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寒冬中温暖的亲情散文
随朋友下乡到伏牛山深处,我们一行人在村人带领下进一老户宅子。进院门看见了三老妪在晒太阳。看见有客人来,老妪们纷纷立起。闻说了大概渊源及端详,其中一老妪亦已依稀辩出朋友且唤出小名。于是,亲情便在院子里洋溢了。
一霎间我想起一句老话来,只有乡党叫小名!此刻,竟神奇验证了。而呼唤小名则意味着亲情感情的承继与递进了。
老妪忙活了起来。先是一趟趟搬了竹木兼做的靠背椅数几来。我坐前掂了掂,可是不轻哩!老妪又从屋内拎出一蛇皮袋,足有数十斤之重。顺手拉过一纸箱,将袋中物倾囊而出。三几不同色彩的塑料袋中滚出几样水果来。看着很像是旧时人不舍得吃积攒的那样——苹果皮微微皱起,橘子暗黄且已多黑点。梨小小的,赭黄的,置放已有时日。老太太将塑料袋尽行撕去,甚而都顾不及随去村人的一而再的阻止。
村人当然或者多少有些埋怨怪罪或者不屑。村人或以为,来人都是城市人,不会为老妇人已不新鲜的水果而上心而动意。而老妪心无旁骛,依然故我,满腔热情,尽心尽意的招待客人了。老太太蓦地又进屋去,端出一盆软糯的柿子。红红皱皱的皮上,带着灰与白色的粉还是霜。老人家端到人前一个个的让来客品享。于是有人接过吃起。撕开皮,橙红色的果肉,飘散着甜蜜与果香。
老妪是这朋友的远戚。听朋友言,小时与父亲来过,再后来也只是三年五载偶走动。现在朋友年及花甲,而老妪已八十四、五。可看上去,老人家身体依然硬朗。虽然牙齿脱落俱多,可两颊绯红,唇色飘红。瘦而精干,动作利索。单是在我们进院子的一瞬,老太太里里外外,登阶下台儿的跑了数几趟。行为麻利,气息均匀,看不出老弱体样儿。
看见有人吃罢柿子染了一手果汁。老太太就又踅步进了灶屋,拎来了热水瓶洗手盆。忙着往里倒热水,忙着取毛巾。而这里就多了个细节。老人递上的毛巾有些灰黑,甚而看着有些脏兮兮的模样。有人在接手的霎间就多了彷徨或犹豫。老妇便有些讪讪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我瞅了忙上前接过,一边擦着将将洗罢的手,甚而有意的让毛巾在手中多抓弄一会儿;一边与老人热情攀谈,嘘寒问暖。老人似乎才从将才的尴尬境中淡出了。
回去路上,我说了老人家待人之道内里的传统与热诚,亦说到了毛巾。
我说,从这位老妪待客的过程与细节里,或有着多样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修养。而这些涵养或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承继与发扬。山里人可能与一些所谓的现代文明多少有些脱节,但与传统的文化更亲切紧密。因为山中或稍微封闭,或者也就少受所谓新文明的侵袭,而反倒保持了旧有的传统的文明。或许,现代文明所缺失的一些成分亦在其中了。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努力学习的了。
老太太的接人待客之道洋溢着浓浓的传统亲情。看见有客人来家,老太太将己深藏,舍不得吃的贴己经藏之物拿来待客。这正是贤良敦厚,克俭于己,诚实待人的表现了。老太太心恐客人劳累而却不顾及自身的耄耋之躯。一趟趟的搬椅子,沏茶倒水。看着客人手上不便即捧出热水供客人净手,而后再递上毛巾。老太太只顾着尽心尽意的待客,将来客视作亲人,而在瞬间忘记了城市人的洁癖,淡忘了城市人,即所谓文明人与自己的距离。因而才有了瞬间的讪讪,无语与尴尬来。
老太太的言谈行止多了乡间人的淳朴厚道,而少些城市人所谓的精明与尖巧及刻薄了。
我在瞬间想起些旧事。数十年前,因些杂事晚间赴乡,到人家里已是夜半。人家里妻儿老小听到动静,知道有客人来,尽数而起。男主人陪客人说话,而女人女儿或者小子亮亮面就散去。不明就里以为再去歇了,岂不知人家各有分工。女儿或儿子在片刻就奉来热茶。而再一会儿,女人就或许端上热腾腾的一大碗擀面条来。上面撒着香葱,搁上红的红油辣子,再是浓浓的醋香。瞬间使人口涎荡漾。
在浓浓寒冬夜,屋里的温暖自不待言;单是这人际间的一片温情,不由人心中暖意升腾,豪情激荡,幸福绵延。
而在城市人中则流传着这样的话——让人是个礼,锅里没下米。亦是说在城市人之间让吃让喝仅是个礼数而已,且不可认真当回事了。倘以为人家客套一下,你就想着解馋充饥,哪亦可能是弱智与妄想。当然,城市人并非就不谙人事,只是待客之道有着城市人多年历练的味道,而这味道与乡间有着颇大的区别。所以,城市人或多少有些乜斜乡间人;而乡间人提起城市人亦多有着自己的不屑。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毛巾。我想,老人递过的毛巾,就不单是一个动作,一帕手巾而已。而是一片温润的亲情;一片热乎乎的心情。老人在意你在乎她,在乎她的一切;而你瞬间的疑虑犹豫或不屑,就会使得老人家,对她自身对亲情的追求与惯往,对她心中的哪片精神圣地或神灵宝塔,抑或在顷刻间轰然的倒塌。老太太精神上瞬间的迟疑,无言;或游离与尴尬,则使得老人家感觉了与来客的距离——在心灵深处的距离;感觉了自身与所谓高度文明地的千差万别。抑或,老人家热腾腾的心便有了几丝凉意。
我们倡导精神文明;我们亦想将传统的精神文明优秀的部分有所继承。
我们希冀传统文明中优异的成分在现今人中多些表现,以提高国人的整体文明。
我们在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