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玉文化的介绍
诗歌中的玉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章.
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
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然而到了近代,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歌却显得不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遗憾.但自从我读到《中国珠宝玉石周刊》,在头版看到歌明透明如溪的诗歌,顿感欣慰——中国宝玉石文化的长河流淌到纪,又有现代诗歌的溪流汇入了 。把歌明的诗一首首读来,《读你》、《相约》、《梦的告白》……不仅风格雅致,而且透出清新的艺术品位,配以优雅的画面,可谓诗中有画,画里有诗,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
红山文化玉器
玉猪龙
距今六千年~五千年的红山文化,是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主要遗址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因1953年赤峰红山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群多以鸟兽形为主,其中有现实题材的动物群,如鸟、燕、鹰、蝉、鱼等,也有模拟幻想中的神灵,如勾龙、猪龙、兽面形丫形器等,还有勾云形器、马蹄形器、二联璧、三联璧、双兽首(或人首)、三孔玉饰等,构成了红山文化玉器群鲜明的特色。红山文化玉器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讲求神似和对称,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将动物形象表现得生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神韵。
玉材
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较好,较多地使用了透闪石类玉材。这种材料质地细密,硬度较高,一般是摩氏6~6.5,色泽均匀。其玉料主要有三类: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玉、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以及岫岩玉。后两种玉料因确定为红山文化作用玉料,产地亦在红山文化区域内,取材方便且价格不贵,故进伪仿者多用它制作假红山文化玉器。
玉色
红山文化玉器的本来颜色有白、青、碧、黑或青中带黄、白中带黄诸色,典型的黄玉极罕见,少数亦见有灰白色者。红山文化玉器上往往带有沁色,但因所用玉料的不同和埋藏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有多少或深浅之分。常见的有三种沁色:意识白色水沁,似雾状,在表面有很浅的一层;二是黄褐色土沁,以辽宁阜新胡头沟出土三联璧上的沁色为代表;三是黑色水银沁,主要出现在白玉作品上。另外有一些玉器上还带有玉璞的石皮。
造型
几何形与动物形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主体。几何形分圆曲形(如环、镯、马蹄形器等)和直方形(如方形玉璧等)。动物形有鸟、龟、蝉、鹰、猪、鱼、熊等形状。
纹饰
红山文化玉器的纹饰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宽线的直线纹或带状纹。常见于螭形决的头部、勾云形器表面及柄形器、玉鸟、玉龟上的分割线。第二,细阴线刻纹,用于螭形块头部的细刻划。第三,粗而浅的阴刻网状纹。网络较大,呈平行四方形状,见于玉龙头部及兽形玉片的兽身之上。第四,凸起的弦纹。第五,兽的眼部形状有圆环形、水滴形多种,有的用阴线深刻、有的用极浅的凹线隐约刻出。线宽而浅,两侧似有坡。
工艺
红山文化玉器在制作工艺上具有很强烈的文化特征,往往对鉴定其真伪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从现有的实物资料看,当时做玉器的基本工序,与其前后各文化期和朝代相似,即亦需经采玉料、看料取材、因才施艺及制作的玉器开料、切割成型、琢磨图文、穿孔和抛光等多道工序。但具体到各道工序时,在红山文化玉器上则又表现出与其他时期明显的差异。
因材施艺方面,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别是小件玉器和用籽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玉料略施琢饰完成的。其中又以神异动物和写实动物器采用此法者居多。故即使是同一型玉器,其大小薄厚和五官形状也往往各有所别,甚至可以说,它们中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
当时的玉器几乎都有一个或数个不等的穿孔。其孔有一部分是两孔斜穿相通,有的是两面对穿相通,且在孔内多留有似来福线的穿钻痕。一些孔呈喇叭形(又称马蹄形),且打空时对接不正。还有一些穿孔的孔璧平直。
纹图线条均用单条阴线和粗细不等的较粗的凹槽表现,与其他时期有别。若用放大镜观看,其中较粗凹槽的制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宽边砣具沿阴线凹槽的横向研磨后,再用粗细不等的条棒带动解玉砂顺着阴线凹槽来拉动摩擦。因此,其上的阴线凹槽仍能看到先后两种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迹,若阴线或凹槽内留有粗细相同,距离相等,且平行而直的机电砂轮打磨痕,其真实就性大打折扣了。
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从小型的装饰品到大型礼器,用途广泛,可谓伸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按其功能可分为礼仪器、装饰品和工具,但有许多玉器兼具几种功能,也有的至今用途不明。
良渚文化玉器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神面纹
良渚文化距今大约5200年~4000年,是中国东部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因其最早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目前已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有浙江省的余杭县反山、瑶山,江苏省吴县的张陵山、草鞋山、武进寺墩,上海市青浦县的福泉山,以及常熟市的罗敦等处。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工艺精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粗犷、原始而言,良渚文化玉器更为细腻、繁缛、抽象,雕琢更为精细,达到了精美绝伦的程度。
玉材
良渚文化使用的玉材较多,其主要可分为三种:一种为透闪石类矿物,与新疆和田玉类似,以青色、青绿色为多,同和田玉料相比,较和田玉色艳,色匀,透明度高,目前在浙江已发现此类玉矿。另一种属角闪石类矿族,硬度不如前一种高,几乎没有透明感,有些带有云母状亮斑,以青色、赭色玉为主。此外,还有一种属蛇纹石类的玉材。虽然良渚文化玉器大多是就地取材,很少外来材料,但是有个别玉器使用的玉器可能是外来玉材。
玉色
良渚文化玉器的玉色约有七种:青色、墨绿色、浅黄色、橘黄色、赤褐色、乳白色及鸡骨白等。同红山文化玉器相比,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沁色更为复杂。常见的有两种,一为白色,一为棕色。白色沁色有的如薄雾,藏家称为水沁;有的如石灰结板,藏家称为石灰沁,作品表面已变软,似有很厚的一层板结。有学者猜测,这类情况可能是在玉器制造时为降低玉材表面硬度而进行的特殊处理。
纹饰
良渚文化玉器的装饰纹样以人面纹、兽面纹和鸟纹最为常见,还有一些锦地纹及二方连续花纹。人面纹分为正面人面纹与侧面人面纹两种。正面人面纹为完整的神像,头部有明显的阔冠,一些学者称之为“介”形冠,冠上有嵌羽毛装饰,人的眼部为环形。这类图案往往出现于非实用的,与巫术或权力有关的器物上。侧面人像图案有繁有简,一些图案如同正面图案的一半,有明显的羽冠。一些则很简单,尤其是柱形琮琮角上的人面图案,往往仅有头部的横向额线,鼻部的回纹及环形眼,无其他的面部装饰。
工艺
良渚文化玉器造型规整、厚薄均匀、周边转角端正,轮廊分明,说明在预料的最初成型加工中,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拉丝、管钻、锯切等多种以砂为介质的开料手段,并逐步地形成了独立的琢玉工艺。良渚文化玉器的“开料”采用了以片状硬性物件的直线运动为特征的锯切割和筋、弦等柔性物体作弧形运动为特征的线切割两种方法。
良渚文化玉器多数为有空玉器,一般的小孔使用实心钻头钻通的,可能使用的是石质钻头或木质钻头。端部有磨损,钻出的孔直径变化较大。有的较大的空也是用空心管钻,孔形规矩,孔口沿齐整,孔壁平直,有的留有螺旋形钻痕。
良渚玉器上较多地出现了凸起的纹饰,主要是兽面纹及人面纹,有时仅见于眼鼻嘴等局部,另外,一些玉器上饰有凸起的鸟纹,一些龙首环上的兽面也用起凸装饰。这些起凸装饰呈片状,很浅,如薄纸,有的有两层,起凸之上又有起凸,装饰部位的边线或很规整或很粗糙。
出榫的加工同起凸类似,都是琢去多余部分,留出所需部分。良渚玉器上最精彩的出榫见于三叉形器,三叉皆呈榫状,方柱形,相互平行,边棱准确。另外还见有嵌榫及榫柄两种。嵌榫见于冠状器下部与木柄相接处。有相并的双榫,方而薄,其上有孔,玉嵌于木中,孔内插入销子固定。榫柄则见于锥形器的顶端,似榫似柄,其上有孔,可穿绳系挂。
良渚玉器中的图案以阴线图案为主。其阴线有三种:一种为砣具琢出的阴线,一种为刃状器磨出的阴线。砣具琢出的阴线一般宽而浅。出现的很少,在玉蛙等作品上能见到。另外,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很少能见到那种用来琢出细线的薄环。手工刻线主要用于加工玉器上的细线装饰纹。良渚玉器上有一些支线纹装饰阴线,线条平直,槽底光滑,具有用刃状器磨制的特征。另外,一些玉器卜常见到宽而浅的弧形凹槽,也是用砣具砣出。良渚玉器上装饰的纹饰,眼部往往用阴线环表示。这类环形阴线一般都是用管形钻头旋转琢出,线槽浅而光滑。所用管类工具质地如何,目前尚难确定。
种类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丰富,用途广泛,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礼仪器、装饰品和其他类。
良渚文化玉器的礼仪器主要有璧、玉琮等。
玉璧 良渚文化的玉璧较厚,扎较小,直径在20厘米左右,较大的达30厘米。所用材料较差,目前尚未见有透闪石类“真玉”玉璧。由于开片技术的落后,璧的厚度不甚均匀,孔壁不很平滑,往往留有对钻璧孔时出现的错碴,一些璧的外缘有较浅的凹槽。
玉琮 玉琮是指内圆外方的立方体,两端贯以通孔的器物。它可能代表中国的“天圆地方”观念。玉琮的用途一般认为是祭祀天神地祗的法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很多玉琮,属多样式玉器,用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但以外表分节且有“兽面纹”为主要特点。玉琮上的“兽面纹”有简有繁,但不论繁简,一般都以琮的边棱为兽面的中轴,每个面的转角上有半个兽面,与其相邻侧面转角上的半个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上下两节饰兽面纹往往是简繁错落。简单的兽面纹,常常只能看到圆眼和阔嘴;繁缛的一种,则由宽鼻、宽嘴、圆眼构成,在眼、脸、嘴、鼻的四周饰已由匀称细密的云纹、弧线、横竖短条直线组成的云带。
高形琮。整体为方柱形。一般来看,八节以上的琮呈上宽下窄的样式。外表饰人面纹,纹饰简练,有些作品上的纹饰不很明确。每一面的中部纵向琢出线槽。有些琮的上口处刻有阴线符号。这类琮多用似玉、似石的青绿色材料制成。八节以下的琮种类有变化。琮的横截面有些呈方形,有些呈圆角方形。横截面呈圆角方形的琮往往孔径较大,且纹饰多以神人纹及兽面纹交错出现,组成神面纹的图案组合。二节琮。多为较矮的立方体,四面宽度大致相同,上下宽度一致。中部有一个自上而下通孔。一些作品的孔径较细,琮的上下两端称之为“射”,一般为凸起的环形,有些圆而似璧。
琮形器。一些器物的形状与琮类似,但用法不同于上两类玉琮。常见的有两类。一为小玉琮或称琮形器,形状同大琮。中部孔径略大,整体的尺寸很小,这类小琮有很多种用法。另一类似琮,又似环镯,是把琮上的装饰方法施用于薄璧型筒状器。
玉镯 良渚文化玉镯出土的数量较多,形态也有一定的变化。一般将圆筒横截成整体如环者都叫镯,但也有一种分体缀合的镯。玉镯一般都光素无纹,但也有纹饰的玉镯。如瑶山出土的一件外缘琢成斜向凸棱纹的玉镯,以及雕琢有四个动物头像的玉镯。
玉串饰 玉串饰是以管、珠为主体贯穿而成的饰物。玉管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传统玉器。良渚文化串饰中管的数量很多,通常以十余件或数十件贯连成串。每件玉管的截面大致呈圆形,其制作过程:先将玉料切割成棒长条,并磋磨成近圆形柱体,然后用线切割法分割,最后逐段对钻成孔。同串中相邻的玉管往往能够并合对接。珠的数量较少,可分为直孔和燧孔两类。前者有的外径和长度相近,实际上是一种短管。有的两端磨成圆形,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新见的品种。后者剖面浑圆,器表光洁度甚高。有的通体作球形,有的一侧平齐,可能是单件的悬挂饰件或缝缀饰件。坠的形状近似锥形器,惟较短矮,剖面亦较浑圆,每墓常有一件或一对。另外还有一种曾称作方嘞的琮式管,其形状、纹饰、结构均与琮相同,而且每每一式两件,分别混杂在散落的管、珠之间。其用途待考。
动物外形 玉鸟、玉龟和玉蝉背面均有燧孔,玉鱼虽无燧孔,按穿孔部位推测,可能亦是系缀件。我们不能将这些动物形象简单地视作自然物体的模拟描绘,也不能将它们全部当做崇拜神的偶像。在中国东北一些流行萨满教的民族地区,他们的法器或服装上,时常贴饰一些动物图形。这些动物形象可能是与原始崇拜的某种祥瑞功能有关的灵物。这些玉件,雕琢手法娴熟,形象逼真,是一些生动真切的写实作品。其表现手法与采用繁密线条描绘的神面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后者属于装饰图案,那么将这些动物形的玉件称之为立雕艺术史当之无愧的。
良渚文化玉器除了礼仪器和装饰品外,还有一些用途不明,或是目前仍存争议,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器物,如冠状器、三叉形器和锥形器等。
冠状器 冠状器是发现较早的一种良渚文化玉器。因其外形很像神面像上插羽披毛的冠而命名。从反山、瑶山出土的冠状器,往往位于死者头部一侧,附近常有串饰或与玉管贯连的玉璜。但是这些串饰的圈径明显小于正常人的头径,因此不可能是死者的实用器。有的墓葬还在冠状器和这些串饰的四周散落着不少半辦状的玉粒,这些玉粒应是某种已朽实体的镶嵌物。因而冠状器很可能就是这种已朽实体的冠冕。常见的冠状器以素面居多,有的上面装饰以神面像为主题的花纹,而且画面的构图及表现手法丰富多变。
三叉形器 因器物上端有三个并列的枝杈而得名。目前只在反山和瑶山发掘有三叉形器,大多位于死者头部,其中叉中均有孔,可以上下贯通,常和一枚长玉管相接,而且往往与成组的锥形器相邻或叠压。有的三叉形器背面有三个钻有竖孔的方突,或在两侧叉上各钻横穿。因此可推测其可能是用于穿插组装的某种头饰。
锥形器 锥形器是良渚文化最常见而又富有特征的玉器,往往一墓多器。体形分为方锥形和圆锥形两种,部分断面方正如琮,并饰有简练的神面像。锥形器大部分都集中发现于头部,有的尖端全部顺同头向,也有的双双并列,尖端相互交错。也有小部分分散在墓室两侧。由此看来,这类器物不止一种用途。
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
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楠,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鉴别红山古玉“任楠方法”。
据了解,任楠的“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是对史前古玉进行传统“眼学”鉴定与高科技鉴定并举。这12字是: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
所谓“净”的对立词是“脏”,脏乎乎、干巴巴或烂得浑身都是窟窿是造假者惯用的手段;“熟”的对立词是“生”,也像人的成熟一样,可看到也可触摸到;“肥”,就是玉中的沁,分为内部肥和外部肥,内部肥是一种虚白的、云雾状的,这种沁是仿制不出来的,外部肥在玉的外部呈献不规则的像鸡胸板油一样,也是人为做不出来的。
“孔”是指红山玉器表面受侵蚀后留下的“微孔”,它需要在放大后才能看到,这是在红山玉器鉴别中最先提出的鉴别方法。这种“微孔”非常神奇,在高度放大镜的观察下,孔内的结晶会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极其壮观的微观世界。
“次”是指古玉表面会生成“次生物”。所谓次生物,就是在玉上的一些颜色、成分都不相同的物质,有的还会导致玉的变质。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形成次生物。它是随着红山古玉年代的推移而不断“长”出来的,这也是造假者造不出来的。
浅谈古玉的收藏与鉴定
乱世藏金,盛世藏宝,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代艺术品的收藏以其独特的文汇内涵,高档的文化品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古玉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精华,也是收藏家们关注的热点。很多人准备涉足古玉收藏,而收藏就免不了要投资,对古玉的投资不同于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它有着相对较高的门槛。下面对目前社会上的古玉收藏现象作一简要分析,希望能对初涉此行的藏家有所帮助。
中华第一龙
首先,要投资古玉收藏,自然要认识到它的优势。与其他古代艺术品相比较,古玉具有以下优势:
1.文化内涵丰富。玉,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矿石,从中华先民在生产劳作中发现了它的美丽特质,到以后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赋予它无数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古玉是历史的佐证,是文化的载体,在它身上可以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象,宗教思想、礼仪制度、审美情趣等等,这是其他古代艺术品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器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诗经》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是说君子象玉那样温文而纯洁;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并指出玉有十一德,将人的美好品德与玉的温润光洁内质联系在一起;西汉刘安假托风胡子之口提出“玉兵”时代,并指出“玉为神物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释“玉”字时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辞海》中“玉部”共收词汇150余条,其中多数是赞美和吉祥之词。
2.时代悠久。中华民族使用玉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内蒙古东部敖汉兴隆洼文化及辽西阜新查海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而且绵延至今仍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3.坚固耐久,易于保存。玉的矿物学名称为透闪石或阳起石,硬度6~6.5,比重2.9~3.1,表面细腻,质地坚硬,不易受风化侵蚀,对保存环境条件要求低。许多古玉埋藏于地下数千年,出土后仍然光彩依旧,即使表面有沁色,也能看出造型和纹饰,这比起易碎的瓷器和书画来,显然更容易保存;
4.便于展示。玉器不但可以像瓷器那样陈设在案头,像书画那样悬挂在墙壁上,也能佩带在颈下、腕上、腰间,还可放在手中把玩,可谓一器多用;5.保值增值潜力大。很多艺术品的原料是人工合成的,可以无限产出,而玉料是天然稀有矿物,不可再生,总有采完的时候。古人与今人所用的玉料是一样的,只是加工成玉器的时代不一样,因此,无论是古玉还是新玉都值钱;6.市场广阔,群众基础好。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全世界华人都有崇玉的情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人,无论贫富,几乎都爱玉器。
其次,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玉器收藏的难点:1.赝品多,真伪难辨。初涉玉器收藏的人首先遇到的就是真伪问题,这不仅仅是玉器,而是所有古代艺术品收藏都面临的问题。赝品永远比真品多,这是古玩市场的规律。但反观之,练眼力,辨真伪,也是收藏乐趣所在;2.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每个历史时期玉器的造型、纹饰和使用方式都不一样,收藏者不但要熟记大量玉器特点,而且还要了解各时期的历史知识以及考古资料,辨别玉料,认识不同时代的制玉工艺特点;3.鉴定玉器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积累经验。仅仅翻阅玉器图录是不够的,一定要上手看古玉,多参观博物馆藏品,多与专家交流,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玉鹰:远古人民崇拜的化身
西周玉鹰
此玉鹰为西周玉器。高5.4、宽7.6、厚0.4厘米,重21克。玉质为青色,因轻度侵蚀,略呈鸡骨白色。玉鹰体扁平,作停立状。长颈前伸,圆目,钩喙,曲背垂翅,羽尾下收。两面纹饰相同,皆以阴线刻出。曲背及颌处各有一圆孔,可供穿系佩戴。此玉鹰是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征集得来,现珍藏于滕州市博物馆。
西周时期的动物玉雕中, 鹰不甚多见。传统意识里,鹰是一种猛禽,而非瑞兽。与之相比,龙、凤、鱼、羊、麒麟、蝙蝠等等一些动物则被认为是祥瑞,以它们为纹饰做成的玉器,寄托着人们求吉祥、保平安的美好愿望。然而追溯到远古时代,鹰却是人们敬仰崇拜的对象。远古时期自然条件恶劣,要想生存,就必须具有强健的体质和坚韧的毅力。在原始先民眼中,“鹰有敏锐的双眼,钢铁般的利爪和强健的翅膀,翱翔在天空的鹰是自由、勇敢和力量的化身。”所以,人们崇拜它、景仰它,以鹰为纹饰做成的装饰品更能彰显主人的勇猛和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