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小镇过年记

发布时间:2022-05-26 08:17:03
小镇过年

  初一的第一次大考排行,得了全年级第五。同村的小伙伴无比自豪,几十个村子来的学生,你第五,击败了多少个村子啊。

  此刻,大部分的同学都做了沙县小吃,挣多少钱,能不能买得起房,能不能开车回来过年,成为大家眼中成功的标准。当年排行榜上的格局,就这样以一种新的标准被重新排布。

  当年排行垫底的学生,如今叼着烟挎着名包,趾高气扬的出此刻我们的眼前。[由www.telnote.cn整理]

  我不喜爱学生时代排行靠后的学生卑微的自我定义和好生差生的天然分类,但也反感此刻唯财物论英雄的铜臭味。

  挣钱是衡量成功的标准吗?一位初中同窗的回答很机智:当你的影响力大于金钱对人们的刺激的时候,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反之,是。感谢的话

  很接地气的回答,不装文艺也无铜臭味。

  十多年前的山村,大家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耘,我们得到的教诲永远都是:学习是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短短不到二十年光景,人们不再耕作,纷纷背上行囊,出此刻城市的餐馆,工地,连回家过年时的拉家常都多了很多时髦的语汇。

  再之后,第一批勇于创业的乡民,穿着皮衣,携带巨款在家乡的赌场上挥霍时,人们知道,原来沙县小吃能够这么快的挣钱。外联工作

  于是,沙县小吃成了改变家乡格局的经济旋风。几乎是倾城出动,男生们携妻带子,信心满满地出此刻城市的一家家沙县小吃的灶台上。从前趾高气昂的公务员,农民,小商铺老板,教师,大家在灶台上下馄饨时最后实现了人人平等。

  挣钱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衣锦还乡,向乡里乡亲昭示天下:我有钱了!于是,村子里多了好多气派的砖房。

  再之后村子里的人想要住在镇上了,镇子里的人往县里挤,县里的往市里去。房地产这样的新名词出此刻安宁的小镇,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街道上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是那些成功由村子挤向镇里的先行者)。

  住进格子房的人们不再熟捻,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传统的过年方式变得琐碎而逐渐被抛弃,看望老人不再是走亲串户的原因,退而成为不得不维持旧礼的挣扎。饭桌上讨论的话题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如何挣钱,兄弟姐妹们有了自己的手机世界后也就不再如童年那般嬉戏打闹。

  大家都在说,长大后过年怎样越来越没有年味。。。

  如果那些传统的元素慢慢在所谓现代元素的挤压中逐渐消失,那么我们的过年除了是另一场功利的聚会外,还剩什么?

  不是“年”本身没有年味了,而是我们心中没有年味罢了。

  当我们在河边散步,遇到那些以前热络联系但如今久不联系的亲戚时,那种连打招呼都觉得尴尬别扭的感觉,实在难免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的人情味去哪里了?

  而从前的温暖,是此刻这些“所谓成功”能够带给我们的吗?

  过年过年,还是过自家的年吧。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