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年集的优美散文
农村悠闲的光景是从腊月开始的,各地的大集也开始兴隆起来,那积攒一年的裤兜,已是鼓鼓囊囊的了,那在土地辛劳了近一年的肠胃越发得饥渴了,于是,人们便开始在集市上淘着自己的所需。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那就都是年味十足的集了,集市一开,村里的人就剩得寥寥无几了。
一般的集市都位于乡镇政府驻地或交通便利的大村子。附近几个集市的日期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着,没有重复的,一天不会出现两个,所以天天有集,只要你有心情,天天有惊喜。
小时在那个又穷又偏僻的环境里,反而没有感觉到一丝的苦楚,往往浸透在日子里却是更多的欢乐。平时赶集对小孩子来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但年集却不同,因为快过年了,孩子们都放了假,再加上孩子们眼疾手快又勤快,能帮大人做些诸如挑选货物、跑腿的活计,不用央求,大人们就很爽快地答应了。
不再懒床,起个大早,简单吃几口饭,只要大人在院子里吭咳几声,便麻溜跑到大人身边,形影不离地就上路了。出了村口,那路上就热闹了,有赶驴马车的、牵牲口的、骑自行车的,也有推独轮车的,还有肩背一个大口袋悠哉步行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现代化交通工具,只要能坐上驴马车和自行车就很幸福了,虽然没有疾驰的速度,但也算是很雅致的享受了。当然,仅靠双脚,依然满腹欢乐,跟在大人背后,那悦耳的口哨响彻云霄。有捣蛋的家伙趁牵牲口的不注意,一跃而上,骑在牲口的脊背上,煞有其事支使着很不情愿的性口,主人也不恼怒,反而裂开嘴笑了。还有几个有心机的孩子,低头凑在一起,彼此小心询问着大人给了多少零花钱,继而有兴奋的,有情绪低落的,但步子一点不减……就这样,一路说着笑着,玩着闹着到了集市。
集市上人山人海,随便找个高处向远处一看,便是拥来挤去的人头,真可谓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春节快要到了,就这么几天置办年货的时间,人们肯定是迫不及待的,不容分说,一头扎进集市里,便是买个不亦乐乎,一年就春节这么一个大节日,虽然手头拮据,但掏尽囊中的钞票,一点也不心痛。叫卖声不绝于耳,讨价声此起彼伏,整个大大的集市沸腾着,经久不衰。
没等到集市,小孩子早已脱离了大人们的视线,农村的孩子野得很,大人们知道,就是跑迷了,他们也能自己跑回家的。孩子们知道最热闹的要数烟花市场。虽然那时的烟花品种单一,不过是鞭炮、雷子之类,但那些鞭炮小贩却不因物品的单一而放弃一年中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于是“斗鞭”的场面热闹上演。小贩们个个摩拳擦掌、面红耳赤,争相比试着各人物品的好坏,往往是你放一挂鞭炮,我就点两个二踢脚,各种震天的声响此起彼伏,汇总起来,煞是热闹。会放的不如会听的,再说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就想过一个响亮红火的“年”,于是,“斗鞭”的场面稍有间歇,人们便蜂拥到那个响声最大的摊位,不长时间便一抢而空。这下,可惹恼了旁边的商贩,继而,新一轮更加火爆的“斗鞭”场面瞬间上演。小孩子们此时不急不躁,乐此不疲地看着热闹,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兜里的钱少得可怜,大人们抢的鞭炮的价格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的,只能捡漏。等那些像打了鸡血的“斗鞭”的小贩们消停下来,大约也是集末了,已没有原来的气力,那剩下的五十或一百只的小包鞭炮便开始向孩子们减价处理了。当然小孩子们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算计的,兜里的那几张毛票总能让鞭炮把怀里的书包撑满,精明的甚至还有结余……
鞭炮对女孩子是没有吸引力的。集市上最吸引女孩子的东西是服装、头花之类,那时的衣服也没有这么多花样,记忆中不过是红红绿绿的样子,简单的那几种花布,但对于大部分男孩子来说还是乖乖穿母亲织染的粗布衣,但只要是新的,已经是天堂了。女孩子们是爱美的,那种渴望的眼神,总是在颜色靓丽的摊位前搜寻,特别是那种用薄片海绵扎成蝴蝶和花朵状的头花更是惹人爱怜。等赶完年集,回去的路上鲜艳起来,每个小姑娘的小辫上扎满了鲜艳的头绳和绵花。
人们买足了,看够了,玩累了,过了中午,集市上的人流开始回落。回时人们依旧兴奋,互相询问着置办的年货,一路走着,一路欢笑着。那浓浓的年味是那么自在、那么悠闲,一路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