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田园下的罪恶》经典观后感10篇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是一部由汤米·奥·哈沃执导,艾伦·佩吉 / 哈蕾·麦克法兰 / 尼克·西塞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一):死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片名为An American Crime,故事却是缓缓展开,小心翼翼地等着,等着要呈现的罪恶,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在Gertrude的所谓男友轻而易举地骗走二十美元时,我已经看到了暴风雨来的前奏。就Gertrude的精神状况不想做过多评价,但她至少知道保护Paula,这难道是天性。只是惩罚,这是她对孩子们的宣称,这里我没有看到电视剧里的义工,反而冷漠,别多管闲事的评价,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没有完整看完,Sylvia被囚禁地下室后就跳着看了些,看不下去,拍摄者是旁观者,看的却成了当局者。审判时没有太多镜头描写太多参入者的悔过,大多是供认不讳,当然除了Gertrude,死亡在她眼里是不是谎言,生命是否不值一文。Sylvia死了,众人惊慌,仿佛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她还是那句她在假装,她害怕吗,在骗自己吗。
参入者是普通人的缩影,里面主要是未成年的,可以有个很好的借口,他们尚未成年,没有清晰的价值观。
似乎死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死才足够让人震撼,不起眼的生命在死亡之后反而有了光芒,《乌龟意外之速游》里小雀说和所有人分别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当谁真的死了,才会有人说;“啊, 那个人啊”过不了几天,就有年轻人自杀,有微博就会被挖出来,她的微博就会被翻个底朝天,好像所有人都开始关心他了,人类好奇心如此,物以稀为贵如此,死亡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只怕我们的病态不知如此。
对生的冷漠,死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二):一个不忍面对的黑暗的罪恶
第一次正式地写影评, 因为电影给人可以思考的东西真的很多. 我是拖着进度条看完这部电影的, 尽管电影没有太多的血腥镜头, 还是觉得没有办法面对这种让人毛骨悚然丧尽人性的虐待.
Gertrude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不幸地生活带给她的是自私, 懦弱以及对自己孩子不择手段的保护. 被自己的男朋友甩一耳光, 还屁颠屁颠地把自己来之不易的20美元交给了他. 懦弱如她, 怎么可能用正常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女儿. 于是把自己这种不择手段的保护欲望建立在了别人的痛苦之上. 她对着奄奄一息的Sylvia说你应该理解我做这样的事, 我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女儿. 然而在法庭上, 她那么镇静地否认自己的一切行为, 并承认他的孩子们都在撒谎. 她的自私和懦弱再一次体现地淋漓尽致. 我为一个母亲, 为一个女人, 为一个人感到悲哀. 再怎么样掩耳盗铃也藏不住她在法庭将要宣判之时的惊慌失措. 她是害怕的, 是明白自己的罪恶的, 只是到最后也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承认.
相比一个人的罪恶, 一群人的行恶更加可怕. 当法庭中询问Gertrude的几个孩子, 你们为什么要施虐, 他们无辜而又悔恨地说,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米兰昆德拉口中的媚俗. 一个人说她错, 所以一群人都开始觉得她错, 而不加判断. 所有人, 仅仅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玩笑, 把Sylvia当成一个玩物, 而对Gertrude的行为进行不假思索的配合. 而所有人都不觉得是自己的错. 所以我在想, 即使她们告诉外面的人她们受尽折磨, 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他们. 电影中的人们思考的能力,早已经被媚俗给耗尽.
沉默和隐忍. 当时看<黑暗中的舞者>的时候, 不能理解为什么女主角可以如此隐忍, 不过我想那至少是因为母爱. 然而在这种罪恶下面, 如次隐忍, 只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她的妹妹说, Gertrude威胁我如果我说出去将会比Sylvia惨一百倍. 每一次姐姐受虐的时候, 妹妹在旁无助的眼神让我觉得心酸又心寒. 尽管腿脚不好, 可是有的是逃出去的机会. 然而她只是看着一切这样发生. 艾伦.佩吉这个总是因为出演坚强的女主角而让我感动的演员, 在这部电影中让我觉得无比心痛和抓狂. 坚强和隐忍, 在这部片子里只是罪犯可以利用的最好的工具.
所谓an american crime, 其实不仅仅是一出罪恶, 而是每个在剧中的人令人不寒而栗地行为所导演的一场对人性的鞭笞. 一个被生活折磨得变态的始作俑者, 一群因为媚俗而变得冷漠无情的参与者, 和两个任打骂也不懂得寻求帮助的沉默者.
电影中说, 多数人会选择, 那条宽大的但却通向罪恶的路; 而只有少数人, 才会选择那条窄小的然而通向永生的路. 愿世间的人抛开媚俗和冷漠, 远离有关人性的深切的罪恶.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三):人性的罪恶
一直沉浸在压抑的情绪中,最后终于大声哭出来,痛彻心肺。
罪恶是实实在在的,犯罪的人竟也如此真实,好像你我身边到处可以看见这样的人:贫穷可怜的单身母亲、叛逆虚荣的姑娘、调皮年幼的小孩、青涩暗恋的男孩,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群平凡普通的路人甲们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集体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女施以极刑,羞辱、谩骂、毒打、烙铁,直到善良老实的女孩咽下最后一口气。
单亲妈妈无疑是罪魁祸首。同样为人父母,她竟然能对一个孩子下此毒手。应该说她也是这样体罚自己孩子的,但事态发展到后期,她明知道自己女儿的品性还如此折磨西尔维娅,只能说她是为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寻找一个发泄的方式,让别人过得更加痛不欲生,以此来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她曾经在给西尔维娅用湿毛巾擦拭的时候表达过一丝忏悔,但她并没有停止虐待,在折磨西尔维娅和在法庭审讯时她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漠然的态度。正常人难以理解她怎么那么傻将钱白白送给年轻的姘夫,也无法想象她怎么敢一边收着两姐妹父母寄来的支票一边使人家的骨肉体无完肤?恐怕只能说她的思想是畸形和变态的。这个恶婆娘的塑造比傀儡人生中风情万种的形象更适合演员本身。
几个孩子加入到暴力事件中是可怜、可悲、可怕的。老大由嫉妒导致的莫名其妙的复仇心理将西尔维娅推入了苦难的深渊,她并未直接动手,却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后来她对母亲说自己不想再参与对西尔维娅的事件中,也更多是出于对母亲的不满,而非对西尔维娅的良心发现。其他的孩子无论是波拉的弟妹,还是周围的同学,都没有和西尔维娅由任何冲突,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只是一句简单的“I don’t know”,这就和文革一样,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被挖掘出来,没有任何缘由地去荼毒另外的生灵,这样的过程使他们产生快感,能够慢慢折磨别人,操纵他人于股掌之间,这是原始兽性的充分体现。其中,一直暗自喜欢西尔维娅的男孩最可怕,得不到的就要去破坏,即使西尔维娅不喜欢他,但看着喜欢自己的人要将自己置于死地是多么绝望的感觉。
姐妹的父母表述不多,虽然他们不是直接施害者,但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冒然将孩子寄宿在不了解的陌生人家中本来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在接到女儿们的电话后居然还不立刻接她们离开,为惨剧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电影结尾对父母的表述显得力度不够,如果能再渲染一下他们后悔难过的程度,似乎观众心理上多少会觉得安慰一些。
最后来说说Ellen Page,很多人应该是冲着她来看此片的,EP已经有了自己的号召力。老实说,由于电影情节安排和任务性格设置的原因,Ellen在影片中表现空间并不太大,不像以前常见的密集的台词和凌厉的语言。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见识到了不一样的Ellen,不再叛逆犀利,不再勇敢率性,我们只看到一个逆来顺受的孱弱的小姑娘,她并不倔强,她讨饶、服软,只是她的低声下气委曲求全没有撼动那些铁石心肠的人们。她以为会有人良心发现,最终帮助她、解救她,让她逃离魔爪,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可是,当她看到自己失去呼吸,意识消失,观众的美好愿望随着她的幻象一起灰飞烟灭。
影片还有一处发人深省的地方,就是所有法庭证词均取自实案卷宗,一幕幕简短的对话中,所有的应答都是生活的真实再现,触目惊心的事实抽丝剥茧,逐渐还原在公众面前。影片的制作方告诉观众,没有虚构,没有夸张,只有事实,只有残忍,影片只是忠实记录下美国田园下的罪恶真相。令人发指的罪行并没有得到足够严厉的判罚,20年的量刑不足以泄民愤,即使是再加个10年、20年也不为过,可是又能怎么样呢?那花一样的生命终究是永远逝去了,而且走得如此委屈、冤枉和没有尊严,只有那旋转木马上曾经无忧的笑脸久久徘徊不散……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四):人性悲凉如斯
很久没有看到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了。所幸在那个毫无准备的深夜,看到今年新片《美国田园下的罪恶》(The American Crime),算是弥补了长久的苍白。
还是我一贯的观点,电影最震撼人心的往往不是那些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在演绎完一切的不可思议之后,告诉你所有事情都出自真实。
本片讲述的是一起虐待儿童案,发生于现实世界中的1965年。残忍、无情、冷漠,所有冰冷的情绪都以视觉化的方式体现出来,虽然没有多少暴力血腥的镜头,可电影中你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事情进展,却让人在炎炎夏日亦觉不寒而栗。
除去剧情的难以置信,此片最打动我的是,几乎每一个角色都那样普通,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可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他们却能表现出完全失控的人性丑恶。我们可以拿心理学去分析每一个人的行为和背后原因,我们可以把自己代入其中任一角色,甚至我们将得出结论:如果是自己身处其境,说不定,更糟糕。
比如由凯瑟琳·基纳扮演的母亲,在她的身上几乎显现着所有悲苦女人的不幸与不争:少女早孕而结婚,后来丈夫跑了,自己没有工作,疾病缠身,还要养活六个正读书和吃奶的孩子。最糟的是,最小的孩子属于她的年轻小姘头,一个只知道在她这里讨便宜却毫不付出的小混混。
当我看到小混混用一场性爱就换取了她处心积虑才赚来的二十美元时,心里难过极了。他可以随时打她耳光,又轻而易举用一个吻来安抚住她,她只是忍受,渴求着那偶尔来临的一点点温暖,以此捱过余下的大部分暗淡时光。
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不幸的原因,只知道要防止自己的孩子出现同样的结果。于是当她的大女儿也传出未婚先孕的消息时,她感到自己的人生被彻底打碎了。为什么命运在她这里不停地做着恶性循环,她不在乎,她只是抱怨、生气、处罚犯错的孩子,并深深迁怒于最早获悉女儿怀孕的外来者——寄养在她家的女孩西尔维亚。
在她昏沉而孱弱的头脑里,对西尔维亚做什么都不重要:肉体的惩罚算什么,怎么比得上她这一生所遭受的精神伤痛?尤其每次更坏的消息传来,她无力控制事情的走向,就只能更加怨恨西尔维亚,把所有火气发在她身上,用惩罚的快感治愈自我。
那晚我 一个人窝在卧室里看片,看着这个又可悲又可恨的母亲,不由想起《危情十日》里面的女护士。天哪,你如何知道她下一步还有什么招数?
另一个让我心有余悸形象的是片中西尔维亚的妹妹。她与姐姐一起被寄养,由于小儿麻痹症身体羸弱,内心也变得弱小无力。她有难时,西尔维亚会挺身而出,姐姐被虐待时,她却只是看着,默默哭泣,不敢多言一句。
在战争或专制时代有无数这样的凡人,他们被强权吓破胆,违心地成为暴力的帮凶。然而更可悲的,当非常时刻过去,他们失去了外部的威胁,又会忍受良心的谴责。为了那一刻的沉默,他们将付出一生的内心安宁。
还有更多这个家庭的孩子们、朋友们、邻居们,他们在看到他人被虐待时,非但不出声援救,反而加入其中,毫无缘由的成为施虐者的一份子。他们把西尔维亚当成一个可以折磨的道具,却完全不考虑法律责任。这多么像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或者德国屠杀犹太人时那些普通的德国民众。
在一个自以为不需承担责任的环境里,人是多么容易表现出最恶劣的一面啊。往往这个时刻,你发现实在难以说服自己相信人性本善的理论。
至于艾伦·佩姬主演的主角西尔维亚,她虔诚地信奉一切都会过去,上帝会庇佑她的苦难。可惜,她的逆来顺受只迎来惨淡收场。导演在接近片尾处安排了一场温馨情节,当观众们以为西尔维亚终于逃出魔窟时,却发觉一切不过是假想。原来,人性真的这么悲凉,甚至无法企及它的一丝回暖。
在法庭的最后一场审判里,无助的母亲茫然地坐在被告席上。当所有当事人,包括她的孩子们都证明她有罪时,她却一口咬定,不,我没有。他们都在撒谎。所有人。她始终用幼稚的顽固欺骗着自己,可惜她以为也能欺骗其他人。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五):再也回不去的16岁,也好
格特鲁德说,这不是我的错。因为自从西尔维娅进屋以来就只给这个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我要教训她,并以此告诉我的孩子们撒谎是不对的,偷窃是不对的,淫荡是有罪的。
孩子们说,这不是我们的错,是妈妈让我们这么做的,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听从她的,因为她是妈妈。
看似是格特鲁德一个人犯下的罪,其实人人都参与了其中,成为了格特鲁德虐待西尔维娅的帮凶,甚至包括西尔维娅自己。
为什么要为了嘉年华的巡演把自己的小孩送去别人家寄养?而且是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家庭?为什么在电话里隐约觉得女儿们遭受了虐待也没有打算回来看看?
为什么被误会了都没有争辩?为什么第一次被虐待的时候不反抗?为什么那么遭受了那么多次的虐待依然没有逃跑求助的想法?
为什么在姐姐遭受虐待的时候你没有帮助她,像最初她帮助你一样?为什么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那些人虐待你的姐姐?
为什么听到那个屋子里发出的惨叫没有疑虑也没有担忧?为什么一次次的听到不阻止也不报警?
。。。。。。。
人性冷漠如斯不就是一场集团的犯罪?罪犯却是这些看上去普通而正常的社会人。
最后在宝拉的帮助下出逃,和父母的重聚,重新回归家庭的欣慰,一个镜头的切换却告诉大家,“被救赎”原来不过是场梦,“死亡”才是现实。遭受如此丧心病狂的虐待,也许“活着”是对下半辈子的折磨,“死亡”反而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以为,格特鲁德对西尔维娅的虐待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保护,结果发现她不过是牺牲别人的孩子以保全她的孩子,而后又牺牲自己的孩子来保全自己。终归是个变态转嫁自己不幸于他人身上自私冷漠的人。
扣掉一颗星,因为太虐心。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六):虐
看过的Ellen Page的片里她都是演那种坚强女性,当她第一次替妹妹受罚的时候我以为她又是很坚强的角色。然后Catherine Keener开始上烟头了,我才明白,原来这个crime里Ellen Page是倒霉的受虐者……
从女孩间的鸡毛蒜皮小事发展到一个老女人病态的虐待,罪魁祸首是谁呢?就是那个看着很忠厚老实的戴眼镜的胖子,可怜的Sylvia还想象着这个死胖子会救自己,可是把那谣言传出去的不就是他么。变态老女人的洗脑工作做的实在太成功,所有孩子都觉得Sylvia该受惩罚,该被虐待,甚至还会领着外面的人来虐待Sylvia,当法庭上那帮孩子无辜的说出他们当时做过的事情时眼神是那样无辜和无助,没有人告诉他们那是犯罪,更没有人有些许良心同情心,更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反倒当初跟Sylvia有矛盾的大女儿良心发现告诉了牧师家里的事情,可是牧师的工作效率太低了,根本还没去少管所Sylvia就死了……值得注意的是邻居的反应,几次Sylvia的喊叫他们都听见了,可他们想的是“别去管闲事”和“我们无权judgeGertrude Baniszewski”,许多惨剧的发生都不仅仅是主谋一个人造成的,吓坏了的妹妹如果跑到街上跟街坊邻居求救,街坊邻居如果听到惨叫能够报案,被带去虐待Sylvia的那些大孩子如果把虐待的事情跟大人们说说,如果那对不负责人的父母听到Sylvia第一通电话说Gertrude Baniszewski对她们不好的时候就来看孩子,……这些如果到了法庭上就都变成了眼泪,谢谢律师也没用。
就像旁白Sylvia说的,Gertrude Baniszewski牺牲了Sylvia来保护她的孩子,牺牲她的孩子来保护她自己,这个自私的女人竟然在法庭上否认了孩子们说的一切,并且还没有半点自责内疚的表情,更没有后悔的眼泪。
这片子和《Eden Lake》一样压的让人憋闷,不说那些血琳琳的虐待,只是行刑者行刑时候兴奋且一点不内疚的表情就让人手痒,现实大多都不是大团圆,维护正义的警察有时候并不能铲除所有邪恶,所以我挺理解黑暗骑士里的蝙蝠侠为什么叫做黑暗骑士了。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七):罪以外的恶、敌意 罪以内的过失、过当、恶意
看了下置顶的一篇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835313/)温习了下昨晚看过的这电影情节内容。标题见到大多是人性、恶之类。置顶那篇影评更是满篇道德辞令。
这电影有些令我兴奋,因这电影所涉及的一些问题恰是我积蓄许久的一些默认或者潜在观念,可借此载体将以叙述。
首先是比较显见的“人性”。“人性”一词所蕴含的是一种神秘主义,以及决定论思维。一切扯到什么不堪事件的时候,扯出“人性”一词,便可无限简化成这一个词组。却从来不能够捕捉到什么纲领性的人性之恶来。被枚举的除了一些不文明行为以外,别无他有。
这使得,“人性”一词与“国民性”“民族性”臭味相投。但人性的对象更为普遍,从而回避了文化决定论所面临的逻辑挑战,而堂而皇之的以道德主义,文艺腔调盛行。
我们已知人性一词本身的含糊,也就需要知道,那些使用这些词汇的人们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进而加以区别,以及进步辩论、思考。
我“人性”所展开的“人的劣根性”为一切社交纠纷或人格厌恶、事件判断提供了崇高名义,而“性”另一个延伸含义“本性”的推波助澜之下,判官们受到暧昧词汇的怂恿越发笃定了。
“人”可以是任何人,“性”可以是任何道德属性。这样一个道德杀器,广泛存在于日常话语之中,日常以忧虑、蔑视、独立、自省、悲悯伪装,稍不自律些,就泄露出愤世嫉俗的全人类批判、道德蔑视、人格类型的诋毁。
以上所谈是人性作为词汇及其应用。以下所涉的,是对“人性”生成为词汇最初或通常、理性、原本所指涉之物的思考。
我认为人性显然不是决定论,绝对论,由此就需要剔除“人性”之中的“本性”这一暗示。
人事情态所蕴含的观念是,事件的生成并非一个至始至终的恶人、角色所推动,而是由其他参与者所共同促成的。而那些参与者并非总是专意于这一事件的结果。恶性事件只属于其生活之中自然而微小的恶果。
这也是对法律的诘难,因有些客观事件,并不存在一个鲜明具体的加害者,只有微小的无意的无动机的生活化行为,却造成受害者巨大恶果,于此,法律加重其参与者的刑罚。
一个骑车之人被一块扔在地上的石头所影响从而发生车祸。在可以找到对象的情况下,法律可以过失杀人制裁,在无法找到对象的情况下,且这类行为太多,又没有具体的加害意向,从而无法制裁。
一个简单典型的例子是,开车之人因行人的微小举动而诅咒对方可能造成的巨大恶果。而在日常情况下,他自己又一次次扮演着这种无意的自然的加害者角色。
电影之中的事件既是如此。
母亲受贫困所致的无奈,报复寄居房客支票未达导致的生活困窘。后来因对女儿的共鸣与维护,对贞洁之人的阴谋揣度,抑郁自身早年失足,更不愿女儿同样失足,女儿后来的谣言,使之以道歉的名义来教育女孩,尽管在方法上失当。而后期则将对自身,对女儿的愤怒转嫁到女孩身上,以不贞、谣言、偷窃,来为自己的道德塑造相对的稻草人。因她重视贞洁、重视声誉、重视财物。
大女儿最初的恶意来于对男友的愤怒的转嫁(她最初并不知道存在偷听者),属于哭泣悲伤之人拒绝安慰一般的行为逻辑,转而将帮助者作为仇恨发泄对象。中期女孩的受欢迎,造成大女儿的嫉妒,也使之维持延续着与女孩的僵滞与憎恨,直到女孩的沦落唤起其同情。
小孩子的邪恶在日常是不被看见的,因其恶果小,且被父母弥补。在电影的情态下,孩子的肆意、炫耀虚荣、分享、自我中心、乖从长辈,在宠物被替换为人之后,一显光芒。
甚至可以说,若非孩子以分享宠物、毒品的方式来分享奴隶,女孩不至于被母亲一人欺凌至死。母亲对他人的纵容是有些出格的,因那纵容之中蕴含了游街示众、处以火刑、群众批斗、惩罚的成分,而现在一般的道德主义者无论如何也是忌讳这点的。
眼睛男友的怯懦,掩盖自身对女孩责怪的报复性?传播,或纯粹出于维持群体氛围而以谈资贩卖这一隐私。
后来女孩的贞洁或者是不贞洁区别不大,因前者明确拒绝他从而其贞洁不具有爱情意义,后者拒绝他则唤起报复心。
女孩妹妹的趋利避害描述不多。不知有无底线或出格。
女孩本身自以为是的友情,自以为是承担,或者惧怕友情的撕裂,而负担的道义惩罚,使之开始陷入那母亲的道德对立之中。后期的怯懦不言,以及面对他人故作坚强的开朗,加剧了她的在女人心内的非道德化。
这里之所以有罪,只是因为涉及人身伤害。倘若不涉人身伤害,人人都促成主角的心理伤害,那么,人人才都为无罪。
在这电影所记述的事件之中,无人是一个至始至终的迫害者、恶人,那母亲最初还是为之提点冰敷,出于训诫。
死亡实验,一次别离,都是相同的还原事件或人物的具体演变过程的电影。
一次别离如实的罗生门,如实的道德转折。死亡实验自然的角色演变,权威建筑。美国罪恶生活化的行为、角色,促成极端事件。现实本身已经是一种高等艺术,因现实作为反艺术之中通用手法、桥段、陈腐理念、思想、口号的精细艺术。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八):我不知道
y.旸夜
长时间寄人篱下,让我对这样的事情表示完全无法接受。
父母的不负责任,中年妇女的人格扭曲,周遭人的冷漠,每一点都可以大书特书。
但是最让我震惊的还是站在法庭上,所有孩子们说:“我不知道”,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没说谎。他们真的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这是错的。
那么多人参与过,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多孩子年龄各异,却都同样没有是非观。
我相信肯定有哪个孩子不慎对父母说出自己曾做出这样的事,但却没有制止悲剧的继续发生。
孩子不懂,大人也装作不懂,到最后大家都聋了瞎了脑子坏了成了一个又一个神经病!
大概我也不知道应该谴责他们什么,无意识集体犯罪,很特别。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魔鬼,当你冷眼旁观别人的悲剧时,它就在成长。
2015.9.9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九):从来没有仇恨,只有一句诘问
最开始我觉得宝拉是全片中最恶毒的人,到最后才发现她可能是除了二女儿外最善良的了(即便她没有帮助西尔维娅逃出生天),不是她的道德底线提高了,而是其他人沦丧的太快了。小儿子的恶毒眼神配上看似纯洁的面容让人恶寒。小孩也许没有是非观,没有分寸,但是他们绝不会对无辜的人行使这么暴虐的权利,即使他的母亲怂恿他这么做。万幸,小孩的恶不会被掩饰,所以人们能看到看似如此可爱外形,甜美笑容,纯真表现的小男孩内在是多么疯狂的恶魔。
可悲。 一个过度善良坚强的女孩儿配上一对儿垃圾父母(自私,不负责),一个垃圾(自私,极度懦弱)妹妹,一家极其自私恶毒的成员以及满世界的婊子。
最后灵魂回归的情节十分契合。死亡对于如此坚强的她算不上解脱,但这场死亡让世界受到了她的诘问。世界太黑暗冰冷,配不上她。审判轰动进行中,但她却一直没有释怀这个世界,不负责任的父母,懦弱的妹妹,总把错误推脱给其他人的一家,总是不想多事的邻居,堕落的那么快的整个社区的良心。或许她一直就没有仇恨,就像她说的,“其他人也都受到了刑罚,但我却不记得了”。她在乎的其实并不是每个人被严惩,她只是想问这个世界一声WHY,以及得到一声自己生前说过无数遍的SORRY。
很难相信这部电影里面的艾伦佩姬也是水果硬糖里面的艾伦佩姬。如此残酷,绝望的电影能让我坚持看完要多亏了对于水果硬糖的不断回想。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十):《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没有自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曾在一本幼教书上看过:没有自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这句自相矛盾的披露不禁让人发笑——既然你处处严于限制自己的行为,那么谈何自由自在的为所欲为呢?
我想片中的母亲一定是自由的,没有人去逼迫她去做和青年搞在一起,没有人告诉青年生那支撑整个家庭的财产,仅有的20美元就在桌上,也没有人去强迫她去虐待Sylvia,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去做的。
我想大女儿Paula一定是自由的,没有人去逼迫她和男朋友发生性关系而怀孕,没有人让她去向母亲,向众人撒谎,没有人去阻止她解救Sylvia。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去做的。
我想Sylvia的妹妹也是自由的,没有人阻止她去告诉父母实情,没有人阻拦她逃出这里去诉诸真相,没有人让她动弹不得,在姐姐被殴打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爱护自己的姐姐。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去做的。
我想来拜访地下室的邻居是自由的,没有人去逼迫他们去脚踹Sylvia,凌辱Sylvia,向Sylvia泼水,在Sylvia的身体上刻字,去让一个无辜天真的女孩接受着本不该属于她的伤害。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去做的。
再说了,再怎么怪也怪不到我们头上,要怪也只能怪我们有过童年创伤,我们有过不幸遭遇,我们大脑有过病变。
“没有自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这样的“自由”蛊惑我们在邪恶的诱捕中忘记屈辱,顺其自然的成为邪恶的信徒。而一切的一切,只为得到那一点点“你以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