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风景》观后感精选10篇
《人造风景》是一部由Jennifer Baichwal执导,Edward Burtynsky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造风景》观后感(一):吃肉骂娘
这部纪录片说实话我只看了一小半,然后就昏昏欲睡了。
我只能说风景是挺好看,从美学上来说,一种讽刺和荒诞的美,但导演的观点真的挺平庸。
但我还是为了这样平庸的,一贯论调的观点气愤了。
然后我想起一个典故。
有一年灾荒,很多老百姓饿死,晋惠帝感到很奇怪,问:“灾民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另外,我自认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但是,把国家比作家庭的话,我绝对忍受不了邻居指着鼻子做着文章地骂咱们,我还傻乎乎笑嘻嘻地迎上去。更何况,还是一个抢劫过咱,还一直压咱一头,处处不平等的邻居。我一定会先揍他一顿,让他少管闲事,然后埋头奋进。
记住我们的历史,不只是当年的战争年代,还有现在。我们得争口气。但是当我们站直了之后,却不能对别人来重写这历史。
《人造风景》观后感(二):第三只眼
我觉得以记述社会现象为主的纪录片大概有两个要素,一是记录,二是评价。从纯记录的角度出发,要保持观点的中立与论调的客观,比较常见的便是“第三只眼”:导演作为观众的眼睛,带领大家通过镜头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叙事过程尽量做到没有拍摄者主观意识的存在,常常通过长镜头,或者安德烈.巴赞推崇的Mise en scène大景深平面镜头来事无巨细的将一切细节都搜罗入镜, 尽量把视角的选择权交给观众。安东尼奥尼1972年拍摄的《中国》就采取了这样的手法,在北京、河南与上海多个地点取景,着重描绘普通的老百姓生活,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加拿大导演Jennifer Baichwal拍摄的《人造风景》基本也属于“第三只眼”纪录片。开篇一个长达七分钟的移动镜头取景于福建灿坤电子厂的巨大厂房,没有旁白,没有画外音,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连背景音乐都没有,观众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似乎没有尽头的空间与机械,身穿明黄色制服的年轻工人们在一刻不停的劳作着,各种各样的电子配件从这里被组装起来,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连贯、紧凑、视觉冲击十分强烈。
这样的拍摄手法大概源自影片的线索,加拿大摄影师Burtynsky。Burtynsky专门拍摄人造的工业风景,比如五颜六色几何构图的港口集装箱,被污染的红色河流,犹他州废弃了的巨大铜矿等等。Burtynsky的个人摄影作品展感动了导演Jennifer,她跟随他来到了中国与孟加拉,拍摄Burtynsky工作的场景,同时也将世界工厂的另一种人造风景摄入镜头呈现给观众。作为电影起始的照片,可以说本来就是巴赞长镜理论的起始——画面本身胜过万语千言, 不管导演要对观众说什么,都要通过视觉的艺术尽量完整的表现出来,每个镜头都应该蕴含丰富的细节,而其中的涵义应该由观众自主诠释,绝非导演观点的强加。《人造风景》缘起于照片这样的纯视觉艺术理念,其整体也基本遵循了传统的Mise en scène手法,力求维持一个客观的姿态,中立的展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不可忽视的社会代价。
我个人看来,《人造风景》在保持中立方面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大量的使用长镜与大景深镜头,至少从每个细节上进行微观分析,这都是传达中立信息的最佳手段。但这部电影毕竟没有百分之百的遵循“第三只眼”的表现方法,比如将中国的造船业与孟加拉的拆船业前后衔接的布局,再比如将上海的弄堂小巷市井熙攘与房地产商人的豪宅庭院阔绰静谧穿插播出,这其中想要传达的消息,我想明眼人一看便知。倒不是说这样做有何不妥,这只说明哪怕再客观的“第三只眼”也还是无法脱离导演个人的政治见解真空般的中立。导演不直接用语言或者借助人物对话将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不代表他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巴赞的Mise en scène也讲究要充分利用画面的构图与布局,诱导观众自主的选择其实早已被安排好了的视觉重点。
这一点,我觉得正是“第三只眼”的精妙之处。运用背景音乐充分引导观众的情绪,精心安排画面布局与电影片段的前后剪辑,尽管初期工作要求比较多,方方面面要提前照顾好,但导演的观点不仅可以被充分的传达给观众,同时还能巧妙的让观众认为这其实是他们自己的观点,所以更为令人信服。
但纯粹的“第三只眼”最大的问题在于可看性低,只能针对感兴趣的目标人群,十分容易陷入冗长而沉闷的误区。这里“可看性”,并不是指视觉效果上的可看性——一般说来以长镜和大景深镜头见长的导演都十分注重构图与细节安排,甚至很多人都是摄像出身,倘若截取一两个静止的镜头,往往都如摄影作品一般精致而完美——这种可看性主要是从叙事节奏角度出发的,因为Mise en scène需要观众的自主共鸣,如果观众本身对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或者是很有目的性的选择观看——比如我需要写个关于中国解放后人民的生活状态的论文,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便可作为一个有效的视觉论据;或者如果我要了解一下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工业污染与其他隐性社会成本,《人造风景》就是很好的素材;而对于对电影摄影艺术情有独钟的观众来说,只要视觉效果震撼人心,电影就值得一看——那么电影便不需要刻意调动观众的兴趣来增强带入感;但从纯欣赏的角度整体我几乎无法高度赞扬纯粹的“第三只眼”纪录片,也绝不会反复观看,因为这样的纪录片几乎可以说是为小部分感兴趣的观众“量身定作”的,没有大众基础,几乎很难让一个对电影主题本没有兴趣的观众从无到有的走入欣赏而接受电影所传达的理念。 我个人看来,这是纪录片过于执拗的一个极端,难免让人觉得遗憾。
《为谁辛苦为谁甜》全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ea38201009qtv.html
《人造风景》观后感(三):Director's commentary tells more than the film
The visually-inspiring film doesn’t, or refuses to declare a strong opinion towards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neither have Edward Burtynsky, the photographer and his project played a meaningful role in the whole story. It’s more like a behind-the-scene documentary, lacking some independent thinking. Most of its interviews were not contributing to the film’s key messages, as they merely talked about either obvious facts or trivial things, and the reason seems to lie in the failure of deep communication with interviewees somehow. A couple pieces of director’s commentary in Special Features are recommended, as you’ll see a clearer personality than in the film itself.
《人造风景》观后感(四):现实之荒谬
电影开篇第一个镜头扫过一排又一排在加工小商品的中国工人,他、她们大多二十岁上下,很多穿着黄色的工作服。工作环境并不恐怖,明亮干净。每一排工人都在做同一道工序,有时并排两排也会在做一样的工,但是一排排扫下去你会看见工种的不同。这样扫过了十几二十排,你开始觉得诧异,老天,还没完,这个工厂有多大?长镜头不慌不忙的走下去,没有完结的意思。你开始从诧异变得惊恐然后开始目瞪口呆。这不会是真的吧?真有这么大规模的工厂?而流水线完全是手工的。再然后,长镜头依然继续,你开始琢磨,他们这是在做啥呀?既不是衣服也不是玩具,好像还有线路之类很繁琐的工序在里面,又不像是计算机那么复杂的高端工艺。这一个长镜头持续了好像五到十分钟的样子,然后,镜头一转,你看到了 Edward Burtynsky 的两张照片,给出了工厂车间的全貌。真是望不到边际的一个工厂,里面几乎没有机器,全是人。
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WORKS/China/Large_Images_Book/CHNA_MAN_10AB_05.htm
镜头和 Burtynsky 的照片交叉出现,镜头交代背景,人物,Burtynsky 的照片把场景的震撼凝固起来呈现给观众。从这个厦门的工厂庞大开篇,讲到江浙小村庄沦为发达社会的电子垃圾的聚集地。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电子垃圾倾泻于中国江浙广东的这些小山村里。老人妇女孩子,用榔头和手把计算机模板里的可以回收的金属砸出来,剩下的扔掉。这些小山村里的土和河全部被这些电子垃圾污染,饮用水需要从外面运进来。
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WORKS/China/China/CHNA_REC_12_04.html
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WORKS/China/China/CHNA_REC_09_04.html
废物回收的另一个“人造风景”在孟加拉,海边的人们在回收旧船。一如既往的这些工业废物在 Burtynsky 的镜头里变成惑人的风景,带了一丝邪气的美丽。好像有毒的花。明知是致命的东西,可是由不得你不赞叹。
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WORKS/Ships/Shipbreaking/Shipbreaking_11.html
旧船里剩下的原油帮助镜头里的故事转接到能源上去。今天的世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是靠石油来运转。而本身缺少油田的中国,要支撑这么个大国的经济奇迹,靠什么呢?观众都有点为中国发愁。
三峡工程。
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WORKS/Three_Gorges_Dam/Dam_Images/Dam_02.html
eter Hessler 的 《江城》那本书里说道过三峡拆迁的那些当地人的心理活动。他的观感当时就曾经令我三思。他说,这些中国人,虽然被迫背井离乡,甚至亲手毁掉自己老少几代出生长大的家,但是他们并不怎么抱怨。因为中国人曾经吃过比这更大的苦 (他故意把吃苦翻译成 “eat bitter”,很形象),而且他们相信国家需要他们做这些牺牲,所以他们就忍下来,而且搬迁并不是那么大不了的事情,曾经为了战事饥荒离乡背井过。这种有组织的搬迁未必是件坏事。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国老百姓的韧性,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eat bitter 不是很难的事情。
今天再来看这部纪录片,才想到中国这个大国,不建三峡大坝,又到哪里去弄两百三十多万瓦的电来支撑越来越大的城市和工厂呢?如果美国可以为了石油的控制权而发动战争,中国搬迁自己的老百姓,盖一个大坝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
而如此种种的苦难,被搬迁的三峡居民,小村中为了几小块贵重金属而把土地河流全部污染了的老百姓,都是为了经济发展。而什么是经济发展呢?
随着电影镜头的推进,我们终于弄明白了影片开头那个长镜头里那个巨大无边的工厂在做的产品,是轻便型有着湖蓝色透明塑料外壳的电熨斗。
这一切的苦难是因为我们需要 Wal-Mart 里面那些非常便宜的电熨斗。
多么的荒谬。
电影结尾,Edward Burtynsky 的画外音说,我可以把自己这些照片描上政治色彩,谈一个观点,那么来看我照片的人就会或者同意我的观点或者反对。但是我不把政治拉进来,不强加一个观点进来,那么来看照片的人就可以自己思考。我呈现的是一个事实,是我们今天的社会。面对这个事实这本身就比好与坏要复杂很多了。
我很感激他能够不加入自己的观点。好像以前中学里老师讲写作,说最好的记录方式是白描,最好能够包含一切事实细节,这样的文章才能让人一读再读,而且不停的发现以前忽略的东西,而且人的读后感也会随着人的成长,观念的变化而不同。
也许再过一阵再看一遍这部《人造风景》,我的想法又会不同?
《人造风景》观后感(五):可疑的 人造风景
好的地方有目共睹,就不说了。
主要谈谈缺点。
主题不清晰。
片子叫人造风景,但是并不太关注人——哪些制造这一风景和被这风景包围的人。
片子似乎更关注作为纪录者的摄影师本人。
真是一个奇怪的结构。
暴露了导演思路不够清晰。
道德瑕疵。
摄影师似乎更在乎视觉冲击力,而不在乎被摄者的权利。
比如排队那场戏,我不知道工厂是否特意为摄影师安排——我看到画面里有摩托车在维持队形。
三峡那场戏里,付钱让村民拉驴和担柴摆拍——我认为摆拍是一种罪。
为达到拍摄目的,多次隐瞒部分真相,客观造成被摄者的权利受到侵害——比如工厂的公关人员。比如上海富姐。
这是不公平的。
总之,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片子在带来巨大视觉冲击和关于中国环境的思考的同时,也暴露了作为观察者的摄影师和纪录片摄制者的猎奇心理时时胜过道德观念——如果从一些细节上你能看出摄制者把生活在环境里的人只看作道具的话(比如出镜的任何受访者没有一个人有字幕显示他们的名字,我理解这是纪录片起码的尊重),那么他们关于环境的种种思考的意义就值得怀疑。
割裂开人的存在谈环境问题不是很可笑吗?而片子中不多的几次和被摄者的交谈也浅谈即止,不尴不尬。显示出导演本人面对中国这一巨大存在时由于背景知识的储备不足所带来的缺乏信心和交流不畅。
以上为酷评,观点谨代表本人。
《人造风景》观后感(六):人造的风景也很美
我看不出大家有什么好妄自菲薄的,我看到的是伟大的力量,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而我们正在这么做,并且会一直做下去,这没什么可羞耻的。
所谓的环保主义,所谓的中立多少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如果更清洁更轻松地工作能带来更好的发展难道我们不愿意做吗?并不是只有西方人聪明,提出问题是好的,思考解决问题也是必要的,但是应当看到有些人提出问题的本心就是扭曲的,他并不是想帮你进步而且单纯的找出批判你的证据,然后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享受俯视芸芸众生的快感,西方国家一贯如此。
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流水线工人的生活未必有多悲惨,对于这些体力劳动者难道不发展祖祖辈辈继续种田就比较有尊严比较幸福?他们其实只是在工作在挣钱养家生活而已,大家不要过分拔高想太多。正式这些努力劳动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怎么看着他们劳动就让们觉得在外国人面前抬不起头了呢?我不明白……
《人造风景》观后感(七):人造风景
前奏是漫长的,片子从一开始就通过巨大的长镜头和工业垃圾图片缓慢播映,拟物,在物体存在的整齐,和谐中寻找事物的矛盾,美感;接下来是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从强调环境递进到强调人,照片和镜头中先是大量出现的工业废料、工业化场景;逐渐流露出人的行为痕迹,展现人类主观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作用,其中孟加拉的工人在现代工业背景中进行最原始的纤夫式劳作的幻灯放映十足的人文色彩;以及后面对三峡见证人的访谈和豪宅女主人与贫民居住环境的对比镜头穿插暗讽一些中国现状敏感话题引发人类课题在社会环境中变迁与生存的一些思考。
也想用一位仁兄的客观总结,主要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其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中或多或少引发人类终极去向的哲学思考。
导演在结尾旁白自己不想表达对或错的观念,而我并不认可:正是导演所勾勒的影片尾声画面,黑暗空洞的展览馆中城市规划的一群群模型在暗处闪耀着华丽而神秘的霓虹光芒;现实夜色中的一摊漆黑煤矿跟前,那里也晃动着街上的霓虹灯招牌,淡去又淡现。企划的野心对应有限的生态资源,仿佛感受到宇宙中人类所追求的利益只是如同星点恍惚霓虹灯般虚幻的东西。
《人造风景》观后感(八):纪录了谁?
所谓“纪录片”……倒更像是纪录摄影者的作品制作过程……
是的,画面很震撼、很有冲击力!看的时候我很心痛、很忧虑,也在思考我们其实可不可以做得更好……
看完后,不得不思考:火烧圆明园时,八国联军士兵的目光怎么就没有那么的“深沉”?当年的西方殖民者怎么就没有“心怀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愫?……
这些在我们国土上的景象被表现得令我们自己都觉得震撼,更不用说曾把发展(或曰“资本原始积累”)的代价都让他国他族来承担、自己坐享成果的西方国民了……
有人说它仅仅是艺术片,但上海浦东新区穷富对比交替的镜头、拍摄后给钱三峡库区路人的画面、说服煤矿基地负责人的“圆滑”说辞,不得不让我觉得里面包含了“批判”以及其他意图,尤其联想到加拿大政客的一贯嘴脸……
也许是我对现在的所谓“西方文明”某些方面成见太深,正如有些西方人对中国的成见太深一样……也可能是由于我真的很没有艺术细胞也很“愤青”……
但无论如何,它的确令我看到了很多平常没有关注的地方,值得反思。
希望祖国母亲越来越美好!
《人造风景》观后感(九):另一个角度看中国
今晚刚刚看了这部电影,说实话,在板凳上确实有点坐不住,因为周围全是德国的同学和老师,看这部电影的原因就是为了了解一些关于气候变化,人类发展中对自然的改造的背景知识。电影的内容很真实,真实到一些连我这一个中国人都不知道,都难以去接受。我不知道德国人怎么想,事后没有和他们交流。但是作为了一部记录片,它很好的记录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无论是自然的,还是城市的,这些问题在不仅在中国,而是在整个世界上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事情。只是中国在现在这个非常的时期,在这个发达国家开始关注环境社会问题的时期,被拿来做成一个血淋淋(有点夸张了)实例来告诉别人,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我个人并没有觉得这部纪录片有任何嘲讽东方国家的意思,相反当我们看到这些的时候,真正需要思考的人是我们自己,而对那些拍这部片子的人,我们更需要感谢,感谢他们这么写实的告诉我们一些真相。总之,需要努力,需要改进的人是我们自己。
《人造风景》观后感(十):《人造风景》, 可能是近年来关于中国最NB的记录片
电驴上有下,http://lib.verycd.com/2007/03/08/0000142431.html ,里面介绍的文字出自欧宁的blog(http://www.alternativearchive.com/ouning/?id=298 )。我也是当初见到这篇blog才记住了这个片名,立即在电驴中搜索,未搜到。
前天c说有下了,今天下完看了。
C早上说昨夜看了,仅从摄像的角度来说,这已经很可能是关于中国最NB的记录片,他想了想,找不出比这更好的关于中国的记录片了。C也是拍记录片的,他的摄像水平是合作过的人里最厉害的。
《人造风景》的各个技术环节都无懈可击的,包括选材和形式感到实施,都非常的严谨;而它的内容,欧宁的博文已述。
我想做的是,将这个信息更广泛的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这部片子。它不是关于政治的,不是关于美化或丑化,也不是故事性的,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关于中国整体的landscape,我们所处的风景。你可以喜欢或讨厌,但无法回避这个事实。
由上,我有两个建议:1、下之看之,并尽可能的在自己的msn、blog、bbs上传播本片的信息。2、希望某位字幕组的成员看到并喜欢的话,做下字幕,毕竟,不是每个人的英语听力都是过关的。谢谢:)
just y
200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