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微小的感动
昨天和好友相约一起吃饭,当他问我去哪吃的时候,我顺口说出:学校食堂。他说没有意思,就提议团购餐票出去吃,最后敲定去一个自助烤肉店。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于一种模式后,就希望偶尔打破这种老套,得到另一种新鲜的体验。
我们在将近十一点的时候到了那个烤肉店,兑换了纸质的就餐卷,但是店员告诉我们十一点整的时候才可以进入,我一看表,还差五分钟。我们只好坐在门外的椅子上等待,后来知道午餐的时间限定在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我在想店家限定时间的目的何在?应该是怕人们待在店里的时间太长了,因为人如果在一个充满食物的地方待得太久,就会不由自主地勾起吃东西的欲望,孔夫子早就说过“食、色,性也”。因此对于店家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意味着食物的减少,当然也就意味着资金的流失,所以即使是五分钟,也会有严格的规定。我们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已经十二点半了,竟然吃了一个半小时,我们该是怎么得能吃啊?我突然想起《千与千寻》的故事,如果这家店是属于那个世界的,那我肯定会变成一头猪的。其实对于来就餐的人而言,自助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供选择的食物很多,但是毕竟我们的胃容量有限,非吃得扶着墙出去,不仅被别人笑话,而且因此带来的痛苦还要自己承受,我觉得很少有人会那么做。
吃完饭出来,有些微微发撑,于是好友便决定带我去成府路上的两家书店转转。第一家书店是“豆瓣书店”,本以为这个书店和豆瓣网有关系,没想到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我想知道这个书店和豆瓣网哪个在先,好友摇摇头说不知道,其实究根问底又有什么必要呢?这个书店不大,当然书也不是很多,但是整体的布局却很好,主人用书架隔开了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每一个空间可以容得下四个人,而且每个空间里都有主人抄写的一些诗人的诗,虽然很多诗句我没读过,但是当目光碰到那些载有诗歌的纸片时,心里还是暖暖的。书店的书基本都是五折,因为很多书我暂时用不到,所以我只买了一本《古今岁时杂咏》,好友买了五六本政治学方向的书,结账的时候主人送了我们几张书店自制的书签,而且还让我们留下各自的邮箱,说以后如果书店来新书了会通过邮箱通知我们,这是多么让人感到温暖的书店啊。
从豆瓣书店出来,天已经有些阴了,风也大了很多。我们匆匆地赶到对面的万圣书园,好友说这是一个北京的文化人经常光顾的地方,看来自己还不具备一个文化人的资格,不过也没有失落感,因为我现在最好的身份就是学生。书店有两层,一层的空间较小,类似于一个缓冲区;二层的空间很大,政治、社会、宗教、文学、艺术、哲学、历史……这里的书太多了,多到我在想,如果我可以把这里的书都看一遍,那我肯定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了。我在文学区流连,那么多的好书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但是囊中羞涩的我只能用贪婪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看,有的时候也会用手去抚摸它们,如同一个饥饿的人面对一个装着食物的玻璃盒,毫无力气的他已经无法敲碎玻璃盒了,只能不断地咽下涌上来的口水。虽然我不断地说“咱们走吧”,但是脚步却不听使唤地在书架前缓慢挪动。只有一个心被征服的人,才会如此贪婪地看这个征服自己的存在。下楼的时候心里满是不舍,更有一份失落在里面。到了一层才发现外面下雨了,我们只好暂时待在这里等待天公的笑容了。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跟着爸爸进来了,进来便大喊:“我要买书!”旁边正在看书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对旁边的一个读者说:“这个孩子好!进来不说看书,直接就要买书!”那个孩子手里拿着一本《科学简史》,拉着爸爸的手去二楼了。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二层的店员下来看到了,便大嚷着:“下雨啦?我去通知他们!”说着便往二层走,刚才那位老大爷自言自语:“下雨就下雨嘛,书要慢慢看。”听着这位老者的话,我觉得他的这种安宁而淡然的心境在当下是如何珍贵啊。
待到雨小了,我们便一起回了政法大学,因为中午确实吃得有些多了,所以晚饭在学校食堂每人喝了一碗粥。我已经在外边几乎待了一天了,想想五柳先生的“鸟倦飞而知还”,我觉得自己应该回自己的小窝了。上了公交,我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双人座上,后来又上来了一些乘客,空座就只剩下我旁边的一个和最后一排的一个了,后来上来了一对情侣,那个女孩走到我旁边,用期待而又不好意思的眼神看着我,我知趣地起身让座,坐到了最后一排,把那个双人座让给了他们,那个男孩很感激地说了声“谢谢”!看着前面温馨的情侣,突然感觉这个世界那么美好,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所在。打开窗户,凉风吹来,突然想起了早起时背诵的《前赤壁赋》中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觉得这个世界待我不薄,因为它总在给我一些微小的感动,因为有了这些感动,生活才如此地充满暖意,即使在阴雨的天气里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