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做实民生工作应更“感性”
政府做实民生工作应更“感性”
(华建无)
向东说,民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倾注最多情感的,从教育、医疗到就业,“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的思路更加鲜明。李克强总理今天坚定表态:“以更大的投入和更有力的措施”,补上民生建设这条“短板”。(3月6日,中国青年报)
“政之所向,在顺民心”、“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有民心所向,民力所聚,才能国泰民安。多年来,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在教育卫生、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缓解,改革的口号喊得在响,动作再大,也实难做出真实的成绩、赢得群众的口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展现民生是倾注最多感情的,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把民生工作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自然也是政府从上自己饱含民心搞工作的真实写照。
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政府能切实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太多太多:期盼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教育公平;期盼国家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和控制,保障食品安全;期盼国家改革养老保险体系,让全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李克强总理也在报告中对应指出了基本思路和总体计划,科学可行,切实有效,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不仅仅有了决心更有了动作。
李克强总理把他的亲民风格、亲民理念上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然而民生问题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扎扎实实解决好基层民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对当前政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只要领导干部都能切实站在民众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办实事、解难事,相信民生问题就能够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