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戴着枷锁起舞的思想者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伊桑是个有诵读障碍的孩子,在正常教育体系中无所适从,倍受打击。老师们都是有责任心的。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盲点,他们并不了解诵读障碍是一种病症,也就看不到伊桑的挫败是一种已经尽力而为却无法克服的绝望,只是依照“常识”将他归为有智力障碍或者调皮捣蛋不用功的学生。颇具中产阶级成功人士范儿的父亲也认为:孩子读不好书是缺乏严厉管教所致。于是,伊桑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到了寄宿学校,伊桑再无依托。家庭联系被切断,遗弃感的生成让他的幻想世界发生了扭曲。代课老师拉姆看到孩子的作业本,再结合对孩子日常行为的观察,拉姆明白了伊桑的危险处境。拉姆又说服了校长,让自己对伊桑的帮助方案得以在学校这个平台上施展。直到片尾,伊桑终于战胜内心冲突,出现在赛场,并以在小池塘边放自制的小船为主题,创作了一幅将现实和幻想融汇一体的图画。并获得美术大赛第一名。影片很温暖,在导演的安置下,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然而在现实中,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实施起来却难度极大,除了教育制度,还涉及教育成本:假若伊桑不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命运将截然不同。
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了国立青岛大学。当时的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道题都做了。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臧克家98分的高分。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其实当年闻一多报考清华时,也是因为作文过于优异(其他科目平平)被主考老师赏识而破格录取的。
伊桑的故事、三句话作文,不禁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师为什么教?学生为什么学?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是分数至上,技能 素质似乎是大学甚至工作以后才有必要考虑的问题。考上个还可以的大学,四年浑浑噩噩,打游戏,糊弄作业,毕业后不知所措,头脑如同浆糊。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怎么走路。被誉为“燕京之父”的司徒雷登,曾大声疾呼,我们不要变成世界最有名的学校,而是成为“现在中国”最有用的学校。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对燕大学生影响深远,司徒雷登自豪地说,他所知道的大学校训没有哪一个像这个一样对学生产生这么重大而有力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注定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无法回避、无法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对我们的束缚,就像带着一副沉重的枷锁。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你自己。沉重的枷锁能束缚我们的手脚,却锁不住轻舞飞扬的思想,在沉重中轻盈,带着枷锁你也可以翩翩起舞。记得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日的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近在咫尺,却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晒干,那时这些小鱼都会干死了。男人继续朝前走着。突然,他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一个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迅速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然后放回海水里。男人停了下来,注视着小男孩,看他拯救小鱼的忙碌的样子。小男孩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男人终于忍不住了,他走了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到。“那你为什么还在试图救起每一条鱼?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又拾起一条小鱼放回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他一刻不停地救着小鱼们。“这条鱼在乎!”是啊,在很多时候,我们处于纷繁复杂的局面无从应对,只是在感叹、无奈中任事态继续发展,最终面对令人伤感的可怕后果。如果我们能像小男孩一样,不因自己不能扭转全局而置身事外,能够积极的拯救“被困的小鱼”,或许,我们带给别人的将是希望甚至生命。做一个戴着枷锁起舞的思想者,让你的思想超越时代,重获自由。只有获得了真理,人才能获得真正之自由,而获得自由的人,他的人生意义就不再在于一己之私了,他们将以服务他人和社会为乐。
胥岭学校 孙祁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