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官员拎重估测红包金额的底气何来
久贪成“精”,到后来,危金峰甚至练就了通过拎重来估测红包金额的“本领”。对于别人送的达不到心中标准“重量”的红包,甚至会厚颜无耻地当面呵斥(凤凰网 11月13日)
作为广东省财政厅的副厅长,危金峰仕途可谓一帆风顺。然而,仕途顺利并未让危金峰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反而因为信念动摇、欲望膨胀,使得他忘乎所以,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腐败深渊。比如,他可以毫无顾忌地面对贿赂自己的人敢于出于私念给予无情地当面呵斥,这样的行为确实让所有人震惊,让人民群众震怒。据其本人自述,在财政厅当副处长时,基层单位有时会送一点茶水费、红包,他当时还会拒绝;当处长时开始有人送一万两万元的红包、好处费时心中还非常害怕。后来就渐渐有了无所谓的思想,有了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收受好处费就显得很自然,收受几十万元的好处费也脸不红心不跳。这多么让人震惊,更让人害怕。党纪国法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这些所谓的人情世故改变,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心知肚明的正常姿态。法治形同虚设,权力自然嚣张。
危金峰由“管钱的”变成“劫钱的”,其中原委值得所有党员干部深思。不可否认,在现行体制下,财政部门往往掌握着大量项目资金,行使着“收、支、监、管”的权力,这也注定了财政部门中的很多人员即使一般工作人员也有相对较大的特殊权力。如果不加大对财政人员的监管,就很容易出现“灯下黑”,形成“批出来”的腐败。
危金峰现象表明,不少党员干部在糖衣炮弹的诱惑下,失去应有的免疫能力,自甘堕落走入另一个被人民唾弃,对党和国家事业不负责任的歧途。对于这些贪腐人员来说,必须打消他们的底气,让他们意识到法律的权威性,感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处罚。对此,国家应当强化职能建设,完善权力规范措施。专项资金分配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权力过度集中为设租、寻租提供了温床。这样的现象必须得到及时的制止,必须从司法体系建设的角度加以改善,应当及时健全预防腐败的相应措施,避免给国家造成更多的损失。权力让人忘乎所以的案例在危金峰身上得以体现,这样的事件应当引起关注,及时制止,打掉这些人身上所谓的底气,换取一个风清气正的新常态,很值得。
作者:豫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