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世界,人性至善
沈从文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擅于用淳朴、自然的文字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湘西世界,描绘出人民生活淳朴快乐的场景。《边城》更是展示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神话,我喜欢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干净纯粹和谐的生命形态,人性纯真至善的美好。
《边城》是1994年沈从文在《国闻周报》转载的文章。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小溪白塔旁,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以渡船为生。绿水青山养育了翠翠的纯真美好。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给翠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儿子天保也喜欢上翠翠。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驾船远航出事,傩送因天保的死怪罪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一夜大雨,船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老人在雷声将息时死去。只留下了翠翠在等待中,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小说的文字看似轻松流畅,实际是用浓密凝重的笔墨描写一个爱情悲剧。作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小说中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边城》是一个理想化的现实,全方位地描绘出了湘西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同时又加上了沈从文“美”、“爱”、“神”三者一体的精神追求,寄寓了他“美”与“爱”的理想。
《边城》虽然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故事,但作家却以诗情洋溢的语言和灵气飘逸的画面,勾画出新奇独特的“边城”,是一个极度净化、理想化的世界。颂扬着爱与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具有桃源民风般的湘西。
作品中的人物也极其地纯真、善良、热情。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和人生的化身与极致的结合。青山绿水的环境造就了她从不动气、不发怒的性格。她爱傩送,却又羞涩,怯于表白。傩送也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子,他喜欢翠翠,但又不忍心伤害哥哥,所以用公平的方式与哥哥竞争。天保虽然也深深地爱着翠翠,但为了成全弟弟的爱情选择离家出走。故事的情节存在“三角恋”的关系,却没有争锋相对的矛盾冲突,甚至还有相互成全的人性至善美。可见,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就算在利益冲突面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和谐美好的。不管是天保还是傩送,都是善良的。
在小说中,人与人之间并没有物质功利性。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名利争夺并不影响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湘西。这里的湘西并没有物欲横流的世俗化,人民还保留着淳朴、善良、热情的本性,守住了那份人性至真至善的寸土。人类原始性的真情也在不经意流露出来,祖孙相依为命、亲密无间,兄弟坦诚相待,邻里之间相处和洽,是一个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小说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自由和谐、淳朴自然的湘西世界的热爱,他在文字中构建并挽留湘西的美好神话。小说中说到,“到了冬天,坍圮的白塔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的少年还不回到茶峒来。”白塔重建好了,看似生活又回到了正常,其实不然。“白塔”象征着湘西世界古老文化,塔的倒塌预示着一个田园牧歌神话的必然终结,白塔的重建寄托了作者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意蕴深长,耐人回味。翠翠虽然不知道傩送的归期,但依旧一如既往,循着传统的方式盼望少年归来。即使守候一生也愿意等待,此时的翠翠,依然是纯真可爱善良的。人性至善美,在湘西世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愿上善若水的美德在湘西永传承!
(写于2014年6月 X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