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过年、风俗与杂糖(6)
宜昌、过年、风俗与杂糖(6)
六、初一到十五
正月初一天一亮,开门就得放爆炸炮,那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邻里相见互道新禧。说的话就是那首歌里唱的一样:“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正月初一一定要有鞭炮的,按宜昌话说,这就叫“接年”。初一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拜年。按宜昌的老规矩严格一点说,正月初一的五鼓时分是“出天行”,那个时候住所内外必须灯火通明,大堂上拜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也就是长辈率领一家大小拜祖宗,室外拜财神,然后是儿孙之辈拜爷爷奶奶和父母尊长,这就是中国最隆重的拜年。
正月初一的第一顿饭几乎可以与腊月三十的年夜饭相媲美。我们家是吃饺子,把昨天晚上包的那些饺子煮熟了一人一大碗,好吃极了。有人吃饺子拌大葱,我父亲吃饺子会嚼一瓣大蒜,我是宜昌人,连山西老陈醋都不放,那叫原汁原味。有人家吃年糕、吃包面、吃面条、吃包子、据说还有只喝汤不吃肉的,反正都各有各的讲究,也是图一个吉利,这可是新一年的第一天,大吉大利。
说到春节的习俗,大家一定要注意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奇妙之处。老黄历把过去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阴历十一月称作腊月,而把来年的第一个月,也就是一月称为正月,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对应其他的月份也是一种例外。
腊月的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朝的时候“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后来又说“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祭祖还是敬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就是个“祭祀之月”。
而在中国古代,改朝换代就会更改月份,就把月份改的乱七八糟,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了夏朝的老黄历月份排列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于是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可是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因他姓嬴名政,而正月的“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是犯了忌讳,就把“正月”读作“正(征)月”。时间长了,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这很正常。例如雍正皇帝叫胤禛,他上台后所有的兄弟全部把“胤“字改为”“允”就是一个例子,不过这还是没有现在绿坝的威力大,可以把在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列为禁语,大家有没有同感?
拜年在宜昌也同样有很多讲究,正月初一拜父族的爷爷奶奶、伯伯叔叔;正月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和舅舅;正月初三拜妻族的岳父岳母,宜昌话那叫“走丈母娘”;正月初四拜亲朋好友。一般是按亲疏远近来安排拜年的顺序,但宜昌的风俗拜年一般应在初六之前完成,去得迟了人家就会觉得受了冷落,会因此影响到两家的关系。那可是一个也不能少的。
过去的风俗说的是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有些商店会在那一天新年之后第一次重新开业,图个吉利,同样有很多做生意的都要到寺庙烧头炷香,祈求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据说最高的头炷香已经卖到九十九万,出家人也变得铜锈熏天,少林寺的那个方丈就是这样,不信也罢。
现在一般到正月初八工厂和企业就开始上班做事了,据说宜昌话叫“做发事”,这天开工单位的很多,因为中国人喜欢那个谐音“发”的八,所以大家认为初八开工整年都会顺。不过也就是一个形式,正月初八年还没有拜完,亲朋好友还没有家家走到,那些好酒好菜还没有吃完,春节还在进行时。据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可是宜昌好像没有纪念的活动。
宜昌的规矩太多,在这里一言难尽。只是记得家里没了老人的下辈,在三年之内不能出门到别家串门,只能守在家里尽孝道;正月初一到初三是不能倒垃圾、不能煮生米,要吃过年时吃剩的饭菜,那叫“有吃有剩”,大过年的只准吃剩饭,别的地方不知有没有这样的风俗?后来就演变为家家煮面条、豆丝、糍粑当饭吃,反正不准煮新鲜饭。当然大过年的不能向外泼水,以免走了“财喜”。一直要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把家里这么多天积累的垃圾拿出门倒掉,这叫“送穷”。
“习俗,本质源自希望。”这是黄世堂在《春俗大观》一书中做出的精辟结论,我十分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