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平常人
能否无私奉献好像是社会评判老师道德优劣的一个标准。其实教师就是一个职业,老师就是教教学生,挣口饭吃吃,当老师也没什么伟大无比的,该吃饭睡觉,该休息娱乐,该抱抱孩子,一样不少,凡人有的一切,老师也都有,当个老师又有什么特殊?当然也没必要非得让老师把那些凡人做不到的东西都挂在嘴上,写在墙上。更没有必要大会讲小会提。写出心得,道出体会。总是把老师这个职业搞得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工作一样,那最终老师也只有早点仙逝得道去了。所以说,社会应该把老师还归平常人才对。
作为一名老师,也应该常怀平常之心,唯有平常之心,才能坦然自若,才能教化无声。当然,名利来了,要也何妨?名利还是人生前进的原动力。不来,又何必汲汲?何必戚戚?
所以说,也别把老师们掩蔽起来沽卖崇高,老师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无错!也没有什么可遮挡的。老师就是一个平常人,平常人有的老师也一样有。
不过,话又说过来了,老师也别总想着出名,总想着建树。这好像和上面有些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上面说的是对待名利要淡然处之,无欲来之则勉,失之而去则淡。只是别太汲汲罢了。
只是看到报纸上,我们三天两头地炮制这成果,那经验,这模式,那样板,把教学这种本应该切切磋磋,如琢如磨的细工活变成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模式化制造业(哈佛大学的学生喜欢搞模式,哪怕就是提出一个根本就不可能成立的东西,只要你有模式,那就能得到教授的肯定)。三天这样革故,两天那样鼎新,为名利活着,心就浮了。
再来看看大师孔子(不知孔夫子当时知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万世景仰的大师)每天寻一棵树,觅一条河,和弟子们拉拉家常,谈谈人生,说说古,论论今,一生就说了一些平常话,或者说就是做了一些符合人之常情的事,结果就成了圣人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这个家伙,懒得连一本专著都没有出,只编写了几本破书,怎么能成大师?谁知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苏格拉底也是,一生连半页书都没有写,愣弄成个哲学家,培养出的弟子柏拉图比他更厉害。魏书生也经常说自己就是干了一些平常事,说了一些平常话,没什么特别的。结果在语文界全国闻名。
其实,不管孔夫子、魏书生也好,苏格拉底也罢,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无所建树,才能无往而不树。教书育人的事,如行云流水,润物无声。每天和弟子们谈谈话,论论道,写写日记,很平常的事啊。但只要做下去,那就了不得了。
如此看来,老师,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做平常人,说平常话。行平常事,做好了平常人平常事,也就做成了一个不寻常的人,成就了一番不寻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