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笔
“民族”和“国家”这两个词比较矛盾,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们既可以是一致的,又可以是不一致的。对于民族,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某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同价值理念的群体集合。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民族概念主要基于民族称谓本身,这其中也包含了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广义的民族概念是处在同一种价值体系下的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思维模式的群体,这里更突出民族的意识形态。
民族的形成靠的是自然力,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民族文化特质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力。国家的形成通常是武力征服的结果或者是基于武力震慑而妥协的结果,国家的生命力相较于民族的生命力显得十分微小,国家可以被武力征服进而改朝换代,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国家看作是政府政权,国家的更迭也就是政府政权的更迭,而民族的延续性比国家的延续性强的多,但这并不否认民族的可消亡性,国家的消亡可以是朝夕的事,但民族的消亡一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除了伴随着武力的入侵,还有文化的入侵,武力改变的是物质层面,文化改变的是精神层面,这两种改变通常是相互交融的。对于武力征服瓦解民族也有不同的方式,最直接的武力灭族是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除了直接方式还有间接方式,战争人为的或者非人为的冲破了民族原来生存的群体和区域。在一个稳定的群体或生存区域内,民族的凝聚力会发挥到最大化,精神的统一加上个体生存环境的聚合,除非种族灭绝,否则很难使民族灭亡。但是一旦冲破这种群体区域架构,把整体打碎成独立个体或少数人口的群体,民族的脆弱性就会显现出来,民族凝聚力大大降低,独立个体和少数人口的群体会受周边民族的影响,逐渐被同化,慢慢的融入到了其他民族当中。
民族的消亡除了具有外部性,民族自身的行为也会从民族内部瓦解整个民族,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有些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都很落后,迫于时代发展需要或者是政治目的,努力学习先进的民族改造本民族,这里要注意的是民族改造的度,方法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 ,不当的方法策略会从根本上破坏民族的生存根基,为民族衰亡埋下了隐患。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一个民族采取封闭政策,缺乏对外交流和吸收借鉴的性格,时间长了之后会形成民族文化惰性,对整个民族来说也是一种灾难。民族文化构建起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遇到民族生存危机的时候,仔细剖析危机发生的内在的民族自身问题,很多原因都能从民族文化中找到答案,辩证的看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特质在一定历史阶段可以给民族带来繁荣,在另一阶段也能带来灾难,所以有些民族文化特质需
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国家可以以统治阶级性质,统治家族,地理区域划分,民族的概念比 国家概念大得多,如果把民族比作是一个集合,那么国家只是其中的子集,一个集合包含很多子集,这些子集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交替存在。虽然国家和民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必然的联系。国家的存在使得民族的存在更具象化,很多时候我们都用一个国家代表一个民族。民族的发展是比较抽象化的,通常都是用不同朝代和不同国家的发展脉络来理解认识民族的发展过程,而且民族的兴衰都是通过国家的兴衰来体现的。民族本身并不能体现民族本身,只能通过国家来体现民族,是民族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不同国家的所做所为构成了民族的基因,不同国家和朝代只是民族的一部分,代表了特定阶段的民族,而民族可以涵盖所有国家的一切(注:这里的国家是指一个民族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不同国家和政权)。
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有的对立,有的统一,民族利益无法通过自身完成,只能通过国家来完成,对于国家的政策要从民族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 ,只有当国家政策符合整个民族利益的时候,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才做到了真正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