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乱弹八卦

巢湖市银屏镇箕山村民委员会任村党总支书第一书记郭霞云

发布时间:2023-04-27 12:40:17

  箕山村是银屏镇的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因为涉及拆迁、征地任务繁重,该村成为银屏镇的重点村、难点村,村内矛盾多,干群关系紧张。

  郭霞云, 到任后为自己工作立下目标:“努力工作,使干群关系和谐、村民关系和睦、群众生活富裕。”“直接面对村民是最快了解民情的捷径。”她为自己的工作破题。自此,她就随身携带一本日记本,开始走村串户与群众交心。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面积约4.5平方公里的箕山村进行了地毯式地走访。她想方设法去贴近群众,用真情去感动群众,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17个自然村,980户人家,每户都留下了郭霞云的足迹。

  村里育龄妇女几乎都没参加过妇科病检查;箕山到柴村的沟渠因去年的暴雨造成多处塌方,引水能力大大下降,老百姓反应较大……”日记本上记下了村民的难处,郭霞云的心里却记下了解决的对策。按图索骥——哪家有困难,她就尽力帮助解决;哪家老人生病,她就亲自登门看望;哪家有喜事,她就去作客。现在这些日记本已经成了她的工作秘籍。入村以来的每一天,她不是在村里走家串户,就是为村民的事情奔波于上级各个部门之间。

  以前的箕山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郭霞云任箕山村第一书记后,决心让箕山村“变身”美好乡村。她四处奔走,一年内为箕山村向上级部门争取多个项目支持和帮扶资金,用于村级各项建设中。投入60多万元,新建了近6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党员群众活动和为民服务有了新阵地;投入18万元,对全长2800多米、宽40米的山河和陈村约10亩的水库进行清淤,解决了村民灌溉难问题;投入5万元,兴挖当家塘4口,让村民蓄水保粮仓;投入15万元,对村内约200亩芙蓉河清淤后重新发包,每年可增加村集体1.5万元收入;投入55万元,修铺了威海路至芦塘新村和石咀村的两条约2.5千米的水泥路,终将全村乃至邻村孩子上学“交通难”的问题彻底解决;争取市交通部门的危桥改造项目资金50万元对田埠村危桥进行改造,排除了危险隐患;争取市委统战部的海联项目资金5万元对村级卫生室重新改造,配置更新医疗器械,让村民在家门口方便就医。

  她利用选派干部的优势,先后争取了6.8万元,慰问帮扶了22名特困党员、20名特困学生、3名特困大学生、13位贫困老人、17户特困计划生育家庭和贫困母亲。在春节和重阳节期间,她到敬老院里看望孤寡老人,并邀请村卫生室的医生为他们逐一进行体检;邀请市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技人员,为全村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妇科检查;她争取危房改造资金15.5万元,对15户五保户和低保户进行了危房改造;争取市残联项目,对2户重度残疾人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作为一名村支书处事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做一身正气的公道人。”郭霞云这样要求自己。遇到村里开展“低保、救助、慰问”,村干部难免会为七亲八戚考虑,可她在“低保、救助、慰问”对象的确定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把指标分配给最需要帮助的群众。经公示被评出来的群众,村民们不但没有意见,反而赞誉村里做事公道、符合实际。在海昌码头、海昌廊道及淮上线的征地扩建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她放弃休息日,不分白天、晚上多次上门耐心细致地做工作,20天内19户拆迁、200亩征地、8座高压架线全部结束。自选派到村以来,全村没有一件民事纠纷上交,没有一起集体群访事件,实现了村民和睦、社会和谐。

  她到村快两年了,为村里的大小事务奔波忙碌就是常态。但是她总是累并快乐着。她说:“农村是个大舞台,我选派到村,就是村里的领头人,就要为村民多办一些实事,这也是我的心愿”。她说:“这些日子的‘忙碌’也让自身得到了锻炼,收获不小。”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只有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郭霞云用努力工作,推动了箕山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去了温暖。这,就是箕山村的女村官----郭霞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