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众语言”宣讲政策才是群众欢迎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中了解到,《意见》强调了,“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各地、各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做好科学解读工作。另外,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加发布新闻频次,原则上每半年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大河网6月13日)
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叫做不是一家人不说一家话。一家人就说一家话。既然官民一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作为官员,就要少些官腔、多些民调;少些官话、多些民语;少些官气、多些民风。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个机缘就在于说话的态度和立场。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怎么说大有学问,说什么也颇有讲究。有的官员往往一句话就能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有的官员则一张口就让老百姓感到生分。
群众语言是世上最好讲,也是最难讲的语言。说它好讲,因其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说它难讲,因其生动活泼,贴近实际,很难说准、说透、说到群众心坎里。反思我们有些干部,从学校的“象牙塔”进入机关的“办公室”,缺少了基层工作经历这一环,就使得讲话、做文章都太过书生气。理论多,而实例少;形式工整,而内容空洞;仰望天空,而不见脚下。
习近平同志以亲民之举赢得民心,以自信大气、从容淡定、沉着稳健、求真务实博得赞誉,为我们作出了表率。行动最有说服力。现在有的干部讲话,被群众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其根源在于离实践、离群众太远。
如何才能把话讲得言之有物、群众爱听呢?唯有在实践中增长阅历,锤炼党性,丰富语言素材,才能形成生动朴实、深入浅出、言近旨远又词约意丰的语言风格。
在教育培训中坚持人本管理,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要引导学员强化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要完善考核,严格要求,坚持宁严勿松、宁紧勿散,完善管理考核,严肃校规校纪,使学员在党校学习的过程成为锤炼党性,提高修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