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笔名

发布时间:2022-08-11 18:51:57

  笔 名

  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起一个别致的雅号,例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韩愈自谓郡望昌黎,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这或许可以看作笔名的雏形吧。报章杂志的出现,活字印刷术的进一步推广,文章的流传范围大大地扩展了,它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风险也明显地增大。尤其是清朝康雍乾年间的“文字狱”,使文人闻风丧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们在提笔写作之前,就不能不多了个心眼,想出个笔名,把自己的真实姓名隐藏起来。明代文学名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笔名。“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考据学家们为此绞尽脑汁,费尽心血,仍难有定论,成了文学史上的一宗悬案。到了近现代,特别是现代,笔名就更为流行了,作家几乎都有一个或多个笔名。有些笔名还相当固定,广为流传,以至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如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笔名。

  笔名,不仅从中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理想、志趣和文化修养,透过它,还能窥见取名者形形色色的动机和心态。有的人取笔名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采取的一种策略。鲁迅,这面文化革命的旗帜,其名字早就令其敌人闻风丧胆,必欲除之而后快。鲁迅的文章要躲过鹰犬般的国民党新闻检查官的检查,就不能不采取一些迂回战术——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笔名,使一支支投枪、匕首能准确、及时地投掷出去,击中敌人的要害。而有的人使用笔名,却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人本来就心虚的很,他们明知自己所代表的事业并非正义事业,干的是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因此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或胡编滥造“拳头加枕头”的故事,大捞昧心钱;或算计别人,施放暗箭,等到对手中箭落马,便一拥而上,踩着人家的尸体往上爬;或充当利益集团的吹鼓手、传声筒,强词夺理,误导大众,小则弄它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当当,大则坐直升飞机,平步青云。万一“老道失算”,追究起来,他们早已把真名隐藏,可以一推六二五。结果是冤无头,债无主,他们照样以一贯正确自居。真乃进可攻,退可守,好一把如意铁算盘。

  笔名,说到底,属于个人隐私权的范畴。只要动机纯正,不以捞昧心钱或中伤他人、蒙骗误导他人为目的,谁喜欢起个阿狗阿猫的笔名,那是他个人的自由,旁人无权干涉。

  我也有自己的笔名,一个叫“水刀”,是根据我的名字“润刚”起的。“润”字左旁是“水”,“刚”字右旁是“刀”。另一个笔名是“任农”,在县政府农业科上班时起的,其含义是:我的任务是为农民说话。不料有一次写了一篇反映农民负担重的稿子,投给了《人民日报》,竟引起了一场风波。刚开始不知道是谁写的,后来领导找我查问,但并没指责我。从那以后,我也无心再用笔名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