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世俗评说

论开放

发布时间:2022-07-28 13:11:11

  2015.09.04

难道开放就不设防了或说是不要国家闸门么?不设防不是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么?开放应当也必须过滤掉腐朽堕落的东西,比如禁止身体有***或其它传染性疾病的人进入我国。开放也应当以保护民族产业为原则,比如零售业餐饮业完全可以禁止外国资本进入,这个行业不需要什么技术或自己就具备;再比如电影的引入应该或至少在国家间互相引入,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承受文化侵略;在金融业,我们有印钞机,有什么必要要让国外金融炒家进入中国来回来去的剪羊毛?西欧各国并没有搞彻底的货币自由出入,特别限制美元入境。毛泽东时代从不大量储备美元,而是以物易物。所谓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其实就是为狼狈为奸的西方剥削者及国内洋奴自由进出中国准备条件。所以很多学者才认定: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之日,即中国经济崩溃之时!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举着开放旗号的卖-国主义。对于不改强盗本性的国家,不能把自己的门窗都打开,并美其名曰为“开放”。

在投资领域,中国与别国签署的是平等的相互投资协议,但美国不执行,比如我国民企三一重工购买了美国境内的4座风能发电场,遭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否决,这说明他们只希望中国单方面的开放,他们耍弄的是双重标准;对美元入境中国不设防,掏空了中国的经济资源,这种开放难道不是断子绝孙式的开放么?这样一旦经济崩溃中国的统治者还能统治几年?现在的无底线的开放政策,实际上是认敌为友的投降做法。

开放的理由有人说是引进先进的外国的管理经验,这是洋奴哲学的被洗脑者,洋奴眼里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本国的什么都不好,造不如租,租不如买。然而我们5000年的传统难道不比国外的经验丰富?如果说外国先进,他们先进就先进在抢劫技术高超,他们是食肉动物,而我们类似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向食肉动物完全开放是什么后果,苏联的下场就是结论。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对中国施压:“督促中国领导加快对美国开放的步伐,加快汇率制度改革”。美国人越是这样说,我们在判断他们的真假意图之后,就越要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毛主席告诉我们:“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否则就不能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当然,怕死的汉-奸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们对西方强盗只会唯唯诺诺。必须把开放导致的外国植入的汉-奸彻底清洗出去,否则中国将万劫不复。开放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封杀,这时的封杀只是转入了和平的外交辞令之下。在历史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表面上实现了“对外开放”,实际却是沦为经济殖民地,丧失了经济主权。当今中国淡化生产资料公有制,等于摧毁了社会主义经济,加上开放引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这才引来了原本没有的经济危机。我们看到中国六十年的天量财富正在通过开放的股市被西方洗劫而去。

自贸区的正确设立方法并非是一个国家单独在自己国内设立,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共同互利开放,否则不就成了新时代的租界了么?执行或提出这个办法的人难道没有把柄在西方强盗手里?否则怎么会提出如此荒诞的建议呢?推广自贸区开放必然加速资本外逃,导致金融经济崩溃倒计时。自贸区此时成为了导致我国经济全面崩溃的巨大财富失血口。

我们看到的是开放后来自外国的无数吸管通向中国吸取财富,“红利”都跑到外国去了。这种开放连妓女的开放都不如,因为妓女还知道收取费用,国-贼的开放目的是实现对外白送,把污染留在国内,把利润通过购买外债的方式孝敬给西方强盗。清政府的开放就是清政府打败后的被迫开放,现在和平年代不打仗了,为什么还不得不开放,因为形势所迫: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的各大城市已有特务、间谍总计达到30万之多(含汉奸)。

切不可失去独立自主的开放原则,但我们见到的是实行依附性经济。毛泽东时代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什么有人还要把国外的污染产业、夕阳产业和低端产业迎接进来,高端产业却拱手送与旁人。承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等的霸权规则,这就是明显的卖-国。卖-国-贼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把“开放”这个中性的词语神圣化,从而让人们失去了对开放方式的判断力,开放不再是手段而是蜕变为目的本身,这样开放就没有了制约或限度。而没有限度的开放将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最后面临的必然是江山变色、文化被同化、国家被毁灭。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反对开放,如同一个人活着就需要对外交流一样,国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外事活动,但祸患是要提前预防的,好比一个人必须防止病毒细菌进入到身体里去。正确的开放理念应该是博采众长,以及有选择性的开门迎客。如果反抗引来敌国封锁我们,我们也不要害怕,中国是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越是封锁,越能象毛泽东时代那样封锁出一个愈发强大的国家。

一字千军QQ957138271一字千军的群93784594(满)232678086(满)458282943(满)475402589180697565259973065欢迎加入文章见群共享请网友拍砖儿砖儿砖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