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买官卖官是中国政治的毒瘤

发布时间:2022-10-04 19:58:49

  
中组部“12380”举报网站通报广东河南查处3起弄虚作假用人案件。这已是该网站“案例通报”栏目今年第四度更新,目前共通报了11起案件。行贿买官、以权谋私安排子女亲属工作以及违规提拔干部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三大问题。(人民网)

权力资源稀缺、“含金量”太高权力与职位是连在一体的,如果把权力作为一种资源,那么这种资源是限量的、稀缺的,一个地区也好、一个部门也好,正职的书记或局长只能是一人,副职虽然可以多设几个,但编制上也有限制,不能有太大的突破。因此,权力这一社会稀缺资源便成为诸多人争取的对象。同时,我国权力的“含金量”太大,有了权随之而来的便是私人专车、宽敞住房、公款吃喝、公费娱乐、公费旅游、公费出国“考察”,还有诸多的福利、极至的荣耀、下属的唯命是从、他人的巴结逢迎,若是贼胆再大一些,金钱、美女及其它人生享乐均会随之而来。非但如此,有了权还可以泽及亲属四邻、可以五子登科、鸡犬升天。因此,权力的这种极大诱惑力和巨大的综合效益,便成为诸多仕途人士的追逐对象,于是,买官卖官现象的产生便应运而生了。

想要从根本意义上防范买官卖官,必须将政务公开化,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这几年虽然中央大力提倡政务公开,但在一些地区、部门、单位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权力运作过程透明度还不够。比如干部任免,在有的地区、部门或单位多是处于半明半暗的状态,有些地方还完全是暗箱操作,增强权力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对于廉政和防范党政机关的工作失误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走向法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