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我愿做个行者

发布时间:2022-09-14 21:09:57

  很早就想效仿曾国藩修身的想法,每月做几篇文章以此检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耽于各种考试,无暇举笔。写文章是很费精力和时间的。我需要思考如何与人相处,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小人在于害人,君子却行光明之事,小人躲在暗处射箭,君子只在磊落处微笑;行事之前就有这一顾虑,今果真应验,该如何处置?自身本领如何改造?我现在何处做得不好?似乎看书愈多,身上豪气愈减,不知是福是祸?很久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感谢的文章,今日再读一次便觉得不管在字词间还是文章本身折射出的效果都有诸多不妥,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我意料之中的,因为今天悟出的自以为的真理往往并不适用于明天或者后天,写那篇文章时就有过考虑,所以留下很多隐而不语的地方,尽量不给它下过多具体的定义,自身情感定位不同,给那些事的定义也会不同。不过有一点是不错的,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情感主线都是“感恩”,从这个出发点来说,当然永不会错。

  昨天已把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看完,拜读过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加上这本《千年一叹》已有5本。记得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说过,拜读某一大家的作品,乐于被他吸引,就会拿他的全部作品来读,谈吐中会透露出作者的风味,慢慢地,甚至一颦一笑都会与作者相似,等读者厌倦了这个情人,会寻找其他的文学情人,又会找这个文学情人的全部作品来读;等他有了四五个情人之后,自己也就成了作家。我不奢望成为作家,只想让自己的谈吐更有韵味,让自己的心灵更有灵性,让以后自己踩出的脚印更有诗意。前一阵子脚步太匆忙,曾老说过“节劳、节欲、节饮食”,无奈迫于种种考试,必须全力以赴,身心俱疲是必须的,最难受的是眼睛,但更怕忙了一大阵却因一点点差距而不能通过考试或者没达到自己的目标,更加得不偿失,只好咬牙坚持,奋力逃离这个可怕的情况。终于成了性价比最低的时候!

  我的老师向我提出了改网名的建议,因为这个网名形象不好。我思考了很久该换一个什么?其实在取这个网名之前我就有过思考:取一个接近本身意志向上的网名吧?却觉过于刚强,很容易被生活本身的琐碎芒刺快速折断,试想总是把自己最“刚强”的地方露在空气中,任风霜日雨侵害,那“刚强”的寿命是不长的,于是这类网名的寿命不长;更不能以一种哲理命名,QQ更多是娱乐消遣的“虚拟世界”,在这么一个自由放松的地方太过严肃未免滑稽;于是就有了“混世小流氓”这个颇值得玩味的网名,在现实中已庄静向上,且在另一个角落放下行装吧,它既是我前一段路的写照,我也要从它身上学习到流氓的处事灵活和变通。似乎它的寿命会更长了——开始以“理想”为理由出发,现在,前一段路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我还在思考一个形象好些的名字。

  这篇文章,会再发到网上,主要是怕自己成了井底之蛙,只会在一个框子里小蹦小跳、自娱自乐,它的姿态是“自鉴文”,一旦发表上去就会变成“他鉴文”,想要打破原有的“框子”,就必须得承受住打破前期逃不了的外界冲击;但又不能公开发布,因为Q友里人数太多,立场太多,这些文字激起的波浪不是我能预料的,看了有积极效应还好,要说令朋友产生了负极情绪,那便是罪过。所以指定好友可见,一次只能是10个,那就全都是老师!请老师们睿智的眼光、开拓的眼界、渊博的学识来帮我指点迷津、扩展眼界、提升智慧。

  想想正宗的散文写作是有伏笔、铺垫等段与段连接的技巧,文体结构的讲究,没有经历专门的学习,开始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只好以余秋雨老师的文化人格论自我安慰;前一阵子入党事宜虽三经波折,终于未留遗憾,对于任何一个爱党的人来说不能入党就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上的遗憾,纵然有很多诸如不入党却行党员之事的安慰心灵的理由;健身两年有余,身体日显健壮,可谓幸事,当一直坚持下去,强壮身体,磨练意志……

  路还很长,我愿做个苦行善思的行者。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