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有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后继有人》是一部由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执导,马修·麦康纳 / 马修·福克斯 / 大卫·斯特雷泽恩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继有人》观后感(一):看电影学管理
这部片子STAR MOVIE或者HBO播了好几个来回了。前两天才定心坐下来看,激动处眼含热泪。很想再从头看一遍呢。不明白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不引进国内市场。
既然又是说管理,就从那个二流橄榄球教练开始说起。没看开头,不知道这家伙怎么请来的,估计是硕果仅存的候补球员(那个让人落泪的小黑)跟校长争取后,唯一来应聘的人选。
教练首要的任务是重新组队:校长争取了大一学生可以参加橄榄球比赛的政策,在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中寻找合适的队员人选;说服幸存的原助理教练出山,请教资深同行,好不容易拼凑了教练人员和教学材料。
这个承担着巨大伤痛和使命的新队伍,还不团结。新人不能理解老队员的内心,老家伙也不负责任地给新人太多的压力。教练一直在试图弥合大家的创伤,让新人更多地知道他们继承的原来那支球队是多么地骄傲。深情的墓园誓师讲话让所有人振奋。We Are ,Marshall!
至于球队的目标,教练接受了严酷的现实,他没有提出不切实际的前几名的想法。只有两点:1、全体教练、队员全力拼搏,展现Marshall的精神,给学校,给小镇的居民,给所有关心Marshall的人信心,给他们心理安慰;2、尽情享受橄榄球运动的乐趣,在战斗中成长。经过漫长的一个又一个赛季,Marshall终于从一个蹒跚学步,随时可能被击垮的弱旅成长为一支让人敬畏的队伍。技能、信心,荣誉和勇气在传递和延续过程中不断地增长。
总之,受命于危难之间,仓皇组建团队,管理和激励团队成员,达成切实可行的团队目标,这个二流教练的表现是个一流的经理。
《后继有人》观后感(二):not the best, but the strongest movie in 2006
标题那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美国电视台(忘了是cbs还是fox)一个影评节目的嘉宾说的。就凭这句话,我这两天到处找这片子。正当我准备放弃寻找之际,在一个小店的浩瀚D版碟里,我找到了这片子。第二天清早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这片子。尽管剧情我早就大概知道,但还是被那些俗套的剧情所打动。原来,只要是真挚的情感,平凡的故事也会放出光芒。在Marshall球队经历如此重创之后,仍然有勇敢的人坚持下来,为重新组建一支队伍而奔劳。这份勇气和热情就已经让人钦佩。Many a valiant run may fail, but the valor of it builds the soul. 这是很久之前读过的一句话,配在这段评论里真的十分合适。在经历空难的二十多年之后,他们重登冠军宝座,坚持终于有了回报。这个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的确是the strongest one in 2006, 最起码也算是one of the strongest movie.很庆幸自己仍然能被他们感动。因为这让我知道,我还有梦想的勇气。
《后继有人》观后感(三):美国橄榄球文化初感
宅家几天,看了六七部美国讲橄榄球的片子。除了一部 The Longest Yard,其他几部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很感叹橄榄球故事在美国的盛行——他们尊重过去、铭记过去那些或残酷或光辉的痕迹。
这部We Are Marshall的主角是马歇尔大学的橄榄球队,出场对阵的是Eagles,而Eagles是我看的另一部橄榄球电影Invincible的主角球队。
Marshalle这只球队位于西弗吉尼亚的Huntington,数据显示:2000年这里的人口才5万人。
我看的另一部片子 The Express的男主角在Elmira踢球,数据显示:Elmira到2000年才3万人。
而纪录片Undefeated中的主角是一所叫做 Manassas High School 的中学橄榄球队,学校全是黑人学生,家里的亲戚几乎都能找出吸过毒坐过牢的。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有一只整编的、有完好装备的、跟各个学校打比赛的正牌球队。
所以特别感叹于橄榄球运动在美国的普及与狂热,就算几万人的城市,依旧组的好几十人的球队、专业的教练团队、死忠的球迷、八卦的传媒。知乎上有对于橄榄球运动为何在美国这么流行有专业的解析,从商业层面、制度架构、精神联合进行了深度讲解。
另一个感触是:美国运动的现代史也是黑人努力争取、崭露头角、红遍天下的历史。从一开始全白人运动;到后来某几个俱乐部战战兢兢雇佣一两名黑人,黑人忍受各种不平等待遇与威吓;到现在几乎美国流行的各类运动(NFL、MBL、NBA等)都是最重要的力量。
The Longest Yard里面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黑人囚犯对白人囚犯说:你们白人动不动就得什么抑郁症,真不懂你们有什么好抑郁的,你们可是白人啊!(意思是各种尊重、福利、机会)
同时你在看这些片子的时候,也会对于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非常吃惊,作为一个相对民主、富裕、保障体系良好的国家,黑人区是如此的贫瘠、混乱、缺乏教育与秩序。你在黑人区长大,还不像说在中国一个贫困山区长大,因为在黑人区你会受到很糟糕的环境影响,几乎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混混或帮派的一份子。中国的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孩子,如果好好念书,相对单纯的环境还是可以补足一条出路给他们。
好莱坞与传媒已经深深的把橄榄球与美国信仰/精神连接在了一起,这很可怕(旁观者看来)也很必要(对于治国者来说)。
不止中国爱造梦,至少从美国电影看起来,这是一个异常爱造梦的国度,只是他们更善于罢了。
《后继有人》观后感(四):We Are Marshall
本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弗吉尼亚亨廷顿小镇上的真实的故事。小镇的橄榄球传统历史悠久,几十年来,运动员、教练员、球迷们和他们的家人们一起为马歇尔大学的球队加油助威。在当地,橄榄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为马歇尔大学橄榄球队加油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1970年发生的那场事故改变了这一切。11月14日夜晚,马歇尔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和队员们从北卡罗来那比赛后乘机返回亨廷顿,结果飞机失事,75人全部罹难。这一重大损失给所有人带来的心灵上的打击都是无法弥补的。
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而一蹶不振的时候,马歇尔大学Thundering Herd橄榄球队的年轻教练Jack Lengyel(Matthew·McConaughey饰)却决定重新建立球队。虽然起初不被人看好,甚至面临被解散的危机以及四处寻找球员的波折,但是在球队幸存者Red Dawson(Matthew Fox饰)的帮助下,一切似乎也并非不可能。渐渐地,小镇居民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而球队也在教练员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首场胜利。
这部影片的中文名有好多个:《同球敌忾》《加油,马歇尔》《后继有人》《我们一条心》《希望不灭》,而《同球敌忾》则更多的被宣传所用。但是看完片子后,我更愿意把它叫作《We are Marshall》,这即是马歇尔大学橄榄球队的口号,也代表了马歇尔人的一种信念。
一道闪电就将马歇尔人从天堂打入了地狱。飞机的失事使他们失去了包括球迷和队员家属在内的75个人。他们引以为荣的球队瞬间就化作灰烬,这样的打击,无论对谁都是无法承受的。特别有的家庭还在这次空难中同时失去了2名亲人妻子和儿子!泪水已无法再承载悲痛,留给人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幸存的4名球员也沉浸在伤痛中无法自拔,直到新教练杰克·兰格的到来。他先是招来另外几名教练然后便开始到处招募球员。他们一开始四处碰壁,直到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同意他们在新的赛季允许新生上场,凭着这一优越条件,他们的招生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紧接着的训练,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使球队走上了正轨。但是第一场比赛的失利,使得他们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甚至连马歇尔大学的校长也被牵连。杰克·兰格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全力备战第一个主场。赛前,他把队员带到死去队员的墓地前,告诉他们只用赢取胜利才能给死去的同伴们带来荣誉。队员们在墓前高呼“We are Marshall!”小镇居民也给予了球队最大的支持,都来观看他们的第一个主场。年轻的队员们不负重望,获得了胜利。这个胜利对于队员们,对于马歇尔人来说,都是沉甸甸的、意义非凡的,这代表了他们的新生和思想上的重生。
看到结尾处,我哭了,因为那份激动,那份感动。我想我能明白这个胜利对马歇尔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我替他们高兴,替他们欣慰,于是我哭了。泪水里包含了太多的感动和太多太多的意味深长,就让泪水代替我一切的情感尽情奔涌而下吧!
向在此次空难中遇难的75名球员、教练、球迷以及家属致敬!
《后继有人》观后感(五):皇帝的梦想
1970年十一月14日,一架搭载了70名乘客、5名机组人员的飞机坠毁在里目的地不远的一座小山上,75人全部遇难。这70名乘客里,有36名马歇尔大学美式橄榄球校队成员,9名教练,以及20多位专门跟随球队去看比赛的小镇居民。电影从这场美国历史上与体育有关的最悲惨的人祸开始,讲述马歇尔大学的教练和学生,重建校橄榄球队的故事。
影片始终贯彻着美国文化里所推崇的自强不息的竞技精神。一座不足3万人的小镇,每个人的生活都和这所学校的橄榄球队联系到了一起。因此,一场坠机不仅对这所学校,对整座小镇,都是巨大的打击。校长决定重组校橄榄球队。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校长的求情终于NCAA的同意,让马歇尔大学回到高校橄榄球联盟并让大一新生参加比赛。
随着影片的进行,这支大学橄榄球队的重要越来越凸显。尤其在并不富饶的地区,运动让很多穷人的孩子得到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而这支球队的重建还有一个无法否定的意义:它让这座小镇在空难的打击中重生。沉寂了很长时间以后,在这支球队的第一个主场比赛日,小镇仿佛活了过来。人们结伴走在街上,朝着球场的方向,谈论着各种话题;比赛胜利,人们依然都留在球场不愿离开。尽管只是一场小小的常规赛,尽管只是一所大学的橄榄球队,这场比赛,这场胜利,人们已经期待了很久。
在看完勒布朗詹姆斯夺冠的第二天,偶然在hbo遇见了这部片子,无可逃避地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
一年前,勒布朗詹姆斯带领的克里夫兰骑士队毫无悬念地将对手金州勇士队送上冠军宝座,捧红了库里连带库里的赞助商under armour。今年总决赛,两只球队又碰面了。勇士借着西决大逆转雷霆带来的气势,在第一场比赛里,将骑士打得落花流水。比赛过后,勇士球迷欢呼今年的冠军已经产生,骑士球迷黯然为毫无颜面的詹姆斯惋惜。毕竟这个“极具天赋”的球员曾经承诺,要带给骑士一个冠军,今年恐怕又要食言了。而没想到骑士在3-1的落后的情况下带来了这个赛季的又一个大逆转。终场还剩1秒,比赛结局已定,骑士全队从球员区冲进了赛场。本以为在下一个镜头里,詹皇会在热火拿冠军时笑得一样灿烂。
而待镜头转到詹姆斯,看到的却是他常跪不起,痛哭不止。
詹姆斯哭了,教练哭了,骑士全队都哭了。
看得懂比赛的人都看得出詹姆斯的压力。因为NBA选秀制度的改变,现行制度下,几乎不会有新人打破勒布朗詹姆斯的那好几项“全联盟最年轻记录”。刚从高中毕业进入NBA的詹姆斯也被冠以“小皇帝”的称呼。6年前,ESPN用一部75分钟的纪录片向世人宣布了詹姆斯转会迈阿密热火的决定。一个球员的决定改变了整个联盟的格局,扳着指头数,联盟历史上不会超过5个。克里夫兰的人们点燃了他的球衣,咒骂他的冷酷无情,讥讽他和他大言不惭的“my talents”。
在热火,詹姆斯和队友连续四年打进决赛拿走了两座总冠军。2014年,成长为超级巨星的詹姆斯宣布要回到克里夫兰骑士队。回到骑士的第一年,骑士在他的带领下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总决赛。有趣的是,这次人们说的是“在詹姆斯的带领下”,而不是热火时代的“在詹姆斯与队友的带领下”。少了 “队友”,骑士的确就是詹姆斯一人的球队。再加上詹姆斯本人对冠军的承诺,球迷们在詹姆斯的身上放于了巨大的期待,反对者们也在期待着看到诺言失守的一天。
好在这些压力没有压倒詹姆斯,反而让当年的“小皇帝”成长为当今真正的“詹皇”。这个冠军,詹姆斯等了两年,克里夫兰等了52年,而骑士等了一辈子。可以想象这两年里詹姆斯的生活。詹皇如果只依赖天赋,哪他一定不会成为现在的詹皇。某品牌广告也借着詹姆斯凌晨四点在克里夫兰路跑的情节,向球迷们暗示詹皇的努力。好在最后,天道酬勤。
影片里不断重复的“ohio”也如同一片梦想之地。詹姆斯的夺冠,结束了ohio人50多年来对冠军的渴望。ohio人詹姆斯似乎也用这样一座总冠军,给所有摇摆中的人们来带了更多的期待,关于勇气,关于抉择,关于承诺,关于家和亲人,关于梦想与捍卫。
《后继有人》观后感(六):震撼,与橄榄球无关
真实的《We Are Marshall》自始至终震撼着我的心灵。影片没有象大多体育电影一样放大运动员个性,侧重点在于灾难后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其中更衣室里队长奈特在林格教练面前痛哭,以及林格和助理教练道森在房顶和教堂的两次谈话令我印象深刻。空难留下的痛苦难以愈合,但当亨廷顿镇上的人们在队长发动下来到校懂会楼下高呼“We Are Marshall”,马歇尔队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体育,而是勇气与希望。当惨败后为首个主场能否得到支持忐忑不安的林格在比赛日走出家门,发现镇民们以一如既往的热情走上街头,涌向球场时,影片来到了高潮。亨廷顿的人们找回了灵魂,而你我都知道,所谓的灵魂绝不是指橄榄球。压轴戏,四分卫致胜一传出手后,导演闪回了空难重建过程中的一副副画面,正如结尾处旁白所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马歇尔队输掉的比赛比任何一支球队都多,然而这支球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用信念延续了传统,使球队和小镇得以重生。马修·麦康纳一如既往的潇洒,林格教练的人物个性很适合他的发挥。配角们同样出色,除了上面提到的队长奈特和助教道森,扮演校长的老演员尤其值得称道。角色的善良诚恳、忍辱负重演绎得颇为传神。
《后继有人》观后感(七):与神功秘籍无关
一场让人不堪回首的事发生了,还有什么让我们直接面对现实更让人难受的呢,还有什么让我们直接面对现实更能让人回复自己的呢。
一枚戒指,他像她求婚,她欣喜的接受了。他永久的离去了,留下了它,她没有把握能让自己吃的很好睡的很香。她知道它的重要意义,她把它还给他父亲,他父亲没接受,要她戴着它,永久的想着他儿子。她当然很情愿这样,她只有它了,她这样想。她戴着它工作,戴着它睡觉,戴着她吃饭,戴着他哭泣。人家都羡慕他的未婚夫,都不去打搅她,于是,她越发的寂寞,越发的感觉到他的存在,越发抑制不住以泪洗面。他的父亲,没有眼泪,只是越来越喜欢机器的轰鸣声,他工作的地方,越来越喜欢他坐了三十年的老地方,也许,他以前就是和他的儿子在这个地方讨论一些比赛的问题。有些问题他总是排解不了,他开除了校长。为了你的儿子,他面对校长的提问,承认了。如果你找不到走出悲痛的方式,尽你开除多少校长也是无所用的,这个一心要带领Marshall走出悲伤的校长如是说。他复了校长的位,他收回了戒指,他凝结的脸有了些许放松,有了些许自信的固执。她在他的要求下去了加州,她架着车,享受到了风佛面的从容。
类似的细节影片中处处皆是,都很现实,没有侥幸,很细致的描叙了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困境与自我解脱,不似我们的武侠小说中的主人翁一面对困境就会不期的获得一神功秘籍那般消极。
《后继有人》观后感(八):马歇尔必胜
马歇尔必胜
惨败。马歇尔大学橄榄球队输掉了校际赛;他们原本便排名全美大学末位,为了赢得季后赛,必须更努力才成。然而已经没有了机会,飞机失事断送了七十五条性 命;教练、队员,不止是中坚分子,几乎是所有的成员,甚至还有忠实球迷,包括一位参议员、一位众议员、四位医生,都是当地的头面人物。
失去了教练,可以聘请新专家;失去了重要球员,也可以重新培养;同时失去了两者,如同河流被生生切断,再难中续;而一个小镇,许多户人家同时失去了父亲、儿子,不缔于一场灾难。整个小镇的精神氛围,也处于危机之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70年,西弗吉尼亚州,马歇尔橄榄球队遭到重创;亨廷顿小城毫无生气,校董事会谈论着关闭球队。但是,仅存的三个队员,鼓动镇民团结起来,支持重建校队。
美好的愿望并不能替代现实。白手起家,重建球队,并羸得胜利,这需要许多年。此时此刻,无论是士气,还是资源,都不足以维系平衡,哪怕仅仅是平衡。没有人愿意接手这支队伍,阴影笼罩于未来,失败如此明显。知名教练避之唯恐不及。
一个不知名的小学院的更加籍籍无名的青年教练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杰克·兰格和助理招募了新人;而大学校长唐纳德,百折不饶地请求体育协会破例允许新生参赛。
不错,这是一部励志片,下载了蜘蛛侠III。整整一个月,一直没有心思看,哪怕为了传说中的沙人。蜘蛛侠花了三亿美元,美轮美奂,但是看着邓斯特那张成熟的面庞,还有蜘蛛侠愚蠢的口号:能力越力、责任越大。我觉得又回到了小学课堂,接受着更愚蠢的洗脑。
幸运得是,有些电影是真实的。本片便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完全没有掺假。重建后的马歇尔校队并没有大获全胜,如果是一部传奇,他们将赢得大赛。可是第一场球 便输了,第二场比赛是主场,在最后一秒钟以低分险胜。随后的各场,他们输得很惨。一年内,他们只赢了二场球赛。比分赢得可怜,输得很惨,是全美大学中最差 的球队。四年之中,他们总共赢了九场,却输了三十三场。
十四年后,1984年,马歇尔队的不屈不饶得到了回报,连续五次区冠军,二次全国冠军。1987年起至今,在全美大学生联赛中屡次夺冠。影片在球队的加油口号中结束:马歇尔必胜。
2006年华纳拍摄了本片,没有大名星。教练由马修·麦康纳扮演,他曾在《超时空接触》中与朱迪福斯特拍过对手戏,却不是了不起的角色。助教的扮演者马修·福克斯英俊无比,因连续剧《迷失》而成名,倒也没显示出精彩的演技。其他人物则更是平平无奇,小成本,票房也不高。
动人心魄的是故事本身。谁想得到它的导演,竟然是McG,霹雳娇娃I&II的导演。娇娃糖果盒子式的花哨风格,在马歇尔中荡然无存。真是一部好片子,因为那故事实在太出色。
橄榄球跟篮球、英式足球都不一样,非常剧烈,运动员必须戴头盔、护甲来保护自己。仿佛是小型战争,对于橄榄球球员,要求必须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你 必须爬起来,也必须冲锋,那样才得赢得胜利。NFL全美橄榄球超级碗决赛,在美国是最热门的体育赛事。NBA篮球的花式入樽确实非常好看,英式足球的热潮 则风靡全球,这二者都很不错。但绝对比不上NFL激动人心。所有的球类运动中,以美式橄榄球对球员身体的损伤程度为最,摔碎骨头是常事。
那是一种拼搏,于身,于心。
古龙小说有个人物,叫燕南天,燕南天练得是嫁衣神功。嫁衣神功的奥妙,在于每炼到一定程度便停滞不前,必须将功力转嫁他人,从头再来才能继续修习。当然功 力神功都是胡话,不过这跌倒再来的精神,很符合现实,值得称道。事实上,每一个成功人物后面,都是无数次的失败,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尝试,才足以称道。
马歇尔队的故事并不是奇迹,也不是传奇。用了三十年,他们才真正赢得了胜利,教练和球员,也早换了一批又一批。电影并没有表现出后来的丰硕,只是演绎到了1971年,甚至于1974年的九次胜利,三十三次失败,也只是打了字幕来表示。
然而故事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从跌倒中爬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还原
电影十分生动,高潮叠起;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马歇尔校队以15:13险胜辛辛那提西维尔大学队,故事便就在此结束,字幕打出1984年后马歇尔的辉煌成绩,锦上添花的辉煌,教练也进了美国体育名人堂,一切都很美好。
事实上,当年的团队,并不成功。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马歇尔的比分极惨。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校长于当年被辞退,兰格教练33负9胜的成绩,也无法立足,不 得不于74年离职。简历上写道,他去了一家私人公司,在六年之后才返回体育界。六年,这是相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界,离开一年便足以成为 化石。
并不那么美好,不是么。
兰格1959年毕业于阿克伦大学,留校当了助教,61-62年去了海德堡学院,还是助教。这两所大学都名不见经传。63-65年到了纽约,在康乃尔大学任 助教。康乃尔以旅馆饭店管理而出名,服务人员多数彬彬有礼,体育也并不是强项。66-70年,又来到了威斯伍德私立学院当教练,一个更小更不出名的学校。
当时他便有了三个孩子:戴维、彼得和朱莉。太太桑德拉全职主妇。养家糊口并不容易,我很佩服他的勇气。
在电影中,校长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人自荐当教练,来自威斯伍德。“威斯伍德在哪?”他问道。“谁又在乎呢。”秘书回答。
1970年的选择,对于当时的校方是无奈,没有人肯接手这个职位。对于兰格,电影中,校长来到威斯伍德,询问兰格为什么要当教练。兰格说不出所以然,说只是想了一下。校长转身要走,教练拦住了他,没有激动人心的对白,只说了出于同情。
西弗吉尼亚并不是体育大州,当时的州队是西费吉尼亚大学,马歇尔只是三流,也许是四流的校队,并不是很好的晋身阶。除了一片空白,可以自由发挥外,并无好 处。然而前任的惨痛,也是沉重的包袱,压得人无法喘气。事实上,他已经是第三选择,前二位要么拒绝,要么干了两天便辞了职。
看着兰格当年的相片,朴实的面容。我相信他的理由。
在一个访谈中,兰格谈到,当年他有五年的合同期,但四年以后,学校在财政方面不支持校队,于是他辞了职。随后转入私营部门,在体育界消声匿迹。
1980年他回到路易斯维尔大学担任副主任,81-84年去了密苏里大学,有趣的是,都是在田径部任职,远离了橄榄球。接下来的几年,在加州大学和密苏里 大学来回转,也还是田径部和竞击处。到了1988年,才到印第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当了体育主任,一任便是14年。印第安纳波利斯是相当出名的海军军 校,记得卡特总统便毕业于此。正是在这个职位上,他才得以入主全美高校名人堂。
在电影中,兰格一帐风顺,功成名就。可是从来就没有交待那消失的六年。
《后继有人》观后感(九):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狠下心,盘旋在你看不见的高空里
一所大学的橄榄球队比赛完乘坐飞机回家,结果遭遇不幸,全部遇难。有4个小伙子因故没能去比赛,所以幸存了下来。因为遭此变故,校长决定取消橄榄球队。本来橄榄球队是大家的荣耀,现在却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痛。多么好的小伙子啊,当初助理教练去游说他们加入的时候,他答应他们的父母,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跟着他混,前途不可限量。现在如何再去忽悠别人来加入呢?实在过不了自己内心的那一道坎。
在学生们的坚持斗争下,校长终于妥协了。但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那就先从找一个教练开始吧!年轻的橄榄球教练杰克·雷耶尔给大伙儿带来了希望。他来之后重新组队,带领球队从灰烬中,重新雄起!这次空难,的确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就像那脱轨的列车一样,虽然当时也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现在列车不又继续在轨道上行驶了吗。人类探寻太空的奥妙,也牺牲了很多人,但是探险家不会止步!
新队伍参加的第一次比赛,输的比较惨。第2次比赛将要对阵的对手实力也很强。我们知道这一点,对方也同样知道这一点。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对方不知道的。那就是我们想要获得胜利的决心!想起前几天看的《滑铁卢》。战无不胜的法国拿破仑,他从未和英国惠灵顿交锋过,他相信惠灵顿不会在滑铁卢进行顽强抵抗。他期望一次进攻就能将惠灵顿赶下山脊,逼他后退。因此他根本没有料到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他就错在不晓得惠灵顿想要夺取战役胜利的决心。没想到英军居然如此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