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沉淀的水散文
天阔,地远,夕阳,暮归人,将这些单一的元素,组合起来,你一闭眼,便是乡村。
而有山有水的乡村,更如玉中的黄龙,温润,柔和,一如沉淀的水,可人肌肤,舒人胸臆,难怪有那么多的人隐匿其中,不思凡尘。
六月里,山沟里的水也多起来。我开着车,将山口石渣场卷起的土雾拋在身后,一路深入故园以北二十多里的山沟。去的时候,带着镢头,挖了沟畔上的几丛马莲草,期望在繁杂的日子里,能零距离地接触到绿色。这是当年婆绑粽子的“绳子”,在开水里煮过,更加柔韧结实,是扯不断的那种草儿。我惊异于她的柔弱,她的细滑,更惊叹于她的韧性,是什么让她如此坚韧?
潮湿的环境?贫瘠的土壤?抑或是由于长期地匍匐于灌木丛和大树下的生存状况,才使她变得如此坚强?
眼前,是一座土桥,相传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夯土结实细密。桥的筋骨,是用山上结实的“羊羊梢”编织的绳索做的,两边的桥身上,还残留着露出的草绳头。土桥下的水,发出哗哗的声音来,聚拢而泻,在纹理清晰的断崖上冲下来,形成一个“跌哨”,便有潭水集聚,清荣俊秀。尽管水的源头,不是雨水或泉水,而仅仅是上游几个煤矿上排出的污水,但经过几十里路的洗涮沉淀,仍然清亮有加。只是水底的石头,因为矾和碱的侵蚀,变成红色,但仍然带给我一种安详清静的感受。坐在水边的石头上,嘴里咀嚼着随手拈来的一棵不知名的草茎,我已沉浸在这难得的宁静中了。
四周有一股渗人的湿气,清凉入骨,空气便如这汩汩流淌的水,——是滤过的那种,不含任何杂质。忽然,有荆芥的香气扑入口鼻,抬眼望去,对面山坡上,一大片荆芥,紫中泛红的小花,在风中摇曳,是她!我小时候,在这条路上走过多次,割荆条编笼或筐子,也去亲戚家。夏日里,每每经过此地,都闻过她的香味。性平无毒,清香气浓。村里的先生老汉,常常采了荆芥的花穗子,架锅熬汤。偶感风寒或身起风疹者,喝了这汤药,发汗解表,去疮祛寒。他已经故去多年,这里的荆芥,依然丰腴而恣意地生长着,只是再也看不到身挎背篓,屈腰弓行的先生老汉了。
路边有一排排的蜂箱,没有多少蜂,大概都出勤了,这漫山遍野的草儿和零星的野花,吸引了勤快的蜜蜂。一个形似卫星天线的太阳能锅,架在路边的矮草丛里,铝壶里的水,在夕阳下的余晖中,冒着丝丝热气,不见人影。
在这幽旷寂静的山沟里,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放松和懈怠。耳边聒噪的声音完全消失,没有一丝酷热和颓困,一种安放情感的念头油然而生。我想,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常来到这里。我需要安静,也需要慰藉,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我才会彻底放松自己。范文正公所谓“把酒临风,宠辱皆忘”的意境,莫非如此?
我起身,继续向沟底走去。在我的印象中,那里是有一个“龙王庙”的,是山民祈雨之所。究其实,是多年前的山里人,在靠近河底的石崖上,开凿的一个纵深约莫两三米的洞子。当年,我曾经进去过,有红烛在阴风中扑闪,黑暗潮湿。晴朗的天气里,洞壁石头上的苔藓,清晰可辨。洞内阴森可怖,有石头做的供桌,上面放着些许干果。据说很灵验,因为常常祈雨不久,便有雨水降落。
站在这洞口,我却犹豫了,藤蔓和荒草,已经完全遮盖了小小的洞口,而我,已经五大三粗,不是当年的“小猴子了”,进去不得,里面黑漆漆一片,看不清任何东西,当年的红烛之光,早已熄灭。龙王爷,可能已回到东海了。
这里的山岭上,已经无人居住。远远望去,东边的“野人窑”村,只有几棵高大的杨树,也没有人影。西边的“张八山”上,那棵象征一个村庄存在的大橡树,已经看不见身影。据说多年前,被雷电击中,已经焚毁,荡然无存。
但我还是喜欢这里的宁静和清凉,没有人居,然乡村依旧,土窑尚在。
这无人的山野,是沉淀后的清水,她能荡涤一切污垢。在城里,常常会弄脏身体和心灵。这里,应该是一个濯洗自己的好地方。