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缘何成为“腐败官员流水线”
交通系统缘何成为“腐败官员流水线”
近年来,交通系统官员密集落马,交通领域已成为腐败高发区。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河南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落马以来,至今全国已有16名省级交通运输厅厅长落马,其中河南省就有4任厅长被查。1997年10月,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因受贿被判刑15年。2001年3月,曾锦城的继任者、河南省交通原厅长张昆桐因受贿、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1年12月中旬,时任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同样涉嫌违纪违法,被省纪委“双规”。(新华网6月17日)
当下,交通部门“前腐后继”、交通系统成为生产腐败官员的“流水线”等类似的话题正在网上被热议。
为什么是交通系统?这个问题恐怕不难回答。其实,在很多普通民众眼中,诸如国土、交通、房管之类的资源管理和资源利用型单位往往被认为是最能够“吃肉揩油”的“老虎洞、苍蝇窝”。
在笔者看来,交通部门及类似的资源管理部门之所以成为“前腐后继”的“藏蝇卧虎”之所,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权力过于集中。部分部门领导的个人权力过大,大到谁坐上那个位置,谁就有“危险”。权利的过于集中,让这些部门的领导稍微一个小动作,就有可能“酿成大祸”。批一个文件就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盖一个公章就可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有的领导早已被开发商用各种手段迷住了双眼,根本不考虑后果如何就在批文上简单的“一签一按”,殊不知自己已经滑向腐败的“深渊”。
管理项目庞杂。这一点其实可以说是交通部门的管理权限过大。交通部门管理的事项太多,从项目申请、立项、招投标、征地拆迁到施工管理、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这么多环节,过程如此复杂,稍微一点监管的不到位就会立刻让“苍蝇老虎”钻了空子。“空子”虽小,但抓住这些“空子”的“苍蝇”们只要小咬一口,就能立马吃成“大老虎”。
监管乏力。不得不说的还是监管上的问题。不单说交通系统,当下专门针对各个系统的监督法律法规都已相对较为完善。可单从交通系统上看,光是完善了法律法规,落实情况却差强人意。监管落实得不到位,一方面让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让某些领导腐败得更加“心安理得”,从“小动作”变成了“大动作”。有政策但不落实,这就像是战场上有“武器”却“不用”的士兵,赤手空拳,空喊杀敌,却还是庸兵一个。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管理条目简化理清,把监管真正的落实下去,才是解决诸如交通系统“前腐后继”这样的问题的关键。
作者: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