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单独中的洞见2》书评及格言摘录

发布时间:2022-11-19 18:20:03

  这些文字出自于一个真实而深邃的灵魂对这个虚伪的世界的洞察,这本书是独特的、叛逆的、有趣的,但也是震撼的。如果说人类社会是一场虚假的盛宴,那么这些文字的震撼和冲击力简直就像是要掀掉这场宴席的架势。我敢说这些文字绝对不是作者对人生各种问题系统思考的结果,而完全是灵光乍现的产物,是作者在宁静和喜乐的意识状态下从内在的深处自己流淌出来的。这样的文字在这个世界上是稀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书里蕴含的智慧不是教你怎样去获取外在的成功,而是一种超脱的智慧、一种出世的智慧。这些洞见与主流的价值观完全违逆,却与佛教和道家的智慧不谋而合。

我觉得这是一本会让我们这个时代对它感到嫉妒的书,尤其对于当代那些流于表面的平庸作家,因为与这本书相比,他们顿时感到自己的文字突然矮了一大截。所以,这本书最好不要流传开来或者作者最好早点死掉,这样其他人才好继续安心地写作。应该说这本书几乎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出类拔萃的。首先这本书是以格言汇集而成的思想随笔,很多人都能写出一本小说,但作者只写下了一些格言和短句,这些句子写得非常精炼,里面却隐含着很多、很深的含义,这些文字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气息和能量,正是这股气息和能量,正是文字里面所蕴藏的一种恒久的生命力,让人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百看不厌。这本书,无论从语言的清晰、优美还是在思想的深刻性和穿透力方面,都是绝大多数其他同类作品所望尘莫及的,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文字上所体现出来的西方式的幽默与诙谐正是我们东方人较为欠缺的。此外,作者还非常擅长运用比喻,书中几乎每两三段句中就会出现一个比喻,作者对比喻的运用似乎到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地步,而且这些比喻都相当的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客观地说,作者的文字功底还不算特别突出,但作者运用比喻和幽默的能力恐怕只能让其他作者望其项背了。书中随处可见的比喻和幽默,是这本书给我的最深的印象。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和人性中方方面面的虚伪和荒谬,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些文字看上去是悲观的,但如果你深入进去,它却能给人带来轻松和喜悦——一种超然物外的喜悦。如果说作者的上一本书《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对人性的揭露主要是一种尖锐的批判和嘲讽的笔调,那么作者在这本书里对人性的剖析更多是一种幽默和调侃,从而让人在笑声之后有所醒悟,获得启迪。从下面的摘录中,读者就会看到这本书中的一部分这类有趣的句子。

最后我不得不说说这本书的主要瑕疵。在少数句子中,作者对人性和社会之虚伪的揭露太狠、太赤裸裸,简直一点都没有给人类留面子,这样的文字对于那些宗教性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般寻常人来说就有点出手过重了,这会让他们难以接受。在这方面作者好像多了一些严酷,而少了一点温暖和慈悲。我能看出作者对这个荒谬的世界多少抱着一点冷笑的态度,就好像他完全只是在看这个世界的热闹,然后写出一份不带感情色彩的目击报告。所以,尽管这本书中的很多句子几乎触及到神的高度,但也有少数句子带着魔鬼般的冷酷。还有,也许作者过于为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而感到骄傲了,所以在这本书的少数句子中,作者还是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点自负和高高在上的味道。这本书另一个不太大的瑕疵,就是作者在有关知识和智慧、整体和个体的那些短句中,有一些句子的意思有重复感,不够简明和清爽。

《单独中的洞见2》诙谐语句摘录

人生的意义——从发现人生的无意义开始。

人们一生都在致力于收集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以此要证明自己什么,那可真是一部长篇大论。

人最终是要归零的,在这之前开始做减法是明智的,那是最好的适应性训练。

人已经习惯于紧张,以至于不紧张对他来说也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紧张。

人们常常因为不必要的主动性而陷入被动之中,因为“不必要”,从而导致了“不得不”。

所谓的庸俗,就是在一个人的自我挂帅下的他身上所有动物性的总和。

那些曾经一度向我们虚心请教的人,总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反过来把我们好好的训导一番。那些当初自认为不如我们的人,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证明给我们看——他们其实是比我们强的。

当别人嘲笑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嘲笑他们的嘲笑。

恭维就像搔痒,只要部位吃得准,被恭维的人无不感到惬意和陶醉。

谦虚只是傲慢崭露头角之前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好像每个人都勉为其难地摆出某种造型,等待着别人的检阅。

正如一个失意的人常常在别人面前述说他以前的辉煌经历,一个得志的人也总是向别人谈起他以前的艰苦辛酸。

当一个人不肯当面给予我们好评,我们就常常把别人对我们的好评说给他听,以此启发他。

很多人尽管满身穿戴着名牌,但他们本人却是不折不扣的地摊货。

悲伤中并非没有甜蜜的成分,正如快乐中并非没有苦涩的成分。当悲伤的伤口开始结痂后,人们便时常忘情地抚弄这个伤口,就好像那已经成为了一种享受。

有些所谓的忠诚,就是寄居蟹在离弃自己居所之前所抱持的心态。

当我们嫉妒别人,就等于我们暗地里已经承认了他相对于我们的优越。嫉妒拒绝赞扬,但实际它是一种隐性的赞扬。

人们倾向于相信别人那里所发生的坏事,却乐观地相信他们自己会遇到一些好事。

人们喜欢听说一些丑闻,唯有如此,他们对于自己的感觉才会好一点。

如果我们无法从自己拥有的智慧中感到快乐,那么,再也没有比看到别人的愚蠢更能让我们开心的了。

我们可以为什么事情鼓起自己的勇气,但底气并不是那种可以临时充气的东西。

人们表面上所显示出来的那点教养,常常就像是女人身上的那股脂粉气。

人基本都是外香里臭的。

语言对多数人主要发挥如下功能:宣泄情绪、抒发偏见、炫耀自我。

每个人的内在都争吵不休,所以当他们与别人争吵时也能应付自如。

那些被人们当做茶余饭后谈资的事情,其悲哀在于:那就好像它们只是充当了人们吃饱后剔牙的牙签或擦嘴的纸巾。

人们对别人喋喋不休的指责,无非是为了借此抬高自己。这就像火箭持续地喷出火焰,然后借着这个反冲力升空。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猛烈抨击,往往并没有反映出他们的判断力,倒是更显示出他们的内在尚有很多余怒未消。

对别人施以恶毒的谩骂与粗鲁的暴力行为,都是一个人无法抑制自己内在的卑劣品性而迸发出来的结果。这与一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而导致生理失禁的情形没有什么两样。

世间的一些传统和习俗,并不比人性中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气更胜一筹。

在通往利益的方向上,即便是旁门左道,也已经人满为患。

动物还在原地打转,人却误入了歧途。

灵长类动物的面颊,正是与人类长得相像才显得奇丑。由此不禁使人推想——我们人类在上帝眼里的形象也堪忧啊!

流行时尚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体面地享受那些不怎么体面的东西所发明出来的创意。

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图谋,又相互设防。人际关系的一切复杂都源于此。

拥挤是滋生权力的土壤。每当一个地方发生了拥挤,权力便会从中应运而生,并且在这里干得得心应手。

无论两个人之间看起来怎样亲密无间,都不会超过器官移植的效果,排异反应还是会出现。

两只被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它们对外解释说它俩是同行者。人们常常因为被绑定在一起而不得不一路同行。

人与人之间,除了彼此留下刮擦的伤痕外,很少还会留下其他纪念。记忆几乎等同于伤痕。

人性中的多数品质让人厌恶,所以人与人之间适当的距离才变得必不可少,那个距离是最后的遮羞布。

我们对别人表面上的关心,虚情假意的居多;我们对别人暗地里的关注,不怀好意的居多。

人们之所以能够勉强地忍受别人的打扰,那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在有一个更大的扰乱者,在这种情况下,别人的到来简直就是救场。

正如人在呕吐的时候需要扶着一棵树或一面墙,一个人跑到别人那里吹牛或诉苦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

很多所谓的交流,其实就是几个人在一起彼此交替着向外流脓。

一个没有去占领自己的人,迟早将被别人攻占。正是因为没有能力去占领自己,人们才会相互侵犯。

美是女人的分内事。女人如果不美,那便是一种失职。

如工艺品一样的女人多如牛毛,如艺术品一样的女人则凤毛麟角。

女人之美,对男人既有镇静作用,随后又引起他们内在的骚动。

姿色是女人手握的权力,权力是男人对女人吸引力的一部分。

妙龄女郎——另一个意思是说过了那个年龄就开始不妙了。

尽管男人好像处处在主动地追求美色,但美色本身也并不那么安分守己。

男人群雄逐鹿,女人暗流涌动。

谈论女人,是男人们在一起时最轻松惬意的话题——只要他们不是谈到自己的女人。

男人很难说能够始终忠实于任何一个女人,但他们绝对始终忠实于女色。

女人是男人的一所学校,他们在学校里时而转系,时而换专业,但几乎没有人能够从中毕业。

一个令众多男人垂涎的美丽女人,也许在她丈夫眼里正是一个难以脱手的烫手山芋。因为距离的不同而造成的感觉上的差异,常常就真的有如此之大。

男人因为好色,他们遭到了女人的狭隘的阻击。男人如果不能超越色欲,女人就始终是他们的老师。

人是通过性的方式来到世界上的,所以人们对于性才会念念不忘,因为谁不对自己的来历感兴趣呢?

爱情是从性的沼泽中升腾起来的一层美丽的云雾。

性是一个入口,但里面却没有出路。

爱情解除了我们某一方面的紧张,却引起了其他更多方面的紧张。

每个人都因为爱情而容光焕发,随后的婚姻却常常让他们灰头土脸。

爱情让我们走出个人的狭小空间,并给予我们一种更大的自由度。但随后的婚姻却把这种幻象摧毁,连同自己以前那个小小的自由空间一并捣毁。

很多人结婚成了家,从此就再也没有了自己的家。

当一个男人正要为妻子离开他几天而欣喜若狂的时候,他表面上还必须装出面色凝重和依依不舍的样子。由婚姻产生出来的压抑和虚伪,从中可见一斑。

爱情是一个险恶的赌局,婚姻是一个无奈的残局。

爱情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婚姻则常常只是它的残羹剩饭。

婚礼是一个在众多目光聚焦下的焊接仪式。

没有比婚礼更虚张声势的了,它是世上最普遍的虚张声势。

结婚的时候,我们发现大多数男人并没有像女人那样由衷地感到高兴。

外面是社会,回到家还是社会。

如果说婚姻是坟墓,那么结婚证书就是墓碑,离婚就是复活,再婚则是迁坟。

如果说单身是光棍,那么婚姻就是两根棍子的链接——亦即双节棍。

很少人会真正地去爱别人,人们只是想借着给出一点爱而获得爱,那是一种垂钓。

爱是不会向谁乞求的,只有迷恋才会干出这种事。

世间的男女之爱,很多时候都演变为一个可怕的纠缠。一个人要摆脱另一个人的痴迷,其难度常常并不亚于平息一场叛乱。

爱情中的醋意也许还是一道开胃菜,婚姻中的醋意却只让人倒胃口。

没有比来自异性的好感更能滋养一个人的了。每当有一个新的异性爱慕者,对有的人来说无疑就像是新添了一枚荣誉勋章。

孤单是一个人的迷路,爱情使两个人一起迷路——并且忘记了自己的迷路。

单独是一个人真正的故乡。爱情是异域风光的诱惑,婚姻则是客死他乡。

一般而言,人的思考就是欲望在头脑里的运作过程——一种内在的彩排。

人在客观上是渺小的,在主观上却可以很自大。

不在别人背后谈论别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比这更了不起的是不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

人们贬损比自己低的,嘲讽比自己高的。这样一来,一切就都在我们之下了。

每个人都只想谈论他自己,并且旁敲侧击地诱使别人来谈论自己。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特别,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人们把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收集在一起,合成了一本自我的相册。

人以一个欲望和一个自我活着。欲望一路乞讨,自我则沿街叫卖。

死亡,它是对生命的一个劝诫吗?

死亡是人生唯一的一道作业题,只是好像每个人都看错了题,当然,他们也就答非所问。

不能坦荡地面对死亡,生命就容易变成像一个贼的活动。

传宗接代,它的正视图是生命的延续,它的俯视图是死亡的接力。

死亡,就把它当作是一次蹦极吧。

生存是一种封闭,那是非常烦闷的;死亡是一种敞开,没有比那更透气的了。

外在的成功需要一个人去进取,内在的成长则从撤退开始。

人若是没有灵魂,那么他最多只是一个高级工具——一个能够发明其他工具的工具。

就像人们在战争期间纷纷躲避战乱一样,一个人内在的骚乱,使他成为了自己的逃难者。

人都是因为自己太脏而无法跟自己呆在一起,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他将变得更脏。

独处就意味着一个人要独自去面对存在的实相,在这种情形下,生命本身对他的种种提问便隐隐约约地浮现,这就好像一个犯人被单独提审时的情形。

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一座断桥,这座断桥却幻想着要与其他的断桥对接。

高处真的不胜寒吗?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自身的热量储备。对于一个有着非凡精神热量的人,或许,那里的气候对他正合适。

一个人越是来到高处,他就越是有机会看到人世间随处可见的荒谬,从而让他经常发笑。

独处相当于精神上的素食主义,多数的关系都是带着荤腥味的。

智慧,它的首要职责就是有趣。

只有真理才完全没有自卑,所有的虚伪都会带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感。

滑稽是愚蠢的失态,风趣是才华的体现,幽默是智慧的流露。

任何时候,真理好像都是在反对大多数人。真理总是被少数人发现,然后大多数人不得不去承认它。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一个智者的伟大之处,我们就去寻找他的渺小之处,即使我们无法把他整体性地归入我们的队列,我们也要把他的一小部分捉拿归案。

不管怎样,真理还不至于沦落到被人们街谈巷议的地步。

幽默是智慧的一种自发现象,创造力的即兴发挥。

来自于同时代异口同声、铺天盖地的赞美声常常令人生疑。而一个高贵的真理,它在每个时代都能够得到少数有识之士的赞叹,这种立体声式的回响才更为真实。

缺乏幽默的人,最好是保持沉默。沉默,最好是由幽默来打破。

那些最耐人寻味的幽默,通常都是从悲观中偶尔迸发出来的乐观。

智慧永驻于当下,过去和未来是知识的疆土。知识是人类误入歧途后的行动指南。

但凡真理,都具有这样两个主要特性——叛逆和有趣。

那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人,才配得上给人类指路。能够指点一群人最终走出迷途的,往往不是其中的首领,而是远方的一位隐士。

智者看到问题,那是问题本身的问题;愚昧的人看到问题,那是他们自己本身的问题。

天才活着时不被世人所理解,死后又被大多数人所误解。不理解造成默默无闻,误解造就名声。

名声是一种善意的通缉。

三流的人最多只会去赞美那些二流的事物,一流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显然是太过分了。

平庸真是无孔不入啊!即使在那些平庸被明确禁止入内的高雅地盘,它也总是能够奋力地挤开一条缝隙,把自己植入其中,并最终在这里占据统治地位。

人才、学者和专家都忠实地服务于自己时代的需要,他们为自己的时代量体裁衣。而天才设计出来的款式,相对于他自己那个时代总是显得过于宽大,甚至漫无边际。

美的魅力就在于它不需要经过争论便能够确立自己。

在分数中,分母的愿望是分数线上的分子越小越好,最好是分子为零,这样分数线甚至就可以取消而不需要分母再扛着它了。

伟大总是饱受非议,唯有平庸才能够免于任何争议。

偏激是带着情绪的真知灼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有办法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

内在的贫瘠,久而久之便铸成了外在乞讨的造型。

迷恋最终必定会转变为厌倦。那些曾经一度让我们趋之若鹜的,最后也都变成了让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

如果追寻,你就求之不得;如果逃遁,它便紧追不舍。

最拥挤的地方,通常也是最愚蠢的地方。

从容是高贵所特有的节奏感,忙乱则是委琐的外在表现。

即便在景色最美的地方,人们也一路奔跑。

人在寻找别人之前,先要去寻找并且找到自己。

一个醒来之人的不幸,在于他不得不面对自己那个昏睡的时代所发出的巨大鼾声。

河道就像一个很长又蜿蜒曲折的滑梯,要说享受,世界上没有比河流更会享受的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