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羊楼奇缘
文/君瑞(冰月)
“羊楼古镇存风韵,茶香蕙若蕴境奇。”悠悠岁月涤荡浮沉,昔日羊楼的繁华如烟逝,留下的只有褪色屋梁,清幽小巷,还有那青石板上的深深车辙轨迹,然千古名镇,茶香不改,深厚的历史文化让羊楼洞的茶源有了沉淀的品味及魅力。
砖茶之源,百年洞庄
羊楼洞位于赤壁市区西南26公里的羊楼洞镇,为湘鄂交界之要冲,明清之际系蒲圻6大古镇之一,为“松峰茶”原产地,因茶道而盛极,因茶道而黯淡。穿越时光的隧道,如今的羊楼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已经很陌生,犹如一眼古井泛着幽幽的青光,冷寂而深沉。但只要走进,你会惊奇的发现:在它落满尘埃的外衣下,一座千年古镇正焕发着新生,在静静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其中的美,羊楼洞素有“中国砖茶之乡”的“小汉口”美称。
谈起中国茶的历史和文化,人们往往会想到茶神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学专著。这部书对后世茶叶生产以及茶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儒家的中庸和谐、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静心自悟及诗人的情致风雅都渗透其中,概括了茶的自然品质和人文精神双重内涵,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释、道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茶马古道”,殊不知还有另一条堪比“丝绸之路”的茶叶贸易之道。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条曾经繁荣辉煌的茶道,逐渐被人们淡忘。日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系列节目以“茶”为主题,以“茶道”为路径,创新性地打造出国内首档人文旅行真人秀节目《茶道真兄弟》,该节目内容和模式不仅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和肯定,而且也让沉寂百年的万里茶道,再次响起“新驼铃”,冲破历史的尘封,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茶经》强调饮茶重在“品”字,也就是注重它的精神过程。当茶对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的和谐发挥着作用时,我们才算是真正把握了茶文化的精髓。一个社会充满着“物欲”的骚动和喧嚣,需要茶文化发挥它清醒剂的作用,茶道揭示了一种“物我相忘,人我相安”的自由和谐的哲学内涵,在这个世界中,茶道是最能抵御那个“所罗门瓶中的魔鬼”的“神器”。茶之所以能饮出一个“茶道”来,是因为它与人格完善与自我修养有着内在的关联。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起源和传播的中心,以茶叶产区为轴心,建立起多条通往世界各地的茶叶之路。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羊楼洞茶马古道始于宋,繁荣于明清。明嘉靖初,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集镇随之而兴,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古镇有5条主要街道,百余家商旅店铺,“洞茶”远销边疆和海内外,羊楼洞古镇在中国茶业发展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三百年前,万里茶路沿途的国家把羊楼洞作为对中国茶的理解,这片面积不足0.7平方公里的土地,汇集了来自各俄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各个国家的精英商贾,行成了一个人口逾四万的“中国大茶市”,其人口密度远超过今天任何一个世界级都市。
万里茶道,羊楼邂逅
“万里茶道”向世界传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茶叶带来的经济繁荣,更具有茶文化影响下的独特气质。如今,茶道不再有昔日的辉煌,但产茶的发源地却因茶而具有了更深厚的底蕴,尤其是茶叶贸易伴生的文化现象留下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茶叶作坊、茶肆、驿站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财富,一些与饮茶相关的民风民俗,也成为这些地特有的文化符号。万里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缩影,以茶为纽带,将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连接起来,其所产生的茶文化影响,已经深入到整条茶道经济带,并持续丰富和影响着沿途各地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怀着对羊楼洞好奇之心的我们,来到了个充满无限奥秘的神圣地。走在一块块硬朗而积攒着深厚文化的青石板上,似乎在翻阅一页页有关厚重茶史的书页。在这里,我用脚步度量岁月的悠长,宛若还可以听到久远的年代里传来的阵阵马蹄声,看到石板上碾槽里深藏着明清岁月熙来攘往的繁华。在接待员的带领下来到一家茶玉坊,有幸见到名叫明玉(化名)拥有8年茶艺经验的年轻美女茶艺师,与其品茶聊天。29岁的她年龄不大却经验丰富,清雅的茶叶经茶艺师用心泡制,成了她日常一种健康又时尚的养生佳品。
“别看我年龄不大,接触茶的时间可不短哟,从小就喜欢喝茶,和其他年轻女孩子不太一样。很多人工作就单纯地为了养家糊口,而我真的是因为喜欢才从事了这一行业。”明玉笑着告诉记者,因小时候家里人很喜欢喝茶,各式各样的茶特多,闲暇时我也经常喝,甚至研究它,就这样与茶结缘了。喜欢喝茶,而爱上茶道,甚至还参加过专业茶艺师的培训,最后选择了这一职业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一直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上班都保持极大的热情,与茶道打交道,整个人都变得沉稳安静。她介绍:茶道,就是茶以载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节,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是一种和美仪式,通过选茶、沏茶、品茶,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茶道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一种手段。茶道的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据我所知:一个人若追求茶道,心中有“和”,便能使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清净、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升华,知道“人生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的境界。茶道与人道是相通的。茶道的潜在意志就是人道的基本内涵,也是人道的艺术和美学。茶有茶道就如同人有精神一样。浮生若茶,茶叶在温水中平静的悬浮着,如同不经风雨的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一样,得到的平淡人生就似温水沏的淡茶一般;而茶叶在沸水中沉沉浮浮,就如同饱经沧桑的人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坎坷努力行进,当然他们收获的将是有缕缕清香的茶水。
羊楼焕发,风姿飒爽
独自徘徊大街小巷,看到柱础石零零散散地蹲在一些老屋门前,它们见证着古镇的历史,那窗棱上精美的木雕向我们诉说着明清时期羊楼洞人在建筑上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当地老人们还告诉我,通向镇外的青石板路面上还清晰可见一条寸余深车行印迹,那是明清时代运茶的“鸡公车”(一种独轮人力车)是镇区现存一条以青石铺设古街,主街宽4米,长2200米,伴有数条丁字小巷,将石板街碾出的深槽,据说是那个年代临近省份的乡镇运送茶叶和货物时碾轧而成的。那些深槽,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古镇历史上茶市的繁荣和先民的勤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羊楼洞镇茶交易的兴盛景况。
东西松峰港上多为吊脚木楼,有3座长条石桥贯通港东,街道随松峰港曲折蜿蜒,别致风趣。羊楼洞,被湮没大山深处的一个小镇,如今冷清得如一条细水长流的小溪,唯有老街上被磨去了棱角的石板路还在无言的诉说着羊楼洞的乱世繁华。羊楼石板街由北部的庙场街和南部的复兴街组成,街市依松峰港而建,街道随河道婉转,街两旁古建筑也基本保存原貌,或青砖黑瓦,或木质竹垒,紧锁的木门背后,多是深宅大院。据悉,古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现存古建筑共有500多栋,均为砖木结构…它的发展离不开旧时代叱咤风云的晋商群体,看似从战争中受惠的羊楼洞,也饱受战争的摧残。据赤壁市前贸易局局长叶先生介绍,1938年,千余名日本骑兵进入羊楼洞,占领茶厂。他们将支撑茶厂的木柱拆下来生火。日军放火烧毁羊楼洞主街两旁房屋上千间,大火烧了近1个月。昔日繁盛的茶叶行业彻底断送在日军魔爪下,仅存的“聚兴顺”、“义兴”等茶庄也被日本掠夺,成立了“制茶株式会社”。
孤独萧条的明清石板街,如今的羊楼洞已不见当年的繁华,但那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石板街依然还在。石板街由街道和两旁的古建筑两部分组成,松峰港和观音泉水穿街而过,泉水之名取自古镇之南的一口古井,泉水清冽甘甜,永不干涸。传说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保这里的山民与茶树不受干旱之苦,埋下宝瓶,化为泉井。朴实勤劳的山民,为感谢观音的恩赐,将井取名为观音泉,并在这里修建了圆通寺,终日香火不断。热心的师傅信心十足的讲道,还有陆水湖、松峰港、观音泉、圆通寺、将军石寺等,羊楼洞既是一历史名镇,山青水秀又是一旅游胜地。
将军寺始建于唐代,是祭祀羊楼洞先仁唐敕忠烈将军雷万春的。唐安史之乱,雷公奉肃宗李亨平叛令与蒲圻人平原将军覃国良随张巡、许、南齐云等镇守睢阳,以饥疲之军先后与敌军战三百余回,歼敌十万余人,扼守江淮,叛军闻风丧胆,始终无法下江南,后城破不屈与三十六义士忠义殉国。叛乱平定后,雷公褒封忠烈将军,并谕民间立庙祭祀。《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政通鉴》等史书均有记载。而圆通寺代有兴废,时或雄伟壮观,香火鼎盛,法务兴隆;时或废墟残洹,满目苍痍。清道光咸丰年间,茶市兴隆,砖茶远销欧亚诸国,将军寺亦驰名中外,海内外信众众所仰慕;清乾隆年间堙灭不闻,《蒲圻县志》乾隆版有:“将军寺,今废”的字样。共和国建国之初,将军寺计有三重巍峨大殿,廊柱排列,规模宏大,庄严无比;十年文革之乱,毁之荡然无存。
新建的圆通寺位于羊楼洞北山村四组,距原庙址500米处,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计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将军殿和说法堂等。重建后将军寺不但能为佛门播酒清凉,而且与毗邻的观音泉、陆水湖互映生辉,必将为羊楼洞这一国际名镇再现昔目风姿、为赤壁的旅游经济和宗教事业着上浓浓的一笔。
2010年9月,赤壁市启动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开发。一个占地1.3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以“全产业链开发 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园蓝图出炉。“真正让茶产业复兴,还得加大政策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赤壁一家茶企负责人说,要把茶叶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来抓,把农业项目当工业项目来做,为企业搭建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