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思想钩沉

闲话“批评”

发布时间:2021-12-28 12:01:17

  “批评”古已有之。“批”与“评”类似又有不同。《现代汉语词典》解:“批”为1。对下级文件表示意见或对文章予以批评(多指写在原件上);2。批判;批评。“评”为1。评论;批评;2。评判。

  对于同一事物、事件,各种的批评可以完全不同。在“百家争鸣”时代或“舆论一律”时代,不同意见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允许不允许发表的区别。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越辩越明,“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大多数人喜欢听表扬,尤其是领导人物喜欢听下级奉承。一般的人总是以为被批评就不是好事,所以像蔡桓公那样讳疾忌医者实在太多了,尤其是上级在下级面前被批评,简直就是无地自容。拒绝直谏也好,文过饰非也好,老羞成怒也好,打击报复也好,即使像唐太宗这样的皇帝,也曾经咬牙切齿要杀魏征。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但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有些人一听到批评,简直就像掘了他家祖坟,非将之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不可。许多文学作品就是以这种“仇恨”为线索开展的。这就是“爱与恨是文学的永久主题”。可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爱与恨。鲁迅先生说过:“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检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的人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革命先烈们的阶级感情是高于人间亲情的。可是现在却有人说:“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我真感到如骨鲠喉。

  还是回到“批评”的话题。与“批评”略有区别的是“批判”,当然这种“批判”不是指“武器的批判”。一个县委副书记雇人暗杀县委书记(媒体曾经报道过),这种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因为这是用武器把对方“批判”出人世间。文字的批判有各种情况,这决不仅仅是“争论”、“百家争鸣”。

  人类社会发展从原始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共产主义社会,除了原始共产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社会发展发展到什么阶段,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就漫长。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一切为了维持统治,不但要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要满足统治集团的利益。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政权的有皇帝、摄政王、外戚、宦官、辅政大臣等等,他们没有一个是“为了黎民百姓”的。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皇帝口口声声是为了“子民”。皇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对平民政策放宽也好,苛政暴税也好,首要的是要满足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且要满足统治集团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有敌我矛盾,更多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批评必须以“团结的目的”为前提,否则就是瞎搞。“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方式,用对待敌人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则就是“内斗”。这样做,绝对不会达到“团结的目的”。要建设“和谐社会”,唯一的方法也是“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可是,现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确实难以进行。现今社会上,除了炒作吹捧、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等等,人与人之间“普及”《孙子兵法》。自我批评没有,多的是“自我表扬”甚至“自我吹捧”。广告业,除了假冒伪劣就是“王婆卖瓜”。批评呢?被批评者不是拳脚相加,就是维权打官司,最好是把批评者送进火葬场。如果批评者是权力范围之内的,下岗、开除、降职、提前退休等等,办法有的是。

  “和谐社会”不但是官民和谐,更重要的民民和谐。官民和谐难,因为权力和金钱之间容易交换;民民和谐更难,因为每个人都维“自己的”权,而不顾全社会的利益,才产生“犯法成本低”、“见义勇为成本高”、“弱势群体维权成本高”等等问题。

  社会竞争激烈,个个熟读《孙子兵法》。“自我批评”绝迹;“批评”就是竞争兵器。“批评”的目的不是团结,而是把对方压倒,甚至“消灭”(不是肉体消灭)。现在的“民间调解”只是平衡利益、讨价还价。“团结就是力量”、“为民族、为国家、为集体奋斗”精神的大道理,在现实社会中常常被人提出:“你不要讲大道理,我要的是现实。”仅从这一点而言,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人历来自称“礼仪之邦”,讲“礼让”。现在是“有理不让,无理更不让”,甚至有一种说法:“有理的怕无理的,无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专横的,专横的怕不要命的。”如果此风蔓延,和谐社会怎么建设?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