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班门弄斧
学会班门弄斧
傅伯勇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施展斧子的本领,脸皮也太厚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中自谦说:“昨日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这是班门弄斧成语的由来。这个成语中,班就是鲁班,即公输子,春秋鲁国人,我国古代特别著名的木匠。这个成语意为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自不量力,卖弄本领。
由于有这样一个成语存在,很多人就变得中庸,变得隐忍,变得胆小怕事,变得甘拜下风、俯首称臣。他们只敢在弱者面前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而在强者面前,却噤若寒蝉,不敢表现,不敢比试,不敢昂扬。他们怕班门弄斧,弄巧成拙,贻笑大方。这样一来,于个人,会裹足不前,不会有进步;与工作,会不思进取,不会有突破;于一个地方,会自我满足,不会有改变;于国家与民族,会闭关自守,不会有蓬勃生机。
其实,任何强大都是由弱小演变而来,任何弱小只有与强者抗争才能变成真正的强者。所以,华罗庚说:“这不是艺高人胆大,这是我一贯的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他说:“中国成语说:不要班门弄斧。我的看法是:弄斧必到班门。对不是这一行的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于己于人都无好处。只有找上班门弄斧(献技),如果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进步能够快些;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对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加信心。”华罗庚鼓励年轻人无论做学问还是干工作,都要勇于和强者较量。
长期以来,不敢“班门弄斧”的错误观念一直是我们的思想桎梏,正所谓“成也班门弄斧,败也班门弄斧”。美国巴顿将军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无超越环境的观念,就绝对做不出什么大事来。”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就必须要超越环境,就必须要首先超越自己,超越阻挡自己的一切障碍,更包括超越面前出现的所有强手。在他们面前,要有勇气,有胆气,有骨气,要敢于亮剑,敢于抗争,敢于胜利。
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诚然,不在鲁班门前弄斧可以避免出丑,避免被挖苦和耻笑,但你同时也失去了一次表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敢于班门弄斧,人生必然有浪花,人生必然有进步,人生必然会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