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世俗评说

教育正道是沧桑

发布时间:2022-09-26 10:39:21

  教育是一个我们不容回避且必须直视的问题。对当下之教育,溢美之辞有之,教育奠定了国民素质之基础,随着课改的深入,教育的春天已来到;悲观甚至全盘否定之观点有之,认为当下教育改革是失败之教育,乱象横生,教育问题纷呈,时时刺痛国人的神经。其实我们的教育,沾沾自喜也好,悲愤激昂也罢,那都是对当下教育的一种认知和态度,教育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有希望。最可怕的是对教育的冷漠,亦可以说是对我们民族的冷漠,那才是致命的教育的无妄之灾。不管你持何种观点,中国的教育始终是我们自己的教育,是中国人的教育,就像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引以为傲的国度,不能选择几千年充满智慧和坚韧的民族,不能选择背负着苦难与寄托的父母……有多少个不能,就有多少种期待和郁闷伴随。以冷静的眼光审视,以改革的智慧谋略,以宽广的襟怀纳言,已哲人的深邃反思——教育,关乎着家庭、学校、社会,环环相扣,共荣共存。若不然,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自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教育的根已深植于我们脚下的土地,深植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深植于每一个家庭。抚今追昔,当今教育的沦落,道德的沦落,信仰的沦落,人本身的沦落,已超出教育的范畴。我们为什么不再感动?或者很少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感觉人性伪善,到处充满欺骗?为什么在这个所谓的法制社会中,总有权大于法,钱大于公理,“我爸是李刚”已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是谁在肆意蹂躏社会公正?我们的“中国”、“强国梦”、“教育梦”、“人才梦”,那是希望啊,我们民族生机盎然的希望!但民族的希望得有民族的思想支撑,“一个不能产生新思想的民族,是生机衰竭的民族;一个不能产生思想家的时代,是贫乏危机的时代。”教育正是承载着我们民族新思想的航母,孕育着思想家的诞生。黄全愈老师说,“中国的前途在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教育梦”既然说是梦,它就有一点超脱,有一点理想主义,所以我们就应该立足于当下教育的现实漩涡:不管它美不美好,不管它离我们心中的理想有多远,直视它的创伤,发出沉闷的呐喊;又要能够站在理想教育的高度,“教育梦”的高度,思想家的高度,高屋建瓴,审视我们的当下教育。因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关乎人本身存在的艺术,我们就得有艺术家的眼光,有思想家的人文关怀去探视、反思、警醒。

  山川动,雷雨充盈宇宙。

  邓小平说,不改革,死路一条。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都说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青春,励精发展,永不衰竭的不枯动力。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国家被冠以“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美名,制造也好,工厂也罢,如果中国人只是一味“专攻”于制造生产,粗俗地说,殚尽精竭,挖空心思去模仿剽窃,那民族国家的希望何在?未来何在?我们得学会创造,学会创新,“制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而这首先是创新思想的启蒙,我们这一代人创新已没有太大的空间,必须得从孩子抓起,教育当义不容辞。然而,纵观今日之教育,课改改了几十年,素质教育也提了二十多年,不是没有成果,而是收效甚微。这一改革的阻力有多大,众多的教育学者专家在沉思,在积聚,在愤懑,在慷慨激昂……“穿新鞋,走老路”是众多农村教育的现状,“你敲你的锣,我吹我的号”是众多教师的“行为拒绝”,作秀的公开课、赛课是教育行政官员的“心灵满足”,课题成了廉价的妓女,漫天乱飞,甚至成了我们某些教育科研单位、手握行政权力官员敛财的门道。教育真正改革之魂在于评价体制的规则和秩序,但规则和秩序依然,如果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也是沧海一粟,同时高考的指挥棒像妖妇一样在日复一日吸食着孩子创新的灵魂。素质在哪里?创新在哪里?素质教育在哪里?“教育梦”在哪里?这或许不是我一个人困惑的问题,实是牵动着大凡有一点教育良知和教育思想的人们,那幽闭的心门。

  要说教育问题,那学校就是“罪魁”,教师就是“祸首”,把一切罪责归咎为学校教师的“无为”,这未免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失偏颇,有失公允。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教育又是引导这些孩子走向健康社会的屏障,第一任“老师”和社会屏障又是如何发挥的教育正能量功能?教育问题从深层次讲,它已超越了教育本身,关系着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问题、社会价值观取向问题、道德问题、信仰问题、人文传统问题,甚至是教育体制问题。

  诚然,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腴,人们幸福感却在下降,生活的虚空与失落徒增。我们的下一代普遍缺乏生存危机意识,独立坚韧意识,诚实守信意识,高分低能现象比比皆是,精神危机时时见诸报端。也许我们的教育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我们津津乐道,对我们孩子如何上特长班,如何奋战“魔鬼六月”,如何考进名牌大学,如何成为高级白领如数家珍时,教育被误读,素质被抛弃,心灵被强暴,创新被扼杀,灵魂被放逐……孩子不再是独立的“人”,而是我们——成人的玩偶,没有思想,没有寄托,没有归宿的家园,有的是父母、老师、社会的“畸形复制品”。因此,放过孩子,也就放过我们自己,自己的自我救赎;救救孩子,也就是拯救我们民族的衰竭,贫乏和危机

  “教育病”病的是我们的家庭,家庭的“小爱”、“假爱”、溺爱;病的是我们的学校,学校的教育机制,教育理念和“社会同化”;病的是我们的社会,社会的急功近利,利欲熏心。试问教育本身,何罪之有?本文试从三个板块,探析纠结于我们心底的“教育病”。

  一、家庭“教育病”:

  当前大家对教育不满意,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培养不满意,成才不满意,进入社会后的表现不满意。专家在思考,舆论在谴责,政府在寻求教育出路,毋庸讳言,我们的孩子出问题了,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全线委顿,但是症结到底在哪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仅仅是学校教师?风尖浪口,我们的家长在哪里?孩子人生的第一站,第一个老师迷失了,迷失了责任,迷失了担当,迷失了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之千秋功罪,这第一“罪”当让我们的家长从幕后走向前台,“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或许过犹不及,言辞太激进,但我们的家庭教育,要么是全面缺失,要么是失血失钙,要么是饮鸩止渴,要么是“假爱”戕害,凡此种种,真的是“罄竹难书”。不要说我们的家长有没有文化,能不能启蒙,就是教授的孩子亦能举起屠刀挥向双亲,制造“白色恐怖”,这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这绝对是有文化家庭,家庭之教育,文化难道成了刽子手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家庭教育如此不堪?,如此亟需变革?,如此形势窘迫?

  留守儿童之“无爱的天空”:缺失的家庭教育

  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一声炮响,长期制服于土地的农民,纷纷逃离生死相依的土地,涌向东部沿海,涌向大中城市。刘旦老师的《留守中国》一书,以社会学家的视角,人文关怀的情怀,深刻描绘了农村“留守群落”这一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和他们艰难、困顿的生存处境。留守妇女成了“体制下的寡妇”,农活家务的双重负担及性的需求,我们决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这些留守妇女之“红杏出墙”是不守妇道。留守老人成了“体制下的五保户”,“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说年轻力壮的农民漂泊在外,是为了摆脱贫困,挣钱养家糊口,也能寄一些钱回家孝敬父母双亲,但亲情的缺失和抚慰,尤其是老年人精神的“空巢”,谁来填补?不是如孔夫子所言,“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吗?撂荒在家的留守儿童更是凄苦无助,抛弃与拒绝被抛弃的挣扎,苦闷让社会揪心,更让父母牵肠挂肚。留守儿童问题虽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慰问、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等等,但“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归属感的丧失、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及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弱化”(迟希新老师语),社会爱心只能是杯水车薪,留守儿童的困境,竟与谁说?

  抛开留守儿童林林种种被剥夺的权利,谁又来承担他们家庭教育的责任?年迈的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家的三姑六婆?还是让他们孑然形单影只,独自承受“留守”之痛,徒步人生?这艰难的抉择,是中国之痛,社会之痛,更是家庭父母之痛!都说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谁又能忍心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给苦难? 都说我们要倾听孩子内心最深处的呼唤,但留守儿童的呼唤说给谁听?浩浩荡荡几个亿的民工,上亿个留守儿童,政府鞭长莫及,爱莫能助;社会爱心如昙花,关注弱势群体雷声大雨点小;留守儿童的天空,是无爱的天空,他们将独自承受繁华文明下之孤独苦痛。

  “树欲静而风不止”。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已出现诸多问题。自卑心理加剧,强调自我中心,性格孤僻封闭,容易对周遭人群产生憎恨,普遍暴力倾向明显,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就好比是一只被人追逐的刺猬,内心恐惧无所依靠,想用满身的刺球来吓退敌人。要说“教育病”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说“教育病”,就要鞭辟入里,探究家庭教育为何“败血”,“留守”似乎堵住了我们的嘴,卡了我们的喉。我们且来看看随了爷爷奶奶,亲戚家的三姑六婆留守儿童家庭之教育。

  家有“小爱”,遗祸无穷。

  何谓“小爱”?我姑且认为是一种目光短浅,不计孩子的终身发展,囿于教育者的意识、文化层次、道德观念的限制,是一种自私的爱,一种超乎理性认识的爱,一种偏执的爱,一种为爱而爱的爱。它既含爱之真切,又不懂这种真切该如何融入家庭之教育。所以这种“小爱”缺乏沟通,缺乏教育的认知,有时还缺乏约束,有时还放纵泛滥,导致家庭教育的全线溃败。有人说这种爱是溺爱,但又似乎偏一欠全,不能囊括。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其一、长辈的话语权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侍奉父母长辈,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几千年的封建纲常要求子女对父母长辈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不听子女的劝说时,仍要求子女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无疑是家长制作风滋生的思想之源。在农村,这一家长制作风在家庭教育中仍存在。尤其是爷爷奶奶历经世事沧桑,加上受教育程度较低,在他们的思维中自己的孙子当然应该听命于他们,因为他们就是这样教育孙子的父亲。所以一旦他们作出决定,要求孙子无条件服从并坚决执行。但是孩子有孩子的思维,孩子有孩子的认知,他们和爷爷奶奶早就出现沟通上的“代沟”,家庭大战在所难免,愈演愈烈。轻则顶嘴闹别扭,出言不逊,重则大打出手,酿成人伦惨剧。当这种“以下犯上”的事情发生后,或许我们都在谴责孩子,骂其无忠无孝,爷爷奶奶年岁已高还要照顾孙孩,一辈抚养成人还要带孙子,何其苦矣!孩子还不领情,犯上作乱,真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夫复何言,有谁又走进孩子真正的心灵世界,去倾听他们无言的呐喊?最亲的父母还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在他们最需要亲情滋润幼小心田的时候,父母在哪儿?我们却要去谴责孩子的父母,说他们逃避育人之责,一心只为财利么?

  农村!农民!农民的孩子!如果你到依然贫困,却也能在场镇看到高楼林立的农村走一走,你会发现新农村的万千气象是以青壮年的“迁徙”沦落为代价。“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惨景,“万户萧疏”那是“追英赶美”时代的燥热,如今的“万户萧疏”是什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建设就是城市化建设?农村的衰败,农业的衰败,农民的无奈,如何直面广袤农村的生存现实?如何直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或许我们更多的关注农村土地、资金、技术的挖掘和利用,而人作为这个生产力最活跃因素却被忽略。因此要解决“留守”的问题,必须控制农村青壮涌向城市,必须弱化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重点建设乡镇,聚拢镇一级的人气,扩大其对农村的引领作用。如何能让青壮返乡重回故土,携子赡养老人,以尽人伦?那城市必须反哺农村,社会必须反哺农民,因为这是农村农民应得的回馈。敢问,农村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付出多少?滴滴是血!颗颗是泪!留守的父母、妻子、孩子那是血泪凝成的一部留守的史诗!

  农民为什么要抛妻弃子,远离故土?为什么要离开年老力衰,已近风烛残年的老父老母?农村为什么会出现“空巢”,“空心村”、“鬼村”?我在《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和土地》已作了阐述,城市对农民的吸引,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失衡,城市繁荣,一荣俱荣;农村贫瘠失血,一损俱损。农民为了生计,为了改变生存状况,甚至为了孩子的学费,守着土地能刨出什么来?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心中有多少苦楚,多少无奈和心酸!生存比之孩子的家庭教育,亲情的割舍他们选择了前者,可是我们能对孩子的父母说什么呢?逃避么?是家庭教育责任还是赖以生存的土地?我无语于农民生存处境的孱弱,无语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窘。

  爷爷奶奶,三姑六婆接管了孩子的监权护和家庭教育权,他们的话语无疑是上方宝剑,代表着权威,代表着父母赋予的“生杀予夺”。都说我们的孩子叛逆,但他们为何叛逆?不服管教,有时还偏执,爱闹小情绪。“代沟”是什么?我们的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 莫说爷爷奶奶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代沟”亦泾渭分明。孩子的世界,那只属于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套用一句现代语言,即所谓“代沟”。(待续)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