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高考加分几时休?

发布时间:2022-08-14 13:53:02

  内蒙古招生信息网4月22日消息: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政策性照顾加分政策出台。

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在高中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自治区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在高中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高中教育阶段,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单项前6名的队员或集体项目前6名的主力队员。

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可降低10分投档。如符合多项增加或降低分数投档的情形,只能取其最高的一项分值,与少数民族政策性照顾分累计,累计后的政策性照顾分不得超过30分。

由此看来,饱受诟病、倍受争议的高考加分,在国人的持续关注下,在媒体的质疑声中,还是顽强地保留下来。是什么原因,让丑闻迭出的高考加分,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又是什么力量,助长了加分乱象的蔓延;我有诸多疑问,只能说说心中的感慨,恐怕永远都没有真正的答案。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初衷,是为体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也是为确保少数民族学生,拥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促进高考公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问题专家劳凯声教授认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恰恰是结合我国国情、体现教育公平的表现。他说,“因为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处于相对落后的地步,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坚持抽象地公平标准的话,这就意味着少数民族和汉族有可能不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起点就已经不平等了,你何谈过程当中的平等呢?”

可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专家,中国的教育官员们,他们忽略了一个最起码的事实。中国的少数民族,他们不是生活在月球上,也不是生活在太空里。他们在居住地,与广大的汉族同胞享受一样的生活,接受同样的教育,何来经济文化落后之说呢?还有,你们凭什么说,少数民族从一生下来,就愚昧落后大脑伤残,需要给予特殊的照顾,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这是否有种族歧视,污蔑少数民族的嫌疑呢?

近年来,很多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重点中学读书,他们与汉族学生在同一个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读书,享受了高中阶段的同等教育,有的甚至是优秀的教育资源,不存在教育水平低下问题,有的家庭条件也并不比汉族学生差。但他们同样因为少数民族身份享受加分待遇。大家想想看,给同样的人不一样的待遇,是不是有违教育公平呢?

高考加分政策出台的初衷,可谓良苦用心。为了体现对特殊优秀人才的优待,为了矫正高考一纸定终身的缺憾,为了从一定程度上消释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具体到“优秀学生”这一项上,就是要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品德高尚,乐于助人,并在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的过程中,造就优秀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实际情况是,高考中的体育生加分、单科竞赛加分、优秀学生加分等规定,也令个别考生、家长甚至学校铤而走险,弄虚作假,不断曝出高考加分“丑闻”。纵观历年的高考成绩,总有一些考生因为“加分”,得以成为高考状元,或者考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学。而对于那些没有获得加分,完全凭裸分考大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不公平的。

高考加分,从10分到30分不等。优秀学生——加分,奥赛特长生——加分,体育特长生——加分,科技特长生——加分,少数民族学生——加分,港澳台考生——加分,烈士子女——加分……这太多太多的加分,无疑是加分乱象的根源。这政出多门的高考加分,如打开的潘多拉匣子,极其诱惑的唐僧肉,有缝下蛆的臭鸡蛋。

因为,有利益在,就有市场在。有些疏于监管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加分造假的产业链,造成了贵州射击“天才”的大爆发。2009年的浙江绍兴一中,提出航模高考加分申请的19名考生中,绝大部分都是非权即贵的权势家庭子女,“三模三电”加分项目,因此被戏称为“权势家庭子女俱乐部”。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公平”吗?

我们很多人受惠于高考,也有很多人受伤于高考,高考总让人啼笑皆非。但是,高考承载着民族的梦想,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我们不需要什么新政,只期望一个公平的高考环境。高考向来是很严肃的,它不是一种游戏,更不是一种赌博,允许你“出老千”。实际上,再隐蔽的骗术,终究也有曝光的一天。这允许出千的做法,势必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终有受到惩罚的一天。

我觉得,饱受争议的高考加分,已经走向了初衷的反面,成为教育不公的根源,滋生腐败的温床,寄生在和谐社会中的毒瘤。如果不予以根除,势必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许你觉得,这样的说法过于尖苛,有点耸人听闻,让人难以接受!可问题就是,加分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就像秃头上的虱子,明明就是摆在那里的,为什么就没有勇气承认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那不是少数人的利益,不是社会精英的利益,不是哪个民族的利益,而是全体公民的利益!如果还没上赛场,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还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呢?

而靠加分变脸的才子们,在北大、清华的校园里转上一圈,就能成为国之栋梁、一代英才吗?这让我十分的怀疑!如果我们的高考,不能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那就是高考制度的失败,中国教育制度的失败。

一说到高考加分,有人就说是中国特色。我就不明白了,这中国特色是什么?难道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其管理者都是些傻瓜,没有我们中国人聪明吗?既然加分的好处多多,为什么世界上的国家,没有人向我们学习呢?说白了,高考加分是人治的产物。如果用人为的方式,干预教育资源的分配,怎么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呢?

也许,当初的高考加分,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如果再用加分的方式,照顾所谓的特殊群体,这有违公平竞争的做法,明显背离了高考的初衷,必将走向历史的反面。如果我们思想僵化,死抱着陈规陋习不放,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就是说,高考既然是叫做考试,凭的就是真金白银,学生自身的真才实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和人为因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高考就失去了意义,由此选拔出来的人才,很难说是货真价实,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

所以我说,高考加分应该休矣。至于在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取代当今的做法,那就是主管部门的事了。我们普通百姓能做的,只能心中不平,发发感慨而已!

2011年6月7日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