14版,献给“伟大的文化大革命”,阿尔都塞还特别撰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12月16日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他们认为“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基地是支点。”在越战问题上,该组织对美国的尖锐批判获得不少反战组织认同。1967年7月1日,该联盟发行第一期报纸,名称即取自毛泽东的名篇《为人民服务》,并在全国大会上阐述毛泽东思想,同时履行毛泽东思想“深入到法国各省份和工厂向群众学习”。由于联盟过度关注越南战争和内讧,错过了五月风暴的机会。因此,法国街头众多的毛泽东画像、漫卷的红旗,更多具有的是象征意义,在风暴中的直接作用不大。事件中,与毛泽东一样,人格形象象征化的还有卡斯特罗、胡志明、切·格瓦拉以及鲁迅等。
阿尔都塞
7
法国—中国
“五月风暴”大力弘扬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群众也立刻走上街头举行盛大游行支持法国学生和工人。1973年——尽管文革处于低潮期,中国学术界对五月风暴进行了比较客观和学术化介绍,颇为意外。我手头即有一份《目前法国的阶级斗争特别是1968年5月风暴》,是一位法国问题专家在某大学所作学术报告的记录手稿。报告分两次,也是两个部分,分别是1973年7月18日和7月25日。第一部分对五月风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风暴后至1973年上半年以前法国“阶级斗争”情况。报告有明显时代色彩,也出现了“法修”、“苏修”等字眼,但完全没有常见的文革口号——报告没有认为五月风暴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没有将风暴中的学生、工人装扮成革命造反派形象。对法国政府采取的行为、措施进行了比较客观描述。报告的意识形态显著,但能在极左时期保持一定的客观和理性,也是难能可贵了。
最后,我们回头到chienlit这个词——乌七八糟。该词的词源意义是“把屎拉在自己床上的人”。固然阴损,但也确切。
撰文:施京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